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璧山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璧山區
市轄區
地圖
璧山區的地理位置
紅色部分為重慶市璧山區範圍
紅色部分為重慶市璧山區範圍
坐標:29°35′28″N 106°13′37″E / 29.59104°N 106.22684°E / 29.59104; 106.22684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重慶市
設立1933
政府駐地璧城街道
政府
 • 區委書記秦文敏
面積
 • 總計914.42 平方公里(353.06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756,022人
 • 密度827人/平方公里(2,141人/平方英里)
 • 城鎮535,680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402760
電話區號23
行政區劃代碼500120
網站bs.cq.gov.cn

璧山區中國重慶市下轄的一個,屬於傳統意義上的老重慶地區,是重慶經濟較發達的近郊區縣,也是重慶主城區核心區的重要衛星城。

歷史沿革

[編輯]

璧山區境在春秋戰國時屬巴國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國滅巴國並置巴郡江州縣[註 1]漢代,歸益州三國,屬蜀漢西晉泰始三年(267年),璧山歸益州中分設出的梁州隋朝,分屬巴縣江津縣並歸渝州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璧山建縣[註 2]並隸屬渝州。璧山得名自重壁山。大曆十一年(776年),壁山縣西南地區分出並置永川縣

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渝州改名為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恭州升為重慶府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壁山併入巴縣。成化十九年(1483年),重新置壁山縣並歸重慶府。康熙元年(1662年),由永川代管。清雍正七年(1729年),再次設立壁山縣,改名「壁山」為「璧山」並屬川東道重慶府。

民國3年(1914年),璧山縣屬四川省東川道。民國17年撤銷道,璧山屬四川省管轄。民國25年(1935年),璧山縣屬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1日,璧山縣屬川東區巴縣行政專員公署。12月20日,巴縣行政專員公署改駐璧山並更名璧山行政專員公署。1951年4月,璧山專署遷江津並改名江津專區。1960年,江津專署再度遷往永川。1968年,江津專區改名為江津地區。1981年,江津地區改名為永川地區。1983年4月1日,永川地區與重慶市合併為重慶市。
2014年5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璧山縣,設立璧山區。[2]

地理及氣候

[編輯]

璧山區位於重慶市西部,為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璧山區氣候濕潤,年平均氣溫18.3℃。

行政區劃

[編輯]

璧山區下轄6個街道辦事處、9個[3]

璧城街道、​璧泉街道、​青槓街道、​來鳳街道、​丁家街道、​大路街道、​八塘鎮、​七塘鎮、​河邊鎮、​福祿鎮、​大興鎮、​正興鎮、​廣普鎮、​三合鎮健龍鎮

  • 成化十九年(1488年)復置壁山縣,將含穀場、白市驛兩地劃歸巴縣(今重慶市巴南區)。 雍正七年(1729年)恢復璧山縣制時,據清嘉慶《璧山縣誌》載:「璧山疆域,今按東北自金劍山雲居寺,迤南拖木槽關口界牌,又迤南小寺凹華蓋槽至鬥牛石抵江津縣界。西自小馬坊古橋頭鋪抵永川縣界,又迤北沙山槽黃茅嶺、梅井山、湯峽口抵銅梁縣界。北自風埡關防寺抵合州界,又迤北自石板場(轉龍鄉)、澄江口、縉雲山、轉東青木關抵巴縣界」。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經四川省政府轉報國民政府行政院批准,成立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實驗區。同年4月1日將縣所轄澄江鎮、縉雲山、北溫泉等地劃歸該區。
  • 1952年4月15日,經川東區人民行政公署批准,將縣轄青木鄉劃歸北碚市第五區[4]
  • 1952年6月26日,經川東區人民行政公署批准,將縣轄轉龍鄉劃歸北碚行政管理處[5]
  • 1954年9月,臨江鄉(五龍鄉)高林村在縉雲山的飛地和城東鄉(今壁泉鄉)天池村在青木鄉勞動村的飛地,分別劃歸北碚區澄江鎮和巴縣青木鄉。 至此壁山縣境域幅員保持至今,南北長66公里,東西近14公里,總面積913平方公里[6]

經濟

[編輯]

璧山經濟較發達,2010年實現GDP 152億元,2010年全國西部百強縣排名第29位。人均GDP 26206元,人均城鎮收入17785元,與重慶主城區較為接近。

璧山在2005年即確定作為重慶主城區產業轉移的重點接收區縣,並建立三個重點工業基地,即汽車摩托車之都、加工之都、中國西部鞋都和西部「矽谷」。第二產業中,機械工業是璧山縣三大支柱產業之一。2005年,全縣有各類機械加工企業500多家,實現工業總產值518761 萬元,實現稅收 15144 萬元。全縣機械工業依託紅宇公司、青山公司、大江公司等一大批重點企業的配套作用,初步形成了汽、摩配生產基地,全年完成汽車配件12.75億元,完成摩托車配件16.63億元,完成摩托車發動機15.45萬台,摩托車成車7.7萬輛,2006年後,幾乎每年都以15%以上的超過全國平均增長速度近一倍的速度增長。同時皮革皮鞋業是璧山區三大支柱產業之一。2006年,有鞋業企業1300多家,鞋業產品產量達到5849萬雙,年產值達到34.5億元,擁有一個國家免檢產品,一個中國名牌和42個省級名牌產品,同時由溫州遷入的溫州皮革工業城於2008年落成,溫州印刷城亦於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約15000名溫州商人落戶璧山,璧山被譽為 「川中甌越」。數個璧山溫州人的企業和其產品並被評為重慶品牌產品。

與此同時,璧山工業園區作為重慶遠郊區縣的工業基地,成功的吸引了不少其他食品企業入駐,如娃哈哈重慶飲用水基地、達能重慶飲用水生產基地、康師傅重慶第三基地、百事天府重慶第二基地等。

璧山的目標是在2012年前達到小康水平,在2018年進入全面小康。

交通

[編輯]

目前,璧山區的交通出行方式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公路、鐵路、軌道交通等迅速發展。

公路

[編輯]

國道: 319國道
高速公路:G85 銀昆高速 G93 成渝環線高速 G5013 渝蓉高速
省級高速公路:九永高速九龍坡-永川高速)、合璧津高速合川-璧山-江津高速)

高鐵

[編輯]

2015年12月26日,璧山站啟用營運,成都鐵路局管轄。[7]

軌道交通

[編輯]

2019年12月30日,1號線尖頂坡至璧山段開通試運營,這也是第一條駛出主城區範圍的軌道交通線路。[8]

2021年4月16日,重慶雲巴開通運營。

其他機遇

[編輯]

璧山縣城距離重慶高等教育的新中心-擁有重慶大學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師範大學等11所高等院校,20餘萬大學生入駐的虎溪大學城僅6公里,雖然大學城屬於沙坪垻區,但距離璧山縣城中心璧城鎮直線距離的優勢明顯,璧山實際上能為大學城提供了相當多的配套設施和服務。當聯通璧山縣城和大學城的隧道打通後,眾多大學生便可以就近在璧山參加實習或住房。大學城進駐後,璧山的人力資源狀況亦能大為改觀,從最早以農民工、操作工為主的勞動密集型轉為了受過高等教育的,有專業技能的技術性人才需求和供應。高等教育的進入使得璧山的崛起相比其他任何招商引資來說,有了決定性的優勢。

同時大學城的配套設施和大學城隧道修建的同時,由於和主城區距離大幅縮短,20分鐘可通主城的璧山成為諸如龍湖地產萬科保利之類的房地產商所追逐的新地塊,大量高檔房產項目落戶璧山。

同時,附近沙坪垻區的西永微電子科技園區亦靠近璧山縣,富士康科技集團HP的進駐,使得璧山有提供大量服務設施和配套設施的產業機會。

注釋

[編輯]
  1. ^ 華陽國志·巴志》「周慎靚王五年,……秦惠文王遣張儀、司馬錯救苴、巴。……儀貪巴、苴之富,執王以歸。置巴、蜀、及漢中郡。」
  2. ^ 包括今縣境全部及今永川市沙坪垻區含谷鎮北碚區澄江鎮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国务院批复同意重庆市调整区划璧山县和铜梁县撤县设区_拜璐拜某某_新浪博客. blog.sina.cn. [202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30). 
  3. ^ 2023年璧山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4. ^ 璧山縣青木鄉劃歸北碚市。(1952年3月7日內務部【內民字第59號】批覆)
  5. ^ 璧山縣轉龍鄉劃歸北碚市。(1952年6月26日內務部【內民字第251號】批覆)
  6. ^ 四川省璧山縣誌編纂委員會編纂.《璧山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03月第1版.
  7. ^ 楊斌;王楊;孫瓊英. 不用怕堵车 坐高铁10分钟到璧山. 重慶商報. [2019-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6). 
  8. ^ 李相博. 轨道交通1号线尖璧段、环线西南半环5座车站今日14时开通试运营. 新華網 重慶頻道. 重慶日報. [2019-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外部連結

[編輯]

Template:老重慶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