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古典音樂/名曲選介/存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一期

[編輯]

伊戈爾王子》(Prince Igor)是俄國作曲家鮑羅丁的一部四幕歌劇,取材於東斯拉夫史詩伊戈爾遠征記》,鮑羅丁並未完成全劇,後由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格拉祖諾夫整理完成。這部歌劇是俄羅斯民族樂派的經典之作,其中的「波羅維茨人之舞」相當著名。


第二期

[編輯]

4分33秒》是美國先鋒派作曲家約翰·凱奇的一部音樂作品,任何樂器或樂器組合皆可演奏,但比較常見的是鋼琴的版本。這首曲子分為三個樂章,但根據樂譜,從頭至尾演奏者不演奏出一個音。一般來說,鋼琴演奏者在樂章之間會做出開合琴蓋、擦汗等動作,而在這首樂曲的演奏期間聽眾聽見的各種聲響都可以被認為是音樂的組成部分,因此具有偶然音樂的特徵。這部作品常被稱為「四分半鐘的寂靜」,在音樂界引起過巨大震動,是凱奇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古典音樂作品之一。今年在北京國際音樂節廈門大學漳州校區都演奏了這部作品,引發了較大反響。


第三期

[編輯]

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德國作曲家巴赫的作品,約創作於1717-1723年在克滕宮廷任職期間。這些組曲各包括6個樂章,是按照當時流行的法國風格組曲形式寫成的。每首作品的曲式都十分嚴謹,各樂章即可獨立成章,同時又充滿內在聯繫。每一首組曲都具有不同的音樂性格,同時又極大地開發了大提琴的演奏技巧,在歷史上有極高的地位。然而在整個19世紀,這套作品卻幾乎被遺忘。直到偉大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於1937年首次完整錄製,它才開始漸漸為人所知。現在這套作品是每一位大提琴家的必備曲目,版本非常眾多。著名唱片收藏家韓應潮先生收藏了這套作品的60餘個版本,並對它進行過深入的研究。


第四期

[編輯]

安東寧·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的標題是「自新世界」,一般被稱為「新大陸交響曲」或「新世界交響曲」,中國大陸的音樂愛好者普遍稱之為「德九」。這部交響曲作於1893年,正值德沃夏克旅居美國期間。全曲分為四個樂章,體現了捷克美國民歌風格,是民族樂派交響曲的典範之作,其中第二樂章的一段黑人民歌風格的旋律後被改編為歌曲《念故鄉》,廣為流傳。這部交響曲在世界各地上演十分頻繁,錄音也相當多。著名樂評家於其然先生便以收集這部作品的唱片版本著名。


第五期

[編輯]

大地之歌》是奧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的作品,為女中音(或男中音),男高音管弦樂隊而作,亦有為室內樂隊而作的改編版。全曲共分為六個樂章,實際上呈交響曲的形式,但據傳馬勒本人認為依序將此曲編為「第九交響曲」不吉利(參看第九交響曲魔咒),故最後未將其列為交響曲。曲中採用了七首中國詩人的詩歌作為歌詞,包括李白孟浩然王維等。全曲雖規模龐大,但情感優美細膩,抒發了作者回歸自然,告別人世喧囂的渴望,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此曲一般用德文演唱,但亦有用粵語演唱之版本。

第六期

[編輯]

春之祭》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一部芭蕾舞劇,為佳吉列夫俄羅斯芭蕾舞團而作,是斯特拉文斯基「俄羅斯風格」階段的極致作品,也是他最具有實驗性的作品之一。這部芭蕾的情節主要是講「一個肅穆的異教祭典:一群長老圍成一圈坐著,看見一位少女被要求跳舞直至跳死。她是他們用以祭祀春天之神的祭品」,但是目前基本上都是以管弦樂作品的形式在音樂會上演出。這部作品把粗獷的斯拉夫民族風格和突破性的狂亂節奏結合起來,與傳統芭蕾舞劇的優雅氣質形成鮮明對比。1913年這部作品首演時,全場爆發了一次在音樂史上極為著名的騷亂,多位著名作曲家被捲入群毆。


第七期

[編輯]

阿依達》是義大利偉大的歌劇作曲家朱塞佩·威爾第作曲的四幕歌劇,為埃及總督伊斯梅爾帕夏邀請所寫,1871年首演於開羅,由喬瓦尼·博泰西尼指揮。歌劇講述的是在古埃及宏大歷史背景下,衣索比亞公主阿依達、埃及軍官拉達梅斯,以及埃及公主之間的糾結戀情。在這部歌劇中,威爾第的音樂風格相比以前更為拓寬,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瓦格納的影響。這部歌劇有很多著名段落,包括「凱旋進行曲」「聖潔的阿依達」等。《阿依達》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歌劇之一,演出和唱片版本都極多。更有不少人士專門研究這部作品,包括歌劇研究家文睿彬等。


第八期

[編輯]

彼得魯什卡》是俄羅斯偉大的作曲家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於1910年創作的芭蕾舞劇,應賈吉列夫之邀而寫,於1911年首演於巴黎,由著名舞蹈家尼金斯基首演。舞劇劇情由俄羅斯民間故事改編,敘述一位魔術師在市集上表演木偶戲,結果使三個木偶彼得魯什卡,芭蕾舞女演員和摩爾人都有了生命。彼得魯什卡愛上了女演員,但女演員卻喜歡摩爾人。彼得魯什卡無法忍受,便設法破壞了他們的愛情,摩爾人氣得發瘋,把彼得魯什卡殺死。該劇的音樂富於動力,配器尖銳粗糲,旋律充滿俄羅斯民族風情。後來作曲家還將該劇的部分音樂改編成了鋼琴曲《彼得魯什卡三個片段》,是著名中國鋼琴家王羽佳王明新的保留曲目。

第九期

[編輯]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美國藉作曲家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1934年創作的A小調24段變奏曲,作品編號43,由鋼琴獨奏配以管弦樂團伴奏,類似鋼琴協奏曲。這部作品是拉赫瑪尼諾夫以帕格尼尼為獨琴小提琴創作的《第24號隨想曲》(Caprice No. 24)加以變化以成,帕格尼尼的這首作品曾被大量作曲家改編過,拉赫瑪尼諾夫的這首因其獨特的炫技性與旋律性的結合,以及瑰麗的色彩效果,獨樹一幟。其中的第18變奏旋律極為抒情感人,是拉赫瑪尼諾夫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段落之一,這個旋律雖然仍是帕格尼尼原作變化而成,但卻充滿了拉赫瑪尼諾夫獨特的風格。這段變奏被很多影視作品使用。1934年本作品首演,由斯托科夫斯基指揮費城管弦樂團,作曲家本人演奏鋼琴。


第十期

[編輯]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經常被稱為「皇帝」鋼琴協奏曲,作於1809-1811年,是貝多芬最後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一部鋼琴協奏曲。全曲共三個樂章,第一樂章規模龐大,氣魄雄偉,具有英雄性的音樂形象。第二樂章抒情性強,深刻感人。第三樂章充滿歡欣鼓舞的氣氛。這部作品有優美的旋律和華麗的演出效果,且非常利於鋼琴演奏者發揮高超的演奏技巧,因此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幾乎所有的著名鋼琴家都演奏過此曲。

第十一期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