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憶青
外觀
鄒憶青(1938年3月21日—),女,中國湖南省益陽縣人。一級編劇,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會員。曾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此後於198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
生平
[編輯]1938年出生在湖南省益陽縣的一個書香門第。兒時曾跟隨父母輾轉湖南、武漢、上海,讀完了小學(1944年在湖南省益陽縣桃花江光華小學讀書,1946年到湖北省後在青山小學讀一學期,後在武漢寧波同鄉會某學校繼續讀一學期,1947年在上海讀高小,1948年底到湖南省泥江口,1949年小學畢業)。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鄒憶青回到益陽縣的家鄉並休學一年。[1]
1950年秋,鄒憶青考入益陽縣一中,1951年5月4日,她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曾任益陽縣學聯宣傳部長、學生會女生部長、少先隊輔導員。1953年秋,考入長沙雅札中學(後改為長沙五中)。1956年秋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五年後畢業,被分配到北京,又由北京市委組織部按其意願分配到中國京劇院從事劇本創作工作。文革期間,曾去紅藝五七幹校勞動兩年,又在幹校小學教學三年。退休前擔任中國京劇院藝術創作室主任。1998年退休。[1]
作品
[編輯]京劇
- 京劇《春草闖堂》,編劇:范鉤宏,鄒憶青;導演:鄭亦秋。中國京劇院1963年首演,主演:劉長瑜。
- 京劇《青春紅似火》(王傑組劇),編劇:何明敬,李佩軍,鄒憶青。1960年代由中國京劇院首演,主演:夏永泉等。
- 京劇《新嫂子》,編劇:鄒憶青。1960年代由中國京劇院首演,主演:張曼玲。
- 京劇《蝶戀花》,編劇:戴英祿,范鉤宏,鄒憶青;導演:鄭亦秋;作曲:關雅濃、張復、鄒功甫等。中國京劇院1977年首演,主演李維康。(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曾錄播該劇。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該劇劇本)
- 京劇《王昭君》,編劇:戴英祿,鄒憶青;導演:李紫貴、金侗;作曲林鑫濤、張建民。中國京劇院1980年演出,主演楊春霞。(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曾錄播該劇)
- 京劇《李清照》,編劇:戴英祿,鄒憶青;作曲:關雅濃。中國京劇院1981年首演,主演李維康、耿其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曾錄播該劇。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該劇劇本)
- 京劇《沉海記》,編劇:戴英祿,鄒憶青。中國京劇院1982年首演,主演劉秀榮、張春孝。
- 京劇《智取生辰綱》,編劇:戴英祿,鄒憶青。中國京劇院1983年首演。主演朱秉謙、袁國林。(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曾錄播該劇)
- 京劇《李鳳姐》,編劇:戴英祿,鄒憶青;導演:金侗。中國京劇院1986年首演。主演李維康、耿其昌。
- 京劇《晨鐘驚夢》,編劇:戴英祿,鄒憶青;導演:徐玉川;作曲:關雅濃。北京京劇院1988年首演,主演王蓉蓉。(在文化部1988年於天津舉辦的全國京劇新劇目匯演中獲優秀新劇目獎,1988年在北京市文藝匯演中獲優秀創作獎,參加1989年中國藝術節演出)
- 京劇《玉樹後庭花》,編劇:蔡景鳳,戴英祿,鄒憶青;導演:任鳳坡、白繼雲;作曲:張建民、張復、賈宇。中國京劇院1990年首演,主演劉長瑜。(劇本發表於《劇本》月刊。曾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舉辦的徽班進京二百周年紀念演出。後改編為戲曲電視劇《樂昌公主》,由中央電視台、南京電視台合拍,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電視劇獎)
- 京劇《契丹英後》,編劇:戴英祿,鄒憶青;導演:楊韻青。作曲關雅濃。中國戲曲學院1990年演出,主演袁慧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舉辦的徽班進京二百周年紀念演出)
- 京劇《魂斷巴丘》,編劇:戴英祿,鄒憶青;導演:張雲溪。中國京劇院1991年演出,主演趙永偉。(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在天津舉辦的全國青年京劇團隊新劇目匯演並獲獎)
- 京劇《宋慶齡》,編劇:戴英祿,鄒憶青;導演:孫洪勛;作曲張建民、林鑫濤、賈宇。主演陳淑芳。(為宋慶齡基金會舉辦的宋慶齡誕辰百年紀念活動而創作並演出)
- 京劇《北國紅姑娘》,編劇:戴英祿,鄒憶青;導演:白繼雲、任風坡;作曲張建民、李金泉、李亦平、邱小被等。中國京劇院於1995年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之際公演,主演李紅梅等。(1995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於北京舉辦的全國戲曲現代戲新劇目匯演,獲優秀演出獎。1996年獲中共中央宣傳部第五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五個一工程獎」)
- 京劇《寶馬圓情》,編劇:蘇移,鄒憶青。中國京劇院1997年演出。(參加第五屆中國戲劇節,獲優秀劇目獎等獎項)[1]
徽劇
電視劇
- 電視劇《嶗山道士》,編劇:戴英祿,鄒憶青;導演:楊潔。中國中央電視台1980年錄播
- 電視劇《扇畫謎》,編劇:戴英祿,鄒憶青。北京音像出版社1983年錄製。
- 25集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編劇:戴英祿,鄒憶青,楊潔;導演:楊潔。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攝製。(獲《大眾電視》「飛天獎」、中國電視劇「金鷹獎」)
- 5集京劇電視劇《蝶戀花》,與戴英祿合作改編;導演:張大來。北京電視台1997年錄播。[1]
廣播劇
木偶劇
著作
[編輯]- 有數十篇(部)劇本、劇論、劇評、散文、人物傳記等刊登發表於《中國戲劇》、《劇本》月刊、《中國京劇》、《戲曲群星》、《中國文化報》、《成都舞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湖南日報》、香港《大公報》、《古今著名婦女人物》、《將帥夫人》、《中國大資本家傳》等報章書刊。[1]
- 戴英祿 鄒憶青合編,俚雅劇作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