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爾
布什爾 بوشهر | |
---|---|
布什爾的波斯灣海岸 | |
坐標:28°58′08″N 50°50′12″E / 28.9689°N 50.8367°E | |
國家 | 伊朗 |
省份 | 布什爾省 |
縣 | 布什爾縣 |
人口(2005) | |
• 總計 | 165,377人 |
時區 | IRST(UTC+3:30) |
布什爾(波斯語:بوشهر)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布什爾省的省會和最大城市,位於波斯灣沿岸,是該國主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布什爾2005年估算人口為165,377[1],位於首都德黑蘭以南1281公里處。布什爾氣候炎熱而潮濕。
歷史
[編輯]布什爾城南有早期埃蘭人(約前3000年)的居住遺址。
現代的布什爾城是波斯國王(沙赫)納迪爾沙於1736年建造的。
173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布什爾建立了一個貿易站,一直持續到1753年。
1763年波斯統治者贊德王朝的卡里姆汗授予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布什爾建造基地和貿易站的權利。18世紀晚期布什爾是英國皇家海軍的基地。19世紀時,布什爾成為一個重要的商港。在英波戰爭(1856年-1857年)期間,布什爾被英軍攻占。1856年11月9日,布什爾向英軍投降。
波斯卡扎爾王朝末期爆發了立憲革命,英、俄出兵干預,英軍於1909年4月再度占領布什爾。
如今布什爾仍然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海軍的基地之一。
經濟
[編輯]布什爾的產業包括漁業和發電業,而布什爾內陸地區生產設拉子酒、加工金屬、波斯地毯和其他紡織品、水泥和肥料。
核工業發展
[編輯]布什爾核電站距布什爾市區12公里,是伊朗與俄羅斯的合作項目。1975年伊朗與當時的西德政府簽署一項價值四十到六十億美元的協議,由西門子公司在波恩的一家子公司負責建造兩座核反應爐。
1979年1月伊斯蘭革命爆發後,德方單方面停止了建設,並於同年7月完全從項目中撤出。德方撤出時,一座反應爐完成了50%,而另一座完成了85%。德方認為伊朗方面已經拖欠了四億五千萬美元,他們只收到了二十五億美元。實際上德方是因為伊斯蘭革命而毀約的。伊斯蘭政府多次要求德方恢復建設,但都被西門子公司拒絕了[2]。兩伊戰爭爆發後,核電站建設被迫停止,一直到戰後才恢復。從1985年2月到1988年,布什爾核電站的兩座核反應爐在伊拉克軍隊的空襲中遭到破壞。
1995年,伊朗與俄羅斯簽訂了關於布什爾核電站的新的協議,由俄方負責建造一座輕水反應爐,據信協議價值在七億到十二億美元之間。該項協議要求將用過的核燃料交還俄方處理。伊朗希望布什爾核電站可於2010年9月16日投入運作。[3]
高等院校
[編輯]注釋與參考資料
[編輯]- ^ 伊朗城市:2005年估算人口. Mongabay.com. [200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3).
- ^ 德国中断同伊朗的核合作. [2009-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4).
- ^ Iran hopes Bushehr N-plant be operated on sept 16. ISNA. [2010-08-14].[永久失效連結]
- 《列國志·伊朗》,張鐵偉編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ISBN 7-80190-75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