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喜德寺
外觀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喜德寺曾於2007年8月27日通過新條目推薦投票,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
新條目推薦
[編輯]-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 拉薩的大昭寺附近有至今尚在的哪所佛學院的廢墟?(Gitane創建)--蒙人 ->敖包相會 2007年8月27日 (一) 22:09 (UTC)推薦
- (+)支持金翅大鵬鳥(talk) 2007年8月28日 (二) 02:31 (UTC)
- (+)支持— 哆啦A夢 法寶袋 2007年8月28日 (二) 02:57 (UTC)
- (+)支持--DoraConan 按此入稟本人的對話頁起訴本人 2007年8月28日 (二) 07:22 (UTC)
- (+)支持,—Clithering of Kowloon(tête-à-tête) 2007年8月28日 (二) 10:10 (UTC)
- (+)支持—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07年8月28日 (二) 10:16 (UTC)
- (+)支持——顧心陽≡¤≈☆★☆ 2007年8月28日 (二) 10:27 (UTC)
- (+)支持—Iflwlou [ M { 2007年8月28日 (二) 11:21 (UTC)
- (+)支持-黑暗魔君 2007年8月28日 (二) 12:38 (UTC)
-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7年8月29日 (三) 00:24 (UTC)
侵權
[編輯]我於法國時間2007年8月26日凌晨左右編輯WIKI網頁席德扎倉後接到通知,表示「席德扎倉」頁面與某博客內容重複,涉嫌侵權。這個博客正是我本人的博客,上面的彩色照片也是我本人拍攝。我本人同意將博客上關於席德扎倉的文字內容公布在WIKI上。—gitane 2007年8月26日 (日) 23:17 (UTC)
- 你在這裡聲稱那是你的博客沒有意義,因為我也可以聲稱那是我的,而我不同意將博客上關於席德扎倉的文字內容公布在WIKI上。請在你的博客的相關內容上方或者下方註明「我受權維基百科....」這樣才可以。--蒙人 ->敖包相會 2007年8月26日 (日) 23:29 (UTC)
- 請看完編輯好的內容再禮貌地發表意見可以嗎?—gitane 2007年8月26日 (日) 23:32 (UTC)
- 由於編輯衝突,本人聲明沒有能夠在第一時間顯示編輯內容。現可到有關博客的相應網頁]檢視聲明。—gitane 2007年8月26日 (日) 23:40 (UTC)
「有好多內容是從第三種語言藉助google 直接把網頁翻譯成英語和法語,再比照著翻成中文的」,來源網頁才是版權持有者,該部落格文章(未經授權翻譯有版權的來源)本身已屬侵權,因此該聲明是沒有效力的,本條目仍會以侵權做處理。--RalfX(議) 2007年8月28日 (二) 18:16 (UTC)
- 網絡資料極其零散,我經過長時間的整理,沒有任何一段文章是被「直接」翻譯成中文的,「翻譯」一詞在我博客文章的語境裡,指的是借用英語和法語翻譯工具來理解第三種外語(德語、芬蘭語)和甄別信息的途徑和過程,而不是「translation」。對從網絡或書籍上得到的知識加以轉述,如果也算侵權的話,什麼才叫不侵權?所有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尤其是年代已久的,信息來源全是各種書籍或其他性質的資料,第一手資料幾乎不可能得到,如果一個人通過讀書,上網查找資料了解事件或人物,轉而用自己組織的語言建立維基詞條,這是否屬於侵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認為維基絕大多數內容都屬侵權。我不反對以撰寫學術論文的嚴謹來建立維基詞條,但對大多數詞條、對大多數用戶來說,這恐怕都是難以實現的。請各位編輯考慮。—gitane 2007年8月28日 (二) 18:33 (UTC)
- 將來源語轉換成目標語稱之翻譯,不論中間的途徑與過程。轉述可能侵權,差別在於表達形式,參考但不抄襲。只要聲明確定文章沒有侵權即可,不用贅言。--RalfX(議) 2007年9月2日 (日) 02:52 (UTC)
六座拉康
[編輯][1]說「又在大昭寺周圍倡建了六座小經堂(拉康)。在東面建有「噶如」和「麥如」二經堂;在南面建有「噶瓦」和「噶瓦蔡」二經堂;在北面建有「扎康」和「強康」二經堂。」
席德扎倉是六座拉康,和這六座為何不同?--蒙人 ->敖包相會 2007年8月27日 (一) 16:11 (UTC)
- 文中的麥如寺就是木如寺,在北京東路,大昭寺的東邊;"六座拉康",指的是公元7世紀在靠近大昭寺的地方修建的六個小拉康,其中包括大昭寺東南的木如寧巴(現在北京東路的木如扎倉是後來遷過去的)。根據英國The Tibet Album Project原始資料記載,席德扎倉確屬於六座拉康之一(見連結),但公元7世紀建成的那座拉康的名字已不可查(西藏的寺院基本上以一個或幾個最初建立的經堂或扎倉為起點,不斷發展壯大)。這篇文章里指出的6座拉康,除了木如寧巴的名字沒有改變,其他5座均不符合今天的稱謂]。(大昭寺周圍曾存在的的寺院名稱和位置,見連結圖片(出處:The Temples of Lhasa——Tibetan Buddhist Architecture from the 7th to the 21st Centuries, by Andé Alexander(2005), Serindia Publications, Singapore, ISBN: 1932476202)
席德扎倉在後來的900多年裡逐漸由拉康(經堂)發展成扎倉(佛學院),從廢墟的結構來看,主建築里包括三個拉康,現還有殘存佛像。 —gitane 2007年8月27日 (一) 17:44 (UTC)
- 以上這些內容可以經過整理加入正文。另外現在沒有何時什麼人始建這樣的內容,如果你有最好可以加入。--蒙人 ->敖包相會 2007年8月27日 (一) 22:00 (UTC)
- 關於始建人及日期的內容已加入正文。—gitane 2007年8月28日 (二) 15:38 (UTC)
關於歷史的討論
[編輯]- 網上可找到的關於席德扎倉的內容少之又少,這個廢墟遺址甚至不十分為拉薩的遊客所知。目前知道有關這座寺廟的書籍只有The Temples of Lhasa一本,但從我讀到的章節來看,此書將重點放在被毀寺院的現狀和建築特點上,並不對相關寺院做歷史上的描述和考證。所以我沒有最初建成時間和建立者的資料,暫時也找不到,只知道既然是大昭寺周圍的6座拉康,最初建成時間應該在公元7世紀。有一本書有可能能找到相關資料,是藏語專著《拉薩寺廟志》,作者:西尼楚成,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我只能明年才有可能得到此書。現在只能希望看到此詞條的讀者能夠找到補充材料進行補充。—gitane 2007年8月27日 (一) 23:08 (UTC)
Ji Abissem
[編輯]- 與強巴佛對應的是不是燃燈佛?很奇怪,在google上搜Abissem居然也會被河蟹。金翅大鵬鳥(talk) 2007年8月28日 (二) 02:28 (UTC)
- Ji-Abissem buddha的發音跟燃燈佛的藏語發音mi slob,或梵文發音Dipamkara (或Kasyapa)都不接近。其他5座過去佛,Vipasyin,Sikhin,Visvabhu,Krakucchanda 和 Kanakamuni的發音也都不接近。或許 Ji-Abissem-Buddha 是藏語對某一佛的俗稱。不過如果中央吉吉拉康供奉的是釋迦牟尼,文殊和普賢,兩個側殿供奉的則很有可能是強巴佛和燃燈佛,就算不是燃燈佛,也有可能是6座過去佛之中的一座。可惜吉吉拉康的佛像損毀成都非常嚴重,無法辨認其原貌。—gitane 2007年8月28日 (二) 11:05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喜德寺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tibet.prm.ox.ac.uk/glossary.php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701071820/http://tibet.prm.ox.ac.uk/glossary.php
- 向 http://www.tibet.cn/periodical/xzyj/2004/02/200705/t20070514_235691.html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archive.is/20130807172027/http://www.tibet.cn/periodical/xzyj/2004/02/200705/t20070514_235691.html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