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粉彩青瓷轉足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粉彩青瓷轉足碗
年份清 乾隆 西元1736-1795年
類型陶瓷器
尺寸10.8 cm × 19.0 cm × 7.8 cm(4.3英寸 × 7.5英寸 × 3.1英寸)
收藏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收藏地臺北市士林區國立故宮博物院
登錄號故瓷008486N000000000
網址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粉彩青瓷轉足碗清朝乾隆年間(西元1736-1795年)的官窯作品,現存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與轉心瓶為同時期的同類作品,可轉動、把玩、賞析。

粉彩青瓷轉足碗

[編輯]

歷史

[編輯]

此器於清高宗8年(西元1743年),即乾隆八年間所製造。而在當時檔案記載,當時在任於景德鎮督陶官唐英於乾隆八年進呈的瓷器中,即包含一件「冬青有座轉旋靶碗」。以品名的描述對照現存的粉彩青瓷轉足碗,有人則認為上述兩件作品其實是同一物[1][2]

形制

[編輯]
大清乾隆年製 篆款(非實物之篆款,僅可供參考)

碗為侈口(即開口沿外傾)、深壁,底接台座,座底有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款。[1]。主要可以分為「青瓷碗」與「粉彩蓮花台座」,上下兩個部份。

上層 青瓷碗

[編輯]

碗的內、外分別施以粉青色燒製,使碗呈現出淡青色。碗壁雕拱出各朝代常見的魚藻紋,繪有游魚與浮萍,使其轉動時如游魚戲於池塘之中,寓意富貴有餘。

下層 粉彩蓮花台座

[編輯]

底座施黃釉,釉面以褐、紅、綠、藍等釉,再描繪蓮瓣紋、如意雲紋及錦花,圖案加金邊,使之產生有如同金屬器般的質感(如同琺瑯[1]。因蓮花象徵離污生凈,所以能襯托上層較淡色的青瓷碗,寓意其如君子般的高貴、純潔。

原理

[編輯]
『玲瓏』『交泰』技法的相融,連接上下層(非實物透視圖,僅供參考)

因粉彩青瓷轉足碗的碗與座皆為各自成形、燒造的,所以需要再卡榫相接才成為成品-轉足碗。

當中融合運用到兩種傳統技法,使到上下層能夠相接成形,它們分別為「玲瓏」與「交泰」[3]

  • 玲瓏:一種雕鏤穿透的技法(雕刻的技法),使到瓷器有穿透的位置可接合。
  • 交泰:一種組合技法,達至上下層「相連但不相黏」,使之能靈活轉動。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數位典藏資料檢索系統[失效連結]
  2. ^ 粉彩青瓷轉足碗 國立故宮博物院 數位典藏系統. 
  3. ^ 《華麗彩瓷:乾隆洋彩》。廖寶秀2008/09。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