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格勒號驅逐艦
歷史 | |
---|---|
南斯拉夫王國 | |
船名 | 貝爾格勒號 |
艦名出處 | 貝爾格勒 |
入役日期 | 1939年4月28日 |
停用 | 1941年4月17日 |
結局 | 義大利俘虜 |
義大利王國 | |
船名 | 塞貝尼科號 |
艦名出處 | 希貝尼克 |
交船日期 | 1941年4月17日 |
啟用 | 1941年8月 |
停用 | 1943年9月9日 |
結局 | 德軍在威尼斯俘獲 |
納粹德國 | |
船名 | TA43號 |
交船日期 | 1943年9月9日 |
結局 | 1945年4月30日或5月1日在的里雅斯特沉沒或鑿沉 |
注釋 | 1946年6月打撈,7月鑿沉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貝爾格勒級驅逐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98公尺 |
型寬 | 9.45公尺 |
吃水 | 3.18公尺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船速 | 35節(每小時65公里) |
乘員 | 145名 |
武器裝備 |
貝爾格勒號是20世紀30年代後期南斯拉夫王家海軍建造的驅逐艦,也是同名級別驅逐艦首艦,原計劃加入杜布羅夫尼克號嚮導艦為首的海軍中隊。貝爾格勒號1939年4月服役,配有四門120公釐艦砲,最高航速35節(每小時65公里)。
以納粹德國為首的軸心國1941年4月悍然入侵,南斯拉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貝爾格勒號在空襲受損,隨後落入義大利人之手並更名塞貝尼科號。經過改裝,她於1941年8月至1943年9月在義大利皇家海軍參與大量行動,完成上百次地中海護航任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往返義大利、愛琴海、北非。1943年9月義大利與盟國停戰,她又被德國海軍俘獲並改名TA43號。德軍加強她的防空火力,編入第9魚雷艇區艦隊在北亞得里亞海護航和布雷。1945年4月30日或5月1日,TA43號在的里雅斯特沉沒或鑿沉;1946年6月估計為排除航海隱患打撈上岸,再於1946年7月或1947年鑿沉。
背景
[編輯]南斯拉夫王家海軍(Kraljevska mornarica)20世紀30年代初推行嚮導艦(Flotilla leader)理念,計劃建造類似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皇家海軍V及W級驅逐艦(V and W-class destroyer)的大型驅逐艦[1]。法國海軍計劃在戰間期用三艘大型驅逐艦組成半個區艦隊,或每艘嚮導艦聯合多艘中小型驅逐艦共同行動。南斯拉夫王家海軍決定建造三艘嚮導艦,需同時滿足高速航行與長久續航的需要。續航需求表明南斯拉夫打算把艦隊部署到地中海中部,以便同法國和英國軍艦合作。杜布羅夫尼克號驅逐艦(Dubrovnik)便是如此背景下在1930至1931年建成,但大蕭條在該艦訂造後不久爆發,原計劃打造的其餘兩艘無限期推遲[2]。南斯拉夫王家海軍計劃由杜布羅夫尼克號帶領中小型驅逐艦行動,並在1934年決定訂造三艘,加入杜布羅夫尼克號為首的海軍中隊[3]。
參數與建設
[編輯]貝爾格勒級驅逐艦(Beograd-class destroyer)源自法國設計,首艦「貝爾格勒號」在法國南特盧瓦爾造船廠(Ateliers et Chantiers de la Loire)建造[4]。艦體全長98公尺,全寬9.45公尺,標準吃水深度3.18公尺,標準排水量1210噸,滿載排水量1655噸[5]。艦上配備145名官兵,用柯蒂斯蒸汽渦輪發動機結合三台雅羅水管鍋爐生成的蒸汽帶動兩個螺旋槳。渦輪機功率3至3.3萬千瓦,設計最高航速38至39節(每小時70至72公里),但實際最高航速只能達到35節(每小時65公里)。[5][6][7]貝爾格勒號攜帶120噸燃油[5],可巡航一千海里(約1852公里)[7]。
貝爾格勒號主火力由裝在背負式砲塔上的四門斯柯達120公釐L/46艦砲組成[注 1],兩門位於上層建築艦艏,兩門艦尾且均有砲盾保護[5][9][10]。艦體第二火力是艦尾遮蔽甲板兩側砲台各配一門雙聯裝斯柯達40公釐高射砲[11][12],另有兩門三聯裝550公釐魚雷管和兩挺機槍[5],貝爾格勒號建成後可攜帶30枚水雷[5],射控系統由荷蘭哈茲梅爾(Hazemeyer)公司提供[9]。貝爾格勒號1936年鋪設龍骨[9][13],1937年12月23日下水[5],1939年4月28日交付南斯拉夫王家海軍[12]。
服役史
[編輯]南斯拉夫
[編輯]貝爾格勒號交付不到一個月就攜帶南斯拉夫大部分黃金儲備(7344塊金錠)前往英格蘭,存入英格蘭銀行保管[14]。以納粹德國為首的軸心國1941年4月悍然入侵,南斯拉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貝爾格勒號與姊妹艦劃入科托爾灣的第1魚雷中隊。[15]為防義大利在達爾馬提亞沿海的扎拉建立橋頭堡,貝爾格勒號與四艘250噸級魚雷艇(250t-class torpedo boat)、六艘魚雷快艇派往扎拉以南80公里的希貝尼克準備進攻。根據計劃,貝爾格勒號等海軍艦艇與南斯拉夫王家陸軍(Jugoslovenska vojska)第12「亞得里亞海」步兵師(12th Infantry Division Jadranska)和兩個混合團協調行動,從本科瓦茨進攻,南斯拉夫王家陸軍航空軍(Vazduhoplovstvo Vojske Kraljevine Jugoslavije)第81轟炸機大隊提供支援。南斯拉夫4月9日打響攻勢,義大利戰機從海上攻擊希貝尼克,雖未直接命中,但連串攻擊令貝爾格勒號的右舷發動機失靈,南斯拉夫海軍攻勢瓦解。貝爾格勒號在艦隊殘餘護送下勉強開進科托爾灣維修,[12]結果4月17日落入義大利人之手[16]。
義大利
[編輯]義大利人修整並改裝貝爾格勒號[17],艦橋新增輔助預測器[18],加裝20公釐L/65布雷達M35機砲。1941年8月,貝爾格勒號更名「塞貝尼科號」(Sebenico)納入義大利皇家海軍,輾轉義大利、愛琴海、北非航線,兩年間執行上百次護航任務。[19]1941年10月18日,英國烏蘇拉號潛艦(HMS Ursula)在義大利蘭佩杜薩島附近擊沉塞貝尼科號等艦艇保護的汽船[20]。1942年3月29日,塞貝尼科號與三艘魚雷艇在布林迪西近海護送船隊,英國普羅透斯號潛艦(HMS Proteus)擊沉貨船一艘[21]。塞貝尼科號艦體中段探照燈和艦尾的輔助預測器至少保留至1942年中期。海軍史學家麥可·惠特利(Michael J. Whitley)認為,塞貝尼科號在義大利海軍服役末期很可能拆除艦尾的三聯裝魚雷管加裝高射砲,但具體情況無從考證。[18]
德國
[編輯]1943年9月義大利與盟國停戰,德國海軍9月9日在威尼斯港俘獲塞貝尼科號並更名「TA43號」(意為外國魚雷艇43號)[22][23],「TA」代表俘虜後在德軍服役的外國艦船[24]。艦艇落入德軍之手時已經損壞,很可能是義大利船員有意為之[25]。德軍拆掉艦上一門三聯裝魚雷管並加裝七門37公釐高射砲,其中五門單裝,兩門裝在雙聯裝砲台上,另有兩門單發20公釐艦砲[7]。1945年2月,TA43號加入全部由俘虜驅逐艦和魚雷艇組成的第9魚雷艇區艦隊[24],在北亞得里亞海護航和布雷[26]。TA43至少在德軍服役並保持戰鬥力至1945年4月1日,但基本沒參與實戰[27]。
文獻對TA43號的結局說法不一。羅傑·切斯諾(Roger Chesneau)聲稱南斯拉夫人民軍大砲1945年4月30日把的里雅斯特港的TA43號擊沉,1946年6月艦體一度打撈上岸,估計是為排除航海隱患,一個月後又予鑿沉[22]。大衛·布朗(David Brown)認為TA43號1945年5月1日在的里雅斯特鑿沉[28]。毛里齊奧·布雷西亞(Maurizio Brescia)也稱德軍1945年5月1日在里雅斯特鑿沉TA43號,後經打撈在1947年拆解[19]。
注釋
[編輯]腳註
[編輯]- ^ Freivogel 2014,第83頁.
- ^ Freivogel 2014,第84頁.
- ^ Jarman 1997,第543頁.
- ^ Chesneau 1980,第357–358頁.
- ^ 5.0 5.1 5.2 5.3 5.4 5.5 5.6 Chesneau 1980,第357頁.
- ^ Preston, Jordan & Dent 2005,第99頁.
- ^ 7.0 7.1 7.2 Lenton 1975,第106頁.
- ^ Friedman 2011,第294頁.
- ^ 9.0 9.1 9.2 Jarman 1997,第738頁.
- ^ Campbell 1985,第394頁.
- ^ Freivogel & Grobmeier 2006,第362頁.
- ^ 12.0 12.1 12.2 Whitley 1988,第312頁.
- ^ Cernuschi & O'Hara 2005,第99頁.
- ^ Hoptner 1963,第156頁.
- ^ Niehorster 2016.
- ^ Brown 1995,第44頁.
- ^ Chesneau 1980,第301頁.
- ^ 18.0 18.1 Whitley 1988,第186頁.
- ^ 19.0 19.1 Brescia 2012,第134頁.
- ^ Rohwer & Hümmelchen 1992,第93頁.
- ^ Rohwer & Hümmelchen 1992,第133頁.
- ^ 22.0 22.1 Chesneau 1980,第358頁.
- ^ Brown 1995,第94頁.
- ^ 24.0 24.1 Mallmann Showell 1979,第93頁.
- ^ Rohwer & Hümmelchen 1992,第231頁.
- ^ Whitley 1988,第80頁.
- ^ O'Hara 2013,第181頁.
- ^ Brown 1995,第149頁.
參考文獻
[編輯]- Brescia, Maurizio. Mussolini's Navy. Barnsley, South Yorkshire: Seaforth Publishing. 2012. ISBN 978-1-59114-544-8.
- Brown, David. Warship Losses of World War Two.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ISBN 978-1-55750-914-7.
- Campbell, Joh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Two.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5. ISBN 978-0-85177-329-2.
- Cernuschi, Enrico; O'Hara, Vincent O. The Star-Crossed Split. Jordan, John (編). Warship 2005.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2005: 97–110. ISBN 978-1-84486-003-6.
- Chesneau, Roger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22–1946.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0. ISBN 978-0-85177-146-5.
- Freivogel, Zvonimir. From Glasgow to Genoa under Three Flags – The Yugoslav Flotilla Leader Dubrovnik (PDF). Voennyi Sbornik. 2014, 4 (2): 83–88 [2021-09-20]. ISSN 2309-6322. doi:10.13187/issn.2309-6322 .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7-14).
- Freivogel, Zvonimir; Grobmeier, A. H. Question 36/05: Armament of Yugoslav Destroyer Leader Split. Warship International. 2006, XLIII (4): 362. ISSN 0043-0374.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One.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Hoptner, Jacob B. Yugoslavia in Crisis, 1934–194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3. OCLC 310483760.
- Jarman, Robert L. (編). Yugoslavia Political Diaries 1918–1965 2. Slough, Berkshire: Archives Edition. 1997. ISBN 978-1-85207-950-5.
- Lenton, H.T. German Warship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London: Macdonald and Jane's. 1975. ISBN 978-0-356-04661-7.
- Mallmann Showell, Jak P. The German Navy in World War Two: A Reference Guide to the Kriegsmarine, 1935–1945.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79. ISBN 978-0-87021-933-7.
- Niehorster, Leo. Balkan Operations Order of Battle Royal Yugoslavian Navy 6th April 1941. Leo Niehorster. 2016 [2021-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 O'Hara, Vincent. The German Fleet at War, 1939–1945.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3. ISBN 978-1-61251-397-3.
- Preston, Antony; Jordan, John; Dent, Stephen. Warship.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2005. ISBN 978-1-84486-003-6.
- Rohwer, Jürgen; Hümmelchen, Gerhard. Chronology of the War at Sea 1939–1945: The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Two.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2 [2021-09-20]. ISBN 978-1-55750-10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6).
- Whitley, M. J. Destroyers of World War Two: A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8 [2021-09-20]. ISBN 978-0-87021-32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