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共和國
外觀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科威特共和國 جمهورية الكويت | |||||||||||
---|---|---|---|---|---|---|---|---|---|---|---|
1990年 | |||||||||||
地位 | 伊拉克的傀儡政權 | ||||||||||
首都 | 科威特城 | ||||||||||
常用語言 | 阿拉伯語 | ||||||||||
政府 | 單一制臨時復興主義共和國(法律上) 軍事獨裁(事實上) | ||||||||||
總理 | |||||||||||
歷史時期 | 海灣戰爭 | ||||||||||
• 建立 | 1990年8月4日 | ||||||||||
• 被伊拉克兼併 | 1990年8月28日 | ||||||||||
ISO 3166碼 | KW | ||||||||||
|
科威特共和國(阿拉伯語:جمهورية الكويت,羅馬化:Jumhūrīya al-Kuwayt)是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後建立的自稱共和國體制的短命政權。在入侵期間,伊拉克革命指導委員會宣稱已派遣軍隊進入科威特,以協助「科威特革命者」的一次內部政變。[1]8月4日,伊拉克當局扶植「自由科威特臨時政府」,任命9名據稱是科威特軍官(4名上校、5名少校)組成的領導班子,由阿拉·海珊·阿里擔任國家元首、總司令、國防部長兼內政部長。[2]
新政權廢黜了已逃亡到沙烏地阿拉伯建立流亡政府的埃米爾賈比爾·艾哈邁德·薩巴赫,[3]並指控王室家族執行「反人民」、「反民主」、「親帝國主義」及「錫安主義」的政策,且「侵占國家資源來達到個人富裕的目的」。據說一隻本地的人民軍正式宣布自伊拉克軍隊手裡接管了政權,宣稱有100,000名志願者。[4]公民權被授予來自外國的為君主國效力的非科威特阿拉伯人。[5]該政權的官方報紙為「Al-Nida」,[6]意思是「應召之日」,創辦於8月2日,以紀念伊拉克協助科威特推翻君主制。[7]之後,伊拉克吞併科威特,在科威特南部設立科威特省,將科威特北部劃入巴斯拉省,設立薩達米亞特阿勒米特拉區。
參考資料
[編輯]- ^ Clive H. Schofield & Richard N. Schofield (Ed.).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 147.
- ^ Newsweek Vol. 116. 1990. p. 20.
- ^ Michael S. Casey. The History of Kuwait.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2007. p. 93.
- ^ Jerry Mark Long. Saddam's War of Words: Politics, Religion, and the Iraqi Invasion of Kuwait.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04. p. 27.
- ^ Dilip Hiro. Desert Shield to Desert Storm: The Second Gulf War. Lincoln, NE: iUniverse, Inc. 2003. p. 105.
- ^ Human Rights Watch World Report 1992: Events of 1991. New York: Human Rights Watch. 1991. p. 652.
- ^ Itamar Rabinovich and Haim Shaked (Ed.). Middle East Contemporary Survey Vol. 14. Oxford: Westview Press. 1990. p.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