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O-ring/sandbox/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服喪也稱為治喪、守喪、服孝或守孝,指的是辦理喪事期間所遵循的禮節習俗禁忌。俗語有云「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同地方對服喪期間所應該遵循的風俗,皆有不同。

示喪、告喪

[編輯]

示喪的用意是為了告知鄰居、親友或訪客,家中剛剛有人過世,近期內準備辦理喪事,以避免對來訪者造成的困擾。示喪的方法是在喪宅門外貼喪紙、掛門幃、吊燈籠、為鄰人門口掛紅;從示喪的文字顏色方位等細節處就可以透露出死者的性別年齡、輩份和宗教,避免訪客上門時出現不必要的誤解,或在言語上出現唐突。

總的來說,家中有人死亡稱「哀哉」、「當大事」、「可當大事」、「正當大事」或「制中」,父喪稱「嚴制」、母喪稱「慈制」、長輩健在或年輕無後者稱「喪中」或「忌中」、基督教徒或天主教徒稱「安息」、日本佛教寺院辦理喪事稱「山門不幸」;年紀較輕者尚白色、年紀稍長者尚粉紅色、享高壽者尚紅色、佛教徒尚黃色;男死者尚左邊、女死者尚右邊。

示喪以後則要發訃聞,向親友告喪。

喪服

[編輯]

喪服指的是服喪期間,或是參加告別式時所需要注意的服裝禮儀;現今社會,出席喪禮的服裝是以黑色服裝為主,然後在肩膀、胸口或頭上佩戴黑紗白花黃絲帶。中國傳統的喪服崇尚白色,喪禮的色調是以白色為主,黑色、藏青色或深藍色為輔,在佛教徒、基督教徒或天主教徒的喪禮,家眷也身穿黑色長袍。

中國傳統的喪服稱為「五服」,有辨別倫理關係的功能,所以也稱為「孝服」。家眷在死者初終後,依照與死者的親疏關係換上喪服,稱為「變服」;然後隨著喪期遞減,而變換喪服的等級,直到「除服」。居喪期間,衣食住行等習慣都有不同,舉凡接板、作七、出殯、百日、小祥、大祥等儀式,都要穿戴喪服;如有須要外出時,則改戴孝誌。「孝誌」或「孝章」是喪服的具體而微,有臂圈、長方形、蝴蝶形、正方形、扇形等形狀,別在手臂或髮際以示居喪,由於農業社會轉變成工商社會的緣故,現代日常穿戴孝誌往往會造成許多不便,所以多將孝誌寄放在靈堂,稱為「寄孝」。

賻贈、答紙

[編輯]

國喪

[編輯]

國喪是以國家的名義為國家重要人物辦理喪事,是國家對死者的最高度尊崇,國民需要遵循降半旗、戴黑紗等禮儀,同時停止一切的娛樂活動,國家也設置靈堂,公開讓民眾前往弔唁。

送葬

[編輯]

送葬列隊、送葬路線

中華傳統服喪期間的禁忌

[編輯]

另見

[編輯]

Category: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