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爾·格羅莫夫
- العربية
- مصرى
- Беларуская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ansk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nglish
- Esperanto
- Español
- Eesti
- فارسی
- Français
- עברית
- Kreyòl ayisyen
- Magyar
- Հայերեն
- Bahasa Indonesia
- Italiano
- 日本語
- 한국어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Norsk nynorsk
- Norsk bokmål
- Polski
- Português
- Română
- Русский
- Simple English
- Slovenčina
- Svenska
- Українська
- 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
- Tiếng Việt
外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米哈伊爾·格羅莫夫 Mikhaïl Leonidovitch Gromov Михаил Леонидович Громов | |
---|---|
出生 | (1943-12-23) 1943年12月23日(81歲) 蘇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博克西托戈爾斯克 |
居住地 | 法國 |
國籍 | 俄羅斯 法國 |
母校 | 列寧格勒國立大學 (PhD) |
知名於 | 幾何學 格羅莫夫雙曲空間 |
獎項 | 奧斯瓦爾德·維布倫幾何獎 (1981) 沃爾夫數學獎 (1993) 京都獎 (2002) 內默斯數學獎 (2004) 波利亞獎 (2005) 阿貝爾獎 (2009)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數學 |
機構 | 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 紐約大學 |
博士導師 | Vladimir Rokhlin |
博士生 | Denis Auroux Christophe Bavard François Labourie Yashar Memarian Pierre Pansu Abdelghani Zeghib |
米哈伊爾·列昂尼多維奇·格羅莫夫(俄語:Михаил Леонидович Громов,法語:Mikhaïl Leonidovitch Gromov,1943年12月23日—),生於博克西托戈爾斯克的俄羅斯數學家,1992年加入法國國籍。他以極富原創性的觀點在「在整體黎曼幾何、辛幾何、代數拓撲學、幾何群論和偏微分方程理論等領域作出了革命性的貢獻」(1993年沃爾夫數學獎授獎詞[1])。他是法國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IHÉS)的永久教授成員,也是紐約大學的數學教授。
格羅莫夫贏得了多個獎項,包括2009年的阿貝爾獎,「表彰他對幾何學的革命性貢獻。」。
傳記
[編輯]米哈伊爾·格羅莫夫在1943年12月23日出生於蘇聯博克西托戈爾斯克。 他的俄羅斯父親列昂尼德·格羅莫夫(Leonid Gromov)和他的猶太[2]母親莉亞·拉比諾維茨(Lea Rabinovitz)[3][4]都是病理學家[5] 。
格羅莫夫在列寧格勒國立大學學習數學,1965年獲得碩士學位,1969年獲得博士學位,並於1973年通過博士後論文答辯。他的論文導師是蘇聯數學家Vladimir Rokhlin [6]。
成果
[編輯]格羅莫夫最具影響力的工作包括:黎曼幾何方面,系統地考察了黎曼流形的收斂性,他在這方面的一系列結果奠定了現代整體黎曼幾何研究的基礎;幾何群論方面,描述了多項式增長群和雙曲群,為離散群的研究帶來全新的觀點;辛幾何方面,引入偽全純曲線的概念,由此形成了格羅莫夫-威滕不變量理論;偏微分方程方面,他提出的同倫原理(英語:homotopy principle)構成偏微分方程幾何理論的基礎。
獎項和榮譽
[編輯]獎項
[編輯]- 奧斯瓦爾德·維布倫幾何獎(1981)
- 沃爾夫數學獎(1993)
- 勒羅伊·斯蒂爾獎研究貢獻獎 (美國數學學會AMS) (1997)
- 巴爾贊獎數學獎(1999)
- 京都獎(2002)
- 弗雷德里克·埃瑟·內默斯數學獎(2004)[7]
- 波利亞獎(2005)
- 阿貝爾獎(2009)
榮譽
[編輯]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存档副本. [2011-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0).
- ^ Masha Gessen. Perfect Rigour: A Genius and the Mathematical Breakthrough of a Lifetime. Icon Books Ltd. 2011.
- ^ The International Who's Who, 1997–98. Europa Publications. 1997: 591. ISBN 978-1-85743-022-6.
- ^ 約翰·J·奧康納; 埃德蒙·F·羅伯遜, Gromov, MacTutor數學史檔案 (英語)
- ^ Gromov, Mikhail. "A Few Recollections", in Helge Holden; Ragni Piene. The Abel Prize 2008–2012.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3 February 2014: 129–137. ISBN 978-3-642-39448-5. (also available on Gromov's homepage: lin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http://cims.nyu.edu/newsletters/Spring2009.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裸網址]
- ^ Gromov Receives Nemmers Prize (PDF). [2022-06-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1-20).
- ^ Mikhaël Gromov — Membre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2022-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3).
- ^ Professor Mikhail Gromov ForMemRS | Royal Society. [2022-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外部連結
[編輯]沃爾夫數學獎得主 |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阿貝爾獎得主 |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17世紀 |
|
---|---|
18世紀 |
|
19世紀 |
|
20世紀 |
|
21世紀 | |
按字母排序 |
|
其他列表 |
分類:
隱藏分類:
- CS1英語來源 (en)
- 引用裸露網址的條目
- 自2022年3月只列出網址作參考來源的條目
- 含有法語的條目
- 含有hCards的條目
- 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相同
- 含有俄語的條目
- 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WorldCat實體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da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J9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KB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ibri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PLWAB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DBL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ATHS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G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copu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ZBMATH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