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旋拉賈
三級強烈熱帶氣旋(斐濟) | |
---|---|
二級氣旋(美國) | |
形成 | 1986年12月21日 |
消散 | 1987年1月5日 |
(1987年1月1日起轉變成溫帶氣旋) | |
最高風速 | 10分鐘持續: 150公里/小時(90英里/小時) 1分鐘持續: 165公里/小時(105英里/小時) |
最低氣壓 | 955百帕(毫巴);28.2英寸汞柱 |
死亡 | 2 |
損失 | $1400萬(1987年美元) |
影響地區 | 斐濟、湯加、吐瓦魯、瓦利斯和富圖納 |
1986-1987年南太平洋氣旋季的一部分 |
1986年末,強烈熱帶氣旋拉賈在法國海外領地瓦利斯和富圖納創下674.9毫米的24小時降雨量紀錄並保持至今,還對玻里尼西亞和斐濟構成重大破壞。1986年12月中旬,斐濟氣象局在托克勞東北方向發現弱熱帶擾動。系統接下來幾天朝西南移動並發展,於12月23日成為熱帶氣旋拉賈。風暴獲命名後前進速度放緩,並出人意料地迂迴向東南方向逼近法屬瓦利斯和富圖納。拉賈此後兩天同另一個熱帶天氣系統相互影響,前進路線形成緊湊的環形,從距富圖納島不足55公里海域經過。12月28日,風暴達到最高強度,估計十分鐘持續風速每小時150公里,屬三級強烈熱帶氣旋。29日拉賈轉向西南威脅斐濟,從距瓦努阿島不足20公里近海掠過後又於次日在拉烏群島多個小島附近經過並有可能登陸。此後幾天風暴進入斐濟以南洋面並逐漸減弱,最後於1987年1月5日在塔斯曼海北部失去蹤影。
拉賈吹襲吐瓦魯、湯加、斐濟、瓦利斯和富圖納期間共奪走兩條人命,強烈陣風和大浪導致吐瓦魯沿海設施、建築和莊稼遭受重大破壞,許多低洼地區被淹。富圖納島災情最為嚴重,大量農作物、沿海設施和建築受損或被毀。12月24至30日間,風暴兩度襲擊斐濟,拉巴薩河流域洪災嚴重程度創下半個多世紀來的新紀錄。氣旋對斐濟和玻里尼西亞部分地區構成重創,風暴名稱因此退役,以後永遠都不會再在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命名時採用。
發展歷程
[編輯]1986年12月,南太平洋輻合帶較為活躍,並有一直延伸到熱帶的中緯度上層低壓槽[1]。托克勞和坎頓島之間的西風爆發促使托克勞東北方向海域發展出熱帶擾動[1],斐濟氣象局從12月21日開始監控吐瓦魯富納富提以東約280公里洋面的擾動天氣系統並將其歸類為弱熱帶低氣壓[注 1][3][4]。系統此時所在位置遠在任何氣象機構的有效觀測範圍外,環流偏弱且不明顯,所以很難確定中心位置[3]。熱帶低氣壓接下來36小時向西南移動並從吐瓦魯附近經過,同時緩慢增強,結構也有改善[3]。
12月23日,斐濟氣象局把系統升級成熱帶氣旋並以「拉賈」(Raja)命名,美國海軍西部海洋學中心為風暴分配編號「04P」並開始發布公告[注 2][5][6]。拉賈在逼近羅圖馬期間放緩移動速度,副熱帶高壓脊減弱,太平洋大範圍海域氣壓下降[1][3]。接下來風暴出人意外地迴轉東南,於12月24日開始朝法屬瓦利斯和富圖納進發[1][3]。次日的衛星圖像顯示氣旋已發展出風眼,並從離富圖納不足55公里洋面經過[3][7]。12月26日,拉賈達到颶風強度,並開始與之後成為強烈熱帶氣旋莎莉的天氣系統相互影響[1][8]。此後兩天風暴繼續強化,移動路線呈逆時針環路,距莎莉還有不到1110公里[9]。迴轉東進開始威脅斐濟期間,拉賈還從富圖納東南方向約110公里海域經過[3][7]。
據斐濟氣象局估算,風暴於12月28日達到十分鐘持續風速每小時150公里的最高強度,按澳大利亞熱帶氣旋分級屬三級強烈熱帶氣旋[4]。受拉賈和莎莉上方及南面逐漸發展的低壓槽影響,風暴當天轉向西南[1][3],於12月29日從距瓦努阿島不足20公里近海掠過,然後開始轉向南下,從拉烏群島多個小島附近經過並有可能登陸[3]。美國海軍西部海洋學中心估計拉賈達到的最高強度為一分鐘持續風速每小時165公里,按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屬二級颶風[4]。此後幾天,風暴在斐濟以南洋面行進,並因水溫降低逐漸減弱,於1月1日降級成熱帶低落氣壓,外流也受到限制[3]。氣旋從高速氣流下方經過,成為紐西蘭上空阻塞氣流的組成部分[1]。進入塔斯曼海北部上空後,系統最終在1月5日失去蹤影[1]。
影響
[編輯]強烈熱帶氣旋拉賈先後襲擊斐濟和玻里尼西亞部分地區,共造成一人死亡,風暴名稱之後退役,永遠都不會再在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命名時採用[6][2]。斐濟氣象局於12月21日把系統歸類為熱帶低氣壓並開始監控,同時向吐瓦魯發布熱帶氣旋警報[3]。風暴正如氣象機構預料的那樣朝西南行進並影響吐瓦魯,增強速度雖不及預期,但產生的強烈陣風和巨浪還是重創該國沿海設施、建築和莊稼,還有許多低洼地區被淹[3][10]。
斐濟氣象局預測拉賈會在12月24日經過羅圖馬附近並開始轉向東南,所以向湯加紐阿福歐島和紐阿托普塔普島發出熱帶氣旋警報[3]。12月25日,兩島又接獲烈風警告並持續生效至12月28日風暴轉向西南遠離群島時止[3]。12月29日,氣象部門預計拉賈有可能轉朝東南移動,影響湯加中部和南部島嶼,因此向湯加南部各島發布熱帶氣旋警報[3]。之後湯加塔布島和諾穆卡島收到烈風警告,但到了12月30日,湯加境內所有警報或警告中止生效[3]。
瓦利斯和富圖納
[編輯]降雨量 | 風暴 | 地點 | 參 | |
---|---|---|---|---|
排名 | mm | |||
1 | 674.9 | 1986年拉賈 | 富圖納島毛普坡 | [11] |
2 | 556.7 | 1992年弗蘭 | 瓦利斯島希希福 | [11] |
3 | 291.2 | 1975年瓦爾 | 瓦利斯島希希福 | [11] |
4 | 220.6 | 1997年希娜 | 富圖納島毛普坡 | [11] |
5 | 186 | 2012年埃文 | 富圖納島 | [11] |
6 | 180 | 1980年瓦爾 | 富圖納島毛普坡 | [11] |
7 | 171.6 | 1997年科力 | 瓦利斯島希希福 | [11] |
8 | 160.8 | 1966年無名 | 瓦利斯島馬拉托利 | [11] |
9 | 160 | 2016年阿莫斯 | 瓦利斯島希希福 | [12] |
10 | 119 | 2001年瓦卡 | 瓦利斯島希希福 | [11] |
12月25至29日,拉賈對法國海外領地瓦利斯和富圖納構成影響,奪走一條人命並重創各島沿海設施、建築和農作物[13][11][14][15]。12月24日,斐濟氣象局向富圖納發布風暴警告,警告因氣旋持續在該島附近徘徊而一直生效至28日[3]。瓦利斯的風速達到烈風強度,富圖納島的風速估計達到颶風標準,但因氣象站被颳倒而無法證實[6]。風暴激起大浪和風暴潮,引發洪災及山崩,導致富圖納的草地簡易機場跑道受損[6][16][17]。12月26日,富圖納島毛普坡氣象站測得969.2毫巴(百帕,28.62英寸汞柱)最低氣壓,24小時降雨量更達創紀錄的674.9毫米[11][18],該氣象站的風速表被毀前還測得每小時133公里陣風。瓦利斯島希希福區所測最強陣風時速為137公里,同樣創下新紀錄[7][18][19],直至2012年12月才被希希福機場在氣旋埃文來襲期間測得的156公里時速打破[19]。
12月27日,各島間通訊中斷,但當天就建立起時斷時續的無線電連接傳送損失報告[20]。報告表明富圖納災情最重,建築質量很好的房屋也遭受重創,稍差的便被完全摧毀[6][20]。該島八成農作物毀於一旦,行政辦公樓、警局總部和醫院都受到嚴重破壞[6][20]。無線電連接於12月28日中斷,富圖納同外界失去聯繫[21][22]。法屬玻里尼西亞和新喀里多尼亞立即運出包括食品、醫療及其他用品在內的救災物資[14]。兩架C-160軍用運輸機原計劃將16噸救災物資送抵富圖納,但因能見度太差改飛瓦利斯[16][21][22]。各島周邊海域平息後,救災機構計劃用「莫納三世號」(Mona-III)貨船運送物資[22]。
12月31日,一架SA330美洲獅直升機經拆解從新喀里多尼亞空運至瓦利斯再組裝起來,然後開始把外界援助運達富圖納[21][23]。隨直升機一同抵達的還有法國南太平洋屬地外長加斯頓·弗洛西(Gaston Flosse),之後直升機將富圖納的重傷員運往瓦利斯[23][24]。1987年1月1日,法國海軍「雅克卡地亞號」(Jacques-Cartier)艦船駛離努美阿,將土方機械運往富圖納[24]。1967年2月6日至7日,法國海外領土部長伯納德·龐斯(Bernard Pons)在到訪該島24小時期間宣布向富圖納提供5500萬法郎援助[注 3],同時推翻針對萬那杜的援助禁令[26][27]。龐斯到訪次日,軍隊抵達島上協助修復主要基礎設施[14]。歐洲經濟共同體從歐洲建築發展基金向法國基金撥款六萬歐元,並更換島上被氣旋摧毀的漁船[14]。拉賈過去後,富圖納的重建和恢復過程耗時約五年之久[28]。
斐濟
[編輯]拉賈是歷史上對斐濟破壞非常嚴重的熱帶氣旋[29],風暴於12月24至30日影響斐濟,該國一人死亡,經濟損失約1600萬斐濟元(相當於1286萬美元[25]),拉巴薩河流域爆發1929年後最嚴重的洪災[3][30]。12月23日,斐濟氣象局向羅圖馬發布熱帶氣旋警報,還稱島上未來24小時風力可能會有烈風強度[3]。當天斐濟氣象局預測風暴會繼續向東南方向逼近該國,所以向羅圖馬發出風暴警告,同時向其他地區發布熱帶氣旋警報[3][31]。12月24日,拉賈從羅圖馬西側經過,島上風速達到烈風標準,大量房屋、交通工具、沿海道路和農作物遭受嚴重破壞[3][32][33]。次日,氣象機構預測風暴經過期間足以產生烈風強度大風,因此逐漸以烈風警告取代斐濟北部大區各島嶼的熱帶氣旋警報[3]。
12月25日,系統從烏杜氣象站西北方向約90至110公里洋面經過,估計風速每小時45至55公里[3]。12月25日至26日,拉賈向東逼近湯加紐阿福歐島,斐濟境內各警報或警告中止生效[3]。12月26日,風暴又開始西進,於次日再度威脅斐濟[3],該國進入警戒狀態,斐濟氣象局向包括瓦努阿島、奇科比亞島(Cikobia)、奇萊萊武環礁(Qelelevu)和塔韋烏尼島在內的多個島嶼發出烈風警告[3]。國家緊急事務委員會當天經過動員開始協調數據傳入和防災救災準備工作[34][35]。斐濟氣象局向全國發布烈風、風暴和颶風警告,公共及私營廣播公司此後共同協作,將風暴信息通過廣播發布[3]。各地居民鑽入洞穴或前往疏散中心,相信這些地方足以承受颶風強度狂風[36][37]。
斐濟包括瓦努阿島(部分區域)、科羅島、拉烏群島在內的多個地區風力達到颶風強度並遭受重大破壞[3]。該國其他地區的風速在烈風至颶風強度不等,並伴有暴雨、大浪和二至三米的風暴潮,造成一定程度破壞[6]。許多低洼地區的農作物、通訊設施、建築、道路、海塘、碼頭、渡頭及其他沿海設施受到重創[6]。經斐濟內政部長推動,該國許多在過去風暴期間被毀的民居重建時採用更高的建築標準,所以此次拉賈來襲導致的破壞程度較經[38]。拉肯巴島一名男子試圖與另外兩名同伴一起把船轉移到更安全的停泊點時落水溺斃[39]。受氣旋影響,拉巴薩河流域爆發1929年後最嚴重的洪災,位於拉巴薩市民中心的儀表測得的洪水最高水位達3.72公尺[40],洪水之後還導致排水系統堵塞,潮水異常高漲[40]。
12月31日,紐西蘭皇家空軍一架P-3獵戶座巡邏機飛抵斐濟,協助該國政府1月1日至2日的航測和災情評估[41][42],結果表明該國的破壞範圍小於預期[41]。奈賴島附近礁石上發現一艘已部分進水的渡輪,事後經斐濟當局確定為「羅瑪達號」(Romada),載有60人到島上過聖誕[43][44]。渡輪沉沒時船長及機修師仍在船上,兩人後乘救生筏上岸[44]。1月2日,斐濟政府宣布願意接受援助並表明具體援助需求[38]。美國駐斐濟大使卡爾·愛德華·迪勒里(Carl Edward Dillery)行使救災職權向斐濟政府損款2.5萬美元[38]。斐濟收到的其他捐助包括:紐西蘭十萬斐濟元、澳大利亞十萬澳大利亞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6.5萬澳大利亞元,歐洲聯盟執委會30萬歐元[44][45][46][47]。1月5日,世界展望會澳大利亞分會呼籲捐款1.5萬澳大利亞元,為斐濟約一千個家庭提供緊急口糧和其他援助[48]。這筆款項主要用於短期應對拉賈造成的影響,包括購買食品,運輸、衛生設施及農用工具和設備[38]。2月4日,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在之前的十萬澳大利亞元基礎上再向斐濟捐款340萬澳大利亞元[49]。
參見
[編輯]- 颱風諾里斯:拉賈位於北半球的雙生天氣系統
注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Revell, Cliff G. The 1986/87 Hurricane Season in the South Pacific. Weather and Climate (Th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 1987, 7 (2): 38–54. JSTOR 44279737. doi:10.2307/44279737.
- ^ 2.0 2.1 RA V Tropical Cyclone Committee. Tropical Cyclone Operational Plan for the South-East Indian Ocean and the Southern Pacific Ocean 2018 (PDF) (報告).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I–4–II–9 (9–21). 2018-10-11 [2020-04-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2-12).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Krishna, Ram.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87/1: Tropical Cyclone Raja (報告). Fiji Meteorological Service. 1987-01-22.
- ^ 4.0 4.1 4.2 1986 Tropical Cyclone RAJA (1986356S07183). International Best Track Archive for Climate Stewardship. [2020-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5).
- ^ 5.0 5.1 1987 Annual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PDF) (報告). United States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1. 1993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6-23).
-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Krishna, Ram. DeAngellis, Richard M , 編. Tropical Cyclone Raja. Mariners Weather Log. Vol. 31 no. 2. Spring 1987: 31–33. ISSN 0025-3367. OCLC 648466886. hdl:2027/uiug.30112104093957.
- ^ 7.0 7.1 7.2 "Raja" sur Futuna. Météorologie Maritime. No. 137. 1987: 41–42 [2020-04-23]. ISSN 2107-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1). 參數
|journal=
與模板{{cite magazine}}
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journal}}
或|magazine=
) (幫助) - ^ Barstow, Stephen; Haug, Ola. The Wave Climate of Fiji (PDF). South Pacific Applied Geoscience Commission. 1994-11: 17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9-21).
- ^ Kishore, Satya.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87/5: Tropical Cyclone Sally (PDF) (報告). Fiji Meteorological Service. 1987-03-26 [2011-06-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6-01).
- ^ Vulnerability profile of Tuvalu March 2012 (PDF) (報告).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14. 2012-03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1-18).
-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Wallis and Futuna Cyclone Passes De 1880 à nos jours. Meteo France New Caledonia.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6).
- ^ Cyclone Amos: les Samoa ravagées. Meteo.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9).
- ^ Centre for Research on the Epidemiology of Disasters. EM-DAT: The Emergency Events Database.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5).
- ^ 14.0 14.1 14.2 14.3 Girault, Jean-Marie. Annexe au procès-verbal de la séance du novembre 16 1987 (PDF) (報告). The French Parliament: 27. 1987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9-06).
- ^ Tropical storm hits Futuna, Fiji. The Burlington Hawk Eye. The Associated Press. 1986-12-29: 2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6).
- ^ 16.0 16.1 Tropical Storm Hits Fiji, Destroys Crops, Buildings. Ocala Star-Banner. The Associated Press. 1986-12-29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 ^ One feared dead as cyclone hits.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986-12-29: 2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 ^ 18.0 18.1 Climat à Wallis et Futuna (報告). Météo-France.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5).
- ^ 19.0 19.1 156 km/h : Record de rafales battu à Wallis (報告). Météo-France. 2012-12-22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22).
- ^ 20.0 20.1 20.2 Tropical Storm Batters Tiny Futuna. The Associated Press. 1986-12-27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 ^ 21.0 21.1 21.2 Contact lost with island hit by storm. Reading Eagle. Reuters. 1986-12-29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30).
- ^ 22.0 22.1 22.2 Futuna coupée du monde. Le Monde. 1986-12-29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 ^ 23.0 23.1 Catastrophes Premiers secours à Futuna après le passage du cyclone. Le Monde. 1986-12-29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 ^ 24.0 24.1 "Raja" a Wallis et Futuna. Le Courrier Australien (1987/1). 1987-01-19: 4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7) –透過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 ^ 25.0 25.1 Converter in the past. FX Top.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 ^ Futuna: une aide de 55 millions de francs. Le Monde. 1987-02-08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 ^ Savvopoulou, Lena. French overturn ban on aid. The Age. 1987-02-07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3).
- ^ Futuna : le cyclone Tomas, pire que Raja. Agora Vox. 2010-03-20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4).
- ^ Fiji Islands – Cyclone Rajah Situation Report No.3 (報告).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Humanitarian Affairs. 1987-01-06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0).
- ^ Weather events in 1986 and their consequences (PDF). WMO Bulletin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sation). 1987, 36 (4): 275 [2019-02-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2-17).
- ^ Fiji on cyclone alert. Courier-Mail. 1986-12-24 –透過Lexis Nexis.
- ^ Cyclone hits Fijian crops. The Daily Telegraph. 1986-12-26.
- ^ Cyclone leaves Fiji with a $500 000 bill. The Age. 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 1986-12-26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 ^ Disaster Case Report: Fiji – Cyclone (PDF). 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1987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2-25).
- ^ Fiji forms taskforce to fight cyclone.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986-12-30: 5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 ^ Fiji prepares for worst as cyclone heads for coast. Courier Mail. 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 1986-12-30 –透過Lexis Nexis.
- ^ Fijians take to the caves. Courier Mail. 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 1986-12-29 –透過Lexis Nexis.
- ^ 38.0 38.1 38.2 38.3 Davis, Cynthia; Hall, Mark W; Henderson, Faye; Jackson, Waverly; King, Dennis; Mossburg, Wesley; O'Connor, Joesph; Skowron, Carol; Caulfield Vasconez, Kimberly S; Youmans, Beverly. Financial Year 1987 Annual Report: Fiji Cyclone (PDF) (報告). Office of U.S Foreign Disaster Assistance: 32. 1988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2-25).
- ^ Fiji: Raja claims first victim. The Canberra Times. 1987-01-01: 4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5).
- ^ 40.0 40.1 McGree, Simon; Yeo, Stephen W; Devi, Swastika. Flooding in the Fiji Islands between 1840 and 2009 (PDF). Risk Frontiers: 36. 2010-10-01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23).
- ^ 41.0 41.1 Cyclone Wreak Havoc. New Zealand Foreign Affairs Review (報告). New Zealand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5–7. 1987 [2020-04-23]. ISSN 0014-5440. OCLC 179675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 ^ New Zealand helps Fiji to deal with cyclone damage. Xinhua. 1986-12-21 –透過Lexis Nexis.
- ^ Ferry sinking after cyclone.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 1987-01-02: 5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 ^ 44.0 44.1 44.2 Costello D. Battered Fiji faces cyclone bill of $19m. Courier Mail. 1987-01-03 –透過Lexis Nexis.
- ^ $130,000 storm aid. The Canberra Times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1987-01-09: 5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5).
- ^ Emergency Aid for Nigeria and Fiji (Press release: IP-87-29). The European Union. 1987-01-19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6).
- ^ $100,000 cyclone aid. The Canberra Times. 1987-01-09: 3 [202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5).
- ^ Emergency aid plea for Fiji. Courier Mail. 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 1987-01-06 –透過Lexis Nexis.
- ^ Cyclone aid. The Advertiser. 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 1987-02-04 –透過Lexis Nexis.
外部連結
[編輯]- 世界氣象組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澳大利亞氣象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斐濟氣象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紐西蘭氣象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氣旋拉賈路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