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魯特國家博物館
貝魯特國家博物館 | |
---|---|
成立 | 1937 |
地址 | 黎巴嫩貝魯特 |
坐標 | 33°52′42″N 35°30′54″E / 33.878384°N 35.514959°E |
類型 | 考古 |
參觀人數 | 40,211 (2009)[1] |
建立者 | 貝沙拉·扈利 |
館長 | Anne-Marie Ofeish[2] |
網站 | www |
地圖 | |
貝魯特國家博物館(阿拉伯語:متحف بيروت الوطنيّ, Matḥaf Bayrūt al-waṭanī;法語:Musée national de Beyrouth)是黎巴嫩主要的考古學博物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收藏,博物館於1942年正式開放。該博物館總共收藏了約100,000件藏品,其中大部分是考古發掘的古代和中世紀考古發現,展出文物大約1300件,從史前時期到中世紀的馬穆魯克時期。
在1975年黎巴嫩內戰期間,該博物館位於交戰前線,其埃及復興風格的建築及其收藏品在戰爭中遭受了嚴重破壞,但大多數文物通過最後一刻的搶先措施得以保存。
如今,經過重大整修,貝魯特國家博物館已在原址修復,尤其是作為古代腓尼基文物的主要收藏者。
歷史
[編輯]起源
[編輯]1919年,駐紮在黎巴嫩的法國軍官雷蒙德·韋爾收藏的的一小批古文物,在貝魯特喬治·皮科特街凱撒斯韋特女執事大樓的臨時博物館展出。[3][4] 同時,考古和美術服務處的先驅者開始收藏貝魯特周圍地區發掘的文物。最初的藏品迅速擴展,增加了喬治·康特瑙博士在賽達,歐內斯特·勒南 在賽達、泰爾[5]和比布魯斯的發現[6],私人收藏的捐贈[5],包括亨利·塞里格的錢幣收藏,[7] 馬克西姆·魏剛將軍於1925年[5],賽達美國教會學校的校長喬治·福特博士在1930年的捐贈[5]。
基礎
[編輯]1923年,創建了「博物館之友委員會」[8] 由後來的總理 Bechara El Khoury領導,以籌集資金建立國家博物館。[3][4] 委員會接受了建築師安東尼·納哈斯(Antoine Nahas)和皮埃爾·勒普里斯·林格(Pierre Leprince-Ringuet)提出的計劃。市政廳捐贈了貝魯特競技場附近的一塊土地,於1930年開始建設,於1937年完工。[3][4]博物館原定於1938年開放,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政治局勢而推遲。[8] 貝魯特國家博物館終於在1942年5月27日由總統阿爾弗雷德·納卡奇(Alfred Naqqache)開館。[3][4] 在首席策展人莫里斯·切哈布 33年的指導下,藏品繼續增長[8][9],直到1975年黎巴嫩內戰爆發。
關閉與毀滅
[編輯]1975年黎巴嫩內戰爆發後,貝魯特被分為兩個相對抗的地區。國家博物館正是位於分界線「博物館巷」上,該界線將交戰的民兵和軍隊隔開。[4][10] 博物館附近的環境迅速惡化,[10] 博物館遭受炮擊和轟炸,並變成了戰鬥人員的兵營。[4][11] 博物館巷成為由各種黎巴嫩民兵、敘利亞軍隊或以色列軍隊控制的檢查站,它們在短暫的休戰中打開和關閉道路。[11][12] 當局決定關閉博物館。博物館內部的第一個保護措施是由莫里斯·切哈布夫婦[13][14] 在交火和休戰期間採取的。易受傷害的小文物從展櫃中移出,藏在地下室的儲藏室中,然後將其圍起來,禁止任何人進入。在底樓,地面的馬賽克覆蓋了一層混凝土。雕像和石棺用沙袋保護起來。當情況在1982年達到最嚴重的時候,較重的文物被包裹在木頭和混凝土中。[4][15]
1991年宣布最後停火時,博物館已處於瀕臨毀滅的狀態,裡面被雨水淹沒,外立面滿是子彈和彈坑。占領房屋的民兵用塗鴉塗滿了內牆。博物館的收藏品狀況也很嚴重:小物件在完全不合適的環境中被放置在儲藏室中已超過十五年。國家博物館地基為高水位,導致濕度危險增加,以及儲藏室積水。大型石器留在應急箱中,沒有任何通風,下部邊緣已可見到鹽分腐蝕的痕跡。與文物總局相鄰的翼樓被炮彈炸毀,大火燒毀了地圖,照片和記錄等文件,以及45箱考古文物。所有的實驗室設備都丟失了。[3][4] 在戰爭期間,一些物品被洗劫一空,現在在土耳其博物館展出,另一些則被拍賣。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東西是從外面的商店(主要是在比布魯斯和西頓)偷來的,在那裡才被保留下來,免於損壞和搶劫。[16][17]
重新開放和裝修
[編輯]恢復國家博物館的第一個計劃是在1992年,由當時的文化和高等教育部長Michel Edde提出的。文物總局長卡米爾·阿斯瑪(Camille Asmar)拒絕了拆除保護文物的混凝土牆的提議,因為博物館還沒有門窗來防止進一步的掠奪。加桑·圖埃尼(Ghassan Tueni)捐資修建了博物館巨大的新大門。門窗安裝以後,就開始拆除保護地下室入口的混凝土牆。[14] 修復工作始於1995年,重點是建築物本身,以及收藏品的清點和修復。[4] 1997年11月25日,博物館由當時的總統埃利亞斯·赫拉維正式揭幕,但由於大樓的其餘部分仍在維修中,並且需要進行重大修改以滿足現代博物館學標準的要求,因此只有一部分底樓和地下室可進入。博物館於1998年7月再次對公眾關閉,以進行修復工作。[3] 1999年10月8日,在總統埃米爾·拉胡德的贊助下,博物館重新向公眾開放。[3][4]
國家博物館的修復工作由文化部,文物總局和國家遺產基金會負責[4][18] 根據法國建築師,都市計畫師和設計師讓·米歇爾·威爾莫特(Jean-Michel Wilmotte)的計劃進行。[19] 1999年,黎巴嫩政府發起大規模運動,以追回內戰期間被盜或買賣的文物。[20]由於黎巴嫩法律規定任何超過300年歷史的物品均屬於國家所有,因此從倉庫或私人住宅中發現了許多文物。[21] 2011年,底樓修復實驗室搬遷,一個以莫里斯·切哈卜王子命名的新展覽廳向公眾開放。[22]
地下室重新開放
[編輯]地下室的開業時間原定於2010年11月,[23] 但由於技術和財務困難而推遲。2014年,在黎巴嫩文化部長羅尼·阿拉伊吉的倡議下,和義大利政府的財政和技術支持下,開始進行700平方米的修復工程。義大利政府 為該項目提供了120萬歐元通過義大利發展合作.[24][25][26]地下室終於在2016年10月7日重新開放,正式儀式由黎巴嫩總理塔馬姆·薩拉姆和義大利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長保羅·真蒂洛尼主持.[25]
地下室收藏品展示了史前時期直至鄂圖曼帝國時期的墓葬藝術。收藏的亮點包括來自福特收藏的31具腓尼基人形石棺,描繪聖母瑪利亞的壁畫可追溯到公元 240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聖母像之一。其他值得注意的文物是夸底沙聖谷天然保存的馬龍木乃伊和泰爾壁畫墓[25][26]。
建築
[編輯]該博物館的設計是法國靈感的[27]埃及復興式建築,由建築師安東尼·納哈斯(Antoine Nahas)和皮埃爾·勒普里斯·林格(Pierre Leprince-Ringuet)設計,用黎巴嫩石灰石建造。它包括地下室、底樓、夾層和露台。中間區域的夾層上方覆蓋玻璃屋頂,產生自然的頭頂光。
整個場地約5500平方米,展覽面積總計6,000平方米。緊鄰的博物館附樓和行政辦公室占地約1,000平方米。[5]
館藏
[編輯]貝魯特國家博物館收藏約100,000件文物,目前展出1300件文物。[28] 博物館的陳列按照從史前開始,到鄂圖曼帝國時代結束的時間順序。
參觀線路開始於底樓,那裡展示了83件大型文物,其中包括石棺,馬賽克雕像和浮雕。上層展示1243件中小型文物,現代陳列櫃中按時間順序和主題排列,柔和的燈光,和具有放大效果的玻璃,強調了這些文物的美學方面。[3]
史前史
[編輯]該館藏有早期漁獵-收集社會的史前文物[7],從舊石器時代初期(公元前1M–150,000年)到新石器時代(公元前9000-3200年), 通常是矛頭、火石、魚鉤和陶器。[29]
這些是在黎巴嫩全境的洞穴中發現的。[29] 整個黎巴嫩大約發現了500個史前遺址,而貝魯特市大約發現了50個遺址[7]。
青銅時代
[編輯]在青銅時代(3200-1200 BCE),黎巴嫩出現第一個設防的村莊,商業和海上活動的發展,在比布魯斯發明世界上最早的字母腓尼基字母。[29] 藏品包括博物館的傑作:比布魯斯國王阿西拉姆的石灰石石棺,有用腓尼基字母書寫的最古老的文字。[30] 藏品亮點:
- 比布魯斯方尖碑神廟:
- 比布魯斯小雕像:鍍金青銅,方尖碑神廟 –比布魯斯, 公元前19-18世紀
- 裝飾的刀:黃金和象牙,方尖碑神廟–比布魯斯,公元前19-18世紀
- 斧頭: 黃金,方尖碑神廟– 比布魯斯, 公元前19-18世紀
- 瑞希普小雕像:鍍金青銅,方尖碑神廟–比布魯斯,公元前19-18世紀
- 阿比謝姆方尖碑
- 從比布魯斯皇家公墓:
- 阿西拉姆國王的石棺:石灰石,比布魯斯皇家公墓,公元前10世紀[10]
- 葉普謝穆·阿比國王的王冠和權杖:黃金和青銅,皇家公墓,比布魯斯,公元前18世紀
- 阿比謝姆國王的珠寶收藏: 黃金和寶石,皇家公墓,比布魯斯,公元前18世紀
- 鴨形化妝品盒:象牙,賽達,公元前14世紀[29][31]
鐵器時代
[編輯]黎巴嫩的鐵器時代(公元前1200–333年)見證了腓尼基文明的高潮,其海事擴張,以及腓尼基字母向其他文化的傳播,都達到了頂峰(見希臘傳說,泰爾卡德摩斯)。在這段時期內,經過一段自治時期,該地區的城邦處於亞述、巴比倫和波斯 霸權統治之下。占領文明影響了腓尼基的陶瓷、珠寶和象牙製品,雕像和石棺。[29]
該系列的主要亮點包括:
希臘化時期
[編輯]希臘化時期(公元前333 - 64年) 公元前333 年,亞歷山大大帝決定性地戰勝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腓尼基的大門向希臘征服者敞開。
亞歷山大死後,腓尼基最初屬於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在帕尼翁戰役之後,歸屬立足今伊拉克的塞琉古帝國。塞琉古帝國廢除了當地的君主,任命希臘名字的總督來統治腓尼基城市。
在波斯時期進入腓尼基的希臘影響力,如今大為增強。在哈拉耶布發現的小雕像,顯示出愛琴海對當地工匠的影響。不斷蔓延的希臘化,與當地的閃米特人產生互動,但後者仍然忠誠於其神靈和語言。它導致了一種藝術和建築上的共生,這在Umm al-Amad和Bustan esh Sheikh的文物中得到了最好的說明。
收藏亮點:
羅馬時期
[編輯]公元前64年,羅馬將軍龐培的軍事遠徵結束了塞琉古帝國的無政府狀態,腓尼基成為羅馬世界的一部分。但羅馬內戰仍然破壞該地區,直到公元前31年,奧古斯都統治之下, 羅馬和平擴展到這個地區。羅馬和平有利於國際貿易,並發展了銀匠、玻璃、紡織品和陶瓷等當地工業。
羅馬時期(公元前64年– 395年)部分收藏重點包括:
- 阿基里斯 石棺:大理石,泰爾,公元2世紀
- 醉酒丘比特石棺:大理石,泰爾,公元2世紀
- 綁架歐羅巴馬賽克:朱拜勒,公元3世紀
- 許癸厄亞雕像:大理石,朱拜勒
- 卡利俄佩和古希臘七賢馬賽克:巴勒貝克,公元3世紀
- 狄俄倪索斯半身像:大理石,泰爾,公元3世紀
拜占庭時期
[編輯]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去世後,羅馬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黎巴嫩的城市屬於後者,並且在392年基督教成為國教。皇帝下令拆除異教徒的廟宇,但像阿多尼斯和朱庇特崇拜在當地居民中仍然活躍,保留了好幾個世紀。
拜占庭時期(公元395 – 636年)的文物包括:
- 「嫉妒」馬賽克:貝魯特
- 教堂司祭席:大理石,貝魯特
- 硬幣和珠寶收藏
阿拉伯征服,馬穆魯克時期
[編輯]阿拉伯人征服黎巴嫩在公元637年完成。在在6世紀的地震後,沿海城市的擴張速度有所放緩,但在倭馬亞王朝時期恢復了增長。他們的港口和造船廠恢復了活動,腹地也進行廣泛的農業灌溉工作。
黎巴嫩受到各種王朝變遷的直接影響,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法蒂瑪王朝、塞爾柱王朝、阿尤布王朝和馬穆魯克先後掌權。在這段漫長的時期內,伊斯蘭教傳播開來, 阿拉伯語成為政府的語言,然後逐漸取代了當地的方言。馬穆魯克時期(公元636年至1516年)的文物包括硬幣、黃金首飾和釉面的陶瓦碗[29]。
出版物
[編輯]位置和設施
[編輯]該博物館位於貝魯特的Mazra'a區,Abdallah al-Yafi大道與大馬士革路的交匯處。兩側是貝魯特競技場和文物總局大樓。[32][33][34]。一樓入口大廳的側面是一間小劇院和一家禮品店。[4]
-
Side of the museum
-
Statue
-
Main hall
參考文獻
[編輯]- ^ Central Administration for Statistics. 2006 Statistical monthly bulletin. [2010-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3).
- ^ Farshakh Bejjani, Uan. المتـــاحف للجميـــع!. al-Akhbar (Beirut). 2010-06-23 [2010-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2).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Charles Kettaneh Foundation; Omar Daouk Foundation. A visit to the Museum... The short guide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Beirut, Lebanon. Anis commercial printing press. 2008: 96. ISBN 978-9953-0-0038-1.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Bienvenue au Musée National de Beyrouth. The Beirut National Museum Official Site. [2008-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8).
- ^ 5.0 5.1 5.2 5.3 5.4 Brigitte Colin. The Beirut Museum Opens its Doors (.pdf). UNESCO. [2008-04-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3).
- ^ Lee, David C.J. Ernest Renan: In the Shadow of Faith. London, UK: Duckworth. 1996. ISBN 0-7156-2720-1.
- ^ 7.0 7.1 7.2 Helga Seeden. Lebanon's Archaeological Heritage. Lebanese Center for Policy Studies. [2008-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16).
- ^ 8.0 8.1 8.2 Where @ Lebanon.com – Museums – National Museum. [2008-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17).
- ^ Kaufman, Asher. Reviving Phoenicia: in search of identity in Lebanon. I.B.Tauris. 2004-01-23: 277. ISBN 9781860649820.
- ^ 10.0 10.1 10.2 Young, Penny. Beirut's past comes to life. History Today (London). October 1995, 45 (10): 4 [2008-04-24]. 0018-2753.
- ^ 11.0 11.1 Viner, Katharine. Rubble rousers. The Guardian (London). 1999-03-06 [2018-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 ^ Beirut National Museum. [2008-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8).
- ^ de Baets, Antoon. Censorship of historical thought: a world guide, 1945–2000.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2: 694. ISBN 978-0-313-31193-2.
- ^ 14.0 14.1 Nina Jedijian. Saving the Beirut National Museum. The Daily Star. [2008-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Fabio Maniscalco.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the Safeguard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Event of Armed Conflict (.pdf). Webjournal. [2008-04-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3).
- ^ Gariné Tcholakian. Poignant exhibition showcases Debaal artifacts 40 years after discovery. Daily Star. [2008-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Fisk, Robert. The biggest supermarket in Lebanon – A Journalist investigates the plundering of Lebanon's heritage. Berytus (Beirut: 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 1991, XXXIX [2008-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7).
- ^ Beirut's Architecture. [2008-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7).
- ^ Biography Jean-Michel WILMOTTE. [2008-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9).
- ^ Erlich, Reese. Lessons from Beirut on bombed-out art.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003-08-21 [2018-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4)..
- ^ Christopher Hack. Lebanon recovers ancient treasures. BBC news. 1999-03-24 [2008-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8).
- ^ المتحف الوطني | الجهات التابعة | وزارة الثقافة. وزارة الثقافة. [2017-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 ^ Beirut Museum to Open Basement in November – Jad Aoun. [2020-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6).
- ^ National Museum's basement rises from the dead. The Daily Star Newspaper - Lebanon. 2014-05-17 [2016-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5).
- ^ 25.0 25.1 25.2 Bassam, Leila. عرض نواويس ومقتنيات جنائزية ورسم للعذراء في المتحف الوطني اللبناني. ara.reuters.com. Thomson Reuters. [2016-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2) (阿拉伯語).
- ^ 26.0 26.1 The National Museum's Underground Floor Officially Reopened! | Blog Baladi. blogbaladi.com. [2016-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美國英語).
- ^ Blake, Emma; Arthur Bernard Knapp. The archaeology of Mediterranean prehistory. Blackwell studies in global archaeology 6 2005. Wiley-Blackwell. 2005. ISBN 9780631232681.
- ^ Pharès, Joseph. The National Museum of Lebanon in Beirut. Museum International (UNESCO). December 2003, 55 (3–4): 38–43. S2CID 162203085. doi:10.1111/j.1350-0775.2003.00435.x.
- ^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Bienvenue au Musée National de Beyrouth – Collection. The Beirut National Museum Official Site. [2008-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9).
- ^ UNESCOPRESS. Twenty-nine new documentary collections inscribed on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 UNESCO. [2008-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30).
- ^ Parrot, André; Maurice Chehab; Sabatino Moscati. Les Phéniciens. Gallimard. 2007. ISBN 978-2-07-011897-7 (法語).
- ^ National Museum of Beirut (Lebanon): Address, Phone Number, Tickets & Tours, Attraction Reviews - TripAdvisor. www.tripadvisor.com. [2016-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6).
- ^ Ministère de la Culture. culture.gov.lb. [2016-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1-24).
- ^ Planet, Lonely. National Museum of Beirut - Lonely Planet. Lonely Planet. [2016-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5).
外部連結
[編輯]- Beirut National Museu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360 Panorama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Beirut
- The National Museum of Beiru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naharTV, 12 September 2009
- The Lebanese British Friends of the National Museum
- The National Museu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iscover Leba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