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體詩
舊體詩 | |||||||||||
正體字 | 詩 | ||||||||||
---|---|---|---|---|---|---|---|---|---|---|---|
簡化字 | 诗 | ||||||||||
字面意思 | poetry | ||||||||||
| |||||||||||
古詩 | |||||||||||
正體字 | 古詩 | ||||||||||
簡化字 | 古诗 | ||||||||||
字面意思 | ancient poetry | ||||||||||
| |||||||||||
近體詩 | |||||||||||
正體字 | 近體詩 | ||||||||||
簡化字 | 近体诗 | ||||||||||
字面意思 | modern poetry | ||||||||||
|
舊體詩,又稱漢詩、舊詩、古詩,指的是使用漢字和漢語來創作的詩歌總稱,是中國漢族最重要的傳統文化之一,亦是中國詩詞歌賦中「詩」的那一部份。
在中文語境中,「詩」一詞既可以被用於泛指所有語言中的所有詩歌,也可以被用作特指一系列特定形式的傳統詩歌。這種詩歌起初以儒家的《詩經》中所收集的上古漢語詩詞作品為藍本,其中既包括了貴族詩歌(如《小雅》和《大雅》),也包括了據信更多地源自鄉村的民歌作品(《國風》)。這些詩以古漢語寫成,每行多由四字構成。 值得一提的是,並非所有中文裡的詩歌都可稱為「詩」(如源自楚國的「詞」和漢代的「賦」)[1][2][3]。
別稱
[編輯]- 文言詩:因為基本以文言創作,所以又可稱「文言詩」,直至今日,現代人創作的舊體詩也會偏向使用文言式的語句。
- 漢詩:因為是基於中國漢族的漢字、漢語來創作的,而非用中國其他民族的語言,所以又可稱「漢詩」。另外,在除了中國以外的所有漢字文化圈,包括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地,均無「舊體詩」一詞,直接以「漢詩」代表舊體詩。這些漢詩成為漢字文化圈中的古代文學的重要構成部份。
- 古詩:因為大多由古代人創作,所以可用「古詩」代替舊體詩。另外,中國人口語中所說「古詩」的一詞在大多數時候歧義較多,可指舊體詩,也可指中國古代創造的全部詩歌,還可指舊體詩的一個叫「古體詩」的分類。
歷史與分類
[編輯]中國的舊體詩分為詩經詩、樂府詩、古體詩、近體詩這四大類,由時間正序所排出。在中國大陸,對「中國舊體詩的分類」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叫「體裁」。
舊體詩的分類:
- 詩經詩:流行時期是西周到春秋時代,約公元前900年~400年,可再下分為「風、雅、頌」,另有不成文的分類法「賦、比、興」。特點是廣收中國的民間創作,但未成嚴格體系,結構不統一且定義混亂。
- 樂府詩:流行時期是西漢到魏晉南北朝,約公元前200年~500年,可再下分為「曲、辭、歌、行」。特點是可配合音樂唱歌,以對統治者的歌功頌德為主,文學價值忽高忽低。前期的樂府詩以旋律為主、歌詞為輔,曲子的旋律才是欣賞的主體;後期的樂府詩由於古代樂譜的失傳,導致詩詞的重要性高過樂曲本身,但也導致寫詞的手法越來越進步。
- 古體詩:流行時期是遠古時代到清朝,約公元20世紀之前。特點是不需要對仗、格律、配樂,形式輕鬆自由,類似白話詩,只不過用文言式的用詞寫作。
- 近體詩:流行時期是唐朝到清朝,約公元8世紀~20世紀,可再下分為「五絕、七絕、五律、七律、排律」。特點是有著極為嚴格的格律,即一切字數、平仄、用韻、對仗方式,巧妙活用「漢字的象形文字」和「漢語的一字一音」的結構,文學價值普遍較高。近體詩不僅在中國古代受到熱烈追捧,成為文人官員的必修技能,也流行於所有漢字文化圈國家的統治階級。在除中國外的使用漢字的國家裏,「漢詩」基本指的就是「近體詩」。在19世紀的民族主義和白話文運動興起後,近體詩迅速衰弱。
詩經詩
[編輯]中國最早的詩歌是上古時期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其中最早的詩作於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於春秋時期中葉。
《詩經》創作於先秦時期,之後成集,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故也有詩經體的說法。《詩經》的作者基本都已不可考,按照配樂的內容被分為風、雅、頌三種類型,其常見的創作手法又有賦、比、興三種。《詩經》的代表作是國風一類。
樂府詩
[編輯]樂府詩盛行於漢朝,無論西漢、東漢均有,再歷經三國兩晉,到南北朝時仍然有相當大的發展。樂府的特點是配樂,所以現在留存下來樂府詩其實都是原來的歌詞,其體例更多是根據樂曲的需要。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三國時期以建安文學為代表的詩歌作品吸收了樂府詩的營養,為後來的格律更嚴謹的近體詩奠定了基礎。較著名的樂府詩有《木蘭辭》、《孔雀東南飛》、《陌上桑》、《上邪》等。直到唐朝以後,仍然有相當多的詩人以樂府曲名創作,如李白的《關山月》、王昌齡的《塞上曲》等。
但是隨著樂曲古譜的逐漸散失,古樂府逐漸失去了影響力,不過以歌配詞的做法仍然廣泛流傳,成為了之後的詞。由於樂府的影響力,後代也有將詞稱為樂府的情況,比如蘇軾的著名詞集就稱為《東坡樂府》。
古體詩
[編輯]古體詩原指唐朝以前不配樂的詩,與近體詩相對,加上樂府詩三者成為狹義上的中國古詩中的三大類別。近體詩成形以後,仍然有相當多的詩人喜歡使用古體創作,這些詩作也被稱為古體詩或古風,與遵守格律的近體詩相區別。
近體詩
[編輯]近體詩是南北朝時期出現、至唐朝而成熟的詩體,其特點是講究格律,即規範詩作包括字數、平仄、用韻、對仗的四方面因素。近體詩只允許五種類型,即五絕、七絕、五律、七律和排律。
中國以外的漢詩
[編輯]在中國以外的漢字文化圈地區,如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琉球,中國舊體詩被普遍稱作漢詩。這些地區在各自歷史上深受漢文化影響,除了以漢文寫作漢詩外,其本民族語言的韻文在格律、內容、風格上也受到漢文韻文影響。
日本
[編輯]在日本,從奈良時代開始,文人因為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而開始創作漢詩。751年,日本最早的漢詩集《懷風藻》出版。之後在平安時代達到全盛期,《凌雲集》、《文華秀麗集》、《經國集》等敕傳漢詩集持續出現,風行之盛被人稱作「國風黑暗期」(日語:国風暗黒時代)。其後鎌倉時代、室町時代日本的漢詩得到持續的發展,譬如一休宗純的《狂雲集》中收錄了一休的很多漢詩。江戶時代漢詩的發展達到高峰。明治維新時期的受過教育的日本人幾乎人人都會作漢詩。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漢詩的影響開始衰落,迅速衰落則為昭和時期。不過今日初中程度以上的古文教育仍然包含漢詩、漢文的背誦、解釋、以及創作等。為華人國家之外漢詩文化最為發達的國家。
日本漢詩和日本本土的和歌、俳句最明顯的區別是漢詩一首有四句(絕句)或八句(律詩),每句通常五言或七言,而和歌、俳句則有五、七、五或五、七、五、七、七等多種長短句,更像漢語的詞。
朝鮮半島
[編輯]朝鮮半島在統一新羅時期開始受唐代影響引進漢詩,新羅人崔致遠到唐朝留學,學習包括漢詩在內的中國文學,其作品集《桂苑筆耕集》收錄了不少漢詩作品,被韓國人尊為「韓國漢詩之父」。
高麗朝時期,漢詩在高麗逐漸普及。高麗詩人如崔沖(985年-1068年)、李奎報(1169年-1241年,號白雲居士)、鄭道傳(?-1398年)等都有大量漢詩流傳下來。朝鮮王朝時期漢詩仍有繼續發展。至今漢詩在朝鮮半島仍受到一些人的重視和傳承,一些機構亦有舉辦漢詩寫作比賽。
高麗朝時期,隨著漢詩的普及,文人還把古老的韓語民歌用漢字紀錄下來,形成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後人稱之為「別曲體」,又稱為「景幾體歌」(韓語:경기체가(景幾體歌)),大體上採用了334的格式。譬如著名的朝鮮民謠《阿里郎》,或電視連續劇《大長今》的古風片頭曲《呼喚》。
高麗朝末期開始,具有韓語特點的「時調」得以發展,並在朝鮮王朝時期達到頂峰。時調是朝鮮的俚語民歌,但由於是漢詩詩人整理記錄,而且漢詩詩人創作了很多時調,時調在發展中自然地融入了漢詩的因素。
朝鮮口語與漢文之間巨大的差異可以從這裡得知。明萬曆年間,朝鮮詩人申欽(韓語:신흠,1566年-1628年)在《放翁詩餘序》中說:「中國之歌,備風雅而登載籍;我國所謂歌者,只足以爲賓筵之娛,用之風雅籍則否焉,蓋語音殊也──中華之音,以言爲文;我國之音,待譯乃文故。我東非才彥之乏,而如樂府新聲無傳焉,可慨而亦可謂野矣!」
越南
[編輯]越南歷史上曾有三段時期受中國統治,稱為北屬時期。越南第一次北屬時期作為中國的一個郡縣(交趾)時,漢字即作為官方文字。968年時丁部領建立丁朝,越南正式獨立,但官方文告和科舉考試仍通用漢文,一般著作也以漢文撰寫。是以作為漢文文化的一種重要形式,漢詩在越南也得到發展。陳朝末年,著名的漢詩作家有陳藝宗、胡季犛等人。後黎朝時,尤其是黎聖宗(名灝、思誠)時,漢詩達巔峰狀態。
隨著漢詩在越南發展,而越南語又與漢語一樣有聲調變化,陳朝文人阮詮就把漢詩的格律應用於創作越南語詩歌,把越南語中的六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形成一種新的詩體。由於阮詮的事跡類近韓愈,被陳仁宗賜姓韓,故又稱韓詮,其所創詩體遂被稱為韓律。韓律以字喃寫作,亦分五言、七言,格律嚴謹。
琉球
[編輯]琉球在三山時代後期,明朝賜閩人三十六姓至琉球,居於久米村,亦傳入漢文漢詩。至尚巴志統一沖繩本島,建立琉球國第一尚氏王朝,明朝移民後裔在政治和文化上一直有重大影響力,一直延續至第二尚氏王朝。然而因為尚寧王在位期間琉球被日本薩摩藩入侵,以至這段時間之前的漢詩亡佚。後來不少漢詩詩人程順則、蔡溫等皆是久米村人,而隨著琉球本土士族的教育程度提高,本土士族皆會寫作漢詩,較著名的有毛有慶等。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Watson, Burton. Chinese Lyricism: Shih Poetry from the Second to the Twelfth Century. Columbia Univ. Press (New York), 1971. ISBN 0-231-03464-4.
- ^ Frankel, Hans. The Flowering Plum and the Palace Lady. Yale Univ. Press (New Haven), 1978. ISBN 0-300-02242-5.
- ^ Yip Wai-lim. Chinese Poetry: An Anthology of Major Modes and Genres. Duke Univ. Press (Durham), 1997. ISBN 0-8223-1946-2.
- Davis, Albert (ed.) The Penguin Book of Chinese Verse. Penguin Books (Baltimore), 1970.
研究書目
[編輯]- 葉維廉:《中國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2)。
- 蔡宗齊:〈古典詩歌的現代詮釋──節奏、句式、詩境(理論研究和《詩經》研究部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蔡宗齊:〈節奏、句式、詩境——古典詩歌傳統的新解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顧史考:〈以新出楚簡重遊中國古代的詩歌音樂美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蔡英俊:〈古典詩歌意義的構成方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蔡英俊:〈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蔡英俊:〈典故、物象與符號化的生活世界:關於明清詩文研究在方法上的思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蔡宗齊:〈單音漢字與漢詩詩體之內聯性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葉嘉瑩:〈中國古典詩歌之美感特質〉。
- 葉嘉瑩:〈談中國舊詩之美感特質與吟誦之傳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葉嘉瑩:〈從中西詩論的結合談中國古典詩歌的評賞(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葉嘉瑩:〈從中西詩論的結合談中國古典詩歌的評賞(下)〉。
- 葉嘉瑩:〈古典詩歌中形象與情意的關係〉。
- 葉嘉瑩:〈從幾首詩例談中國古典詩歌中形象與情意之間的關係〉。
- 顧明棟:〈中國古代詩人如何詩意地存在?——論漢詩的語言機制與審美心理〉。
- 劉千美:〈隱喻與詮釋——詩的詮釋學美學意義解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葉維廉:〈中國詩、詩學的民族原創及其對於美國現代詩的影響〉。
外部連結
[編輯]- Chinese Poem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ems with pinyin and parallel translation
- "Jintishi", an introduction to regulated verse
- 日本漢詩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井土靈山(日本)漢詩文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