跳至內容

冼星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冼星海
冼星海青年肖像
羅馬拼音Sien Singhai[1][註 1]
出生(1905-06-13)1905年6月13日
 葡屬澳門
逝世1945年10月30日(1945歲—10—30)(40歲)
 蘇聯俄羅斯莫斯科
國籍 中華民國
別名黃訓、孔宇
知名作品黃河大合唱
所屬時期/樂派20世紀
擅長類型合唱、歌曲
師從
學生/受影響人物
冼星海
個人資料
別名黃訓、孔宇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1939-1945)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廣州,出生於澳門,中華民國作曲家鋼琴家,其作品中《黃河大合唱》最廣為人知。曾任教於魯迅藝術學院

生平

[編輯]
冼星海在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的寓所

冼星海祖籍廣州番禺縣欖核鎮(今屬南沙區)湴湄村,祖上世代為疍民,1905年生於澳門水域的小漁船上[2],父親在其出生前不幸落入海中去世,童年的冼星海和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1911年,外祖父過世後,隨母親到新加坡,靠母親幫傭維持生計,1915年,冼星海入新加坡安德烈學校就讀,1919年進入養正學校(今養正小學)讀書[3],養正學校的老師區健夫,最先賞識冼星海的音樂秉賦,並選他進入學校軍樂隊,讓他開始接觸樂器和音樂訓練。當時的校長林耀翔,接受嶺南大學專為華僑子弟返國升學所設的華僑學校校長,冼星海是他帶往廣州升學的20名養正學校學生之一。1921年,就讀於嶺南大學附屬中學,後來成了學校管弦樂隊的指揮,得到「南國簫手」雅號。1925年秋,在嶺南大學讀預科。但始入學旋即去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專修樂理及小提琴,師從蕭友梅博士和知名俄籍小提琴教授托諾夫,靠在學校圖書館任助理員維持生活。

1927年,教育部停辦北京所有國立院校的音樂專業,包括北大音樂傳習所。所長蔡元培與教務主任蕭友梅於上海創建中國第一所專業高等音樂教育機構,國立音樂院,分別任校長、教務主任。1928年,冼星海隨之赴國立音樂院,學習小提琴鋼琴,並發表音樂短論《普遍的音樂》。1929年夏,南京國民政府將國立音樂院「本升專」,改組爲音樂專科學校。洪潘、蔣風之陳振鐸、冼星海等參與學潮,前往南京請願。洪潘公然詆毀蕭友梅爲「典型的資產階級音樂教育家」,稱蕭友梅的思想是「你有錢就來學音樂,沒有錢就不要來學音樂」,要求開除蕭友梅。熊樂忱稱:「我與星海都是蕭友梅先生的兩度學生,蕭先生為星海安排工作,解決困難……那次學潮,從感情上來說是不幸的事件,無怪蕭先生(特別是對星海)十分傷心。」廖輔叔回憶道:「學潮平息之後,有一個參與鬧事的積極分子曾經對人說,那位插手學潮的老師給他打包票,事成之後,送他出國留學。」1929年7月25日,學潮後,教育部下令國立音樂院停辦、成立改組委員會。蕭友梅在當月辭職。冼星海未獲國立音樂專科學校錄取,被開除學籍,籌集200元路費返回嶺南。[4]

1929年,冼星海前往法國巴黎,師從提琴家保羅·奧別多菲爾俄語Обердёрфер, Поль和作曲家文森特·丹第保羅·杜卡斯。隨後在1934年考入巴黎音樂學院,在巴黎聖樂學校英語Schola Cantorum de Paris作曲班學習。留法期間,創作了《風》、《遊子吟》、《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十餘首作品。

1935年,冼星海由倫敦香港回國,在上海加入「歌曲作者協會」,任新華電影公司音樂主任,參與抗日救亡歌詠運動,創作大量戰鬥性的群眾歌曲,並為影片《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話劇《復活》、《大雷雨》等配樂。抗戰開始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後去武漢張曙負責開展救亡歌詠運動。1935年至1938年間,創作《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游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莫提起》、《黃河之戀》、《熱血》、《夜半歌聲》、《頂硬上》、《拉犁歌》、《祖國的孩子們》、《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

1938年4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任冼星海為第六處第三科屬下音樂科主任,專管全國音樂工作。在接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全體師生的邀請電報後,1938年10月1日,冼星海與新婚不久的妻子錢韻玲(共產黨學者錢亦石女兒),一同前往延安,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兼任延安女子大學的音樂教授。期間創作《黃河大合唱》和《生產大合唱》等作品。1939年,冼星海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於他對將音樂用作革命所作的探索,獲得了「人民音樂家」的稱號。

1940年5月,冼星海赴蘇聯,為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進行後期製作與配樂。隨著蘇德戰爭爆發,《延安與八路軍》製作停頓,被迫滯留於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在此期間相繼完成了《民族解放交響曲》(「第一交響樂」)、《神聖之戰》(「第二交響樂」)、管弦樂組曲《滿江紅》、交響詩《阿曼蓋爾達》和以中國古詩為題材的獨唱曲。1945年,冼星海因肺結核病逝莫斯科,安葬在莫斯科近郊公墓,1983年,骨灰移回中國,最終安葬於廣州麓湖公園的星海園。

作品

[編輯]
番禺星海公園冼星海雕像
位於澳門的冼星海紀念銅像
  • 大合唱
    • 《生產運動大合唱》
    • 黃河大合唱
    • 《九·一八大合唱》
    • 《犧盟大合唱》(1940年,被譽為《黃河大合唱》的姊妹篇)
  • 交響曲
  • 管弦樂組曲
    • 《滿江紅》
    • 《中國狂想曲》
      其中一段《下山虎》由劉文金為紀念洗星海逝世30周年在1975年10月改編成民族管弦樂曲
  • 小提琴曲
    • 《郭治爾·比戴》
  • 歌曲
    • 《游擊軍歌》
    • 《到敵人後方去》
    • 《在太行山上》
    • 《二月裡來》
    • 《黃河之戀》
    • 《夜半歌聲》
    • 《救國軍歌》
    • 《戰歌》
    • 《保衛盧溝橋》
    • 《三八婦女節歌》
    • 《打倒汪精衛
  • 電影配樂
    • 《壯志凌雲》
    • 《青年進行曲》
    • 《夜半歌聲》
  • 著作
    • 《我學習音樂的經過》[5]

紀念物

[編輯]
  • 哈薩克斯坦:建有冼星海故居紀念碑,阿拉木圖的弗拉基米爾大街被命名為冼星海大街[8]

家庭

[編輯]
  • 祖父:冼容添,番禺人
  • 祖母:盧氏
  • 外祖父:黃錦村,從事打漁及航海業
  • 父親:冼喜泰,澳門人,從事打漁及航海業,36歲時沉海逝世
  • 母親:黃蘇英,澳門漁民
  • 岳父:錢亦石(1889年-1938年)
  • 岳母:王德訓(1891年-1985年)
  • 夫人:錢韻玲(1914年-1994年)
  • 女兒:冼妮娜
  • 外孫女:郭敏

墓地

[編輯]
冼星海墓
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越秀區麓湖路8號麓湖公園星海園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45
認定時間1989年12月8日

冼星海墓位於廣州市越秀區麓湖公園星海園內,為廣州市的一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公布時間為1989年12月。

1945年10月,冼星海病逝於蘇聯首都莫斯科,一直安葬在莫斯科近郊公墓。直至1983年,蘇中友好協會將其骨灰移交中國,由中國駐蘇聯大使館護送回北京,後安葬於廣州市番禺縣縣城。1985年,移至麓湖公園。同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在麓湖公園內修建「星海園」,建成冼星海墓。

備註

[編輯]
  1. ^ 亦作Hsien Hsing-hai或Sinn Sing Hoi(粵)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留法身分證明文件. 中國藝術研究院藏. 1935. 
  2. ^ 存档副本. [2009-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3). 
  3. ^ 文化湾区 101期 | 番禺冼星海:人民的音乐家. www.dutenews.com. [2024-08-17]. 
  4. ^ 劉再生,音樂界的一樁歷史公案——蕭友梅和冼星海、聶耳的"是非恩怨",《音樂藝術》2007年03期
  5. ^ 冼星海:黄河之水“歌”中来.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6. ^ 南沙榄核镇就改名“星海镇”发起调查_区域_南方网. gz.southcn.com. [2019-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5). 
  7. ^ 冼星海紀念館隆重開幕 獻禮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2019-11-23 [2020-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1). 
  8. ^ 莉莉婭. 阿拉木图有个冼星海大街(组图). 人民網-財經頻道. 2014-09-15 [2018-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