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蔡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蔡顯(?—1767年),景真閒漁江蘇省華亭縣(今上海市)人,清朝文人。

雍正七年(1729年)中舉。在家開館授徒為業。蔡顯一生不得志,自恃才情,潛心著述。著有《閒漁閒閒錄》、《宵行雜識》、《紅蕉詩話》、《潭上閒漁稿》、《閒漁剩稿》、《老漁尚存草》、《續刻紅蕉詩話》等七書。乾隆年間,東台縣舉人徐述夔作《紫牡丹詩》,有「奪朱非正色,異種亦稱王」之句。蔡顯在《閒漁閒閒錄》中摘引此句。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閒漁閒閒錄》刻成,分送其門人和親朋。書中語涉狂悖,且多訐發他人陰私之處。不久有匿名揭貼,說本縣舉人蔡顯私刻圖書,「怨望訕謗」,號召鄉紳去官府共同舉報。松江知府鍾光豫發現「書內所載多有不法之語」。蔡顯將書送官,並投案自首,說「此書於本年三月內刻成,並無不法語句。」兩江總督高晉江蘇巡撫明德對蔡顯一案進行會審,一起押解到省的還有蔡顯的門人蔡必照、劉朝棟、吳承芳、吳球、倪世琳、凌日躋以及作序之人聞人倓、胡鳴玉等。蔡顯「不能置辯,惟稱草野無知,原有寓意,今天奪其魄,自行敗露,罪該萬死,實無可辭」。乾隆仔細查閱了蔡顯的著作,看出更嚴重的問題。訓斥高晉等人辦案粗疏,責問「該督何竟意存姑息,仍不免大事化小化無之陋習」。高晉和明德只好對此案的重新審訊,並追查一百二十部《閒漁閒閒錄》的下落。最終蔡顯被判凌遲處死,後改斬立決。其子蔡必昭判斬監侯。[1]其妾朱氏、朱氏所生幼子以及蔡顯門生聞人卓、劉朝棟、吳秋漁等二十四人均遭流徙。[2]

注釋

[編輯]
  1. ^ 吳振械《養吉齋叢錄》云:「乾隆三十二年,舉人蔡顯逆書事起,內有戴名世以《南山集》棄市等語,意涉怨謗。又所作詩,有『風雨從所好,南北杳難分』句;又《題友袈裟照》,有『莫教行化烏腸國,風雨龍王行怒嗔』句。隱約怨誹,情罪甚重,刑臣擬以凌遲,改斬決。其子蔡必昭斬侯。作序之聞人倓戍伊犁。」
  2. ^ 許嗣茅《緒南筆談》雲:「丁亥五月,吾郡《閒閒錄》獄起。《閒閒錄》者,舉人蔡顯作也。詩中多雌黃處,郡人惡之,摘其引古人紫牡丹詩句,以為狂悖。遂棄市。其門下士譴戍者:聞人卓三倓,劉素葊朝棟,吳秋漁光裕等二十四人。蔡顯妾朱氏,子三人:長曰必昭,雋才也,年十七,亦遣戍。蔡顯別有《宵行雜誌》等書,亦無狂悖語,此事或以為冤獄。蓋郡紳某嫉之,而府尊鍾公,亦以蔡之狂而故殺之也。聞、劉皆遇赦歸,吳歿於華州,吳集甚多,其在華州時作詩,積一千二百首,寄其弟學士樹本。」徐珂《清稗類鈔》獄訟類:「蔡顯,華亭舉人也,著有《閒漁閒閒錄》,以論祀鄉賢祠節孝一條,為郡紳所嫉,郡守鍾某亦惡之。乾隆丁亥,摘其所作詩有『風雨從所好,南北杳難分』句,又《題友袈裟小照》詩有『莫教行化烏腸國,風雨龍王行怒嗔』句,謂為隱約怨誹,情罪甚重,刑部擬以淩遲,改斬決。其門下士譴戍者聞人卓之倓、劉素菴朝棟等二十四人,並其妾朱氏。顯有子三人,長曰必昭,雋才也,年十七,亦與書賈吳秋漁同譴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