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英語:Internet),又音譯因特網或者英特網,在1990年代發展初期,因其跨國際性連接之特性,在台灣亦有人稱其為國際網路,或國際電腦網路。是指在ARPA網基礎上發展出的世界上最大的全球性網際網路。而網際網路(英語:interconnection network或internet),在香港和中國大陸常譯作互聯網,或稱互連網,即是「連接網絡的網絡」,可以是任何分離的實體網絡之集合,這些網絡以一組通用的協定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網絡。這種將計算機網絡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稱為「網絡互聯」。
單獨提起網際網路,一般都是網際網路或接入其中的某網絡,有時將其簡稱為網或網絡(the Net)。對網際網路的使用人們稱之為「上網」、「衝浪」、「瀏覽」及「漫遊」,而使用網際網路的人則稱之為「網民」,網上朋友稱為「網友」
網際網路的歷史
[編輯]在1950年代,通信研究者認識到需要允許在不同計算機用戶和通信網絡之間進行常規的通信。這促使了分散網絡、排隊論和封包交換的研究。1960年美國國防部國防前沿研究項目署(ARPA)出於冷戰地考慮建立的ARPA網引發了技術進步並使其成為網際網路發展的中心。1973年ARPA網擴展成網際網路,第一批接入的有英國和挪威計算機。
1974年ARPA的鮑勃·凱恩和斯坦福的溫登·澤夫提出TCP/IP協議,定義了在電腦網路之間傳送報文的方法。1983年1月1日,ARPA網將其網絡核心協議由NCP改變為TCP/IP協議。
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了大學之間互聯的骨幹網絡NSFnet,這是因特網歷史上重要的一步。在1994年,NSFNET轉為商業運營。1995年隨著網絡開放予商業. 因特網中成功接入的比較重要的其他網絡包括Usenet、Bitnet和多種商用X.25網絡。
1990年代,整個網絡向公眾開放。在1991年8月,在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在瑞士創立HTML、HTTP和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的最初幾個網頁之後兩年,他開始宣揚其萬維網(World Wide Web)項目。在1993年,Mosaic網頁瀏覽器版本1.0被放出了,在1994年晚期,公共利益在前學術和技術的網際網路步增長。1996年,「Internet」(因特網)一詞被廣泛的流通,不過是指幾乎整個的萬維網。
其間,經過一個十年,因特網成功地容納了原有的計算機網絡中的大多數(儘管像FidoNet的一些網絡仍然保持獨立)。這一快速發展要歸功於網際網路沒有中央控制,以及因特網協議非私有的特質,前者造成了因特網有機的生長,而後者則鼓勵了廠家之間的兼容,並防止了某一個公司在因特網上稱霸。
因特網的成功,可從「Internet」這個術語的混淆窺知一二。最初,網際網路代表那些使用IP協定架設而成的網路,而今天,它則用來泛指各種類型的網路,不再侷限於IP網路。一個網際網路(internet,開頭的「i」是小寫字母)可以是任何分離的實體網路之集合,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定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網路。而因特網(Internet,開頭的「I」是大寫字母)專指美國的前身為ARPA網、使用IP協定將各種實體網路連結成此單一邏輯網路。「因特網」這個來自「Internet」的譯名,「Inter」音譯為「因特」,「Net」意譯為「網」。
網際網路技術和協議
[編輯]網際網路相關協議
[編輯]有關網際網路的協議可以分為3層:
- 最底層的是IP協議,是用於報文交換網絡的一種面向數據的協議,這一協議定義了數據包在網際傳送時的格式。目前使用最多的是IPv4版本,這一版本中用32位定義IP位址,儘管地址總數達到43億,但是仍然不能滿足現今全球網絡飛速發展的需求,因此IPv6版本應運而生。在IPv6版本中,IP位址共有128位,「幾乎可以為地球上每一粒沙子分配一個IPv6地址」。IPv6目前並沒有普及,許多因特網服務提供商並不支持IPv6協議的連接。但是,可以預見,將來在IPv6的幫助下,任何家用電器都有可能連入因特網。
- 下一層是UDP協議和TCP協議,它們用於控制數據流的傳輸。UDP是一種不可靠的數據流傳輸協議,僅為網絡層和應用層之間提供簡單的接口。而TCP協議則具有高的可靠性,通過為數據報加入額外信息,並提供重發機制,它能夠保證數據不丟包、沒有冗餘包以及保證數據報的順序。對於一些需要高可靠性的應用,可以選擇TCP協議;而相反,對於性能優先考慮的應用如流媒體等,則可以選擇UDP協議。
- 最頂層的是一些應用層協議,這些協議定義了一些用於通用應用的數據報結構,其中包括:
接入技術
[編輯]網路連接技術(Internet接入技術)是用戶與因特網間連接方式和結構的總稱。任何需要使用因特網的計算機必須通過某種方式與因特網進行連接。因特網接入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帶寬由最初的14.4K發展到目前的10M甚至100M帶寬;接入方式也由過去單一的電話撥號方式,發展成現在多樣的有線和無線接入方式;接入終端也開始朝向移動設備發展。並且更新更快的接入方式仍在繼續地被研究和開發。
根據接入後數據傳輸的速度,Internet的接入方式可分為寬帶接入和窄頻接入。
寬帶接入:
- ADSL(非對稱數字專線)接入,接入帶寬256K-8Mbps
- 有線通(通過有限電視網絡)接入,接入帶寬 3-34Mbps
- 光纖接入,接入帶寬10-100-1000Mbps
- 無線(使用802.11協議)寬帶接入,1.5M-540Mbps
- 衛星上網
窄頻接入:
- 窄頻ISDN接入,接入帶寬64/128Kbps
- 電話撥號接入,接入帶寬9600-92Kbps
- GPRS手機上網,接入帶寬最大53KBps
- UMTS3G手機上網,384Kbps
- CDMA手機上網,CDMA95-1x150K,CDMA2000-1x 2MBps
網絡應用技術
[編輯]網絡應用技術在此指稱所有與網絡應用相關的技術。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網絡應用的多樣化,以及硬體設施的飛速發展,網絡應用技術也向著更多樣、更複雜的方向發展。網絡應用技術可能可以概括為以下這些技術,這一概括可能並不準確,其主要目的在於羅列與網絡應用相關的技術。
參考目錄:Category:網絡應用技術
- Web技術
Web技術是最常用的網絡應用技術,它是用戶向服務器提交請求並獲得網頁頁面的技術總稱。這一技術可以分為兩個發展階段,俗稱Web1.0和Web2.0。第一階段多是屬於一些靜態應用,例如獲取HTML頁面,或者與服務進行簡單的交互,比如用戶登錄,查詢資料庫,提交數據等(這些應用也被稱為Web1.5)。第二階段更強調用戶與網絡服務器之間的互動性,甚至於網絡應用程序。事實上,Web2.0並不是一個技術標準,它可能使用已有的成熟技術,也可能使用最新的技術,但必須彰顯互動概念。
- 網絡安全技術
- 搜索技術
- 資料庫技術
- 傳輸技術
- 流媒體技術
- 商務應用相關的技術
- 其它技術
網際網路安全
[編輯]經過多年的發展,網際網路已經在社會的各個層面為全人類提供便利。電子郵件、即時消息、視頻會議,網絡日誌(blog)、網上購物等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基於B2B,B2C等平台的電子商務,跨越洲際的商務會談以及電子政務等等為商業與政府辦公創造了更加安全,更加快捷的環境。但是隨之而來的不全是正面的影響,垃圾郵件、網絡蠕蟲病毒、惡意代碼、惡意程序等等也影響者人們的正常生活。
病毒
[編輯]網際網路給病毒傳播提供了非常快速迅捷的通道計算機感染病毒,病毒的破壞能力也因為網絡的四通八達大大的加強。最近幾年,特別是進入21世紀因為微軟公司視窗操作系統和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的安全漏洞,已經使全球多家公司蒙受巨額經濟損失和上億台計算機丟失數據。計算機病毒比上個世紀更具有偽裝性和感染能力,而且從被動傳播向主動進攻轉化。它們甚至具有了部分人工智慧,可以判斷目標計算機是否已經感染,是否有防病毒監控程序,甚至可以主動終止這些監控進程。
惡意代碼
[編輯]惡意代碼是嵌入到網頁的腳本,一般使用Javascript編寫,受影響的也是微軟視窗系統的IE瀏覽器。它們在未經瀏覽者同意的情況下自動打開廣告,開啟新頁面,嚴重影響瀏覽者的正常訪問。除此之外,它們還通過系統調用修改瀏覽器的默認主頁,修改註冊表,添加系統啟動程序,設置監視進程等。普通用戶對這些代碼基本束手無策,極端的辦法是重新安裝系統。
惡意程序
[編輯]惡意程序是從惡意代碼發展出來的一種基於插件技術的計算機程序,不同的是它們可能根本不需要可執行文件,只需要若干的動態鏈接庫文件(文件後綴是dll)就可以藉助windows系統正常工作。
這類程序可能是用戶無意識安裝到系統中,也可能是自動被安裝的。它被安裝到系統中,隨操作系統啟動,一般這類程序除了工作進程還會有守護進程,如果發現主進程被刪除或者重命名,守護進程會自動生成一份新的拷貝,所以很難卸載,即使表面上卸載掉了,下一次系統啟動還會重新出現。
惡意程序從表現上看不算是病毒,因為它並沒有破壞性,不會危機系統,只是出於商業目的,屬於商業行為。但是它嚴重影響了計算機用戶的使用,而且如果編寫不當很容易導致系統運行變慢、性能下降,甚至給黑客留下後門。所以大部分軟體把他們當成病毒處理。
網絡文化
[編輯]網際網路普及率
[編輯]截至2005年﹐網際網路普及率最高的國家為紐西蘭(76.3%);第二至第五位分別是冰島(75.9%),瑞典(74.9%),丹麥(69.4%)及香港(69.2%)。[1]
2006年時,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調查顯示截至2005年底,寬帶上網(Broadband)普及率的前五名分別為冰島(26.7%)、韓國(25.4%)、荷蘭(25.3%)、丹麥(25.0%),以及瑞士(23.1%)。而美國在所有工業化國家排名第12位。
截至2007年3月,中國上網人數達到1.44億,其中寬帶上網人數為9700萬。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於2007年7月18日發佈了《第20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根據該報告,截至6月底,中國上網人數達到1.62億人,寬帶上網人數為1.22億人,手機上網人數有4430萬。網際網路的普及率達到了12.3%,上網電腦共6710萬台,比2006年末增長了770萬台。
網絡文化
[編輯]網路文化是指在網路上發展出來的特有文化及行為。
- 因網路發展而產生的新行為:
- 原有的行為轉由網路作為媒介
- 因網路應用而產生的新用字行為:
網絡封鎖
[編輯]網絡封鎖是指個別政府或者機構處於政治或者經濟的原因,通過技術手段限制對某些網站或者服務的訪問。
例如在一個公司裡,為了防止員工在上班時間訪問網站或使用如騰訊QQ、Windows Live Messenger等軟體進行聊天而導致勞動效率大幅度下降,公司的網絡管理員通常會使用硬體防火牆封閉來自目標服務器的80埠服務或僅封鎖部分網絡協議(如UDP),這樣幾乎所有的Web服務都會癱瘓或部分網絡聊天工具不能被正常連線,公司的員工就不能在上班時間訪問WEB頁面或僅可以訪問WEB頁面但不能使用聊天軟體。一方面降低公司網際網路接入的流量,另一方面可以讓員工安心工作。
在某些國家,政府認為有些消息不能散佈到大眾中,所以他們通過技術手段封鎖國外一些站點的地址或者通過域名服務設置,使這些網站的域名得不到正確解析而返回錯誤信息,或者通過大型的核心交換設備過濾流經的信息。
主要技術和形式
[編輯]- 埠封鎖
- DNS域名劫持
- 關鍵字報文過濾
- 流量監控
- 訪問策略
主要對策
[編輯]- 代理服務器(藉助國外主機轉發數據)
- 數據加密(藉助加密軟體)
- 使用安全連接(VPN或者HTTPS)
- 分佈式訪問
網絡內容審查
[編輯]網絡內容審查是一種對網絡承載的內容進行審查,並對部分內容進行過濾、刪除、關閉等行為,內容審查通常伴隨對相關人員與組織的行政處理。網絡審查主要針對危害國家安全、侵犯版權與個人隱私、通過網絡進行違法活動以及對不道德的行為進行宣傳和教唆等行為。許多國家都有相關立法,並且在政府設有相關部門進行監控和管理。在中國,公安部門、國安部門及新聞宣傳等部門聯合承擔相關行政權責,並輔以防火長城等技術手段對網絡活動進行嚴密監控。然而對網絡內容的審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言論的自由,在何種程度上、採取何種手段進行網絡審查一直是爭議的話題。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網絡化生存,喬崗,中國城市出版社,1997年 ISBN 7507409309
- Richard J.Smith, Mark Gibbs, Paul McFedries著,毛偉 張文濤譯,Internet漫遊指南,人民郵電出版社,1998年 ISBN 7115066639
- 世界是平的,湯馬斯·佛裡曼著,2005年出版 ISBN 9868018099
外部鏈接
[編輯]- (英文) World wide webcams
- (英文)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
- (英文) Asia Pacific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re
- (中文) W3C China 中國萬維網聯盟
- (中文)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 (中文)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