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須彌山石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須彌山石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
座標36°16′27″N 105°59′01″E / 36.27417°N 105.98361°E / 36.27417; 105.98361
分類石窟寺
時代北朝
編號2-12
認定時間1982年

須彌山石窟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西北的須彌山上,是一批開鑿於北朝唐代的石窟的總稱,部分石窟被開鑿於時期。該石窟周圍曾建有佛教和道教寺廟,但後來全部損毀。此後,石窟群在海原大地震文化大革命時期曾遭受大規模破壞,後來又因嚴重風化和遭到盜鑿而損毀嚴重。相關文物部門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對須彌山石窟進行了多次修繕。近年來,石窟受到風化的破壞。1982年,須彌山石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
分布在紅色砂岩山上的石窟

須彌山石窟的開鑿年代沒有明確記載,根據現存石窟可大致判斷其開鑿時間為北魏末年[1]:91。須彌山的開鑿有幾種說法,有說法認為是北魏政府為了轉移人們對政府的不滿,於是開始進一步鼓勵崇佛修禪,大量的石窟在此階段得以開鑿,其中就可能包括須彌山石窟[2]:1;也有說法認為固原在過去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池,在其周圍出現石窟是文化交流的結果[3]:72。此後,須彌山在西魏北周[註 1]隋朝唐朝[註 2]時期均經歷過大規模的開鑿。唐朝時期,須彌山一帶還曾經建造過規模很大的景雲寺。宋朝西夏時期,須彌山石窟曾有多次裝修和修復活動,當地也曾建有多處寺廟。在這一時期,藏傳佛教傳入固原地區[5]:190,這一時期在部分石窟當中出現了藏傳佛教風格的壁畫[6]明朝時,在景雲寺附近還曾經修建過三重樓閣。正統八年(1443年),原景雲寺的僧人重新修建寺廟,明英宗朱祁鎮將該寺廟賜名為圓光寺。此外,石窟周圍還曾建有相國寺。清朝時,須彌山石窟受到大規模修復,這次修復之後在當地還立有碑文予以記載[2]:19-22。明清時期,須彌山一帶曾開鑿有部分藏轉佛教的瘞窟和禪窟[5]:179。自清朝之後,佛教在固原地區的勢力逐漸衰退,一些佛教石窟被改為道教窟,並建有玉皇閣,這些被改鑿的石窟也被當地人稱作子孫宮。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時,寧夏地區發生了海原大地震,石窟遭受嚴重損毀[7],以上所提及的地面建築除石窟外也全部損毀並僅存殘址[4]:1,4

須彌山的位置過於偏僻,以至於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沒能引起考古學界的重視。1956年,須彌山石窟首次被公布於世。1961年,文物部門發布了相關的考察結果,但是內容較為簡略。196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局對石窟進行了整體勘察,並對其中佛教造像保存完整的20個洞窟進行了編號,但相關編號信息沒有對外公開[8]:87。文化大革命時期,洞窟內的大量佛像被砸毀,最大的5號窟曾被當做槍靶[9]。1982年2月23日,須彌山石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1982年5月,寧夏文化廳組織人員再次對須彌山石窟進行考察,並對全部石窟重新編號,不同的石窟群根據附近的遺址等要素取以不同的名稱[4]:1。1986年,北京大學考古系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文物處聯合對須彌山石窟進行考察測繪[2]:1

布局

[編輯]

整體布局

[編輯]
須彌山石窟的一尊菩薩像,可以看到原本的彩繪已經風化剝落得相當嚴重,背後的壁畫也嚴重損毀

須彌山石窟坐落於寧夏固原縣城西北55公里處的六盤山內,海拔約1700至1850米。六盤山在這一地區由於自然風化和雨水侵蝕而分成了若干個山包,石窟就開鑿在這些山包的南側和東側[8]:87,分布範圍的長度達到1500餘米[11]。在1986年的考古勘察中,須彌山石窟總共有132個洞窟被編號[註 3],順山勢由南向北被分為八個區域,其中1至5號窟被編為「大佛樓區」,6至39號窟被編為「子孫宮區」,40至50號窟被編為「圓光寺區」,51至103號窟被編為「相國寺區」,104至108號窟被編為「桃花洞區」,109至118號窟被編為「松樹窪區」,119至125號窟被編為「三個窟區」,126至132號窟被編為「黑石溝區」,而這些編號此後被廣為採用[1]:91

洞窟特徵

[編輯]

北魏

[編輯]

北魏時期的洞窟主要分布在子孫宮區的南面及中部,一共13個,其中4座為中心柱窟,9座為供僧尼居住修行的僧禪窟。北魏時期的禮拜窟規模並不大,中小型居多。窟的平面為方形,窟門上方有明窗,中心柱的四面均開鑿有佛像。佛像的組合以一佛二菩薩為主,也有交腳彌勒、乘象、騎馬、一佛二弟子的造像等。佛像的造型多為高肉髻、面相清秀、長頸削肩的造型,身著褒衣博帶裝,衣紋密集平行式陰線雕刻,大衣披覆龕下。菩薩的造型則多為頭梳高髻、細頸削肩、身著襦裙、披巾在腹部前交叉。弟子則身著袈裟,拱手而立。4座禮拜窟中,22號和28號的中心柱已經塌毀,四壁沒有龕像[4]:4;14號和24號窟保存較為完好[1]:91

西魏

[編輯]

建於西魏時期的佛窟較多,但斷代並不明確,均主要分布在大佛樓和子孫宮區一帶,部分洞窟曾被定為至北魏時期[4]:4。根據不同的窟龕和造像的風格,可以將西魏的洞窟分為前後兩期。前期風格與北魏相近,共有19個洞窟,其中17、32、33號洞窟為中心柱窟,17號和33號窟的中心柱已經被鑿毀,32號窟保存較為完好;佛殿窟有7個,分別為2、8、18、19、20、34、35號窟,但均嚴重風化,以至於無法分辨原貌。後期有6座洞窟,這一時期的洞窟龕室主要為帳形龕,組合主要為一佛二菩薩式,佛像造型略寬,菩薩頭戴花冠,身著袒裙,衣紋為直平階梯型,線條簡略粗疏。在這一批洞窟中,36和37號窟均為中心柱窟,但36號窟中心柱已經被鑿毀,而37號窟中心柱沒有完工。除主要洞窟外,在開鑿於北魏時期的28號窟中出現了大量西魏時期的佛教造像[2]:9-10

北周

[編輯]

北周時期所開鑿的洞窟主要集中在圓光寺區的崖壁上,共分為上下兩層,其中47和48號窟在上層,其餘在下層。這一時期的洞窟以禮拜窟為中心,僧禪窟圍繞在禮拜窟的周圍。僧禪窟以中心柱窟為主,窟內雕刻有梁架、角柱等仿木結構,中心柱柱身四角雕有立柱,下面雕刻有蓮花柱礎,柱子上方則雕刻有櫨斗,櫨斗承接中心柱頂部的梁架以及窟頂的斜枋。中心柱不分層,四面各開一龕。龕的造型以帳形為主,少量為尖楣圓拱龕。帳形龕的龕楣上雕刻有帳褶、蓮花瓣、寶珠、瓔珞等,兩側雕刻有下垂的流蘇,流蘇上端則由龍、鳳、象等造像的嘴部銜住。尖楣圓拱龕的龕楣上有七佛的浮雕。所有龕的組合中,單鋪一一佛二菩薩為主,更多的則是三佛、七佛的題材。在造像風格方面,佛像相比較起北魏、西魏的造像更加粗壯敦厚,面相較圓,面部表情較為嚴肅。而菩薩的造像則較為婉約[2]:10-11

北周時期的洞窟中有45、46、47、48、51五處中心柱窟。受到北周武帝滅佛的影響,51號窟未能雕刻完成,而47和48號窟則僅僅雕刻出了窟龕的形狀[2]:11,但在48號窟中出現了大量藏傳佛教的壁畫造像[6]

隋代

[編輯]

由於隋代享國時間較短,須彌山石窟中在隋代所開鑿的洞窟數量也並不多,中心柱窟僅有67號和70號兩座,附屬的僧禪窟圍繞在中心柱窟旁。中心柱窟的主室為方形,窟內雕刻有仿木結構,窟頂為覆斗型,北面牆壁鑿有1龕,東西兩面各開3龕,中心柱的四角位置的仿木結構與北周時期的比起來較為簡化。中心柱基座較高,柱身不分層,四面均有開龕。龕以帳形、尖拱形、圓拱形為主,其中帳形龕紋飾較為簡單。造像組合以一佛二菩薩居多,主龕內也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組合。在造像風格方面,隋代的造像基本繼承了北周的風格,但是在體型刻畫方面更偏重寫實,而且佛像的身體比例略有不協調[2]:15

唐代

[編輯]

唐代時期的洞窟的數量在須彌山石窟當中是最多的,其中主要的洞窟包括1、5、52、53、54、62、64、69、71、72、75、76、77、78、79、80、82、83、86、87、88、89、90、105號等佛窟,其中5號窟為整個須彌山石窟最大的一座,高達20.6米,也被稱作大佛樓。唐代的雕鑿總共可分為三個時期[2]:17-19

  • 第一個時期在高宗永隆元年至武周如意元年(680-692年)時期,這個時期共雕鑿了2個大像窟和3個禮拜窟,2座大像窟即為1號窟和5號窟(大佛樓),佛殿窟為77,78,79三座,主室為方形,窟頂為覆斗頂或者平頂,三面牆壁均建有佛壇。造像整體組合為三佛題材,造型風格偏豐滿健壯,但是造型上略顯僵硬。
  • 第二個時期為武周如意元年至玄宗先天元年(682-712年),這個時期的禮拜窟有52、53、54、69、71、72、75、76、80、82、83、86、87、88、89號窟,有佛殿窟和涅槃窟兩種,其中涅槃窟僅75號窟一座,窟內造像以釋迦摩尼涅槃為題材,這一題材在全中國範圍內的佛教石窟都非常罕見;佛殿窟與第一時期的窟較為類似,佛像的造型的僵硬感減弱。
  • 第三個時期的佛窟大約為玄宗先天元年至代宗大曆十四年(712-779年),這個時期的禮拜窟分為中心柱窟和佛殿窟兩種,號碼分別為62、64以及105窟。這一時期的佛龕除62號在造像內容上有較大不同之外,其他基本上延續了之前的形制。

明清

[編輯]

明清時期的洞窟主要位於松樹窪區,以藏傳佛教的瘞窟和禪窟為主[5]:179

保護

[編輯]

1982年,須彌山石窟文物管理所成立。1984年,須彌山文物管理所陸續對重要洞窟及被破壞部分進行了搶險加固修繕,並根據窟前的建築遺蹟,修建了有保護性窟檐和防水雨篷,但這批雨雨篷在2007年時被檢測出了裂縫,並且這些裂縫直接危害到了石窟的安全[13]

2002年,須彌山文物管理所採用丙烯酸類保護材料進行了第一期防風化化學藥物塗滲加固工程,這次工程減緩了一些重點洞窟石雕的風化速度,延長了洞窟的保存壽命。但由於開銷過於巨大,此後的保護材料塗抹工作一直沒能進行[9]。由於盜鑿佛像的違法活動一度非常猖獗,石窟文物管理所被迫派遣專人在晚上對石窟進行看護[11]。由於所雕鑿石窟所處的岩質很容易被風化,加之盜鑿導致的嚴重破壞,2007年,須彌山石窟被列入美國世界歷史遺蹟保護基金會公布的2007-2008年「世界百大瀕危文明遺址」名單當中[13],近年來由於風化作用,損毀加快,科學保護迫在眉睫[11]

2009年,須彌山石窟文物管理所對石窟附近裸露出樹根的古樹在不傷及裸露出的樹根的前提下加固了鋼筋。過去的山路全部予以砌護,巡山道路全部鋪了石條,電線全部掩埋到地下[14]

2014年10月,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完成寧夏須彌山石窟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編制任務,該景區是經國務院審定批准的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繼西夏王陵風景名勝區之後的第二處國家級風景區[15]。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寧夏代表團正式提議將包括須彌山石窟在內的多處文物保護單位列入絲綢之路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擴充名單當中[16]

影視作品

[編輯]

1996年楊佩佩製作的台灣電視劇《新龍門客棧》曾在此地取景拍攝

注釋

[編輯]
  1. ^ 在北周武帝滅佛期間,須彌山石窟曾經大規模停工[2]:14
  2. ^ 在唐朝與吐蕃交戰期間,須彌山的石窟雕鑿曾經一度停止,大量佛像未能完工[4]:20;此外,安史之亂也對這裡的佛像雕鑿造成了極嚴重的影響[2]:18
  3. ^ 關於須彌山石窟的洞窟數量,存在著132和151兩種說法[12]:87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國家文物局教育處編. 佛教石窟考古概要.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3-11-01: 500. ISBN 7-5010-0658-X.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北京大學考古系編著. 须弥山石窟内容总录.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7: 198. ISBN 7-5010-0965-1. 
  3. ^ 劉策,余增德編著. 中国的石窟.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7-01-01: 140. ISBN 7-80511-374-2. 
  4. ^ 4.0 4.1 4.2 4.3 4.4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編. 须弥山石窟.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8-09: 219. ISBN 7-5010-0212-6. 
  5. ^ 5.0 5.1 5.2 溫玉成著. 中国石窟与文化艺术. 上海: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3-08-01: 552. ISBN 7-5322-1243-2. 
  6. ^ 6.0 6.1 薛正昌. 须弥山石窟与藏传佛教造像. 甘肅社會科學. 2013-01: 182–185. 
  7. ^ 须弥山石窟真的“濒危”了吗. 中國民族宗教網. 2007-06-19 [2015-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6) (中文(中國大陸)). 
  8. ^ 8.0 8.1 李裕群. 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3: 267. ISBN 7-5010-1409-4. 
  9. ^ 9.0 9.1 張永帥. 须弥山石窟“濒危”之痛. 寧夏日報. 2007-06: 4. 
  10.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2010-12-22 [2015-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9) (中文(中國大陸)). 
  11. ^ 11.0 11.1 11.2 濒危文明遗址:哭泣的宁夏须弥山石窟. 新華社湖北頻道. 2007-06-28 [2015-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3) (中文(中國大陸)). 
  12. ^ 李裕群著. 山野佛光:中国石窟寺艺术——中华文明之旅.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01-01: 189. ISBN 9787220065521. 
  13. ^ 13.0 13.1 须弥山石窟保护之困. 新華網. 2007-06-28 [2015-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8) (中文(中國大陸)). 
  14. ^ 一度“濒危”的宁夏须弥山石窟正在得到有效保护. 新華網. 2009-10-28 [2015-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3) (中文(中國大陸)). 
  15. ^ 宁夏须弥山石窟风景名胜区总规编制完成.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4-10-24 [2015-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4) (中文(中國大陸)). 
  16. ^ 从国家层面推动宁夏“丝路”申遗. 新華社寧夏頻道. 2009-10-28 [2015-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3)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