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南京反非洲留學生抗議事件
南京非洲留學生事件是在中國南京發生的一次大學生群眾反對非洲留學生不當行為的遊行集會事件,由1988年12月開始,直至翌年1月。
背景
[編輯]對部分非洲留學生的不滿情緒也許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政府為很多來自「親華」非洲國家的學生赴北京留學提供獎學金。這項政策原來是本於「第三世界大團結」,也因為毛澤東把反對白人帝國主義鬥爭,與卡爾·馬克思的階級鬥爭聯繫起來。但在民間,這項被政界看來極富積極意義的政策卻也引來了不少紛爭,甚至引起所謂種族矛盾的爭論。早期非洲留學生中多數來為本國政界要員的子女或本身來自比較富裕的家庭,但隨著大批留學生而進入中國,人數不斷攀升,其整體素質下滑的負面影響也隨之而來。由於當時在中國留學生仍屬「新鮮事物」,他們的一言一行不免受到眾人的格外注意。因受中國政府的政策鼓勵與支持,不少非洲學生獲得遠比中國學生要多的「教育津貼」,並多次追加,甚至遠高於當時的團級幹部和高級技術工人的工資水平,而實際上通過常規高考途徑進入大學學習的中國學生除獎學金以及貧困生的專項補貼之外,並沒有享有與非洲留學生等價的所謂的教育津貼。當時的中國處於經濟困難和糧食供應短缺的時期,有大量的非洲留學生利用「不限量、平價購買緊俏商品」的特權進行倒賣牟利。當年的政治環境下,資本主義衣裳下的倒爺,放在本國人身上輕則吃牢飯,重則槍斃也不是沒有過的,但非洲留學生有完全不會受到懲罰的特權。某種程度上,越來越多的非洲留學生依賴於這種政府資助,而資助除了成為政治因素的談資之外顯得不那麼有效。從1970年代中期起,中國共產黨政府允許非洲學生在北京以外地區學習,再度多次引起大規模摩擦事件。
南京遊行
[編輯]在1988年12月24日,兩名非洲男學生與兩名中國女子進入南京河海大學校園。當時是聖誕夜派對。一名中國警衛要求他們的訪客登記,一名非洲學生就女子的身份問題與警衛爭執,警衛置疑其所帶女子為從事特種行業人員,拒絕讓其進入校園。雙方就此發生爭執,口頭爭執很快衍生為推搡以至拳腳相向。校園保衛部門和留學生一方發生了激烈打鬥,留學生一方包括黑人,黃種人和白種人,其中的黃種人是海外中國人的第2代和或第3代到中國的留學生,這個原因是留學生累積的不滿,因為校園衛部門嚴格的校園管理和留學生的自由散漫的衝突。衝突的結果是外國留學生,以非洲留學生居多,取得絕對勝利。消息很快傳遍校園,中國學生普遍認為非洲留學生為帶賣淫女進入校園毆打警衛,從此而引發了中國和非洲學生之間的校園衝突,衝突持續到天明,有13名學生受傷。12月25日中午,傳說300名中國學生聽聞一名中國男子被非洲學生殺死的誤傳,衝進非洲學生宿舍破壞,大喊「殺死黑鬼」之類的口號。警察把中國學生驅散後,很多非洲學生逃往火車站,要到北京向他們母國的領事館尋求庇護,在66次列車發車前砸碎檢票口門窗玻璃,企圖強行登車[1]。有關單位阻止他們登車,並向牽涉衝突的學生問話。火車站的學生數目不久增加到140人左右,因為非洲和其它外國學生恐懼抗議局勢,紛紛往火車站要求前往北京。後來,非洲學生被當時的省委書記保護在無錫的賓館,等待抗議的風頭結束。抗議活動本質是非洲學生和本土中國學生的經濟權利和性權利的不平等,非洲學生享有補貼每月至少600元人民幣,而當時的大學老師只有200元人民幣每月的工資,再加上大陸地區外來黑人引發的大量非婚生子問題,導致中國人的不滿情緒加重。
這個時候,河海大學的中國學生連同其它南京的大學生,組成3000人的集會群眾,要求政府官員起訴非洲學生,並對給予外國人較中國人更多福利的制度進行改革。
結果
[編輯]1989年1月,三名非洲學生涉嫌引起衝突被遣送出境,據非洲學生流傳有一名非洲學生被警察拘押期間被警察電擊生殖器。其它學生返回河海大學,並須遵守新規則。新規則要求夜間不得出外,離開校園須通知校方,只准帶一名中國女友,探訪範圍限定於休息室。賓客仍須登記。
反非洲人集會擴散至其它城市,包括上海和北京。集會規模小於南京。
參考文獻
[編輯]- ^ 七、南京河海大学中外学生冲突事件. 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201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