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 (作家)
外觀
林和 | |
諺文 | 림화 |
---|---|
漢字 | 林和 |
文觀部式 | Rim Hwa |
馬-賴式 | Im Hwa |
號 | |
諺文 | 쌍수대인,성아,청로 |
漢字 | 雙樹臺人,星兒,靑爐 |
文觀部式 | Ssangsudaein,Seonga,Cheongno |
馬-賴式 | Ssangsudaein,Sŏnga,Ch'ŏngno |
本名 | |
諺文 | 림인식 |
漢字 | 林仁植 |
文觀部式 | Rim Insik |
馬-賴式 | Im Insik |
藝名 | |
諺文 | 림화,림다다,김철우 |
漢字 | 林華,林多多,金鐵友 |
文觀部式 | Rim Hwa,Rim Dada,Gim Cheoru |
馬-賴式 | Im Hwa,Im Tada,Kim Ch'ŏru |
林和(朝鮮語:림화/林和,1908年10月13日—1953年8月6日),號雙樹臺人、星兒和青爐,筆名林華和金鐵友[1],朝鮮政治人物,國內派人,官至朝蘇文化協會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同時,他也是一名詩人、作家及藝術評論家。1953年,他因間諜罪而被處死。
生平
[編輯]林和出生於漢城。1921年,他入讀寶城中學,與李箱和李康國是同屆生,但僅4年後他就選擇退學[2]。19歲那年,他開始以林華的筆名從事文藝創作,並以評論電影和戲劇為主[2]。1931年,他到日本留學,在這兒,他認識到左翼文學理論,並成為赤色分子[1]。回國後,林和發表多篇具左翼色彩和反對日本統治朝鮮半島的文學作品,又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因而兩度被反對共產主義的日本殖民地政府收監[1]。
1945年,日本投降,二戰結束,林和先是加入南朝鮮勞動黨,但不久後因遭到南韓政府的壓迫而投奔到朝鮮[1]。1947年11月,林和與夫人池河蓮來到朝鮮,他與朴憲永等人擔當起建國的工作。1949年,林和被任命為朝蘇文化協會的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1]。韓戰期間,他還一度在洛東江參與軍事工作。然而,1953年8月,即韓戰結束不久後,國內派首領李承燁被時任最高領導人金日成指控為顛覆政府的間諜,林和也被指有份參與其中[2]。同年8月6日,他被處死,年僅44歲。
儘管林和死於非命,但他死後享有崇高的文學地位[1][2]。他在生前共創作80部評論集和200篇詩﹔評論家也認為他是位進步文學運動和朝鮮半島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1]。如《傘下的橫濱碼頭》(1929年),為中野重治《雨中的品川車站》的和詩。其他的詩有《十字路口的順伊》、《哥哥和火盆》等。詩集有《玄海灘》(1938年)、評論集《文學的邏輯》(1940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