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克萊武男爵羅伯特·克萊武
羅伯特·克萊芙勳爵閣下 The Rt Hon The Lord Clive | |
---|---|
威廉堡總督 | |
任期 1757—1760 | |
前任 | 羅傑·德雷克 |
繼任 | 亨利·范西塔特 |
任期 1765—1766 | |
前任 | 亨利·范西塔特 |
繼任 | 哈里·弗萊斯特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英格蘭施洛普郡馬凱德雷頓 | 1725年9月29日
逝世 | 1774年11月22日 英格蘭倫敦西敏 | (49歲)
國籍 | 英籍 |
母校 | 泰勒商校 |
獲獎 | KB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大不列顛王國 |
服役 | 英國陸軍 |
服役時間 | 1746-1774 |
軍階 | 少將 |
部隊 | 不列顛東印度公司 |
指揮 | 印度陸軍總指揮 |
參戰 |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馬德拉斯戰役(Battle of Madras) 第二次卡那提克戰爭 阿喀德攻城戰(Siege of Arcot) 阿蓮戰役(Battle of Arnee) 清郭潑戰役(Battle of Chingleput) 七年戰爭 金德訥格爾戰役(Battle of Chandannagar) 普拉西戰役 |
陸軍少將羅伯特·克萊芙,第一代克萊芙男爵,KB,FRS(Robert Clive, 1st Baron Clive,1725年9月29日—1774年11月22日),一譯羅伯特·克萊武,又稱印度的克萊芙(Clive of India),英國軍人、政治家,為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建立起軍事、政治霸權。他與沃倫·哈斯丁一樣,都是英屬印度殖民地建立過程中的早期關鍵人物。克萊芙還是輝格黨國會議員。
早年
[編輯]克萊芙在1725年9月25日出生在施洛普郡馬基特德雷頓附近的家族莊園。他的父親是理查·克萊芙(Richard Clive),母親是瑞貝卡·加斯克爾·克萊芙(Rebecca Gaskell Clive)。克萊芙的家族自亨利七世時期開始,就擁有這個莊園。族人很早就活躍在政壇:有的在亨利八世時期擔任愛爾蘭財政大臣(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 of Ireland),有的在英國內戰時期擔任長期國會的議員。因為家族莊園盈利微薄,所以克萊芙的父親要當律師,提高收入。同時,他的父親也是一個國會議員,代表蒙哥馬利郡選區。克萊芙有七個姊妹,五個兄弟。
克萊芙的父親以脾氣暴躁著稱,而克萊芙則明顯地繼承了這一特質。因為某些未為記載的原因,當克萊芙還是嬰孩的時候,他就被送往住在西敏的姨媽家中寄養。姨丈丹尼爾·貝利(Daniel Bayley)向他的父母說,他「打架成癮」。克萊芙在校內經常惹麻煩。當他大一些的時候,他就與一群青年一起,威脅馬凱德雷頓的商家,要求他們交出保護費,否則店面不保。克萊芙在年輕的時候,就表現得十分無畏。他驚人地爬上馬凱德雷頓的聖瑪麗教區教堂(St. Mary's Parish Church),並伏在教堂的雨漏上。
羅伯特曾先後被三間學校開除,而其中兩間分別為馬凱德雷頓文法學校(Market Drayton Grammar School)與泰勒商會學校(Merchant Taylors' School)。因為缺乏教育,他後來努力進修。最後,他發展出了一種獨特的文風,而他在下議院的演說被威廉·皮特讚譽為他所聽過的演講中,最具說服力的。
第一次印度旅程
[編輯]在18歲時,克萊芙被送往印度,到東印度公司擔任貿易站負責人(Factor)或低級文官(Writer)。他搭乘的船隻在巴西海岸擱淺,花了九個月維修。這給了他學葡萄牙文的時間,這種語言在印度流傳甚廣。當時,公司在馬德斯柏林村(Madraspatnam,現已發展為大城市欽奈)附近的聖喬治堡有一個小型殖民地。
印度政治局勢
[編輯]到了18世紀中葉,莫臥兒帝國已經分裂為許多國家。皇帝奧朗則布駕崩後,皇權逐漸落入各省總督(Soobedars,又稱尼薩姆)手中。海得拉巴尼薩姆(Nizam of Hyderabad)阿薩夫·賈一世(Asaf Jah I)和卡那提克納瓦布(Nawab of the Carnatic)安瓦魯丁·汗(Anwaruddin Khan)在這些總督中最為強大。納瓦布雖然名義上是尼薩姆的豐臣,但實際上在各方各面都獨立自主。英國的聖喬治堡和法國的本地治里都在納瓦布的領土內。
印度次大陸歐洲勢力之間的關係,受到歐洲本土的一系列的戰爭與條約影響。自17世紀晚期以來,歐洲人就在印度建立起武裝力量,以保衛自己的經濟利益,並且影響當地政府,為自己取得政治利益。軍事力量迅速變得與商業觸覺一樣重要,軍隊在占領土地、徵收地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一次卡那提克戰爭
[編輯]1720年,法國國有化了法國東印度公司,並開始以公司為工具,謀取帝國的利益。英法兩國因此在印度發生了利益衝突,而這一衝突英國在1744年加入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原因之一。這場衝突在印度稱為第一次卡那提克戰爭。1745年,英軍在印度開啟了戰端,從海上對法軍艦隊發起進攻。法國總督約瑟夫·法蘭索瓦·杜布雷因此向本土請求增援。1746年9月4日,法軍將領貝特朗-法蘭索瓦·馬埃·德·拉布爾多內率領部隊圍攻了馬德拉斯。守城英軍在數日轟炸後投降,法軍入城。英方意圖通過談判取回馬德拉斯,但遭到杜柏林拒絕。漫長的談判使克萊芙有機會逃到南面約20英里(32公里)處的聖大衛堡(Fort St. David,今古德洛爾)。克萊芙在當地沒有遊手好閒,加入了軍隊,沒有在意新職位在公司的體制內比他的舊職位低。他參與了聖大衛堡的防衛戰。1747年3月11日,英軍最終在卡那提克軍隊協助下擊退了法軍,解除了圍城。克萊芙因功委任為少尉。
陸軍少校史特靈格·勞倫斯(Major Stringer Lawrence)在這場戰役中注意到了克萊芙的勇武。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參戰國在1748年的艾克斯-夏佩爾和會(Congress of Aix-la-Chapelle)締結了合約之後,勞倫斯返回了本土。1749年,勞倫斯回到了印度遠征坦賈武爾,以恢復當地拉者的王位。克萊芙也參與了遠征,他在戰鬥中帶領一小股部隊猛攻一道大堤,遭到慘重損失,幾乎全軍覆沒。戰後,克萊芙回到文職崗位,擔任特派員。[1]
然而,他患上了某種精神病,所以被送到孟加拉北部休養。[1]在此期間,英法之間的鬥爭仍在繼續,只是形式由武裝衝突轉為政治鬥爭。兩年後克萊芙復職時,卡那提克的納瓦布與海得拉巴的尼扎姆都換成了極端親法的人。卡那提克戰爭再次爆發。錢德·薩希布(Chanda Sahib)在杜柏林的協助下,取代了親英的卡那提克納瓦布穆罕默德·阿里·汗·瓦拉傑(Mohammed Ali Khan Walajah)。錢德向杜柏林贈送了一片歲入35萬盧比的土地,以作答謝。錢德本人也藉此機會提升了自己在莫臥兒帝國的地位。[2]
阿喀德攻城戰(1751)
[編輯]1751年夏,錢德率軍離開卡那提克首府阿喀德攻打切西納普里(Trichinopoly)。克萊芙欲攻打阿喀德(Arcot),為切西納普里解圍。但他的兵力、裝備有限:馬德拉斯與聖大衛堡只能撥給他200歐洲士兵,300印度士兵與幾支小型大炮。而指揮他們的八個軍官中,有四個像克萊芙一樣,是臨時投筆從戎的;在經驗方面,有六個軍官從未參與過作戰。英軍在一場閃電風暴後奪取了阿喀德,在奪取了城鎮後,英軍立刻開始強化城鎮中的建築物,為即將來臨的防禦戰作準備。克萊芙也在當地組織了一支部隊。數日後,錢德打派出了一支由他兒子拉扎·撒希巴(Raza Sahib)和一個法國人擔任指揮官的大軍收復阿喀德。
歷史學家湯瑪斯·巴賓頓·麥考利,第一代麥考利男爵在一個世紀後寫到:
「……協調防禦工作的指揮官……是個25歲的年輕人,臨時投筆從戎……克萊芙……在一切安排妥當後,已經精疲力竭,倒頭便睡。他被警報驚醒,馬上趕到崗位……在發動三次令人絕望的進攻後,圍城者撤到壕溝後。這場激戰為時一個小時……守軍只有五、六人傷亡。」[3]
2,000馬拉地騎兵在麥地那·阿里·汗(Madina Ali Khan)與尤努斯·汗(Yunus Khan)的指揮下,趕到阿喀德支援克萊芙。[4]克萊芙與勞倫斯少校藉機反攻敵軍,扭轉了形勢。1754年,英法雙方簽署卡那提克臨時條約,英方代表是湯瑪斯·桑德斯,法方代表是查爾斯·戈達希。雙方承認穆罕默德·阿里·汗·瓦拉傑為卡那提克的納瓦布,並同意兩國屬地的比例要平衡。1756年,戰爭再度爆發,在克萊芙離開孟加拉期間,法軍在北部取得了勝利,最後卻遭穆罕默德·阿里·汗·瓦拉傑擊退。1763年,英法雙方簽署巴黎和約,正式確認穆罕默德·阿里·汗·瓦拉傑的治權。條約的結果是增強了英國的影響力,1765年,皇帝德里下達一個行政命令,承認英國在南印度的屬地。
克萊芙在守城期間的出色表現令他成名。時任首相威廉·皮特說,沒有受過正式軍事訓練的克萊芙是「天生的將軍」,贊同勞倫斯少校慧眼識人。公司董事會投票決定,贈與克萊芙一柄價值700英鎊的劍,雖然勞倫斯也得到了類似榮譽,但是,他拒絕收下這柄劍。戰後,克萊芙返回闊別10年的英國。
在再次出國前,即1754年-1755年間,克萊芙買下了腐敗選區聖米迦勒(St Michael's)的席次。[5]不久後,克萊芙與約翰·史蒂芬森(John Stephenson)一起被理查·赫西(Richard Hussey)、西蒙·拉特勒爾(Simon Luttrell)擊敗,失去席次。
第二次印度旅程(1755-1760)
[編輯]1755年7月,克萊芙回到印度,[6]擔任古德洛爾聖大衛堡副總督。在航往印度途中,他遭受了巨額財產損失:領航的東印度商船(Indiaman)多丁頓號(Doddington)在伊莉莎白港附近沉沒,船上載有一個藏有33,000英鎊金幣的箱子。在250年後的1998年,這個箱子才被人非法撈起,並放到市面上出售。[7]2002年,在曠日持久的法律糾紛後,部分金幣終於交還南非政府。
克萊芙獲英國陸軍任命為中校後,參與了一場攻打Gheriah堡的戰役。Gheriah堡守軍由馬拉地海軍將領Tuloji Angre指揮。攻打堡壘的英軍由海軍將領詹姆士·華森(James Watson)指揮,有多艘船隻、馬拉地盟軍支援。英軍以很小的代價取得了勝利。軍醫愛德華·艾夫斯(Edward Ives)注意到,在英軍取勝後,克萊芙拒絕瓜分戰利品。[8]
重奪卡那提克(1756-1757)
[編輯]克萊芙到任時,得到兩個壞消息。1756年,Siraj Ud Daulah繼承祖父阿里瓦迪汗職位為孟加拉納瓦布。同年6月,克萊芙得知新任納瓦布襲擊在Cossimbazar的英國人,更在同月20日奪下加爾各答。東印度公司因此損失2,000,000英鎊。被俘的英國人都被關押在一個牢房裡,而這個牢房就是臭名昭著的加爾各答黑洞。在146個犯人中,有123個犯人因為窒息、中暑而死亡。而納瓦布甚至還不知道發生了這件事。[9]
1756年聖誕,在嘗試聯絡納瓦布失敗後,海軍中將查爾斯·華森(Charles Watson)與克萊芙決定率軍攻打加爾各答,用武力除去納瓦布。兩人的第一個目標是Baj-Baj堡壘,克萊芙率軍在陸地上攻城,而華森的艦隊則在海上炮轟該城。堡壘很快英軍被攻占,代價很小。未幾,在1757年1月2日,加爾各答也回到英國人手中。[10]
在大約一個月後的2月3日,克萊芙遇到了由納瓦布親自率領的軍隊。大軍越過克萊芙的陣地,在加爾各答東部占據了一個位置。艾爾·庫特爵士(Sir Eyre Coote)估計,納瓦布的軍隊有40,000騎兵,60,000步兵與30門大炮。就算這個數據有所誇大,納瓦布的軍隊的實力,估計還是比英軍強。英軍只有540步兵,600皇家海軍水手,800印度兵,14門戰地炮,連一個騎兵都沒有。1757年2月5日清晨,英軍首先發難,襲擊敵軍營地。這場戰鬥有一個外號,叫「Calcutta Gauntlet」,克萊芙冒著炮火,帶兵穿過納瓦布的營地。到了中午,克萊芙已經突圍而出,安全抵達威廉堡。英軍遭受了一成傷亡。克萊芙匯報,有57人陣亡,137人受傷。在技術上說,這並不是一次軍事意義上的勝利,但是,英軍的舉動還是震驚了納瓦布。2月9日,納瓦布交出加爾各答控制權,承諾賠償公司的損失,恢復公司的特權。
與西拉傑·烏德·達烏拉開戰
[編輯]英法兩國再次開戰,是為七年戰爭。克萊芙派出艦隊沿河而上,攻打金德訥格爾,而他本人率領陸軍在陸上配合海軍艦隊。在獎金的鼓勵下,英軍士氣高昂。納瓦布尋求法軍幫助未遂,在朝廷里,已有一群官員密謀合力推翻他。這群官員,以納瓦布的主帥賈法·阿里·可汗(又名米爾·賈法)為首。克萊芙與海軍上將華生、總督德雷克(Drake)、公司代表瓦特(Watts)等人秘密會見了賈法,雙方達成了紳士協定(Gentlemen's agreement)。克萊芙將會扶持賈法為孟加拉、比哈爾與奧里薩副王,代價是賠償公司在加爾各答的損失,支付軍費(一百萬英鎊),還要向加爾各塔的英國居民(五十萬英鎊)、原住民(二十萬英鎊)與亞美尼亞商人(七萬英鎊)賠款。
克萊芙請了孟加拉商人Umichand,方便聯絡賈法。Umichand後來卻要求提高自己的酬金到三十萬英鎊,否則就把這個陰謀洩露出去。華森拒絕接受這個條件。克萊芙使出了一個手段應對他的威脅。英方寫出兩份協定,一份是真的,一份是假的。真的寫在白紙上,假的寫在紅紙上。假的那份協定,提高了Umichand酬金,以滿足他的要求。大部分軍官都簽署了兩份協定,只有華森不肯簽署假的那份協定,其他人只好冒充他,替他簽名。米爾·賈法在6月4日簽署了協定。
普拉西
[編輯]克萊芙用了1757年整個夏季來和孟加拉納瓦布談判。6月中旬,克萊芙令軍向金德訥格爾進發,乘艇的英軍與印度軍則在胡格利河的右岸伴隨。在雨季期間,泛濫的恆河的河水灰經過三條在北部的溪流,進入胡格利河。這幾條溪流,在夏季幾乎要乾涸。在西面的Bhagirathi河左岸,金德訥格爾以北100英里(160公里)處,坐落著Murshidabad,莫臥兒孟加拉副王德首都。在普拉西以南幾公里處,有一片茂密的芒果樹林。1757年6月21日,克萊芙冒著一場由季風引發的大雨,登陸普拉西對岸。英軍共有1,100名歐洲士兵,2,100名印度士兵,9門大炮。納瓦布的軍隊擁有18,000名騎兵,50,000名步兵,53門大炮,50名法國炮手。克萊芙罕有地猶豫了,叫來16個軍官作出決策,正如他所說:「是立即發起攻擊好,還是等到(印度)盟軍支援,再發起攻擊好?」克萊芙本人和另外八名軍官支持暫緩攻擊。陸軍少校艾爾·庫特(Major Eyre Coote)和另外七名軍官表態支持立即攻擊。克萊芙收到了一封賈法寫的信,改變了主意。歷史學家麥考利說,克萊芙在樹蔭下沉思了一個小時。詩人阿爾弗·立爾爵士(Sir Alfred Lyall)把克萊芙的想法寫成了詩句:「However, that may be, he did well as a soldier to trust to the dash and even rashness that had gained Arcot and triumphed at Calcutta since retreat, or even delay, might have resulted in defeat.」大雨過後,克萊芙帶著3,200名士兵,9門大炮渡河,占據了一片樹林。他把指揮部設在一座獵人小屋裡。6月23日,兩軍之間爆發了戰鬥,持續了一天,但是,沒有多少真正的戰鬥。納瓦布的大炮無法使用,因為火藥都被雨水打濕了。在炮兵的配合下,英軍第39步兵團(39th Regiment of Foot)發起進攻,令對方潰敗並且損失了500名士兵。克萊芙在戰前已經和孟加拉貴族,如米爾·賈法等人達成協議。克萊芙召回了手下陸軍少校派翠克(Major Kilpatrick),叫他不要攻擊賈法的部隊,因為他相信賈法會履行他的諾言,而且他的部隊人數很少,力量不足。果然,賈法帶領大隊人馬離開戰場,確保英軍得勝。英軍的歐洲士兵的損失很少,而印度士兵也只有22人陣亡,50人受傷。克萊芙也因為這場勝仗而名噪一時,但這場勝仗實際上是通過私下唆使贏得的,而不是通過天才的戰術贏得的。這場戰役建立了英國人在孟加拉的軍事霸權,卻未能完全確立公司在印度北部的控制權。在7年後的布克薩爾戰役中,公司才確立了自己在印度北部的地位。
西拉傑·烏德·達烏拉帶上財寶乘著駱駝逃離了戰場。不久後,他就被賈法的士兵生擒,隨即遭到處決。克萊芙開入Murshidabad,扶持米爾·賈法為納瓦布,以作為他先前背叛主子,投向英軍的回報。英軍得到了價值1,500,000英鎊的黃金、銀碟、珠寶等貴重物品作為賠償。克萊芙本人分得160,000英鎊,公司的士兵分得500,000英鎊,公司的董事會成員每人分得24,000英鎊,按照協定,平民也得到了賠償。這種行為,公司是接受的,助長了公司的貪污風氣。克萊芙在最後一次印度旅程中,試圖改革公司制度,遏止這股風氣。公司每年的收益增加了100,000英鎊。
此後的戰事
[編輯]康多爾戰役
[編輯]克萊芙一邊處理內務,一邊指揮部隊,對抗法軍。他派少校庫特到貝拿勒斯,派陸軍上校弗德(Colonel Forde)到維沙卡帕特南與馬德拉斯北部。弗德打了一場勝仗,是為康多爾戰役(Battle of Condore)。
莫臥兒帝國
[編輯]克萊芙首次會見莫臥兒皇帝,大有裨益。在父王被叛變的維齊爾Imad-ul-Mulk和他的馬拉地同黨Sadashivrao Bhau殺害後,皇子Ali Gauhar逃出了德里。[11]皇子Ali Gauhar受到了阿瓦德納瓦布舒亞·烏德·道拉的保護與款待。1760年,在取得比哈爾、奧里薩等地的控制權後,皇子Ali Gauhar意欲剷除米爾·賈法爾,從東印度公司的手中奪回富饒的蘇巴東部。莫臥兒大軍由皇子Ali Gauhar率領,Muhammad Quli Khan、Hidayat Ali、Mir Afzal、Kadim Husein與Ghulam Husain Tabatabai等人同行,舒亞·烏德·道拉與Najib-ud-Daula都派來士兵支援。讓·勞(Jean Law)也帶著200名法國士兵前來增援。[12]皇子Ali Gauhar一路進攻到巴特那,並成功奪取該城,還想殺掉一直與莫臥兒作對的Ramnarian。米爾·賈法爾擔心自身政權不保,派出兒子Miran收復巴特那,解救Ramnarian。米爾·賈法爾也尋求克萊芙救援。克萊芙派出陸軍少校約翰·卡約(Major John Caillaud)阻擋莫臥兒大軍。結果,英軍在1761年的四場大型戰役里,擊敗了莫臥兒大軍。
荷蘭進犯
[編輯]克萊芙也採取了行動應對荷軍進犯,在信中寫到:「親愛的弗德,馬上作戰;我明天再發高層的命令給你。」同時,克萊芙以歐洲軍隊為藍本,著手改革印度士兵的組織與訓練,又徵募不少莫臥兒北部的居民。他還強化了加爾各答的防禦工事。1760年,在多年辛勞後,克萊芙的健康轉差,返國休養。「這像是」時人寫到,「孟加拉政府的靈魂離開了。」公司董事會決定,正式任命他為有名有實的孟加拉總督。克萊芙看到了這個省份的重要性,當地有著肥沃的三角洲,波濤洶湧的河流,稠密的人口。克萊芙安排了下屬的崗位。沃倫·哈斯丁被派到賈法處擔任顧問。
普拉西戰役造成的長期影響是:加重了孟加拉的負擔。公司極力榨取農民的資金,以作軍費之用,公司貪污成風。賈法唯有勒索國民以補償國庫的損失,因為公司要求他賠款三百萬英鎊。[13]
返回英國
[編輯]1760年,克萊芙返國,當時他至少擁有三十萬英鎊資產,每年的地稅收入達到二萬七千英鎊。他拿這筆錢去補貼家人和恩人勞倫斯少校。在這幾年裡,克萊芙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世歷史學家麥考利在他「浮誇」的文章中寫到:「和拿破崙相比,克萊芙給成千上萬印度人帶來了和平、安全、繁榮與自由,而拿破崙則受個人野心驅使,四處征戰,他所建立的專制統治也隨著他的退位倒下。」麥考利的說話在今天看來,充滿爭議,不少人認為,克萊芙受個人野心驅使,定下了孟加拉管理體系的基調。普拉西戰役的即時影響是:公司要求地稅包收人(Zamindar)上繳的稅金增加20%,造成農村人口生活艱難,在1770年出現了大饑荒。[13]
在再次出國前,克萊芙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得到一個政治職位。人們對他很恭敬,但他沒有多少朋友。他獲冊封為克立爾郡普拉西的克萊芙男爵。克萊芙買下了幾個莊園,又回到了下院,代表舒茲伯利(Shrewsbury)。[14][15]1760年,克萊芙獲得了牛津大學民事法博士榮譽學位。1764年,他獲得了巴斯勳章。[15]
克萊芙還想改革公司制度,卻與董事會主席沙利文(Sullivan)陷入了一場糾紛。他最終獲敗。來自孟加拉的消息使他反敗為勝:受盡榨壓的米爾·賈法終於反抗英國人,而英國人鎮壓了他,扶持他的養子Mir Kasim Ali Khan登上王位。不久後,賈法的養子就下了台,還叫瑞士商人Walter Reinhardt Sombre屠殺150名駐守在巴特那的英軍士兵,而他本人則在兄弟的保護下逃走了。整間東印度公司,由上至下,由文官到武官,都陷入了貪污,士氣低落,又壟斷了內陸乃至對外貿易,而印度人則生活在極度貧困的環境之中。董事會請克萊芙趕快回到印度處理這些問題。
第三次印度旅程
[編輯]1765年5月3日,克萊芙在加爾各答登陸,得知米爾·賈法已死,給他留下了70,000英鎊。王位由他的兒子Kasim Ali繼承,公司撥出100,000英鎊,贈與新納瓦布,官員因此而士氣低落。Kasim Ali說服了阿瓦德副王與莫臥兒皇帝,入侵比哈爾。此時,孟加拉又爆發了兵變,但很快遭到鎮壓。陸軍少校赫克托·門羅(Hector Munro)在布克薩爾戰役擊散了莫臥兒大軍。戰後,莫臥兒皇帝退出了原先所在的聯盟,而阿瓦德副王也自行下台。 他得到了重返印度斯坦的機會。克萊芙確保了現時被稱為「北方邦」的地區的安全,減少了後人的麻煩。他意欲開發孟加拉的資源,使之成為英屬印度的堅定後盾。所以,他把所有奪得的土地交還阿瓦德副王,以保安拉阿巴德與科拉(Kora)兩省的安全。後來,他又把這兩個省份交給衰弱的莫臥兒皇帝。
行政命令
[編輯]在交還阿瓦德的土地時,克萊芙從莫臥兒皇帝手上得到了英屬印度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正式把孟加拉交給克萊芙,正如記錄所言:「1765年,沙阿蘭二世發表了一項行政命令,把孟加拉、比哈爾、奧里薩三地的行政管理權(Diwani)交給公司。」1765年8月12日,在貝拿勒斯的一個帳篷下,沙阿蘭二世正式把三地的行政管理權交給克萊芙。時人概嘆:「過程比賣驢子還快。」公司因此成為3,000萬人民的真正統治者,每年稅收收入達400萬英鎊。
公司官員在一封日期為1768年4月27日的、寫給馬德拉斯政府的信中,提到了一個事實。英國人在印度的力量,比起印度人的力量,還有法國人、荷蘭人、丹麥人的力量,還是顯得不足。克萊芙在1767年離開印度時,向公司董事提到了這一點:
「我們是明智的,自取得行政管理權後,從前屬於地方官員的權力,都落入了我們的手中。他們現在只徒有其名。但他們還是不可或缺的,我們應尊敬他們。」
改革管理制度
[編輯]在建立了英屬印度帝國後,克萊芙意欲建立一個強大的管理系統。公務員薪酬得到提高,收禮受到禁止,克萊芙要求官員停止干預內陸貿易。這些舉動都對防止貪污無補於事,公司內部仍然貪污成風,直到沃倫·哈斯丁時期才告終。相比之下,克萊芙的軍事改革更為有效。他平息了一場英軍軍官帶頭的暴亂,暴亂的起因是軍官不滿克萊芙禁止收禮。當時正好有兩隊馬拉地軍隊開往孟加拉。克萊芙重新組織了軍隊,得到了軍隊中的印度軍官尊敬。克萊芙把全軍分為三個旅,每支部隊裡包含的兵種都十分齊全,能獨立對抗一支印度軍隊。軍中炮兵雖然不足,但克萊芙仍未安排印度士兵接受炮兵訓練。
晚年
[編輯]1767年2月,克萊芙離開印度,再也沒有重返這個國家。1768年,他在法國南部朗格多克-魯西永地區埃羅省住了一段時間。克萊芙向當地糕點師傅介紹了一種印度糕點,經改良後被稱為Le petit pâté de Pézenas,已經成為當地特產之一。[16]
1769年,他買下了一個近伊舍(Esher)的帶花園村屋,並委託萬能布朗重新設計。
1772年,國會開展了一場對東印度公司的調查。克萊芙的政敵藉此機會攻擊他。在被問到為何在印度收受的大量資金時,他指出這是符合公司規定的,調查結果是東印度公司需要改革,但譴責克萊芙的動議未獲通過。同年,克萊芙獲頒巴斯勳章,[15]還被任命為施洛普郡郡尉(Lord Lieutenant of Shropshire)。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克萊芙再次參與關於公司改革的討論。克萊芙的大敵,上將約翰·伯戈因在1773年稱克萊芙有作出過貪污的行為。1773年克萊芙發表著名的辯護演說:「我走進為我開啟的財庫,兩側堆滿金銀珠寶,我為我的克制感到驚訝」,認為自己還能得益更多。,還說「拿去我的財產吧,但要保存我的榮譽。」此後的投票洗清了克萊芙,讚揚他為國立下汗馬功勞[17]。未幾,國會開始討論1773年監管法令(Regulating Act of 1773),法令通過以交換鉅額紓困貸款,政府大幅改革了東印度公司。
1774年11月22日,克萊芙在倫敦柏克萊廣場的家中自殺。政府並未對此進行死因研訊,關於他的死因,有多種說法,一說他捅死了自己,一說他用裁紙刀割開了自己的喉嚨 (William Dalrymple《大亂局》主張此說[18]),一說他吸食過量鴉片,還有報紙稱他死於中風。[19]二十世紀的傳記作家,約翰·沃特尼(John Watney)則認為:「他並非死於自殺……他死於吸毒過量造成的心臟病。」[20]雖然克萊芙的死,與他過往的精神病史與鴉片成癮有很大聯繫,但造成他的死的短期原因是疾病(膽石症)造成的痛苦。他吸食鴉片就是為了減輕膽石症帶來的痛苦。
克萊芙自殺時,才剛剛拒絕了擔任北美英軍司令的職務。[21]他被葬於Moreton Say聖瑪加利大教區教堂(St. Margaret's Parish Church)。
克萊芙獲封為愛爾蘭貴族「克立爾普拉西的克萊芙男爵」。他在利默里克郡與克立爾郡都有地產。他把他近利默里克的土地的名字改為「普拉西」。愛爾蘭自由邦建立後,這些土地收為國有。20世紀70年代,政府在普拉西建立了一所技術學院。
家庭
[編輯]他有一隻寵物象龜阿德維塔,後者於2006年去世。
羅伯特·克萊芙在1753年2月18日娶內維爾·馬斯基林的姊妹瑪格麗特·馬斯基林(Margaret Maskelyne)為妻。兩人育有六名子女:
- 愛德華·克萊芙,第一代波伊斯伯爵(1754年3月7日-1839年5月16日)
- 瑞貝卡·克萊芙(1760年10月10日-1795年12月)
- 瑪格麗特·克萊芙(1763年9月18日-1814年6月)
- 伊莉莎白·克萊芙(1764年11月18日-?)
- 卡洛琳·克萊芙(不詳)
- 羅伯特·克萊芙(1769年8月14日-1833年7月28日)
來源
[編輯]- ^ 1.0 1.1 Robert, p. 110.
- ^ Keay, John, The Honourable Company -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East India Company, Harper Collins, London, 1991, p. 289.
- ^ 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 "Lord Clive," Essays (London), 1891, pp.511–13 (First published in the Edinburgh Review, January 1840).
- ^ Burhan ibn Hasan, Tuzak-i-Walajahi Part I (Madras), 1934, p.xii.
- ^ Gibbs, Vicary (Editor). The Complete Peerage, Volume III. St Catherine's Press. 1912: 325.
- ^ Sailing Ship "Dodington" (history). Dodington Family. [10 Jul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年1月14日).
- ^ Russell, Alec. South Africa seeks its share of Clive's treasure trove. The Telegraph. 9 October 1997 [23 November 2008]. [失效連結]
- ^ Keay, John, The Honourable Company—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East India Company, HarperCollins, London, 1991, ISBN 978-0-00-217515-9 p. 269.
- ^ H.E. Busteed, Echoes from Old Calcutta (Calcutta), 1908, pp.30–56.
- ^ Sir William Wilson Hunter. The Indian Empire: Its Peoples, History, and Products. Trübner & Company. 1886: 381– [11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5).
- ^ S.R. Sharma. Mughal Empire in India: A Systematic Study Including Source Material. Atlantic Publishers & Dist. 1 January 1999: 767– [11 July 2012]. ISBN 978-81-7156-81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2).
- ^ L.S.S. O`malley. Bihar And Orissa District Gazetteers Patna. Concept Publishing Company. 1924: 29– [11 July 2012]. ISBN 978-81-7268-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2).
- ^ 13.0 13.1 P.J. Marshall, Bengal: The British Bridgehead (Cambridge), 1988, pp.78–83,144.
- ^ 他是愛爾蘭貴族,可以在英國下議院擔任議員。
- ^ 15.0 15.1 15.2 15.3 Gibbs, Vicary (Editor). The Complete Peerage, Volume III. St Catherine's Press. 1912: 326.
- ^ Domaine de Larza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oolvines.com, accessed 30 January 2012
- ^ William Dalrymple《大亂局》P329
- ^ William Dalrymple《大亂局》P333
- ^ Bence-Jones, Mark. Clive of India. Constable. 1974: 299. ISBN 0-09-459830-4.
- ^ Watney, John. Clive of India. Saxon House. 1974: 216–217. ISBN 0-347-00008-8.
- ^ Harvey p.160
參考書籍
[編輯]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本條目包含來自- Arbuthnot, Alexander John; Clive, Robert. Lord Clive.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 Co. 1899 [2012-01-20]. OCLC 23411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5).
- Burhan Ibn Hasan, Tuzak-I-Walajahi, University of Madras, 1934.
- H.E.Busteed, Echoes from Old Calcutta, Calcutta, 1908.
- Harrington, Jack, Sir John Malcolm and the Creation of British India, ch. 6,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ISBN 978-0-230-10885-1
- Harvey, Robert. A Few Bloody Noses: The 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 Constable & Robinson, 2004.
- Harvey, Robert. Clive: The life and Death of a British Emperor. Hodder and Stoughton, 1998.
- A. Mervyn Davies, Clive of Plassey, London, 1939.
- Michael Edwardes, The Battle of Plassey and the Conquest of Bengal, London, 1963.
- Mark Bence-Jones, Clive of India, London, 1974.
- P.J. Marshall, Bengal, The British Bridgehead: Eastern India 1740–1828, Cambridge, 1988.
- Malleson, George. Lord Cliv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893 [2012-01-20]. OCLC 2143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7).
- Treasure, Geoffrey. Who's Who in Early Hanoverian Britain, 1714-1789. Stackpole Books. 2002. ISBN 0811716430.
外部連結
[編輯]軍職 | ||
---|---|---|
前任: 約翰· 阿德勒克朗(John Adlercron) |
印度陸軍總司令 1756 - 1760 |
繼任: 約翰·卡約(John Caillaud) |
前任: 約翰·卡納克(John Carnac) |
印度陸軍總司令 1765 - 1767 |
繼任: 理查·史密斯(Richard Smith) |
愛爾蘭貴族爵位 | ||
前任: 新設立 |
克萊芙男爵 1762 - 1774 |
繼任: 愛德華·克萊芙(Edward Cl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