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壩路
| |||||||
---|---|---|---|---|---|---|---|
原名 | 頭壩上 | ||||||
命名緣由 | 吳淞江第一條壩 | ||||||
命名日期 | 1930年 | ||||||
類型 | 市區道路 | ||||||
道路長度 | 0.3公里(0.19英里) | ||||||
車速限制 | 禁止車輛通行 | ||||||
地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上海市虹口區 | ||||||
北端 | 北蘇州路 | ||||||
南端 | 武昌路309弄 | ||||||
建造 | |||||||
動工 | 早於1843年 |
頭壩路,舊名頭壩上[1]、頭壩老街[2]、四德豐弄堂[3],是中國上海市虹口區南部一條南北向的道路,原南起北蘇州路,北至武昌路,並與天潼路相交。全長300米,寬4至5米。該路因清朝乾隆年間在此處設有的吳淞江義渡而形成並因此得名,也是虹口區境內最早開闢的道路之一。路南原有供奉土地的廟堂,並有建於清代的供人避雨的代笠亭。
歷史
[編輯]明永樂元年(1403年)八月,由於蘇州、松江兩府因水患頻發,時任戶部右侍郎的夏元吉奉旨整治太湖流域水道。此次治水以後,吳淞江自潭子灣以東改走宋家浜河道,在今蘇州河口附近與黃浦江匯流,並沿原范家浜河道至吳淞口入海,史稱「黃浦奪淞」。而吳淞江的河口移到今日的蘇州河口位置。明嘉靖年間,上海縣在蘇州河口附近築壩建閘。因為該處為吳淞江第一條河壩,因此在被當時的居民稱為「頭壩」。而頭壩附近的吳淞江則由於雨季的濛濛細雨而形成明清時期的「滬上八景」之一的吳淞煙雨。
1679年,上海縣高昌鄉二十三保的居民,錢瑞與金章提議在頭壩附近設置義渡。不久後,邑紳張錫懌因見此處渡口沒有房屋等避雨場所,因此出資在吳淞江南岸(今光陸大樓附近)修建避雨亭,並取名「代笠亭」。1780年,士紳吳惟德出資重修,並更名為「咸宜亭」,但後來坍塌。其子吳大成改在北岸修建,恢復代笠亭的舊名。[4]
義渡設立後,頭壩北側逐漸形成道路,並有居民聚集,形成了今日的頭壩路。上海開埠後,隨著威爾斯橋等現代橋梁的興建,頭壩義渡逐漸廢棄。後由於蘇州河泛濫,上游飄來一尊木雕神像,被附近的居民打撈後供奉在代笠亭,並且將亭改建為土地廟。1970年代初,代笠亭和神像均被拆毀。但留有4根亭柱[4]。187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曾於該路55號牆角安置兩枚界石。一個刻有「工部 M.C. LOT 649 USC」,另一枚則刻有「EI LOT 904 1872 公平洋行」的字樣[3]。2000年代以後,亭柱與界石也被移除。目前,頭壩路僅餘天潼路以北一段。
交匯道路
[編輯]現狀
[編輯]道路今余天潼路北側一段,兩側均為2層磚木結構民房。該路100號原為清華浴池,後改作上海圖書館乍浦路街道服務點,現為四川北路街道圖書館分館。[5]
參考資料
[編輯]- ^ 盛致和; 顧延培. 《上海市地名交通指南》. 上海市紹興路74號: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7年7月: 92. CSBN 17077·3034.
- ^ 上海地名志>>附录>>三、市区旧今路名对照表>>5画. 上海地方志辦公室. [2014-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7) (中文).
- ^ 3.0 3.1 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 《上海市虹口区地名志》. 上海市紹興路5號: 百家出版社. 1989年9月: 274. ISBN 7805760055.
- ^ 4.0 4.1 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 《上海市虹口区地名志》. 上海市紹興路5號: 百家出版社. 1989年9月: 358. ISBN 7805760055.
- ^ 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及基层服务点"一卡通"布点一览表. 新民網. 2010-01-04 [2014-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