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優良條目/2017年《腫瘤生物學》撤稿事件
外觀
《腫瘤生物學》撤稿事件發生於2017年4月20日,醫學期刊《腫瘤生物學》一次性撤下與德國學術出版商施普林格合作期間發表的107篇論文,原因是這些論文在同行評審中偽造了專家審查意見。這107篇論文發表於2012至2016年間,全部與中國大陸研究機構有關,涉及524名作者,來自125家中國研究機構和日本、美國、加拿大的4家機構。此次撤稿創下了世界正規學術期刊一次性撤稿數量的紀錄,亦使得《腫瘤生物學》成為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資料庫收錄期刊中撤稿數量最多的一部。施普林格的調查顯示,相關論文在投稿時向期刊推薦了相關領域專家參與同行評審,隨後投稿者使用虛假郵箱冒用專家名義偽造評審意見交給期刊。涉事的作者多使用了第三方論文代投機構,這些機構對偽造評審意見負有重要責任。事件在中國大陸造成巨大反響,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展開調查並與施普林格會談,認為相關作者機構存在錯誤,期刊方審核不嚴,都應對事件負責,一度引起爭議。中國大陸媒體和公眾批評醫院對醫生的不合理考評制度是促成學術造假的原因之一,亦指責科研界對造假懲處力度不夠,使得類似醜聞一再發生。《科學》在調查中則發現該期刊評審制度存在缺陷,且自身有造假行為,同樣應當對事件負責。事件調查期間,《腫瘤生物學》與施普林格雙方終止合作,期刊改由賽吉出版。賽吉接手後重組期刊編輯委員會,並改善了其同行評審的審核制度。科睿唯安隨後宣布該期刊不再滿足Web of Science資料庫的標準,並從科學引文索引(SCI)中將其正式除名。中國科技部、教育部和衛生計生委等機構則在調查後聯合對有過錯的涉事研究人員和機構作出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