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倫理學
外觀
德性倫理學(英語:Virtue Ethics)也稱為德行倫理學或美德倫理學,[註 1]是一個規範倫理學理論。德性倫理學聚焦在道德主體,即行為的推動者。道德主體的性格為倫理行為的推動力。不同於其他規範倫理學理論(如目的論、義務論),德行倫理學不試圖判斷單一行為是否符合道德。德性倫理學認為,若且唯若道德主體有正確的性格特質,道德主體所作的行為是道德的。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斯多亞學派、中國的孔子都被視為德性倫理學代表。美國哲學家阿拉斯代爾·麥金泰爾則是20世紀後半期美德倫理學復興的重要人物,代表作為追尋美德。
注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 Hursthouse, Rosalind. On virtue eth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2021-11-07]. ISBN 978-0-19-924799-8. OCLC 7060379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7) (英語).
- Annas, Julia. Intelligent virtu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2021-11-07]. ISBN 978-0-19-922877-5. OCLC 11231701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7) (英語).
- Stichter, Matt. Ethical Expertise: The Skill Model of Virtue.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2007-03-28, 10 (2): 183–194. ISSN 1386-2820. doi:10.1007/s10677-006-9054-2 (英語).
- Tsai, Cheng-hung. Ethical expertise and the articulacy requirement. Synthese. 2016-07, 193 (7): 2035–2052. ISSN 0039-7857. doi:10.1007/s11229-015-0828-8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