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丹曲果林寺 (日喀則市)
甘丹曲果林寺 | |
---|---|
基本資訊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位置 |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木林縣 |
座標 | 29°41′15.54″N 89°5′40.67″E / 29.6876500°N 89.0946306°E |
宗教 | 藏傳佛教 |
宗派 | 格魯派 |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 |
湘甘丹曲果林寺 | |
地址 | 日喀則市南木林縣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公元14世紀初 |
編號 | 5-35 |
認定時間 | 2009年11月19日 |
地圖 | |
甘丹曲果林寺,藏語稱「甘丹曲果林」,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木林縣南木林鎮雪堆村,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原來是噶瑪噶舉派紅帽系祖庭。[1][2]
簡介
[編輯]甘丹曲果林寺,又稱「香甘丹曲果林寺」(又譯「湘甘丹曲果林寺」),位於日喀則市南木林縣駐地以南、雅魯藏布江北岸。[1]
南木林縣舊名「香」(又譯「湘」)。因此處地形酷似「象鼻」,故得名(「湘」在藏語中是「鼻」的敬語詞)。吐蕃時期,該地被編為西藏葉茹之腹地。元朝在此設西藏十三萬戶(拉堆洛、拉堆絳、固莫、曲米、香、夏魯、嘉麻、止貢、蔡巴、唐波齊、帕莫竹、雅桑、羊卓)之一的香萬戶,歸屬香萬戶長管轄。14世紀初,帕竹王朝(司徒·絳曲堅贊創建)征服十三萬戶,建立了十三宗谿,南木林宗政府隨之成為該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此處又為藏傳佛教香巴噶舉派的發祥地。[1]
甘丹曲果林寺坐北朝南,原名「噶袞松饒林寺」,由噶瑪噶舉派紅帽系第三世活佛卻貝益西創建,為噶瑪噶舉派紅帽系祖庭。卻貝益西(1405年-1452年),意為「法吉祥智」,生於娘波地方的克咱多,父親名桑智,母親名白薩。他的乳名為「彭措」,意思是「具足幸福圓滿」。他周歲時被迎至達孜南嘉嶺寺供養,拜喇嘛卻桑巴為師,學習《黑棒護法》、《金剛亥母》等等灌頂修法;依比丘僧官扎巴學習《密續十七心滴》等等。8歲時,他在邦多地方依大寶法王得銀協巴(1384年-1415年)受優婆塞戒,此後由法王得銀協巴做親教師、羅哲堅贊華桑布做軌範師受出愛戒。他在得銀協巴座前學習無量的灌頂、經教,大明皇帝賜給他金剛持(即持金剛)佛像以及鈴杵、檀板等法器。13歲時,他到涅波對貢波巴的各個寺廟進行大規模擴建,在咱日扎善郡那裡修「無量壽佛長壽法類」。1423年(藏曆之水兔年),他和噶瑪巴·通瓦頓丹(1416年-1453年,噶瑪噶舉派黑帽系第六世活佛)來到峨喀扎西塘,依澤敏仁波切·索南桑波受比丘戒,此後在嘉措崗措寺從四論師日比熱智(喀覺旺波的第子)學習《慈氏五論》、《自生金剛全庥》、《龍樹中論》等著作。1433年(藏曆之水牛年),他從娘波開始週遊周松、絳乃、瑪察同、峨阿日湯等地,到貢德與蒙區之間傳法,到枳冬與布達地區傳法;後來他轉道至楚普作施供,赴乃朗寺說法。此後,他籌備興建了「噶袞松饒林」(意為「噶舉派講經院」)。[1]另一種說法稱,該寺是藏曆第十四繞迥(1462年)由第五世噶瑪巴的弟子洛追創建。[3]
五世達賴執政時期,噶袞松饒林寺成為被強令改宗格魯派的西藏「十三林」之一,寺名隨之改為「甘丹曲果林」(意為「喜足講經院」)。根據藏文史書記載:「西藏噶丹頗章政權的確立,使新興的格魯派達到藏傳佛教各教派前所未有的高峰,並對西藏其他教派尤其是噶舉派寺廟採取敵視措施,甚至發生激烈衝突,被新興的格魯派毀過等等。」西藏境內的噶舉派寺廟勢力受到格魯派日益削弱,格魯派制定嚴格的僧制以顯示格魯派的威信,對該寺也不例外。[1]
甘丹曲果林寺原來建築規模很大,依山而建,有1個大經堂以及10個殿堂、2個扎倉、11個康村,僧人800多名。寺內主供釋迦牟尼(約9米高)及文殊菩薩塑像。[1]另一種說法稱,該寺主供江白偉巴(江木央)佛,主要開展以「頌五世達賴阿旺洛桑嘉措」為內容的宗教活動。[3]
文化大革命中,甘丹曲果林寺被毀。1985年,國家撥款在該寺廢墟上修復了和原來規模相同的大經堂及6間殿堂和僧舍,從而恢復了原寺規模的三分之一。21世紀初,該寺有僧人92名。大經堂內供奉著釋迦牟尼以及該寺第三代堪布洛桑土登像;還有質地是藏青果的米拉日巴(1040年-1123年)曾用過的手杖、茶碗、飯碗等物品,金銅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觀世音金繡唐卡等文物600多件。[1]
2012年,甘丹曲果林寺被評為西藏自治區和諧模範寺廟,該寺僧人69名被評為西藏自治區愛國守法先進僧尼。[4]
甘丹曲果林寺的主要宗教節日是「朋加」節(朝長壽瓶節)。該節日始於七世達賴格桑嘉措時期。每年藏曆元月十四日起,由大約20人組成的喇嘛隊伍利用8到11天製作「長壽丸」(即「瑪尼日普」),「長壽丸」製成後過秤放進特製的瓶子內封口蓋章。藏曆二月三日至七日,甘丹曲果林寺的全體在寺喇嘛靜坐念經,念經主要是念「天經素久」和「瑪尼珠巴」兩種經書。在此期間,喇嘛不准出該寺,俗人不准進入該寺,喇嘛只准吃素不准吃葷。該節日的主要內容有「朋加」叩天,主持喇嘛賜給信眾「加堆」(即護結)和「瑪尼日普」(即長壽丸)等等。「朋加」的規模很大,信眾由南木林、秋木、甲措、拉布普、多角、卡孜、達那、白瑪當等鄉村前來,多時可達上萬人。[3]
甘丹曲果林寺所在的香溝也有許多聖跡:香溝的溝口有大、小「素爾」(即:大素爾·釋迦迥乃、喜饒扎巴)修行洞「香達白欽」;香溝的中部有瓊波南交巴(香巴噶舉派創始人)的駐錫地「香雄多吉殿寺」及「穆覺寺」、主欽·熱巴瓦駐錫地「巴熱扎嘎」等等;香溝的上部有色吾溝,其內有證士曲尼囊單修建的「色吾寺」。從此處向北翻過山口便來到納木錯,向東南至烏友,此城有噶當巴熱頂瑪德謝迥那住錫地「烏友寺」,達魯前有蓮花生修行洞等等,再向南便來到苯教墳寺「熱拉雍仲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