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塞爾吉烏·傑利畢達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塞爾吉烏·傑利畢達克
Sergiu Celibidache
1984年的傑利畢達克
音樂家
出生(1912-06-28)1912年6月28日
逝世1996年8月14日(1996歲—08—14)(84歲)
職業指揮家作曲家音樂理論
母校柏林音樂音樂學院
柏林洪堡大學
配偶Ioana Procopie Dimitrescu-Celibidache
音樂類型古典音樂
活躍年代1945-1996
相關團體慕尼黑愛樂樂團
美因茨音​​樂學院英語Hochschule für Musik Mainz
柯蒂斯音樂學院

塞爾吉烏·傑利畢達克羅馬尼亞語Sergiu Celibidache羅馬尼亞語:[ˈserd͡ʒju t͡ʃelibiˈdake];1912年6月28日—1996年8月14日),羅馬尼亞指揮家作曲家音樂理論家和教師。他在羅馬尼亞接受教育,然後前往巴黎柏林。傑利畢達克的職業音樂生涯跨越了五十年,曾擔任慕尼黑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和幾個歐洲管絃樂團的首席指揮,他在晚年於德國美因茨大學與位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柯蒂斯音樂學院任教。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塞爾吉烏·傑利畢達克於1912年6月28日出生於羅馬尼亞,父親是一位地方行政官員[1][2]。傑利畢達克幼年在家鄉羅馬尼亞學習鋼琴,後來前往法國巴黎學習音樂、哲學數學

他的父親想要他在羅馬尼亞從政,然而,傑利畢達克於1936年選擇參加德國柏林音樂音樂學院,他在那裡學師從海因茨·泰森英語Heinz Tiessen學習作曲,師從庫特·湯瑪斯、瓦爾特·格邁爾德(Walter Gmeindl)和弗里茨·斯坦因英語Fritz Stein學習指揮[1][2]。他在柏林柏林洪堡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在那裡他師從尼古拉·哈特曼和愛德華·施普蘭格爾英語Eduard Spranger學習哲學,師從阿諾德·謝林英語Arnold Schering喬治·舒內曼英語Georg Schünemann學習音樂學[1] 。他曾指揮柏林廣播樂團,並在指揮比賽中獲獎。他在1944年順利獲得學位。傑利畢達克在柏林進行研究期間,受到他的老師馬丁·施泰因克(Martin Steinke)的影響,接觸到禪宗佛教的信條對於他的世界觀和工作產生影響。

1945–54年

[編輯]
1946年,傑利畢達克指揮柏林愛樂樂團

1945年,柏林愛樂樂團音樂總監福特萬格勒因為其在戰爭中與納粹關係密切,遭到美國為首的盟軍起訴,暫時被取消了職務,不能繼續負責樂團的管理工作。所幸曾任該團指揮的里奧·波查德被相中,由於反納粹及其蘇俄德裔出身的特殊身份,獲時任蘇聯軍官尼古拉·別爾扎林授意執掌樂團的指揮大權,惟3個月後波查德在音樂會結束後歸宅途中遭檢查哨站士兵誤殺,導致柏林愛樂頓時群龍無首。傑利畢達克臨危受命,擔任柏林愛樂樂團的常任指揮,此時的傑利畢達克剛從音樂學院畢業,年僅三十三歲。雖然傑利畢達克沒有什麼經驗,但他對此項工作非常負責認真,日以繼夜的努力,其成果有目共睹,所以很快就樹立了威信,並且成為一個最具吸引力的新生代指揮家。他將柏林愛樂保持在一流水準,還大大地擴充柏林愛樂樂團的演出曲目,讓樂團走出傳統曲目的圈子。柏林愛樂接觸了很多二十世紀作曲家的音樂作品。其間,傑利畢達克留下了少量錄音。[3]

1947年,福特萬格勒解禁歸來,與傑利畢達克合作,共同管理柏林愛樂樂團。在合作過程中,傑利畢達克從這位前輩身上學到了很多,對福特萬格勒畢恭畢敬。

可是在1954年福特萬格勒逝世後,接替成為柏林愛樂首席指揮的是指揮新星卡拉揚,並不是傑利畢達克,而卡拉揚最終成為柏林愛樂終生指揮。傑利畢達克對此相當失望傷心,下定決心離開了柏林愛樂,很久都未回到柏林。但是柏林人並沒有忘記他,當他率領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到柏林指揮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的時候,柏林人給予了他熱烈的歡迎。他在1940年代後期和50年代於英國演出,部分原因是由於鋼琴家艾琳·喬伊斯英語Eileen Joyce和她的經理人的推薦。喬伊斯說,傑利畢達克是她合作過的指揮中最偉大的一位,「他是唯一一個進入我的靈魂的指揮」[4]

1954年之後

[編輯]

傑利畢達克之後便輾轉於歐州、美國、日本等地客串指揮,與眾多廣播交響樂團合作,並先後於斯德哥爾摩廣播交響樂團英語Swedish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法國國家管弦樂團漢堡交響樂團英語Hamburger Symphoniker等處任擔任常任指揮。1958年被第一次邀請到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後來兩者合作增多。1969年,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的總指揮漢斯·穆勒·克雷逝世,1972年由傑利畢達克出任藝術指導,把樂團的水準提高,並且留下的大量錄音,現在由德意志留聲機分成60張CD出售[5]。從1954年到1979年指揮慕尼黑愛樂樂團,1979年出任音樂總監直至逝世為止,其間錄製的視頻音像由EMI發行。

1983年,傑利畢達克執教於費城。後於1992年再次指揮柏林愛樂樂團。[6]

傑利畢達克於1996年8月14日在巴黎附近的皮蒂維耶區埃松河畔拉訥維爾去世,享年84歲。他被安葬在埃松河畔拉納維爾墓園。

風格

[編輯]

傑利畢達克的音樂演出影響許多觀眾。1984年,他在卡內基音樂廳柯蒂斯音樂學院管弦樂團合作,《紐約時報》的評論家約翰·羅克韋爾英語John Rockwell稱這是二十五年來最好的音樂演出[7]

傑利畢達克的指揮特色是演奏速度很慢。有人認為,這是他受「玄」學的影響之故。他的拿手曲目是布魯克納布拉姆斯的交響曲。但他拒絕指揮馬勒的作品。切利對音樂的要求相當特別,他曾說:「音樂不是聲音,音樂是『無』......是在某種條件下,能夠從聲音中得以產生的東西」。這句話可以顯示關於他的美學的超驗層次的理念。縱使生涯後半他並不像卡拉揚那樣擁有第一流的樂團,但其藝術境界卻感染了許多與他合作的樂團與藝術家們。

他的另一指揮特點就是進行非常多的排練[8] 。在擔任柏林愛樂指揮期間,他就規定每場音樂會之前須有十次以上的排演。

傑利畢達克非常討厭錄音,他認為唱片「只是僵死的文獻」,絕不能和「活生生的音樂」等同──他覺得唱片裡的聲音猶如罐頭裡的豆粒一樣,其生命力無從提起;他聲稱聽者無法從音樂廳外獲得「先驗經驗」,所以他在音樂會的演出次數更多。「錄音會破壞音樂…… 錄音,就像是失去了原味的青豆罐頭。」[9]他早期曾嘗試錄了一些音樂,但他對效果很不滿意。自此他便極端排斥錄音,並且為了錄音的事務還和別人發生過爭執。雖然如此,還是有許多未經授權的各類形式的錄音流傳於世──大多數錄音是廣播錄音──1998年,即傑利畢達克去世兩年後,他的遺孀和兒子才同意與唱片公司簽約。

作品

[編輯]

商業錄音

[編輯]

音樂作品 (管弦樂)

[編輯]

在他死後,大部分所創作的作品,甚至總譜/手稿也沒有被公開。到目前為止,只有一首作品有錄音及公開:

- Der Taschengarten (袖珍花園), 1978年創作

爭議

[編輯]
  • 傑利畢達克在擔任慕尼黑愛樂樂團首席指揮時,引起性別歧視的爭議和指責,曾導致長達12年之久的訴訟[10]

參考資料

[編輯]
參照
  1. ^ 1.0 1.1 1.2 Sergiu Celibidache (Biography). Naxos. [2012-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6) (英語). 
  2. ^ 2.0 2.1 Sergiu Celibidache (1912–1996): Biography. EMI Classics. [2012-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7) (英語). 
  3. ^ History of th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The era of Wilhelm Furtwäengler. 柏林愛樂樂團. [2014-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0) (英語). 
  4. ^ Richard Davis, Eileen Joyce: A Portrait
  5. ^ James R. Oestreich. The Reticent High Priest of Munich. New York Times. 1998-03-15 [2007-08-31]. 
  6. ^ 王立德. 古典大師:指揮談指揮. 台灣: 世界文物. 1994. ISBN 9789578996298. 歲月將指揮台上的傑利畢達克轉換成慈祥的長者,微笑著指導晚輩們如何傳達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的樂想。團員們對他恭敬有加,全心賣力地演出。切利比達凱坐著指揮,精燦的目光盯著樂團不放,冷靜地"看"著眼前的音樂一層層地開展。他心裡有一幅清晰的作曲家的音樂建構圖,他將它緩緩地張開,凝聚成時間的建築。卡拉揚擋住了傑利畢達克三十多年,傑利畢達克卻一夕之間將柏林愛樂變回他所要的音色——潔淨透明。 
  7. ^ John Rockwell. Debut of Sergiu Celibidache. New York Times. 1984-02-28 [2007-10-07]. 
  8. ^ Will Crutchfield. Sergiu Celibidache Conducts An Unhurried Bruckner 4th. New York Times. 1989-04-27 [2007-08-31]. 
  9. ^ 有生命的音樂,必須一次完成. 台北愛樂電台. [2014-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3) (中文(臺灣)). 
  10. ^ Buzzarté, Monique. We Need a Man for Solo Trombone: Abbie Conant's Story. IAWM Journal (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 Women in Music). 1996, (February): 8–11 [2012-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