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創造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創造社出版部舊址
虹口區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
認定時間2006年

創造社中華民國早期的一個左翼作家組織。

成立

[編輯]

創造社於1921年成立於日本東京,成員大多是留學日本的青年,如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其他成員有鄭伯奇田漢、滕固和張資平。創造社創辦《創造季刊》、《創造周報》、《創造日》、《洪水》、《創造月刊》等刊物,得到實力單薄的上海泰東書局支持。

主張

[編輯]

創造社成員間沒有劃一的主義和思想,只是主張本著作者內心的要求,從事於文藝活動。初期的主要傾向是浪漫主義,提倡浪漫主義文學。他們看到自然主義的失敗,便反理知主義,走上浪漫主義道路,主張為藝術而藝術,在文藝思想上崇自我、重個性、抒發內心,在文藝創作上追求「藝術至上」。

創造社後期轉向馬克思主義,1925年五卅慘案後,提倡無產階級革命文學,拋棄浪漫主義,接受社會主義寫實主義

創造社反對封建思想、主張個性解放,強調浪漫主義唯美主義。創造社主要成員都和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理論,宣揚革命階級鬥爭,號召工人農民聯合起來,推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建立新政權,主張無產階級文學,這也是其遭到封殺的原因。

文學風格

[編輯]

創造社成員各有不同的獨特色彩,例如郭沫若受德國浪漫派影響至深,他崇拜自然,尊重自我和提倡反抗。郁達夫染上「世紀末」的頹廢色彩,成仿吾在理論上接受了「人生派」的主張,但作品卻感受著象徵派、新羅曼派的魅惑。張資平比較富於寫實主義的傾向,他初期的作品帶有人道主義的色彩。

題材偏向普通生活(包括愛情)充滿鄉土風味(如英法俄小說)。

歷史

[編輯]

1921年7月,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日本東京建立創造社,他們開辦了《創造》季刊、《創造》周報、《創造日》、《創造》月刊等刊物。

創造社於1921年成立於日本東京,成員大多是留學日本的青年。發起人郭沫若為籌備稿件先去京都見田漢,鄭伯奇,穆木天晶孫(九洲),張定璜(即張鳳舉)與何畏。再卜東京會郁達夫成仿吾 張資平,徐祖正。郭回北京後《創造季刊》第一期出版於1922年5月1日。共出6期,(第1卷4期至第2卷2期 )。 1924停刊,這是該刊前段。

1922年5月,《創造》季刊在上海開辦,1924年2月,停刊。

1923年5月13日,《創造》周報開辦,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是主編。

1924年5月,《創造》周報停刊。

1926年3月,《創造》月刊開辦,1929年1月,停刊。

1929年2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封殺創造社。

代表刊物

[編輯]

雪萊紀念刊,創造季刊第一卷第四期1922年     創作部分發出張資平小說《愛之焦點》與《上帝的兒女們》,郁達夫小說《采石磯》,張定璜小說《路上》,何畏的《上海幻想曲》,徐祖正詩《Oshibana》等等。郭沫若發表戲劇「孤竹君之二子」與詩十首。

雪萊評論代郭沫若兩片,徐祖正的《英國浪漫派三詩人》,張定璜(即張鳳舉)的《Shelley》(即《雪萊》)評論。

成仿吾有三片評論《沉淪》、《殘春》及《評冰心女士的超人》。成仿吾發兩份雜錄,雜錄還登出何畏之《俄羅斯文學便覽》(譯Moissaye J.Olgin著)與王獨清譯《代de fleur morte》。

代表人物

[編輯]
  • 郭沫若,《女神》、《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著)、《英雄樹》
  • 郁達夫,《沉淪》
  • 成仿吾,《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
  • 張資平,《約檀河之水》
  • 馮乃超,《藝術與社會生活》
  • 李初梨,《怎樣地建設革命文學》
  • 滕固,《壁畫》、《銀杏之果》、《外遇》

影響

[編輯]

創造社辦刊物,出叢書,推動文學創作,借鑒世界文學的最新潮流,加速新文學的現代化。前期提倡浪漫主義文學,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浪漫主義流派,加強了中國新文學的反封建情緒。後期則轉向馬克思主義,提倡無產階級文學,影響深遠。

研究書目

[編輯]
  • 伊藤虎丸著,孫猛等譯:《魯迅、創造社與日本文學——中日近現代比較文學初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相關連接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