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Yuanshuai0217/植物激素
奧地利共和國 Republik Österreich | |||||||||
---|---|---|---|---|---|---|---|---|---|
1919年—1934年 | |||||||||
国歌:《德意志奥地利,美妙的国度》 (1920-1929) 《永久的祝福》 (1929-1934) | |||||||||
首都 | 維也納 | ||||||||
常用语言 | 德語 | ||||||||
宗教 | 羅馬天主教 | ||||||||
政府 | 共和國 | ||||||||
奥地利总统 | |||||||||
• 1919–20 | 卡尔·塞茨 | ||||||||
• 1920–28 | 迈克尔·海尼施 | ||||||||
• 1928–34 | 威廉·米克拉斯 | ||||||||
奥地利总理 | |||||||||
• 1919–20 | 卡尔·伦纳 (首) | ||||||||
• 1932–34 (末) | 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 | ||||||||
立法机构 | Reichsrat | ||||||||
• 上议院 | 貴族院 | ||||||||
• 下议院 | 眾議院 | ||||||||
历史时期 | 戰間期 | ||||||||
• 聖日耳曼條約 | 1919年9月10日 | ||||||||
• 七月暴動 | 1927年7月15日 | ||||||||
• 奥地利内战 | 1934年2月12日 | ||||||||
• “五月宪法”颁布 | 1934年5月1日 | ||||||||
面积 | |||||||||
1934年 | 83,857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34年 | 6760233 | ||||||||
ISO 3166码 | AT | ||||||||
|
奥地利历史 |
---|
历史系列条目 |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 (德語:Republik Österreich)是战间期存在于奥地利的一个政权。1919年9月10日,圣日耳曼条约签订,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更名为奥地利共和国(即奥地利第一共和国)。1934年,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及其领导的祖国阵线建立奥地利联邦国,实施独裁主义与准法西斯主义,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结束。《奥地利宪法》于在1920年10月1日生效,并于1929年12月7日修订。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是左翼与右翼之间愈演愈烈的冲突,其中包含暴力冲突,例如1927年的七月暴动与1934年的奥地利内战。
成立
[编辑]1919年9月,根据圣日耳曼条约的规定,哈布斯堡君主国的残存国家——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须割让部分领土:苏台德区割让给捷克斯洛伐克,南蒂罗尔割让给意大利,阿尔卑斯省的一部分割让给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该条约同时禁止德奥合并,即没有国际联盟的许可,奥地利与德国不能进行经济上或政治上的联合——协约国不希望刚刚战败的德国力量增强。由于这一规定,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需要改名为奥地利共和国,史称奥地利第一共和国。
新成立的共和国成功保住了两处领土: 第一个是克恩顿州的东南部分——这一区域主要居民为斯洛文尼亚人,应该被割让给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0年10月10日,该区域内进行了公投,大部分地区最终留在奥地利。第二个是布尔根兰州,这一地区自907年以来一直属于匈牙利王国,并被称为“西匈牙利”[1]。 居民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此外还有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1921年,根据圣日耳曼条约和特里亚农条约,布尔根兰归奥地利共和国。然而,依据1921年12月的公投,州首府肖普朗仍然留在匈牙利。这次公投饱受争议,被认为可能受到匈牙利的操纵。
圣日耳曼条约激怒了奥地利的德国人,其中禁止德奥合并的规定尤甚。他们认为,条约违反了和平谈判期间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中“民族自决”的原则——苏台德区和南蒂罗尔主要为日耳曼民族,却被割给其他国家。许多人认为,奥地利失去了战前60%的领土,而又无法与德国结盟,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很难维持下去。帝国首都维也纳是有近200万人口的大都市,粮食和大部分工业原料都依赖周边地区的供应,而如今的奥地利只有650万人口,且只有17.8%的土地是可耕地。
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奥地利能否继续独立存在受到了极大的质疑。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奥地利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一个民族国家—— 虽然奥地利国家已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了约700年,除了哈布斯堡王朝以外,它没有其他的国家认同,反而是蒂罗尔、克恩顿或其他地区居民的地区认同强得多。
政府和政治
[编辑]在共和国成立的最初时期,各党派之间能够实现通力合作。1919年10月3日,各党派联合政府成立,社会民主党人卡尔·雷纳担任政府总理。卡尔·雷纳推动了许多进步的措施,例如八小时工作制与带薪休假。在1919年2月的国民议会选举中,妇女在奥地利历史上首次获得投票权。
1920年10月1日颁布的宪法确立了两院制,立法机构由联邦议院(Bundesrat)与国民议会(Nationalrat)组成。其中,联邦议院由各省的代表组成,而国民议会的议员根据比例代表制,由全民选举产生。联邦总统由两院共同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总理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
1920年后,社会民主党成为了少数,各种资产阶级政党成为主流。由于没有政党获得多数席位,国民议会由一系列右翼保守政党主导,包括基督教社会党、大德意志人民党与乡村联盟。
1920年以后,反对德奥合并的基督教社会党统治奥地利政府[2]。该党与罗马天主教会保有密切联系。 第一任党主席伊格纳茨·塞培尔在1922年5月成为总理,并试图在富裕的工业家和罗马天主教会之间建立政治联盟。
在1920年10月17日的立法选举之后,社会民主党失去了多数地位并一直留在反对派中,直到1934年被陶尔斐斯取缔。基督教社会党85、社会民主党69、大德意志人民党20和乡村联盟的8个。迈克尔·海尼施当选为联邦总统。 在1923年10月选举中,伊格纳茨·塞培尔连任,直至1924败给鲁道夫·拉梅克。
1928年12月,基督教社会党的威廉·米克拉斯当选联邦总统,并于1929年12月7日修改宪法,减少议会权利,使联邦总统通过民众投票选举,并授予他任命联邦政府的权利和颁布紧急法律的权力。
在1930年立法选举中,社会民主党成为最大党,有72个席位,但基督教社会党的总理奥托·安德建立了一个排除在外联合政府。
左右冲突
[编辑]尽管奥地第一利共和国执政党常年保持稳定,国内政治却充斥着混乱与暴力,左翼社会民主党和右翼准军事组织卫乡团经常互相冲突。国家被分割为保守政党控制的“乡土奥地利”和社会民主党控制的红色维也纳。
1927年,在一场位于沙滕多夫的政治冲突中,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丧生;7月14日,谋杀者被无罪释放。左翼支持者开始大规模抗议,烧毁了司法部大楼。为了维持秩序,警察和军队开枪打死了89名抗议者,并造成600人受伤。这场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被称为1927年7月暴动。社会民主党呼吁举行持续四天的总罢工,然而反响较小;而政府在卫乡团武装的支持下顶住了罢工的冲击。
在此事件之后,保守派的力量进一步强化,而暴力事件从未停息,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成为总理。
经济
[编辑]哈布斯堡君主国的解体对奥地利经济的打击十分严重。曾经是帝国重要经济区的很多地方,现在成为了独立的民族国家。让问题更加复杂的是,这些新产生民族国家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维也纳的银行业,但国界和关税阻碍了经济交流。
变为内陆国家的奥地利勉强能够实现粮食自给,也缺乏发达的工业基础。此外,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和意大利实施了贸易封锁,拒绝向奥地利提供粮食和煤炭,引起了严重的危机,最终靠赫伯特·胡佛领导的协约国食品援助才度过难关。到1922年,通货膨胀已经达到一美元兑19,000克朗,失业率居高不下[3]。
1921年12月,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签署拉纳条约,奥地利承认新的国界,并承诺不会寻求德奥合并,也不会试图恢复哈布斯堡君主国。作为回报,捷克斯洛伐克向奥地利提供了5亿克朗的贷款[4]。
为应对战后通货膨胀,总理伊格纳茨·塞培尔于1922年开始寻求外国贷款,并实行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根据1922年10月的日内瓦协定,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共提供了6.5亿克朗的贷款,但协定同时规定,奥地利不得加入德国,并且允许国际联盟的顾问监督奥地利的国家财政。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国家预算稳定下来,而国联的监督也于1926年3月结束。1923年,奥地利国家银行重新成立,并开始实行营业税;1924年12月,奥地利推出新货币——先令,并于1925年取代原有的克朗。
大萧条沉重打击了奥地利经济。1931年5月,奥地利最大的银行——奥地利联合信贷银行破产[5]。为了改善经济,奥地利希望与德国建立关税联盟,但在1931年,法国和小协约国拒绝了这一要求,并施加财政压力。
奥地利法西斯主义
[编辑]1932年5月20日,基督教社会党的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成为总理,并将党和奥地利推向独裁、集权和法西斯主义。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实施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是其反对德国最强大的盟友。1933年3月,陶尔斐斯利用了议会法案中的错误,内阁投票解散国民议会,并宣布议会已停止运作。1933年5月20日,陶尔斐斯成立“祖国阵线”,外表上实施法西斯主义,同时天主教会对国内事务有较大的影响力。奥地利就已经成为一个独裁的社团主义国家,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受到抵制。
政府与日益发展的奥地利纳粹党竞争。奥地利纳粹党希望德奥合并,而陶尔斐斯的奥地利法西斯主义将奥地利与罗马天主教联系在一起,因此奥地利不应该加入以新教为主的德国。
政治冲突最终升级,导致1934年2月的奥地利内战 。最终社会民主党被取缔,成员大多流亡海外。1934年5月1日,陶尔斐斯创立了一个由祖国阵线领导的一党制国家,颁布了独裁的“五月宪法”。国家名称由“奥地利共和国”改为“ 奥地利联邦国”,国旗、国徽和国歌也被更换。其中国旗上加入了四丁字十字架(Kruckenkreuz),是对纳粹万字徽章的回应。
联邦制和联邦议院的权力受到限制,而国民议会的选举被废除,其成员由四个非选举产生、社团主义的政务会提名——国务院(Staatsrat)、联邦文化委员会(Bundeskulturrat)、联邦经济委员会(Bundeswirtschaftsrat)和州议会(Länderrat)。法律声称,这四个政务会的提名会反映不同领域的意见,但实际上,所有的立法和任命都是由联邦总理或总统命令的。
陶尔斐斯的制度被称为“等级制国家”(Ständestaat),并开始打击亲纳粹和支持德奥合并者。然而,在1934年7月25日的七月政变中,奥地利纳粹分子绑架并刺杀了陶尔斐斯[6]。
陶尔斐斯的死引起国际社会的震怒,也包括邻国意大利的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法西斯意大利和奥地利关系良好,墨索里尼怀疑此次事件由德国人策划,并承诺如果德国入侵,意大利将给予奥地利军事支持。1934年,意大利的支持使得奥地利免遭德国的吞并。
陶尔斐斯的继任者库尔特·许士尼格坚持禁止纳粹活动,同时也于1936年取缔了卫乡团。
参考文献
[编辑]- ^ Vares, Mari. The question of Western Hungary / Burgenland 1918-1923: a territorial question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PDF). Jyväskylä: 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 2008: 25. ISBN 978-951-39-3074-5.
- ^ 划分在德国奥地利。 -中间派联盟赞成,但强烈影响的反对。的, 《纽约时,一月17日,1919年(PDF)
- ^ 建立一个国家不需要的
- ^ 现代奥地利:帝国,并共和国、1815-1986
- ^ 1931
- ^ 1934年至1938年:Ständestaat在名称为"上帝,万能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