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革新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大化の改新 |
假名 | たいかのかいしん |
平文式羅馬字 | Taika no Kaishin |
大化革新(日語:大化の改新/たいかのかいしん Taika no Kaishin)是645年日本大和王權實行的一系列社會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是廢除當時豪族專政的制度,並效法中國唐朝體制成立中央集權國家,對日後日本歷史發展影響深遠。
背景
[編輯]大化改新以前,蘇我氏等豪族壟政,皇室實權甚少。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後來的天智天皇)聯合貴族中臣鐮足(後來的藤原鎌足)發動乙巳之變,刺殺當時掌政的權臣蘇我入鹿,並使其父蘇我蝦夷自殺。最終,皇室得以重掌大權,中大兄皇子等人便擁立自己的舅舅孝德天皇登基,但實際政權掌握在中大兄皇子的手中。
孝德天皇(645年—654年在位)即位後,中大兄皇子總攝朝政,遷都難波京(今大阪市),建元大化,意為「偉大的變化」,也是日本歷史上首個年號。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頒布《改新之詔》,中大兄皇子推行政治改革,史稱「大化改新」。此後日本邁向以治天下大王為首的中央集權封建制國家。[1][2]
內容
[編輯]- 效法隋唐之均田制,行班田收授法:廢除豪族對土地與部民的私有權,並將其收為國有。政府計口授田,凡六歲以上之國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給田地(稱「口分田」)。所班田地不得買賣,死後歸還政府。
- 效法唐朝租庸調制:受田農民須向國家上繳穀物(此為「租」),服勞役或納布代役(此為「庸」),並上貢地方土產(此為「調」)。
- 中央設二官:神祇官、太政官和八省(中務、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宮內)、一台(彈正台);一般地方設國、郡、里。
- 兵制:首都置五衛府,地方設軍團,國民需服兵役。
爭議
[編輯]在日本戰後,日本古代史學家對《改新之詔》的可信度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日本歷史學家坂本太郎和井上三貞之間的「郡評論爭」讓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這種說法。在1960年代提出了「改新否定論」,例如原秀三郎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大化時期的改革本身是由《日本書紀》的編纂者虛構的,應該否定它。比如「改新之詔」與奈良時代的《養老律令》的條文幾乎完全相同,內容有很多相似之處。
1977年,當改新否定論在學術界占據主導地位時,鎌田元一在《評的成立與國造》一文中表達了對大化改新再次予以了肯定,此後「新肯定論」成為學術界的主流。
1999年,在大阪難波宮遺址發現了刻有戊申年(大化4年・648年)」的木簡,證實了難波長柄豐碕宮的存在。新政權建造規模空前的皇宮屬於一系列政治改革的一部分,難波宮遺蹟的發現從考古學上證明了改革的存在。2002年在奈良縣飛鳥石神遺址發現了刻有「乙丑年(天智4年・665年)」記載著「三野國ム下評大山五十戸」的木簡,證實了在庚午年籍編撰之前存在稱為「評」的行政組織,這些考古學的成果也進一步強化了 "新肯定論"。
「評」是一種日本古代的地方行政組織,在律令制時期,是「國」管制下「郡」的前身。隨著大寶元年(701年)《大寶律令》的頒布,「評」才改為「郡」。但對於「評」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也有不少議論,一方面認為在大化改新後不久在孝德天皇時期設置了評,另一方面認為在「國造」的「國」逐漸崩潰之後,歷經孝德天皇、天智天皇和天武天皇后,評才開始設置起來。
後續
[編輯]儘管學界主流認為《改新之詔》存在,但實際上《改新之詔》頒布後改革沒有馬上進行,直到660年日本在白江口之戰戰敗,國家受到唐朝直接威脅,才加速大化革新的實施。668年皇太子中大兄皇子即位為天智天皇,670年制定日本首個戶籍即庚午年籍,671年頒布日本第一個成文法令--近江令。671年天智天皇駕崩,其子即位為弘文天皇,但天智天皇弟弟天武天皇發動壬申之亂奪權,天武天皇繼續大化革新的改革,689年天武天皇頒布《飛鳥淨御原令》將國名從倭國改成日本,君主稱號從治天下大王改成天皇。[3]701年文武天皇頒布第一部正式律法《大寶律令》正式將國名改成日本,日本此後進入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的律令時代。[4]
影視作品
[編輯]- 2005年日本古代史電視劇:《大化改新(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