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奧維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Ovid
在浮雕上,戴月桂花環的奧維德
出生Publius Ovidius Naso
公元前43年3月20日
羅馬共和國蘇爾莫
(今義大利蘇爾莫納
逝世公元17或18年
羅馬帝國小塞西亞托米斯
(今羅馬尼亞康斯坦察
職業詩人
體裁輓歌戲劇史詩
受影響於卡圖盧斯維吉爾荷馬西塞羅拉特羅英語Marcus Porcius Latro普羅佩提烏斯
施影響於阿普列尤斯加耳特魯斯·安格理克斯英語Gualterus Anglicus文藝復興畫家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傑弗里·喬叟彌爾頓莎士比亞克里斯多福·馬洛查普曼英語George Chapman雪萊歐仁·德拉克羅瓦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鮑勃·迪倫

普布利烏斯·奧維狄烏斯·納索拉丁語Pūblius Ovidius Nāsō,前43年3月20日—17年/18年),在英文世界中通稱其爲奧維德(英語:Ovid),是奧古斯都時代的古羅馬詩人,與賀拉斯卡圖盧斯維吉爾齊名,一般認為奧維德、賀拉斯維吉爾古羅馬文學的三位經典詩人之一。羅馬帝國學者昆提利安認為他是最後一位一流的拉丁愛情詩人[1]。奧維德有很高的聲望,但後來被奧古斯都流放英語Exile of Ovid黑海附近的地區,一直到他去世為止。奧維德自己認為流放的原因是因為carmen et error(一首詩,一個錯誤),不過他在認定其原因的方式仍造成學者們許多的猜測。

奧維德的作品中,今天最為人知的是共15卷的《變形記》,用揚抑六步格英語dactylic hexameter的方式寫作。也有作品是排律詩英語elegiac couplet的形式,例如《愛的藝術》及《歲時記英語Fasti (poem)》。許多古典時代晚期中世紀的詩人模仿其作品,他的作品也影響了西方美術西方文學理論。《變形記》是古希臘羅馬神話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2]

生平

[編輯]

早年生活及婚姻

[編輯]

奧維德出生於亞平寧山區一個騎士階級家庭。父親把他送到羅馬接受教育希望他可以通過學習修辭成為一位訟師。按照塞內加的說法,奧維德只喜歡修辭中抒情的部分,而討厭論證的部分[3]。他曾擔任過一些職位不高的公共職務,但大約在公元前29到25年時開始對詩歌發生興趣,這讓他的父親很不高興[4]。18歲時他第一次當眾朗誦了自己的詩篇,並和當時的幾位詩人結為好友[5]。大約在奧維德20歲的時候兄長去世,他放棄了對法律的學習,而是到雅典、小亞細亞西西里漫遊[6]。他曾擔任一些低階的公職,例如死刑三吏[7]百人法院英語Centumviral court的一員[8],以及十人委員會中的一員[9],但大約在西元前29至25年辭職,以詩人為主業,這個是他父親顯然會反對的決定[4]

奧維德的第一次朗誦大約是在西元前25年,他當時18歲[5],他在以贊助人馬庫斯·瓦列里烏斯·梅塞納斯·卡維努斯英語Marcus Valerius Messalla Corvinus為中心的圈子中,似乎也是梅塞納斯生活圈中的一個詩人朋友。奧維德在《哀怨集》4.10.41–54中有提到他和馬克爾普羅佩提烏斯賀拉斯、龐帝可斯及巴薩斯的友情(他幾乎沒有見過維吉爾及提布魯斯,提布魯斯是梅塞納斯圈子中的一員,奧維德很敬佩他的排律詩)。奧維德因為他早期的作品,非常受到歡迎,但後來在西元後8年被奧古斯都所流放。

奧維德在30歲時已經結婚三次,離婚二次,他有一個女兒,女兒後來也生了小孩[10]。他的最後一任妻子和羅馬有影響力的Fabia貴族有關係,可能在奧維德被流放時也幫助過他[11]

流放

[編輯]
康斯坦察的奧維德雕像

公元8年的時候,奧維德已經完成了他的名作《變形記》。同時,他在寫六卷本的《歲時記英語Fasti (poem)》,這本書以羅馬的節日、曆法和天文為主題。奧古斯都親自下令,沒有經過元老的評議和法庭審判,奧維德就被流放到了黑海之濱的托米斯[12]。 流放打斷了《歲時記》的寫作,並影響了奧維德的整個後期創作,奧維德自己解釋流放的原因是carmen et error(一首詩,一個錯誤)[13],後來又說自己的罪甚於謀殺,比詩歌有害的多。[14][15]

奧古斯都的孫子阿格里帕·波斯蒂默斯英語Agrippa Postumus和孫女朱莉婭英語Julia the Younger也同時被流放,朱莉婭的丈夫盧修斯·埃米利烏斯·保盧斯英語Lucius Aemilius Paullus (consul 1)以政變陰謀的罪名被處決。奧維德曾在《愛的藝術》中考察通姦是否有罪,所以他也許是因為這一觀點和奧古斯都樹立道德的政治方向相悖而被流放。但這次流放發生在《愛的藝術》成書後七年,所以某些研究者認為奧古斯都只是以此事為藉口從而達到某些個人的目的。[16]

在流放中,奧維德完成了兩部詩集《哀怨集英語Tristia》和《黑海書簡英語Epistulae ex Ponto》,集中體現了他的憂愁和悲傷。由於遠離羅馬,他無法接觸到圖書資料,這可能是他放棄《歲時記》寫作的原因。公元9年-12年,他完成了五卷本的《哀怨集》。《黑海書簡》由給奧古斯都、妻子和多位朋友的信組成,其中殷切地希望朋友們能幫助自己重返羅馬,寫得情真意切。奧維德的第三位妻子(前兩段婚姻都以離婚告終)曾和法比烏斯氏族聯繫,希望可以幫助在流放中的奧維德[11]

死亡

[編輯]

奧維德在西元17年或18年在托米斯過世[17]。一般認為他花了許多時間修訂的《歲時記》是在他死後才出版的[18]

主要作品

[編輯]
1632年倫敦出版的奧維德《變形記》英文版卷首插畫
  • Amores,《愛情三論英語Amores (Ovid)》五卷
  • HeroidesEpistulae Heroidum,《女傑書簡》,二十一封書信
  • Remedium Amoris,一卷
  • Medicamina Faciei Feminae,現存一百行
  • Medea,現已失傳
  • Tristia,《哀怨集》一卷
  • Epistulae ex Ponto,四卷
  • Ibis,詩一首

變形記

[編輯]

變形記》(拉丁語:Metamorphoseon libri)是羅馬的詩人奧維德的作品,大約開始寫於公元1年或3年,完成於公元8年,是使用六步格詩體記錄了關於變形的神話作品。《變形記》有15冊,每冊大概700到900行,描述了羅馬希臘神話中的世界歷史。其中總共包括了大約250個左右的傳說。從其第一次發行開始,《變形記》就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神話作品之一,也大受中世紀作家詩人的喜愛,因此其對中世紀的文學作品以及中世紀甚至到巴羅克時期的繪畫藝術有深遠的影響。

全詩共十五卷,取材於古希臘羅馬神話,根據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靈魂轉回」理論,變形,即人由於某種原因被變成動物、植物、星星、石頭等這一線索貫穿全書,共包括大小故事250多個(其中以愛情故事為主),是古希臘羅馬神話的大匯集。故事按照時間順序敘述,由宇宙的創立、大地的形成、人類的出現開始,直至羅馬的建立,凱撒遇刺變為星辰和奧古斯都順應天意建立統治為止。[19]

愛的藝術

[編輯]

愛的藝術》(拉丁語:Ars amatoria)[20]也翻作《愛經全書[21],共有三卷,是教授男女交往技術和技巧的教誨抒情詩。也是當時知名的性學名著[22]

第一卷是針對男性,教導他們如何吸引女性,第二卷也是針對男性,教導他們如何保持情人對他們的愛情。第三卷則是針對女性,教導她們吸引男性的技巧。第一卷的開頭就提到了愛神維納斯,奧維德將自己定位為「愛的老師」(1.17)。奧維德描述哪裡可以找到理想的對象,例如戲院、凱旋式(他對此有徹底的描述)以及舞台,也提到吸引女性注意力的方式,包括在宴會上暗中誘惑她。選擇適當時機非常的重要,也包括取得她身邊人的信任。

奧維德很強調對情人身體的重視。神話故事的描述包括強擄薩賓婦女帕西淮阿里阿德涅(帕西淮之女)。第二卷提到了阿波羅,一開始也說了伊卡洛斯的故事。奧維德建議男性不要送太多禮物、維持其體態儀容、對情人讚美、討好情人的奴隸,以求在情人面前留下好的印象。奧維德之後討論了武爾坎努斯為維納斯及馬爾斯所設的機關,奧維德在第二卷的最後要他的「學生們」讓更多人知道他。第三卷一開始就是對於女性能力的證明,而奧維德也決定武裝女性,讓她們不會因為前二本書中男性使用的技巧而被迷惑。奧維德對於女性的儀態外貌有詳細的說明,要她們避免過多的裝飾品。奧維德建議女性讀排律詩、學著玩遊戲、和與不同年齡的人做愛、調情,然後分開。奧維德在整本書中玩笑的批評自己毀了自己對男性所有的教導,也提到了神話中普羅克里絲英語Procris刻法羅斯的故事。這卷書的最後,奧維德希望所有的女性聽從他的建議,傳揚他的名聲,告訴大家「奧維德是我們的老師」。

歲時記

[編輯]

歲時記》(Fasti)是在奧維德被放逐時所寫的詩,只寫了六卷,對應羅馬曆的一月到六月,每一卷對應一個月。這個很有雄心的計劃,在羅馬文學中似乎前所未有。奧維德原來似乎要寫十二卷,但因為他被放逐而無法完成,放逐期間他只有修訂原有內容而已。他在《哀怨集》2.549–52中指出他的作品只寫到第六卷,就被中斷了。《歲時記》類似《變形記》,是一篇長的詩,而且模仿卡利馬科斯普羅佩提烏斯的詩,以及普羅佩提烏斯的第四本書。這首詩依照羅馬曆,解釋羅馬節日的起源以及習俗,也提到神話故事以及對應季節的天文及農業知識。《歲時記》最早是要獻給奧古斯都,不過可能是因為奧古斯都的死,讓奧維德改將《歲時記》獻給日耳曼尼庫斯。奧維德用直接對神的問題以及學者的研究來討論曆法,固定稱自己為vates(祭司)。他也強調節日中令人討厭的流行傳統,因此這部詩有平民的風格,有些人認為這種風格顛覆了奧古斯都的道德立法[23]。這部詩對於研究羅馬文化以及宗教的學生都非常寶貴,因為其中有許多當時的紀錄,而最近學者更認為歲時記是奧維德最好的作品之中,是對羅馬排律詩的獨特貢獻。

圖片集

[編輯]

腳注

[編輯]
  1. ^ Quint. Inst. 10.1.93
  2. ^ Mark P. O. Morford, Robert J. Lenardon, Classical Myt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1999), p. 25. ISBN 0-19-514338-8 ISBN 978-0-19-514338-6
  3. ^ Seneca, Cont. 2.28 and 9.5.17
  4. ^ 4.0 4.1 Trist. 4.10.21
  5. ^ 5.0 5.1 Trist. 4.10.57–8
  6. ^ Trist. 1.2.77
  7. ^ Trist. 4.10.33–4
  8. ^ Trist. 2.93ff.; Ex P. 5.23ff.
  9. ^ Fast. 4.383–4
  10. ^ Hornblower, Simon; Spawforth, Antony; Eidinow, Esther.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Classical Civiliz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562 [2018-08-14]. ISBN 978-0-19-87067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11. ^ 11.0 11.1 Brill's New Pauly: Encyclopaedia of the Ancient World s.v. Ovid
  12. ^ 參見Trist. II, 131–132.
  13. ^ Ovid, Tristia 2.207
  14. ^ Ovid, Epistulae ex Ponto 3.3.72
  15. ^ Norwood, Frances, "The Riddle of Ovid's Relegatio", Classical Philogy (1963) p. 158
  16. ^ José González Vázquez (trans.), Ov. Tristes e Pónticas (Editorial Gredos, Madrid, 1992), p.10 and Rafael Herrera Montero (trans.), Ov. Tristes; Cartas del Ponto (Alianza Editorial, Madri, 2002). 學者也補充提到,和當時普羅佩提烏斯、狄巴拉斯或賀拉斯所寫,自由流通的書籍相比,奧維德的書其實沒有格外猥褻。
  17. ^ Smith, R. Scott. Ancient Rome: An Anthology of Sources. Hackett Publishing. 2014-03-15. ISBN 1624661165 (英語). 
  18. ^ Green, Steven J. Ovid, Fasti 1: A Commentary. BRILL. 2004-01-01: 22. ISBN 9004139850 (英語). 
  19. ^ 《變形記/名著名譯插圖本》,作者:(古羅馬)奧維德,譯者:楊周翰,〈導語〉
  20. ^ 奧維德. 《爱的艺术》. 北京市: 新世界出版社. 2012-02-01. ISBN 9787510423819 (中文(簡體)). 
  21. ^ 奧維德. 《爱经全书》. 北京市: 譯林出版社. 2012-09-01. ISBN 9787544731492 (中文(簡體)). 
  22. ^ 奧維德. 《罗马爱经》. 瀋陽市: 遼寧教育出版社. 2011-12-26. ISBN 9787538293920 (中文(簡體)). 
  23. ^ Herbert-Brown, G. "Fasti: the Poet, the Prince, and the Plebs" in Knox, P. (2009) pp.126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