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蜂58反坦克火箭筒
黄蜂58反坦克火箭筒 Wasp 58 | |
---|---|
类型 | 无后座力反坦克火箭筒 |
原产地 | 法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80年代后期— |
使用方 | 参见使用国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Luchaire SA |
研发日期 | 1980年代 |
生产日期 | 1980年代后期— |
制造数量 | 超过450,000具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
长度 | 800毫米(31.50寸) |
操作人数 | 1人 |
子弹 | 高爆破甲式反装甲弹头 |
子弹重量 | 615克(21.69盎司,1.36磅) |
口径 | 58毫米(2.28寸) |
发射模式 | 单发 |
枪口初速 | 250米/秒(820.23英尺/秒) |
有效射程 | 20—400米(21.87—437.45码,65.62—1,312.34英尺),对固定目标为300米(328.08码,984.25英尺) |
瞄具 | 光学瞄准镜 |
外部图片链接 | |
---|---|
黄蜂58 | |
士兵展示第一具黄蜂58的发射姿势 | |
第一具黄蜂58火箭弹发射器的设计 |
黄蜂58(英语:Wasp 58,“58”为火箭弹的直径)是一款最初由法国公司Luchaire SA[1]于1980年代后期自行研制及生产的58毫米口径无后座力反坦克火箭筒,发射以AC58枪榴弹的弹头改进而成的58毫米反坦克火箭弹。
1980年代早期,Luchaire的销售部门已经注意到轻型单兵反装甲/突击武器的成本不断上涨,导致军队可购置的装备越来越少;这时需要一款可购置的成本仅略高于枪榴弹,但有着单兵火箭弹发射器般准确性和易用性都较高[2]的新型单兵反装甲/突击武器。
而世界出口市场是Luchaire研发黄蜂58的主要考虑因素。
概述
[编辑]黄蜂58是一款用于攻击距离达400米的轻型装甲车辆的直射火力武器。它也可以用于对付掩体或用作火力支援武器。黄蜂58亦是基于无后座力原理的单兵一次性武器系统。在点火时,推进剂使其向前方射出58毫米火箭弹,同时向后方喷出相对质量的塑料碎片以达到无后座力效应。由于它们的尺寸、重量和空气阻力的关系,塑料碎片在从发射器后部喷出1米以后就会分散起来并且失去任何速度;因此,黄蜂58的火箭弹借由六枚尾翼稳定,而且尾翼们会在离开发射管以后随即展开并且锁定到位。
黄蜂58的设计者使得它的发射管轮廓小巧,而整体也就尺寸紧凑和操作简单。加上以上的塑料碎片,使得它能够在一个狭小、封闭的空间(建筑物、壕沟、碉堡或载具以内)里较会产生筒后喷火的武器(无后座力炮、火箭弹发射器或反坦克导弹)安全地击发武器;并且确保用户免于发射以后因非常明亮的喷焰和/或扬起的尘土和烟雾而暴露其位置的风险。黄蜂58是由玻璃钢增强塑料制成的密封式发射管所构成。黄蜂58的高爆破甲式反装甲弹头是以法国军队和其他军队服役的58毫米AC58枪榴弹(法军正式番号:Grenade à fusil antichar de 58 mm Mle F1 PAB)的弹头为蓝本,两者都是由Luchaire SA公司所设计和生产,弹头直径亦是58毫米。黄蜂58的反装甲弹头可贯穿高达400毫米的轧压均质装甲(RHA)或是高达80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虽然这对当今现代主战坦克的正面交战的贯穿力不足,[3]但对于在第三世界里广泛服役的1980年代以前的主战坦克的侧面和尾部打击而言却已经足够了,而且亦可用以从正面和侧面打击其他装甲目标(比如轮式装甲车辆或是轻型坦克)。黄蜂58不需要年度维护或特殊储存,这与其他有这需要的轻兵器弹药有所不同。当对250米和以下范围以内的静止目标发射时,黄蜂58的命中概率超过90%。
黄蜂58取得了在商业上的成功,生产了超过45万具[4],当中包括了希腊为希腊陆军的特许生产型。[5]目前,黄蜂58是西方国家各款当中生产成本最低的轻型反装甲/突击武器之一。它亦在法国军队特种作战部队当中服役。
使用国
[编辑]参考文献和注释
[编辑]- ^ 后来与其他法国国防公司合并组建为次世代系统公司。
- ^ 虽然众多的枪榴弹生产商都有提供其各种有效射程,可在现实中的反坦克枪榴弹的射程都被限于50米或更少的极近攻击范围。
- ^ 当前一辆现代主战坦克的前方装甲,即使无加装反应装甲盒/瓷砖,仍需要650毫米到750毫米的贯穿力才可击穿。
- ^ 简氏信息集团,反坦克武器:黄蜂式轻型反装甲武器系统(法国)(Anti-Tank Weapons: Wasp Light Anti-Armor Weapon System (France)),2008年出版
- ^ 但有报导指希腊与次世代系统公司的生产协议已被取消。
- Jane's Infantry Weapons 1995-96, p. 316,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Coulsdon: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