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雷尼 (烏克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雷尼
Рені烏克蘭語
Reni羅馬尼亞語
Рени俄語
城市
雷尼旗幟
旗幟
雷尼徽章
徽章
雷尼在敖德薩州的位置
雷尼
雷尼
雷尼在敖德薩州的位置
雷尼在烏克蘭的位置
雷尼
雷尼
雷尼在烏克蘭的位置
坐標:45°27′15″N 28°16′50″E / 45.454028°N 28.280667°E / 45.454028; 28.280667
國家 烏克蘭
 敖德薩州
伊茲梅爾區
市鎮雷尼市鎮烏克蘭語Ренійська міська громада
首次提及1548年
城市地位1821年
政府所在地68803, Одеська обл., Ізмаїльський р-н, м. Рені, вул. Соборна, 103
政府
 • 市長Плєхов Ігор Вікторович
面積
 • 總計15.24 平方公里(5.88 平方英里)
海拔24 公尺(79 英尺)
人口(2022年)
 • 總計17,736人
 • 密度1,164人/平方公里(3,014人/平方英里)
居民稱謂Ренієць, Ренійка, Ренійці
時區歐洲東部時間UTC+02:00
 • 夏時制歐洲東部夏令時間UTC+03:00
郵遞區號68802, 68803
電話區號+380-4840
網站reniyska-gromada.gov.ua

雷尼[1]烏克蘭語Рені發音:[reˈn⁽ʲ⁾i]羅馬尼亞語Reni),又按俄語名譯為列尼[2](俄語:Рени),是烏克蘭西南部敖德薩州伊茲梅爾區雷尼市鎮烏克蘭語Ренійська міська громада內的城市及該市鎮的行政中心,2020年7月18日前為雷尼區的行政中心。該市位於多瑙河左岸,距離州府敖德薩58公里,面積15.2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4米,2022年人口數量為17,736人[3]

歷史

[編輯]

基輔羅斯時代,此地有河港。首次在文獻中提及該市則是1548年,當時處於摩爾多瓦公國統治下。由於位於多瑙河畔,該市很快成為手工藝和貿易的中心,商品包括香料、奢侈品、清漆、膠水、布、絲綢和其他商品,服務商船和河碼頭的工人人數也增加,此外還有工匠和少量農民。[4]

1574年哥薩克人曾在雷尼附近打敗了土耳其鄂圖曼帝國,但在1621年,鄂圖曼帝國重新占領了該市,一度更名為「托馬羅沃」。在鄂圖曼帝國統治下,該市作為貿易中心走向衰落。18世紀下半葉的兩次俄土戰爭期間,俄軍曾兩次攻占該市。1806年(第七次俄土戰爭期間),該市被俄羅斯占領,並在隨後的《布加勒斯特條約》中,併入俄羅斯帝國版圖。[4]

隨後斯拉夫人逐漸移民至該市。該地還收留了不願在鄂圖曼帝國統治下的比薩拉比亞人和保加利亞人。該市人口的迅速增長也帶來了問題:移居於此的人多為流民甚至逃犯;絕大多數居民很貧困;部分年份瘟疫橫行,死亡率高於出生率;民族混雜(有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猶太人、摩爾多瓦人、保加利亞人和希臘人)。1821年獲得城市地位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該市逐漸建立起來。[4]

1863年波蘭起義期間,該市的波蘭人團體也組織起部隊,並越過羅馬尼亞返回波蘭。1877年經過該市的鐵路開通。[4]

20世紀初,海輪逐漸開始駛入雷尼港,該市成為連通黑海多瑙河的港口。同時,社會民主黨人和布爾什維克也在該市建立了地下組織。[4]

俄國二月革命爆發後,該市仍由孟什維克把控。1918年,整個比薩拉比亞地區被羅馬尼亞占領。[4]

羅馬尼亞統治

[編輯]

1919年,整個比薩拉比亞地區陷入饑荒、流行病和失業中,1925年又發生旱災,在羅馬尼亞統治的時期,該市的經濟和航運較為蕭條。與此同時,地下工人運動在該市此起彼伏。[4]

蘇聯統治

[編輯]

1940年,羅馬尼亞向蘇聯移交比薩拉比亞。蘇聯將該市併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實施了公有化。[4]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多瑙河艦隊雷尼分隊曾和羅馬尼亞炮兵交戰。1941年7月19日,該市被德國和羅馬尼亞聯軍攻占。1944年8月26日被蘇軍解放,戰爭給該市帶來的經濟損失約2億盧布,該市市民有553人獲得蘇聯頒發的勳章。隨後該市重建了交通設施、企業、學校和住宅等。此外還新建了兩座油廠、一座瓷磚廠和一座柴油發電廠。[4]

20世紀60年代,雷尼港得到了升級,更新了大量機械化設備,建立了新的客運碼頭和深水碼頭,成為蘇聯重要的港口,並作為1966年建城150周年[注 1]獻禮;當年世界11個國家的貨船駛入雷尼港,表示祝賀。[4]

烏克蘭統治

[編輯]

1994年3月,在第二屆泛歐會議上,歐洲各國達成協議,將建設9條跨歐洲大陸,連接西歐和中、東歐的交通走廊。其中7號走廊為多瑙河水陸交通線,經過伊茲梅爾和雷尼港[5][6]。1998年3月,烏克蘭政府通過了有關該項目的建設國際交通走廊與國內交通網的計劃[6]

俄烏戰爭

[編輯]

俄烏戰爭期間,由於俄軍從2022年2月到8月封鎖敖德薩,該地區的貿易被暫停[7]

自從烏軍於7月初於蛇島戰勝,在黑海的俄軍船隻威力大減,該州的貿易隨即興起,讓各大港口,包括敖德薩伊茲梅爾和該市等,能再次搬運出口貨物,特別是大麥[8]

教育

[編輯]

20世紀初的該市的教育並不發達,只有兩座小學,1906年只有6名畢業生。1935年,該市的俄語學校被羅馬尼亞關閉。1940年蘇聯統治後,試圖恢復學校、掃除文盲,但被戰火打斷。戰後蘇聯政府掃除了文盲,建成了6所全日制學校(其中3所是八年制中學)以及2所非全日制函授學校,到70年代時已有教師共230人。[4]

圖集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周定國 (編). Reni 雷尼.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8-01. ISBN 978-7-500-10753-8. OCLC 885528603. OL 23943703M. NLC 003756704. (簡體中文)
  2. ^ 乌克兰地图. 北京: 中國地圖出版社. 2023. ISBN 9787520431699. 
  3. ^ Number of Present Population of Ukraine, as of January 1, 2022 (PDF). 烏克蘭國家統計局. [2023-03-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8-10) (烏克蘭語及英語).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Історія міст і сіл Української РСР(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地方志). [2023-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5) (烏克蘭語). 
  5. ^ 乌克兰积极加入跨欧洲交通走廊建设. 新華社. 1998-05-11 (中文(中國大陸)). 
  6. ^ 6.0 6.1 馬貴友. 乌克兰今昔. 2000-05: 275-276 (中文(中國大陸)). 
  7. ^ Odesa struggles back to life after lifting of Russia’s port blockade. Financial Times. 2022-08-18 [2023-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3) (英語). 
  8. ^ Axe, David. First, Ukraine Liberated Snake Island. Now, It’s Shipping Grain From Nearby Ports.. Forbes. [2023-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6) (英語). 

注釋

[編輯]
  1. ^ 原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