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羅薩行動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侵蘇戰爭的代號,整場作戰在1941年6月22日展開。巴巴羅薩作戰從1941年6月一直進行至12月以失敗告終,但東方戰線一直要到1945年5月蘇聯佔領柏林才算正式結束。作戰原本的計畫是要快速攻克蘇聯和烏克蘭的東方領土,北至阿尔汉格尔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戰線為止,這條預定的終極目標也被稱為AA戰線。在作戰的最初數個月裡,德軍繼續沿用之前在西歐大獲全勝的閃擊戰術,橫掃了大半的東歐平原、殲滅數百萬計裝備老舊和戰術不佳的蘇軍,展現出輝煌無比的戰爭藝術,但最後仍在莫斯科戰役中由於嚴酷的寒冬而攻勢受阻。
列寧格勒圍城戰,亦被稱為封鎖列寧格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為攻佔列寧格勒(現在稱為聖彼得堡)而實施的軍事行動,圍攻從1941年9月9日德國北方集團軍開始進行封鎖至1943年1月18日一條狹窄的通往城市的陸上通道被建立為止,而圍攻全面結束於1944年1月27日,總共長達872天之譜。列寧格勒圍城戰是近代歷史上主要城市時間最長、破壞性最強,和死亡人數第二多的包圍戰。根據估計城內有將近1,200,000多為平民喪生,其中絕大部分是因為圍城戰導致缺乏糧食以及當年寒冷的冬季而餓死。也由於德國軍隊故意封鎖所有城鎮對外聯絡要道,這使得列寧格勒圍城戰後來也被視為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戰爭罪刑之一。
四號戰車為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的一款中型坦克。它原本設計目的是支援步兵,並與專門執行反戰車任務的三號坦克協同作戰。在三號坦克的整體性能逐漸不敷二次大戰中期裝甲戰鬥需要時,四號坦克因所使用的技術較為成熟而比三號坦克有更大的改良空間,因此被改造成主力戰車供給裝甲師使用。此時的四號坦克的質素比盟軍大部分坦克更佳,甚至被盟軍的士兵稱為四號特殊型。四號坦克較大的改良空間亦使其經常被改造,成為用途最廣泛的坦克,既有改造為突擊砲、驅逐戰車,也有改造為彈藥運送車、架橋坦克等。從投产至二戰結束,德國共製造了逾8,800輛四號坦克或其改造型。四號坦克參加了幾乎所有戰役,而且表現出相當的可靠性,沒有像豹式坦克初期型號有大量的技術問題,被德軍裝甲兵暱稱為「軍馬」。
胖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在日本長崎投擲的原子彈的代號,這是繼小男孩原子彈後第二個投入戰爭使用的核武器,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三次順利核爆的裝置。它長3.25米,直徑五英呎,重4,545公斤。最早原本是將原子彈投擲目標設在小倉市,但是由於當地上空的天氣過於惡劣而只好改在長崎。1945年8月9日,即廣島首枚原子彈爆炸後3天,由查理士·斯文尼駕駛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博士卡」在長崎上空9,000米投下。在日本當地時間早上11時02分,在550米高度爆炸。其釋放的能量約相等於2.1萬公噸的TNT烈性炸藥,即大概為8.4 ×1013 焦耳,比投擲在廣島的首枚原子彈稍多。儘管炸彈偏離預設的起爆點而沒有達到其最大殺傷力,但是估計有40,000人在和爆炸第一時間便瞬間死亡,另外還造成25,000人輕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