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杜布雷號重巡洋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杜布雷號重巡洋艦
杜布雷
歷史
法國
船名 杜布雷
艦名出處 約瑟夫·弗朗索瓦·杜布雷
建造方 布雷斯特,阿森納造船廠
鋪設龍骨 1929年11月14日
下水日期 1930年10月9日
入役日期 1932年5月1日
結局 1942年11月27日於土倫自沉, 1951年被拆解
技術數據
船級 蘇弗朗級英語Suffren class
排水量
  • 10,000 公噸 (標準排水量)
  • 13,621 公噸 (滿載排水量)
船長 194米(636.48英尺)
型寬 19.26米(63.19英尺)
吃水 6.57米(21.56英尺)
動力輸出
  • 6×Guyot鍋爐
    3×拉托·布列塔尼渦輪引擎
  • 90,000 shp(67 MW)
船速 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
續航力 4,500海里(8,300公里;5,200英里)/15節(28公里每小時;17英里每小時)
乘員 605-752人
武器裝備
裝甲
艦載機古爾杜·萊蘇爾 GL-812 HY英語Gourdou-Leseurre GL-812 HY盧瓦爾 130英語Loire 130

杜布雷號重巡洋艦(法語:Dupleix)是一款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服役於法國海軍的蘇弗朗級重巡洋艦。該艦的名字源於18世紀法屬印度總督約瑟夫·弗朗索瓦·杜布雷

設計背景與說明

[編輯]

1927-1928年義大利下水了第一批僱傭兵隊長級英語Condottieri class巡洋艦,這批裝備了八門152mm主炮的輕巡洋艦本是為了應對法國的大型驅逐艦,但法國海軍發現這批戰艦的火炮可以在任何有效距離擊穿法國當時所有條約巡洋艦的裝甲,即使是最新下水的福煦號英語French cruiser Foch也無法避免在一些特殊彈藥的情況下被擊穿。這些原因極大影響了蘇弗朗級的四號艦杜布雷號的設計,經過改良的杜布雷號於1930年10月9號下水,並於1933年11月15號正式入役,編號為C3。[1]

杜布雷號設計時的搭載人數為和平時期605人,戰時752人。 [2]

改進方面

[編輯]

與前代艦相比,杜布雷號具體的改良在於裝甲的進一步增強。 動力部分的裝甲厚度從54mm變為60mm,為平衡重量又將內艙壁的部分向後延長14m與動力艙部分重合,重合部分的動力艙壁厚度為20-40mm,動力艙的頂部裝甲也從18mm增至30mm,存放90mm和203mm炮彈的彈藥庫頂板也從20mm增厚為30mm。但甲板厚度從25mm變成了22mm。

此外,原本計劃作為高平兩用炮裝備的100 mm/45 M1930火炮由於研發計劃的緩慢,杜布雷號依舊裝備了老式的90mm/50 M1926火炮英語Canon de 90 mm Modèle 1926,但使用了新式的雙聯炮座取代了之前的單裝炮座。

服役歷史

[編輯]

二戰前期

[編輯]

杜布雷號重巡洋艦於1933年11月15日服役,但入役前該艦就已編入位於土倫的第一中隊的第一輕型分隊。 1935年,法國海軍與導演馬賽爾·萊皮埃英語Marcel L'Herbier合作拍攝了電影《戰鬥前夜》,杜布雷號參與了其中的外景拍攝部分。[3]1937年,該艦與阿爾及利亞號,科爾貝號和福煦號一起被重組為新的第一輕型分隊並接受了一次現代化改裝。

二戰期間

[編輯]

1939年10月25日,杜布雷號與空想號英語French destroyer Le Fantasque可怖號英語French destroyer Le Terrible驅逐艦在大西洋巡邏時,攔截並俘獲了德國貨輪Santa Fé[4]。1939年11月18日,杜布雷號和福煦號被編為負責搜尋德國海上襲擊艦(施佩伯爵號)的X艦隊的一部分並駐紮在達喀爾港,1940年的1月23日,該艦與福煦號一起護送一支運輸隊至摩洛哥後便返回土倫。同年的6月13和14日,杜布雷號和科爾貝號一起參加了瓦多行動中對熱那亞的岸上炮擊。

1940年6月25日當法國向納粹德國投降後, 杜布雷號留在土倫加入了維希法國海軍。9月23日的達喀爾戰役時維琪法國希望派出包括杜布雷號在內的一部分土倫駐軍支援達喀爾港的維希軍隊,但被德國人否決。此後杜布雷號與大部分維希海軍一直駐紮在土倫港,直至1942年11月維希海軍重要人物弗朗索瓦·達爾朗叛逃至盟軍後,德國為了防止土倫駐軍倒戈向自由法國海軍而策劃了安東行動和里拉行動,杜布雷號與大部分的維希海軍艦艇在11月27日的土倫自沉行動中被法國海軍自行鑿沉。

1943年7月3日,義大利將該艦重新打撈;1944年3月11日,艦體在空襲中被盟軍炸彈擊中,再次沉沒。最後於1951年被現場拆解。

引文與注釋

[編輯]
  1. ^ 原本1928年法國海軍就決定建造杜布雷號,但由於布雷斯特造船廠的工程安排直至1929年才得以正式簽訂訂單
  2. ^ Jordan & Moulin, pp. 50, 71–72
  3. ^ Interview with Mireille Beaulieu, included with DVD of Veille d'armes released by Les Documents Cinématographiques (Paris) in 2014.
  4. ^ 存档副本. [2022-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