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藝術電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藝術電影(英語:art film),又稱藝術片,是指著重藝術品質、而非盈利電影。大多為獨立電影,也偶有大製片廠製作。藝術電影旨在成為藝術品,非為取悅普羅大眾而創作。[1]

藝術電影具有與主流好萊塢大片明顯不同的形式特質。[2]例如:著重社會寫實英語social realism(social realism)風格,著重呈現導演創作視野的作者論(auteur theory),注視主角的思緒、夢想或動機,而非明白曉暢地鋪陳故事。[3]

文藝片

[編輯]

文藝片,或稱文藝電影,可謂華語電影獨有的概念。「文藝」一詞源自日本,用以指代 「文學與藝術」。文藝勾連電影,據考證可追溯至1924年徐卓呆《影戲學》將文藝片闡釋為「把文藝做成影戲化的作品」,其中文藝指文學作品等其他文藝作品。[4]

一般有關華語電影的研究常將「文藝」等同「通俗劇」(melodrama);李焯桃羅卡、葉月瑜均作區分。文藝被定義有主題、發乎情、有渲染力。蔡國榮界定,電影若題旨深遠,能激發觀眾情感共鳴,即是文藝片。[5]虞吉認為,文藝片介乎商業類型電影和藝術電影之間,泛指製片態度嚴肅,主題意旨積極,敘事遵從大眾化形式,仍具有一定的個性特色和風格特徵的一類電影。[6]相較於藝術片,文藝片更加注重情感表達、角色塑造和故事情節,敘事方式相對傳統,創新探索不足。[7]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Fourth Edi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9.
  2. ^ Sure seaters: the emergence of art house cinema. Choice Reviews Online. 2001-11-01, 39 (03). ISSN 0009-4978. doi:10.5860/choice.39-1462. 
  3. ^ ALFREY, CLAIRE. FILM GENRE: FROM ICONOGRAPHY TO IDEOLOGY BY BARRY KEITH GRANT AND SPECTATORSHIP: THE POWER OF LOOKING ON BY MICHELLE AARON. The Art Book. 2008-05, 15 (2). ISSN 1368-6267. doi:10.1111/j.1467-8357.2008.00965_2.x. 
  4. ^ 孔令順; 唐琳. 文艺片的抉择:艺术的召唤与商业的诱惑 –透過浙江傳媒學院學報. 
  5. ^ 葉月瑜. 民國時期的跨文化傳播:文藝與文藝電影 (PDF). 傳播與社會學刊. [2023-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5-29). 
  6. ^ “良心主义”的美学建构. 中國文藝評論網. [2023-09-10]. 
  7. ^ 从艺术片、文艺片到文化大片:疫情以来文艺电影创作与发展. 中國文藝評論網. [202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