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比約恩·伯格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比約恩·伯格
Björn Borg
2014年的伯格
全名Björn Rune Borg
國家/地區 瑞典
居住地 瑞典斯德哥爾摩諾爾馬爾姆
出生 (1956-06-06) 1956年6月6日68歲)
 瑞典斯德哥爾摩
身高1.80公尺(5英尺11英寸)
轉職業年1973
退休年1984、1993
持拍右手持拍(雙手反拍)
職業獎金$3,655,751美元
名人堂1987 (名人堂網站)
單打成績
職業戰績654–140(82.37%)
冠軍頭銜66(網球史上第八)
最高排名1(1977年8月23日)
大滿貫單打成績
澳網第三輪(1974)
法網 冠軍(1974、1975、1978、1979、1980、1981)
溫網 冠軍(1976、1977、1978、1979、1980)
美網亞軍(1976、1978、1980、1981)
其他大型單打賽事
ATP總決賽 冠軍(1979、1980)
雙打成績
職業戰績93–89(51.1%)
冠軍頭銜4
最高排名31(1976年3月1日)
大滿貫雙打成績
澳網第三輪(1973)
法網四強(1974、1975)
溫網第三輪(1976)
美網第三輪(1975)
團體成績
台維斯盃冠軍(1975)

比約恩·伯格瑞典語Björn Borg瑞典語發音:[ˈbjœːɳ ˈbɔrj],1956年6月6日),已退役的瑞典男子網球運動員,單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11座大滿貫得主,國際網球名人堂成員。 現役網球員萊奧·伯格是他的兒子。

他在1974–1981年短短8年間奪得66個ATP男單冠軍。在1982年宣告退役的他,於1987年成為國際網球名人堂成員。

伯格生涯總共拿下11座大滿貫,包括包括六座法網男單冠軍(1974、1975、1978、1979、1980、1981)、5座溫網男單冠軍(1976、1977、1978、1979、1980),是公開賽年代以來首名奪得十個或以上大滿貫男單冠軍的網球運動員。

他曾是公開賽時代以來男子單打獲勝率最高的球員(654勝140負,獲勝率為82.37%),也是1979年、1980年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第一,和1978–1980年連續三屆ITF世界冠軍,以及1976–1980年連續五屆ATP年度最佳球員(ATP Player of The Year)。

伯格與馬克安諾被公認為男子網球史上最偉大的一對對手之一,由於伯格形象冷酷而馬克安諾性格暴躁,形成「冰與火」的強烈對比,尤其1980年溫布頓網球公開賽男單決賽是網球史上的至尊經典之一。因賽程起伏極具戲劇性,於2017年曾被拍成電影博格 vs 馬克安諾英語Borg vs McEnroe

網球生涯

[編輯]

早年

[編輯]

比約恩·伯格出生和成長於斯德哥爾摩省南泰利耶(Södertälje),一個靠近斯德哥爾摩的小鎮。伯格對網球產生興趣,緣於一次他父親送了一支網球拍給他,這支網球拍是因他父親在一次桌球賽中獲得獎金而買下的。自此踏出了他在網球事業的第一步。

1972年,15歲的伯格成為最年輕的選手代表瑞典參加台維斯盃網球賽,當年他亦贏得溫布頓青少年組男單冠軍。1974年,他首奪法網男單冠軍。1975年,他協助瑞典奪得的戴維斯盃(參看台維斯盃一段落)。 1976年,他首奪溫布頓男單冠軍。1977年8月23日,他首次登上ATP單打世界排名第一位,不過僅維持了一週,就被宿敵康諾斯重奪過來。

巔峰

[編輯]

70年代中–80年代初,他曾稱霸法網和溫布頓兩項大滿貫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979年、1980年連續兩年成為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第一。 此外,他在1978–1980年連續三年獲得ITF世界冠軍(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男子球員)和1976–1980年連續五年成為ATP年度球員,從而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成為那個年代男子網球的代言人。 至今,他被視為其中一位GOAT(Greatest Of All Time)的職業網球員。 他在70年代曾在法網男單決賽兩挫維拉斯(1975及1978年),以及在溫布頓男單決賽兩挫康諾斯(1977及1978年),伯格也成為兩人的剋星(伯格對上述兩位同代名宿均有較佳對賽成績 :伯格 17-5 維拉斯、伯格 15-8 康諾斯)。

1981年,他在法網男單決賽僅以五盤擊敗首次打進大滿貫的未來球王藍道,奪得最後一個大滿貫男單冠軍。 同年他卻在溫布頓和美網兩項男單決賽接連被宿敵約翰·馬克安諾接連擊敗後,王朝宣告瓦解。 但事實上兩人的對賽成績仍不相伯仲,雖然兩人對賽時間只有短短四年(1978–1981年),卻因為經典性和劃時代性而被稱頌為其中一對最偉大對手。

退休

[編輯]

1981年他年終排名第4,但他只參加9個巡迴賽,獲得35勝6負,包括法網在內三個冠軍,以及溫布頓美網兩個大滿貫亞軍 。 可是,ATP因為他該年參賽量不足,要求他在翌年的巡迴賽必須由資格賽打起,直接導致他在1982年因參賽問題和ATP產生矛盾,出乎意外地宣告退休,但直至1984年仍偶爾參加如蒙地卡羅等少量ATP賽事,惟成績不佳。

1990年代初,他亦曾經復出參加小量ATP比賽,但是次復出也不成功。 仍使用木製球拍的他,在ATP單打比賽中未能取得任何勝仗。

他曾是ATP歷史中單打獲勝率最高球員(654勝140負,獲勝率為82.37%,後被現役的納達爾、喬科維奇僅僅壓過而排第3)。職業生涯獎金共3,655,751美元。不過,伯格在生涯中只參加過27次大滿貫男單比賽中,奪得11冠5亞,合共141勝16負(89.81%勝率),為公開賽年代以來大滿貫賽男單比賽勝數、入決賽率和奪冠率最高球員。

2006年,他因為陷入財困,宣佈拍賣溫布頓冠軍獎盃和比賽使用的木質球拍,結果引起一些球迷和網球名宿的迴響和反對,伯格最終也收回拍賣的決定。

2017年,伯格作為領隊帶領費德勒和納達爾領銜的歐洲聯隊,在拉沃盃網球賽(Laver Cup英語2017 Laver Cup)中,擊敗宿敵馬克安諾作為領隊帶領的世界聯隊,奪得冠軍。

技術分析

[編輯]

伯格是公開化年代相當有擊球特色的防禦型底線型球員,他與眾不同的雙手反拍以右手主要施力,在擊球後的隨揮會放開左手,類似單手反拍選手。伯格專注於後場擊球,並持續發出穩定的上旋球,是當時率先大量使用上旋球的頂尖球員,搭配其優越的身體素質,他在紅土賽表現突出,奪得多個ATP紅土賽事男單冠軍(包括6次法網男單冠軍)。 不過他曾說過自己愛草地甚於紅土,所以1976年溫布頓開賽前進行發球上網特訓,結果如願首奪溫布頓男單冠軍。其中一個令伯格獨一無二的特點便是其在溫布頓草地球場上的統治。自二次大戰以來,底線球員在此並不出眾,部分專家認為其在草地上的統治歸功於他的耐力、以及被低估的發球、網前能力、以及在草地上的適應力,在對壘頂尖球員時,他會在一發大量使用發球上網,而二發則習慣停留在底線防守。伯格在各型場地皆有奪冠的紀錄,對各類型場地皆能適應,在室內地毯賽戰績也不錯,相對而言,硬地賽是他較弱的一環。

他的個人形像突出,吸引了不少歐美以至全世界球迷,令70年代的男子網壇走向偶像化。

大滿貫

[編輯]

男單冠軍(11)

[編輯]
年份 比賽 場地 決賽對手 對手國籍 勝方比分
1974 法網 紅土 奧蘭特斯 西班牙 西班牙 2-6, 61-7, 6-0, 6-1, 6-1
1975 法網 紅土 維拉斯 阿根廷 阿根廷 6-2, 6-3, 6-4
1976 溫布頓 草地 納斯塔塞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 6-4, 6-2, 9-7
1977 溫布頓 草地 康諾斯 美國 美國 3-6, 6-2, 6-1, 5-7, 6-4
1978 法網 紅土 維拉斯 阿根廷 阿根廷 6-1, 6-1, 6-3
1978 溫布頓 草地 康諾斯 美國 美國 6-2, 6-2, 6-3
1979 法網 紅土 Victor Pecci 巴拉圭 巴拉圭 6-3, 6-1, 66-7, 6-4
1979 溫布頓 草地 坦納 美國 美國 64-7, 6-1, 3-6, 6-3, 6-4
1980 法網 紅土 格魯萊蒂斯 美國 美國 6-4, 6-1, 6-2
1980 溫布頓 草地 約翰·馬克安諾 美國 美國 1-6, 7-5, 6-3, 616-7, 8-6
1981 法網 紅土 藍道 捷克 捷克斯洛伐克 6-1, 4-6, 6-2, 3-6, 6-1

男單亞軍(5)

[編輯]
年份 比賽 場地 決賽對手 對手國籍 勝方比分
1976 美網 綠土 康諾斯 美國 美國 6-4, 3-6, 7-69, 6-4
1978 美網 硬地 康諾斯 美國 美國 6-4, 6-2, 6-2
1980 美網 硬地 約翰·馬克安諾 美國 美國 7-64, 6-1, 65-7, 5-7, 6-4
1981 溫布頓 草地 約翰·馬克安諾 美國 美國 4-6, 7-61, 7-64, 6-4
1981 美網 硬地 約翰·馬克安諾 美國 美國 4-6, 6-2, 6-4, 6-3

ATP年終賽

[編輯]

冠軍(2)

[編輯]
年份 舉行地點 決賽對手 對手國籍 勝方比分
1979 美國紐約 格魯萊蒂斯 美國 美國 6-2, 6-2
1980 美國紐約 藍道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 6-4, 6-2, 6-2

亞軍(2)

[編輯]
年份 舉行地點 決賽對手 對手國籍 勝方比分
1975 瑞典斯德哥爾摩 納斯塔塞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 6-2, 6-2, 6-1
1977 美國紐約 康諾斯 美國 美國 6-4, 1-6, 6-4

特殊紀錄

[編輯]

伯格是網壇傳奇的「歐洲大滿貫之王」,草地紅土都登峰造極。他曾奪得6次法網男單冠軍(1974-75年、1978-81年,曾是公開賽年代中獲得最多次法網男單冠軍,後被2012年第7次奪冠的納達爾打破),以及在溫布頓男單五連冠(1976-80年,與費德勒並列為公開賽年代中溫布頓男單最長連冠)。他亦是男子網壇歷史上中唯一一位連續三年奪得法網-溫布頓背靠背 (海峽大滿貫,Channel Slam) 男單冠軍的球員。 他連續8年的奪冠生涯中,每年不是在法網稱霸,便是在溫布頓奪魁。

伯格不大喜歡在年底參加比賽(當年還是在草地進行比賽的澳網在1977年以後更提前在12月舉行),理由是要確保有足夠休息。他生涯中亦只曾在1974年參賽,自此以後便沒有再參加澳網的比賽,故他沒有在澳網稱王。也是因為這個緣故,伯格生涯只參加27次成年組大滿貫男單比賽,並打入16次決賽(11冠5亞),創出網球史上最高成年組大滿貫單打比賽打入決賽率(59.26%)和奪冠率(40.74%)。他亦是公開賽年代以來首位獲得超過10個大滿貫男單錦標的球員。

他曾4次闖進美網決賽,1976年和1978年負於美國宿敵康諾斯,1980年和1981年則負於另一美國宿敵約翰·馬克安諾。另外,他亦兩奪年終大師賽冠軍(1979-80年)。

ATP巡迴賽

[編輯]

單打冠軍(66)

[編輯]
  • 1974年 (8) - 奧克蘭、倫敦WCT、聖保羅WCT、羅馬法網、瑞典公開賽(巴斯塔德)、波士頓(前美國職業錦標賽)、阿德雷德
  • 1975年 (5) - 維珍尼亞州里奇蒙WCT、博洛尼亞 WCT、法網、波士頓(前美國職業錦標賽)、巴塞隆納-3
  • 1976年 (7) - 多倫多室內WCT、聖保羅WCT、達拉斯WCT(WCT總決賽)、杜塞道夫、溫布頓、波士頓(前美國職業錦標賽)、世界邀請經典賽
  • 1977年 (12) - 百事大滿貫、田納西州孟菲斯、尼斯、蒙地卡羅WCT、丹佛、溫布頓、國際邀請經典賽、馬德里、巴塞隆納、巴塞爾大衛杜夫瑞士室內賽)、科隆、溫布利(前溫布利職業錦標賽)
  • 1978年 (9) [1] - 阿拉巴馬州伯明罕WCT、百事大滿貫、拉斯維加斯WCT、米蘭WCT、羅馬、法網溫布頓、瑞典公開賽(巴斯塔德)、東京-2(東京室內賽)
  • 1979年 (13) [2] - 里奇蒙WCT、百事大滿貫、鹿特丹WCT、蒙地卡羅WCT、拉斯維加斯(阿蘭·金經典賽)、法網溫布頓、瑞典公開賽(巴斯塔德)、多倫多、巴勒莫、東京-2(東京室內賽)、蒙特婁WCT 挑戰盃、高露潔-棕欖年終大師賽
  • 1980年 (9) [3] - 百事大滿貫、沙利斯伯利WCT、尼斯、蒙地卡羅WCT、拉斯維加斯(阿蘭·金經典賽)、法網溫布頓、斯德哥爾摩、富豪集團年終大師賽
  • 1981年 (3) - 法網、史圖加特-2、日內瓦

雙打冠軍(4)

[編輯]
  • 1974年 (2) - 巴塞隆納-3、瑞典公開賽(巴斯塔德)
  • 1975年 (2) - 倫敦 WCT、博洛尼亞 WCT

團體

[編輯]

台維斯盃

[編輯]

伯格多次代表瑞典隊參加台維斯盃,帶領瑞典隊在台維斯盃取得1次冠軍。

  • 1975年決賽勝捷克斯洛伐克3:2
  • 按:台維斯盃是一年一度男子網球的世界團體錦標賽,是國際網球比賽中最高水平的團體賽。

經典賽事

[編輯]

1980年溫布頓男單決賽

[編輯]
  • 伯格 對 約翰·馬克安諾 1-6, 7-5, 6-3, 616-7, 8-6
    • 尋求五連冠的他和約翰·馬克安諾合演了一場被譽為最偉大的溫布頓決賽,雙方交戰五盤之下最終由伯格成功實現五連冠(比分: 1-6, 7-5, 6-3, 616-7, 8-6),但第四盤的搶七局長達20分鐘,尤其是馬克安諾更近乎奇蹟地逃過了五個冠軍點,令比賽最終拖入決勝盤,結果伯格在的長盤制時段破掉約翰·馬克安諾一個發球局贏8-6,獲得冠軍。

歷年世界排名

[編輯]

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

[編輯]
年份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 91 92 93
ATP男子單打
年終世界排名
18 3 3 2 3 2 1 1 4 262 281 741 ... 1131 769 1120


109週ATP單打世界排名第一

[編輯]
球王任期 前任球王 繼任球王 連續週數 累積週數
1977年8月23日 - 1977年8月29日 康諾斯 康諾斯 1週 1週
1979年4月9日 - 1979年5月20日 康諾斯 康諾斯 6週 7週
1979年7月9日 - 1980年3月2日 康諾斯 康諾斯 34週 41週
1980年3月24日 - 1980年8月10日 約翰·馬克安諾 約翰·馬克安諾 20週 61週
1980年8月18日 - 1981年7月5日 約翰·馬克安諾 約翰·馬克安諾 46週 107週
1981年7月20日 - 1981年8月2日 約翰·馬克安諾 約翰·馬克安諾 2週 109週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原档. [2021-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2. ^ 原档. [2021-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3. ^ 原档. [2021-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