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鄭樓鎮

座標33°47′49″N 118°29′50″E / 33.79688°N 118.49732°E / 33.79688; 118.4973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鄭樓鎮
鄭樓鎮的位置
地圖
坐標:33°47′49″N 118°29′50″E / 33.79688°N 118.49732°E / 33.79688; 118.49732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宿城區
村級區劃單位數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32 13 02 108
電話區號+86 

區域概況

[編輯]

鄭樓鎮,江蘇省宿遷市洋河新區下轄鎮,隸屬洋河新區。位於宿遷市東南方向,距離市區城區約35公里。北靠大運河與宿豫區仰化鎮隔河相望,南沿古黃河與洋河新區倉集鎮接壤,西與宿城區洋北鎮相連。

京杭運河與古黃河兩河穿境而過,東、南、西分別有二級公路連接325省道,宿遷中心城區第一條鐵路宿淮鐵路以及2019年12月16日開通的的徐宿淮鹽鐵路貫穿境內。

歷史沿革

[編輯]

1957年設鄭樓鄉,歸泗陽縣管轄,1958年改鄭樓公社,1983年復置鄭樓鄉,2000年撤鄉設鎮。

2003年,轄鄭樓、陳圩、古城、張渡4個居委會,胡李、金山、太平、邱莊、大溝、梁莊、金溝7個行政村。2004年,劃歸宿城區管轄。2013年6月劃歸洋河新區管轄。

2017年底鄭樓鎮行政建制被撤銷,併入新成立的洋河鎮。鄭樓鎮更名鄭樓片區,包含鄭樓、陳圩、古城、張渡4個居委會,胡李、金山、太平、邱莊、大溝、梁莊、金溝7個行政村,行政上歸洋河鎮管轄。

人文歷史

[編輯]

鄭樓鎮歷史悠久,曾是南北交通之要道,茶鹽集散之大都,歷代兵家必爭之要地。原始社會,這裡是塗山國女媧氏(或稱女兒國)九夷部落。九夷,後來音訛為套猶。軒轅黃帝時,套猶人曾與之角逐,軍事酋長被人稱為蚩尤。後又衍塗為徐,塗山國又稱徐國,九夷亦音訛為徐夷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廢分封制、置郡縣,改周之套猶國為套猶縣,縣治仍在古城。

公元405年在此設立宿豫縣

晉永興二年(公元305年),琅琊王司馬睿置邸閣於宿豫城在鄭樓鎮古城山南麓,古黃河之北側,相傳有72道階梯直通古黃河底。

「古城」是鄭樓的「長老」,據泗陽縣誌載:東周時屬青州的套猶國,西漢又在套猶國都署套猶縣,唐宋年間,古城一直作為宿遷縣城所在地。史上為套猶縣、宿豫縣、徐州、東楚州、泗州等治所,至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城為水漫,州治南移,縣治北徙,至今古城仍在水中為沙湮埋。

清乾隆年間,淮揚道游擊鄭永泰於此建樓而得名「鄭樓」,並興集市,後王相居此,建「百花萬卷草堂」及亭台、樓榭、假山、魚池,曾經盛極一時。

鄭樓鎮境內的「崔鎮」即今張渡村一帶,古稱「崔鎮」又名「崔野鎮」,自古就是古運河畔有名的驛站,南宋丞相文天祥,被元軍押解北去大都(今北京)曾留宿於此。留詩數首,其中《發崔鎮》詩曰:「高雁空秋興,寒蜚破晚眼。淡煙白似海,野水碧於天。興廢嗟何及,行藏信自然。南人乍騎馬,北客半乘船」。元代狀元、蒙古族大詩人薩天錫、明代大司馬史可法皆來過此地。

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帝南巡視察黃河水務,於四月二十八日御舟泊崔鎮。相傳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乾隆帝沿運河南巡,龍船泊港留宿,聽說崔鎮,因嫌其音同「摧朕」,僅留一宿即匆匆離去。

歷史詩文

[編輯]
《晚次宿预馆》唐·钱 起: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延颈遥天末,如闻万国钟。
《夜半步次古城》唐·杨 衡: 茫茫死复生,惟有古时城。夜半无乌雀,花枝当月明。
《发崔镇》宋·文天祥:高雁空秋兴,寒螀破晓眠。淡烟白似海,野水碧于天。兴废嗟何及,行藏信自然。南人乍骑马,北客半乘船。
《阻风崔镇有感》元·萨都剌:逆风吹河河倒行,阻风时节正清明。南人北人俱上冢,桃花杏花开满城。虽云年有同船好弟兄。
《夜泊古城》明·张惟恕:细雨生寒满,扁舟次古城。风柔春浪息,月落夜潮平。
《古城春望》明·李梦阳:阴阴日欲暮,迢迢春望稀。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孤城还麦秀,白草且花飞。临路柳长袅,前朝今是非。
《过宿迁县》清·弘 历:大堤临运水,宿豫过名城。烟火隔堤庶,仓箱际岁亨。殷勤询吏治,亲切爱民情。花柳迟何碍,吾宁问景行。
《过古城谒三义庙》清·吴伟业:庙貌高原古,村巫荐白苹。河山虽两地,兄弟只三人。旧俗传香火,残碑误鬼神。普天皆汉土,何必史书真。
《古城春望》清·郑牧民:古堞春深色自奇,倾城应有绿珠姿。季伦原是豪华客,一望浑非金谷时。
《薄暮发古城》清·王士祯: 一水天未明,余霞乱相射。错落披金膏,喷流萧瑟瑟。长啸招天风,为我驭海席。吴越指顾间,黄花正秋色。
《古城义聚》清·眭文焕:昔年龙战野,此地跃真龙。不有紫阳笔,万古皆昏蒙。鱼水时未合,飘荡寄孤穷。君臣而骨肉,高义薄苍穹。千载抚遗迹,古驿荒烟丛。圣神长庙享,吴魏直沙虫。正气满天地,长河振烈风。
《古城汉寿亭侯庙》清·李鼎元:兄弟君臣义,遥遥聚古城。三分基已植,六出势先成。剑舞邮亭月,觞飞邸舍旌。河干遗庙在,千载气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