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西门红楼

坐标25°02′31″N 121°30′25″E / 25.042018°N 121.506853°E / 25.042018; 121.50685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门红楼
西门市场八角楼、十字楼
红楼剧场、红楼书场、红楼歌场、红楼戏院
西门红楼八角楼夜景
位置台湾台北市万华区西门町成都路10号
建成时间 日治台湾明治41年(1908年)
网站www.redhouse.taipei
官方名称西门红楼
类型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评定时间1997年2月20日
详细登录资料
红楼剧场
Red House Theater
地图
位置 台湾台北市万华区西门町成都路10号
坐标25°02′31″N 121°30′25″E / 25.042018°N 121.506853°E / 25.042018; 121.506853
公共交通台北捷运 板南线 松山新店线西门站
类型剧院
建造
完工1908年
建筑师近藤十郎
网站
www.redhouse.taipei

西门红楼,位于台湾台北市万华区西门町,建筑由近藤十郎设计,由八角楼与十字楼组成,日治时期原作为西门市场的室内市集。台湾战后时期八角楼作为演艺场所,今建物列台北市定古迹,作为文创场所与展演空间

历史

[编辑]

建立缘由

[编辑]
西门市场日治时期照片

西门町在清治时期,原为荒冢累累的墓区与沙质的番薯田,后刘铭传开辟新起街,意由此地通往艋舺祖师庙[1][2]。日治时期,台北城被较早来台湾的日本人住满后,之后日本人便在西门地区觅地建筑房屋,于1896年9月盖起西门市场,成为台湾新市场的滥觞[1]

当时台北市的大稻埕艋舺为台湾人传统的商业地带,日本政府一争鼎立之势,著重主要供应聚居城内的内地籍移民日常生活百货的西门市场[3]。1906年,从东京帝国大学建筑学科毕业的近藤十郎来到台湾,便于1907年为西门市场设计新室内市集[4]。因用地在墓区,日本政府于1908年3月7日发布公告,要遗族向警局申报,否则视为无主的坟墓就迁葬至顶内埔墓地[5]。1908年3月17日起到4月4日,共移出有主坟墓九百零五座,无主坟墓二千馀座[6]

新市集由最早被称为“市场八角堂”的八角形建筑体先完成,其次是邻栋随后完成的十字楼[7]。工法是当时先进的钢筋水泥灌浆构造法,并使用日本惯用的铁闩绞螺丝法[8]。1908年10月18日,开始正式经营[9]

建筑特色

[编辑]

西门红楼以十字型再添上八角的设计,此后就没在近藤十郎的建筑作品出现[4]。对于此种设计是为驱邪避邪,李干朗强调并无正式文献记载近藤十郎有这种考量[10]

八角楼其外观为每正立面八公尺[11],这设计是日治早期流行的红砖造西方建筑样式[12]。屋顶为钢骨桁架有如雨伞骨般呈放射状[13],内含圆型光源照射一楼[14]。钢桁架共十六组、架构件以铆钉相接[15]。占地面积四百一十二平方公尺[16]。设有三个出入孔道,除前、后门外尚有一门直通十字楼[15]

十字楼内部走道主轴东西向长、南北向短,而这两条主轴走道交叉之处并不在对称的中点,而是较靠西面[8]。南北两侧均紧临广场,让人潮汇流出口有更大的空间[3]。屋顶有有太子楼作为通气[17]。砖造壁体厚达四十九公分,运用基角放大的作法,借由等距叠砌砖的扶壁撑起顶上的木屋架[12]。屋架配置如拉丁十字形,结构所形成的几近西洋教堂式的配置,近十五公尺的大跨距完全以加强砖造的承重墙与扶壁支撑,仅在十字交叉之处,由木构架下落十二根铁柱著地,以支应其作为市场开放式平面之需[17]

相关票选

[编辑]

2005年10月,台北市政府新闻处举办市民票选“台北十大特色建筑”活动,西门红楼位列第七,与台北101美丽华摩天轮中正纪念堂圆山大饭店总统府国父纪念馆新光人寿大楼中油大楼与台北之家等建筑齐获选代表台北市的特色建物,另有监察院厅舍台北市市政大楼则分别名列第十一、十二位[18]

早期营运

[编辑]
日治时期市场配置图

最初,八角楼专卖高级日式食品杂货、十字楼主要贩售生鲜食物[19]

日治时期神社祭典(李火增摄)

日治时期,红楼外侧接达一长排日常用品楼、肉楼、鱼楼。每年十二月,市场前后空地便搭起一排排棚屋,八角楼前还用草结绳做成日式大春联,直到元旦过后,棚屋才拆除。对于台湾人想要设摊有严格限制,必须先透过町会的町正保举,还得加入当时的西门会,才能领有执照开业。[20]

日治时期西门市场内(李火增摄)

八角楼

[编辑]
红楼剧场
[编辑]

在1940年代末到台北工作的红楼经理杨荣华回想红楼在经营剧场前,是经营茶馆[21]。上海商人看上八角堂宽阔的空间,因此租为演艺厅[3]。除说书、传统剧外,有张宜宜与朱培声表演滑稽戏章翠凤奏大鼓、高欣伯变魔术等[22]

1949年3月14日,沪园剧场开幕[23]。由出身上海戏校的武生张正忠作京剧班子,演员有邵鸣皋等,但门票欠佳[24]。当时有仿效上海的群芳会模式,以女子作京戏清唱[25]

京戏清唱表演前,茶房按观众人数计算,每位香茗一壶,茶资亦即为票价。表演时,在舞台中央设置半桌,桌子左右,放有台灯,一把小茶壶,以供演唱者饮用。每位歌女在出场前,由捡场人悬挂绣有演唱人姓名之桌围,使观众一目了然。这批女子来源各有不同,有些是长三堂子中的红倌人,亦有来自家庭或风月场。她们除对京剧须有极深造诣外,美貌亦颇重要。当场面人员打过“冲头”,在紧密之“使鞭”声中,演唱者登场唱上一二段老生或青衣或花脸等京剧,末了再以整出化装京剧作为结束。她们大宗收入全靠著点戏,观众们心目中各有所捧的对象,点戏越多,越显有气派,有些巨商富贾为争面子而引起冲突。但不论观众点戏多少,演唱者象征性地唱上一段即算交差,歌女们与剧场三七分账。[25]

1953年间,马继良与有地头势力的陈惠文合租,邀请各路人马驻地演出[22]。管理场务的杨荣华说是该年开始演起越剧[21]。当时最著名的剧团是越风、慈光,名角儿则为名为“喇叭花”的花旦,不但场场客满、黄牛票盛行,而且还有人露宿排队[26]。邵鸣皋回忆,越剧有吴燕丽、喇叭花、葛少华、朱凤卿等人,常常客满,其中以《泪洒相思地》最红,连他这位作小花脸的京剧演员都都爱看[24]。那时,台湾的达官贵人喜欢来红楼看越剧,包括总统蒋中正都欣赏[27]。有一名上海来台湾的二十多岁已婚的女戏迷,在1953年因常来看越剧,之后与剧场的男茶房私奔,而闹上新闻[28]

1959年4月,以落子戏知名、王淑芬领导的孔雀评剧团在改名“红楼戏院”的此地连演十天,极获外省人仕欣赏[29]

红楼书场
[编辑]

1951年9月,八角楼开设红楼书场[30]。原在萤桥演出的吴兆南魏龙豪便来到红楼书场,搭档的有赵如明、张丽珠、侯瑞亭、王敬宇等[22]

曾任上将的刘峙常会带家眷、副官来听相声,听到相同的段子就不耐就会嗓门大吼抱怨,吴兆南、魏龙豪就得赶紧换段子。红楼书场有百来个座位,以茶票作戏票。一次刘峙见到人客全满,没位置的他便用手杖把桌面上的茶杯全扫到地上,然后对茶房说这样就算没人了吧?刘峙看到像是侯宝全的相声过瘾时,会叫好叫个不停。[22]

红楼歌场
[编辑]

依杨荣华记忆,约1951年红楼开始有歌厅[21]。依教授阙明德对涂敏恒口述,虽说红楼早期就开始有唱歌表演,但流行国语歌却是从萤桥开始,1955年萤桥经营的歌场老板们,觉得露天受天气限制,便往中华路、成都路、衡阳路一带开设室内的歌场,如莲园、康乐、自由之音、京都[31]。原在萤桥受欢迎的霜华和雪华姊妹,到红楼歌厅演唱时,还有著名的关华石大乐团伴奏,相得益彰[32]。阙明德称赞这对姊妹是金嗓银喉,霜华的《昭君怨》回肠荡气、雪华的艺术歌曲也是别树一格[31]。碧云天歌厅在红楼经营时的歌星,除她们外,还有敏华、高梅影等红牌[33]台视开播后,台北市的歌厅衰退[31]

红楼戏院
[编辑]
西门红楼夜景

蒋中正去世后越剧的风光便衰退,原先越剧演员杨荣华、陈成菊留下担任戏院工作人员[27]。1958年红楼改成戏院[23][24]。收集电影文物的影剧记者黄仁表示,他在红楼结识许多老演员,走进红楼就像走进台湾最蓬勃时的电影岁月[34]

江山美人》在红楼上映之后,红楼剧院从西片改映国片,为西门町电影街聚落的先锋[3]中华商场竣工之后,西门町商业活动更加繁华[35]。红楼戏院曾达六百个座位[36]。在狮子林新光商业大楼各大戏院兴起后,红楼开始没落[37]。1976年起,红楼戏院开始放映二轮的外国电影,片子都是和东南亚戏院一起向片商批的[27]。对该年代的台北学子来说,红楼戏院与新南阳、东南亚戏院他们一睹西洋名片的三家二轮影院[8]

作为三级片戏院时,由片商张绍典承租,上映台湾与香港的色情片[36]。戏院曾联合其他播放限制级国片的业者自组成院线,以增加市场销售[38]。红楼戏院当时播放的台湾色情片,除了一房三厅一床内景外,大部分外景只出到林口,而男女主角大部分找在牛肉场作秀的小牌明星[36]

因红楼与新公园离得不远,同时也是同志活动的热门地点[3]。在红楼作为戏院,座位上开始有男同性恋者活动并当作联络地点后,戏院生意就逐渐清淡下来[20]。曾发生有男学生单独来此看电影时,吸了邻座男子请客的烟后,突然浑身无力而被猥亵[39]。对于一些人会常常绘声绘影描述男同性恋者在这戏院的行为,经理杨荣华并不否认,他说确实吓得许多观众不敢来看电影,他进去抓了几次[27]。警方也会来此临检,以公然猥亵的罪名抓男同性恋[40]

国家电影资料馆曾在约1991年有意承租,以作为放映实验性等非商业电影的场所,却因租金过高而作罢[37]

十字楼

[编辑]

1947年,国民政府接收后,西门市场附近成为台湾商人的集散地,一旁的餐厅也成为中国菜的食堂[20]。负责管理西门市场的市政府特派员林鼎宁解说,此地最风光的年代是民国四十年到六十年间,除供应附近所需外,闻名而来的餐除业者与家庭主妇如过江之鲫,每天市场挤满,在民国五十年代更以整排的火锅店而名噪一时[41]

十字楼旁竹造露店在战后曾被改造为木造半楼,称为“半楼女子”的风尘女子看见客人上楼,就会跪在榻榻米上倒茶送毛巾,便开始性服务[20]。1952年,一名十四岁的天津少女因被逼流落风尘,倒卧在红楼歌场,而上了新闻[42]

对1961到1970年生的台北市人,到西门市场的杏福鲜花店买花送人是他们读书时的回忆[43]。1990年时,此店已经营四十二年,以老店与口碑知名台北市[44]。第三代经营人黄永铨见到在1997年红楼戏院歇业,为保留当时历史,便成立文史工作室,结合文史爱好者,对游客解说西门町的历史[45]

文资保护

[编辑]

台北市政府于1956年就有收回红楼八角楼的计画[46],但1962年市府官司败诉[47]。市府在1960年也有将十字楼拆除改曾九层巨厦的计画[48],不过摊商一致不想先缴预缴租金[49]。1980年,市政府计画将包括红楼与周围店铺的西门市场拆除后标售土地,市价预估每坪达六十万元,加六成做标售底价为七亿馀元,预估可标售二十亿元[21]。为未来兴建台北捷运,1986年,市政府工务局都市计画处“忠孝西路、中华路、长沙街、环河南路所围地区的都市计画细部检讨案”,拟定拆除红楼与周边后兴建大楼,同时在地下室兴建超过峨嵋街停车场规模,高达七百多个停车位的停车场[50]

八角楼

[编辑]

1994年11月27日,由乐山文教基金会主办以保存红楼戏院为诉求重点的“红楼梦、西门情”艺文活动,在红楼门前马路举行。当天早上,林衡道、王世榕、杨念祖等人于红楼内演讲,为这栋具有八十六年历史的古迹建筑做讲古溯源。下午活动则以户外演出为主,有那卡西、改编客家歌曲、鲁凯族原住民歌谣的演唱,林文彬的传统说唱,以及临界点剧象录、魔斯拉、工人综艺歌舞团的小剧场演出。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局长蔡定芳也在表演中登台,表示该建物在台湾电影展史占重要角色,为保留台湾文化、电影的重要据点,故市府决定保留绝不拆除。[51]

1996年2月27日,台北市长陈水扁表示西门红楼十分有保存价值,市府将待红楼戏院该年6月到期后收回重新规划[52]。6月5日,都市发展局邀集专家学者会诊再利用规划,受委托单位提出的构想是保留外墙的意象,中间则挖空增建地下二层的环形开放剧场,形成该地区的文化广场地标[16]。对此八角楼内的摊商们抗拒不搬,是希望依照大安森林公园拆迁户标准每户搬迁补助费三百万元,设有户籍的比照中华商场拆迁户另依人口补助,每口十万元,并在新市场建立前每月每户再加补助房租四倍价钱的生活补助费[53]

1997年1月31日市府召开评鉴会议讨论八角楼部分列为古迹事宜后,获行政院通过[54]。为避免之前国立台湾博物馆整修时的古迹破坏,市府委由李干朗在同年6月中旬到7月对红楼进行测绘[15]。1998年6月9日,由建筑师杨仁江负责的八角楼修护工程开始作业[55]。此次修复将原先几乎都被红砖、旧铁板堵死的窗户也已恢复原状[56]。排水管原有十六线,修复后变成八线,且排水孔太小,造成屋顶曾严重漏水,机具受到损坏[57]

十字楼

[编辑]

1998年7月31日,民政局长李逸洋会勘西门市场时,学者们指出十字楼保存完好,也有必要列入古迹保存[58]。8月26日,民政局古迹鉴定审查会,学者一致认为十字市场与主入口的八角楼原为两位一体,以几何形式结合颇具特色,建议十字楼纳入西门红楼古迹范围[59]。但盼望改造西门市场的摊商,对十字楼列为古迹是反对立场[60]

2000年7月22日凌晨,西门市场大火,十字楼与三千坪、两百多个摊位在一个半小时内付之一炬[61]。8月10日,议员王世坚怀疑这有阴谋,指出消防工程于去年9月17日完工,市管处并依合约拨给包商工程款,但却迟迟未办理验收,让早已完工的消防设备闲置将近一年,以致西门市场大火时,消防设备系统不能发挥作用[62]。2001年4月5日,负责修复十字楼的建筑师许伯元表示,他将会以回复设计之初的十字楼为目标[63]。5月3日拆除十字楼与增生的零固摊等,留下原有的红砖建筑骨架[64]

2001年8月26日举行修复整建工程开工典礼,市长马英九主持[64]。施工时碰到材质较不易掌握等问题,使得市场管理处只好变更设计,原定2002年7月完工日期也因此一延再延[65]。巿场管理处表示,平面上仍延续原十字楼风貌,为因应现代需求,垂直增建为二层楼高,屋顶镶以玻璃,局部开挖地下室,做为水电、消防等机电空间[64]。2002年7月26日,马英九前来现场实际了解施工情形,要求建设局于10月底完工,11月开始营业[65]。因仿造美国昆西市场设计为玻璃帷幕,造成日后与建成圆环一样面临散热不易[66]。十多年后仿效国外玻璃屋的十字楼屋顶依然未改,使得2018年5月3日王鸿薇吴世正王威中厉耿桂芳等议员要求文化局局长锺永丰改掉[67]

资产活化

[编辑]

修复后,西门红楼主管单位曾分二个,市场处负责十字楼和南北广场,文化局主管古迹红楼。因各行其事,规画步调不一,造成经营问题。[68]

八角楼

[编辑]
八角楼正面

1996年1月12日,面对台北的同性恋圈争取在二二八公园一侧的人事行政局办公房舍规划成一个同性恋俱乐部,传出时任市府都发局局长的张景森想比照国外同性恋特区用八角楼作同性恋俱乐部[69]。1月31日,同志空间行动阵线与张景森都否认此将八角楼作为同性俱乐部的说法[70]

1996年5月23日,陈水扁会勘后,敲定红楼以朝电影博物馆方向改造,放映非商业性电影为主[37]。1998年10月18日,举行红楼九十周年庆,并有电影博物馆展活动,民政局长李逸洋主持[9]

2002年3月12日,马英九市府与纸风车剧团签约,将八角楼委外经营。纸风车剧团执行长李永丰表示,经营将是传统与现代并重,包括说唱艺术、布袋戏、皮影戏、相声、舞台剧都会成为固定表演项目,夜间还会有音乐演奏和舞蹈演出,每星期三会提供给国际观光客欣赏的艺术表演,假日则是儿童剧场,平常时段亦会安排大专戏剧系排练,让西门红楼与说唱艺术重回市民生活。[7]

在纸风车基金会的重新规划下,邀艺术家范姜明道、李良仁、杨雅棠等人,布置装置艺术[71]。原先订于2002年6月开幕,但周边景观工程四度流标[72]。2002年7月26日开幕时,马英九率领文化局、建设局、发展局、市场处首长前来与纸风车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柯一正共同剪彩[73]。纸风车在进驻之初曾遭受附近店家排挤、也被地方角头盯上[74]。9月1日,建筑就遭遇严重漏水,二楼表演厅成了水池,让纸风车抱怨连连[57]。至2003年1月,纸风车团长任建诚透露票房从去年开幕就不佳,平均单场票房不到五十张[75]。纸风车在2002年10月于一楼卖起传统餐饮小吃[76]、2003年6月于二楼开设李良仁设计的茶馆[77]

十字楼

[编辑]
西门红楼十字楼

整修翻新后于2003年7月3日上午展开试卖,共有六十七个摊位完成进驻[78]

在市府建设局协调六十七位摊商下,2004年10月24日,十字楼以“一七七时尚美食馆”之名重新开张。一楼提供餐饮,二楼则经营买卖牛仔裤、球鞋等百货精品。当天,台北市市场管理处处长徐汉雄表示西门市场已完全更新开幕,结合传统建筑、红楼文化,与十字楼的美食、活力,定可带动西门町再起飞。[79]

然而,经营两年不见起色,摊商曾突发奇想拟将二楼转租给赌博电玩业者,但被市场处与警方联手挡下[80]。一名曾在十字楼卖青岛水煎包的业者抱怨,新建物仿效欧美建筑风格,无骑楼,夏热冬冷,隔间设计也不对,没有窗户可通风,直接面对日晒,做吃食超闷热,也无法装冷气[81]。2007年初时,建成圆环、西门市场和龙山寺地下街商场的摊商都已经营失败,处于闲置状态[66]。2007年1月12日,市长郝龙斌继巡视改建失败的建成圆环、龙山寺地下街商场后,来十字楼听摊商陈情[68]。之后,是靠同性恋社群进驻,营造异国风情的音乐酒吧,让南广场成为同性恋聚落处,才有起色[82]

目前使用

[编辑]
西门红楼十字楼正门口

2008年,纸风车的合约到期,八角楼与十字楼都已改由台北市文化基金会经营管理,改将八角楼一楼为综合展览与餐饮、卖场,八角楼二楼为剧场,十字楼作文创场地[3]。当年8月28日,十字楼作为河岸留言的演唱场地开幕,有三百坪空间、五百个座位[83]。十字楼前半段空间命名成“创意16工房”,第一期通过评选的进驻品牌包括Betal Nut、0416、玩乐高兴古董小铺、Geogia Tsao、美果、Cubbish、根号五+美味星球、非洲洋嘎+林顺春、P714、劳委会、璃想国度、悦儿、顽石创意及奇距翼堂[84]。2016年1月5日,创意16工房改装潢后再开幕,有廿三家店铺、四十七个中型台湾文创品牌进驻[85]

2016年8月8日再进行八角楼修复[86],2018年3月1日整修完毕开幕[87]

2022年10月29日台湾同志游行“照亮路权、平等向前”,选择在西门红楼开始游行[88]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庄永明. 西門町曾經是墓仔埔?日本人因此特地從京都請狐仙來坐鎮. 上报. 2021-09-29 [2021-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中文(台湾)). 
  2. ^ 曾至贤. 小檔案/西門市場 見證百年滄桑. 中国时报. 2000-07-23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3.5 林乃文. 古蹟紅樓 因創意而輕盈 西門紅樓以「市集平台」、「活力創意」為特色 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並成立獨立品牌十六工房. 工商时报. 2009-09-07 (中文(台湾)). 
  4. ^ 4.0 4.1 于国华. 紅樓尋夢周記紅樓劇場重生第二周 當年 近藤十郎設計八角樓 現在 紅樓復出企圖開啟潮流. 民生报. 2002-03-25 (中文(台湾)). 
  5. ^ 清塚告眾. 台湾日日新报. 1908-03-07 (中文(台湾)). 
  6. ^ 公塚祭儀. 台湾日日新报. 1908-05-22 (中文(台湾)). 
  7. ^ 7.0 7.1 王超群. 紅樓委外經營 傳承說唱藝術. 中国时报. 2002-03-13 (中文(台湾)). 
  8. ^ 8.0 8.1 8.2 黄明家. 《都會透視鏡》西門市場 一頁滄桑. 联合报. 1996-01-18 (中文(台湾)). 
  9. ^ 9.0 9.1 张仁豪. 紅樓再生 歡度九十歲生日 民政局辦電影博物館展示會 供民眾憶舊. 联合报. 1998-10-19 (中文(台湾)). 
  10. ^ 李欣芳、游蓓茹. 「紅樓蓋在墳場」 陳威仁︰用八卦加十字架壓住. 自由时报. 2015-10-23 [2021-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中文(台湾)). 
  11. ^ 游蓓茹. 小檔案︰西門紅樓 1908年建造. 自由时报. 2015-10-23 [2021-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5) (中文(台湾)). 
  12. ^ 12.0 12.1 丁荣生. 許伯元要讓古建築活起來. 中国时报. 2001-04-06 (中文(台湾)). 
  13. ^ 陈盈珊. 《特稿》走過95載歲月 八角紅樓 見證西門町興衰史. 中国时报. 2002-07-27 (中文(台湾)). 
  14. ^ 于国华. 紅樓重新開門迎賓客 舊古蹟化身新演出舞台 有人驚豔喝采 有人憂心經營方向. 民生报. 2002-07-27 (中文(台湾)). 
  15. ^ 15.0 15.1 15.2 洪茗馨. 古蹟學者李乾朗從紅樓談古蹟修護原則. 中国时报. 1999-01-17 (中文(台湾)). 
  16. ^ 16.0 16.1 曾至贤. 紅樓六月底收回的整修及再利用計畫. 中国时报. 1996-06-06 (中文(台湾)). 
  17. ^ 17.0 17.1 丁荣生. 西門市場整修再生 喜見近藤十郎首件傑作. 中国时报. 2000-01-24 (中文(台湾)). 
  18. ^ 田裕斌. 台北十大特色建築票選 台北101最受青睞. 中央日报. 2005-10-15 [2023-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2) (中文(台湾)). 
  19. ^ 邱慧雯. 紅樓重新出發 商圈又見生機 標榜文藝形象,結合咖啡、小賣場,吸引各階層遊客駐足. 工商时报. 2003-03-17 (中文(台湾)). 
  20. ^ 20.0 20.1 20.2 20.3 翁台生. 細數紅樓的滄桑. 民生报. 1980-03-28 (中文(台湾)). 
  21. ^ 21.0 21.1 21.2 21.3 曾怡宪. 西門市場將標售 紅樓一角縈舊夢 北市精華土地.價值二十億 其中零星私產.處理成難題. 联合报. 1980-03-24 (中文(台湾)). 
  22. ^ 22.0 22.1 22.2 22.3 纪慧玲. 吳兆南回想紅樓風華 將軍強行入座 書場‘臨時編、臨時演’三級古蹟重作劇場 前塵往事快轉倒帶. 民生报. 2002-05-11 (中文(台湾)). 
  23. ^ 23.0 23.1 项贻斐. 盛裝紅樓 回首過往展現新頁 即將於千禧年以電影博物館面貌呈現的紅樓戲院 昨天結合電影文化與服裝走秀 以另類包裝 展現新的風采. 联合报. 1999-06-08 (中文(台湾)). 
  24. ^ 24.0 24.1 24.2 纪慧玲. 盛裝紅樓7日登場 回顧八角樓90年史 曾經絢爛今蒼涼 何時再展風華. 民生报. 1999-06-05 (中文(台湾)). 
  25. ^ 25.0 25.1 张宜宜. 上海遊藝 群芳會. 民生报. 1978-12-29 (中文(台湾)). 
  26. ^ 陈民峰. 樓起樓滅"影"響深遠 電影街懷舊之旅 撫今追昔 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民生报. 1993-01-02 (中文(台湾)). 
  27. ^ 27.0 27.1 27.2 27.3 吴仁麟. 都會傳奇 '戲'說紅樓. 联合晚报. 1991-05-01 (中文(台湾)). 
  28. ^ 女戲迷熱戀小茶房 捲逃後雨港遇郎君 夜夜忝為座上客近水得月 漸漸疏遠枕邊人姦情外聞. 联合报. 1954-02-13 (中文(台湾)). 
  29. ^ 孔雀評劇團 來台北演出. 联合报. 1959-04-02 (中文(台湾)). 
  30. ^ 张仁豪. 都會新象 紅樓戲院動工修護 九月辦電影節. 联合报. 1998-06-10 (中文(台湾)). 
  31. ^ 31.0 31.1 31.2 涂敏恒. 一個老歌迷的回憶 紅樓.螢橋.南陽.崔萍.雪華.霜華 周郎顧曲.無畏風雨. 民生报. 1978-12-16 (中文(台湾)). 
  32. ^ 周炯光. 台北螢橋聽歌. 世界日报. 2012-03-12 (中文). 
  33. ^ 敏華述往‧歌壇滄桑 當年是﹕一把籐椅 一杯清茶 好不輕鬆 而今也﹕又要講穿 又要講攀 好不辛酸. 经济日报. 1968-10-12 (中文(台湾)). 
  34. ^ 陈盈. 蒐尋紅樓前世今生 X檔案 紅迷歡迎獻寶. 中国时报. 2002-05-18 (中文(台湾)). 
  35. ^ 李采洪. 商店街走透透 西門町的古蹟及老店. 工商时报. 1999-02-21 (中文(台湾)). 
  36. ^ 36.0 36.1 36.2 孟莉萍. 紅燈高掛兩點.三點色滿紅樓 限來限去我行我素片源不斷 牛肉場蕭條.限級片吃香.靠山吃山有一套 林口大片廠.席天幕地秀.小電影又卡麥. 联合晚报. 1988-03-07 (中文(台湾)). 
  37. ^ 37.0 37.1 37.2 崔慈悌. 陳水扁會勘敲定:「紅樓」戲院規劃小劇院 重建西門電影王國將以放映非商業性電影為主朝「電影博物館」功能規劃 六月期約到期後連同西門市場攤位一併收回. 中国时报. 1996-05-24 (中文(台湾)). 
  38. ^ 全台映演限制級國片戲院 自組院線同步發行錄影帶. 联合报. 1986-05-29 (中文(台湾)). 
  39. ^ 陈承中. 男學生抽人一根煙 渾身無力被佔便宜. 联合报. 1981-06-10 (中文(台湾)). 
  40. ^ 游智文. 紅樓情事再曝光 查獲四男. 联合晚报. 1993-05-30 (中文(台湾)). 
  41. ^ 景小佩. 西門市場調整腳步向前行. 联合报. 1995-03-23 (中文(台湾)). 
  42. ^ 落拓風塵天涯孤女 流離失所身被污 歡場暈倒斷腸人. 联合报. 1952-05-17 (中文(台湾)). 
  43. ^ 陈英姿. 杏福花店 西門町第一家花店. 联合报. 2004-02-10 (中文(台湾)). 
  44. ^ 鮮花設計服務協會本月底成立. 民生报. 1993-05-03 (中文(台湾)). 
  45. ^ 牛庆福. 西門紅樓 黃永銓傳述世世代代 花店的兒子 獲選北市「大城市、小人物」. 联合报. 2003-02-17 (中文(台湾)). 
  46. ^ 市府收回 八角紅樓. 联合报. 1956-12-29 (中文(台湾)). 
  47. ^ 改建紅樓劇場 官司雖敗訴 改建費照列 市議會決定勝訴後動支. 联合报. 1962-07-15 (中文(台湾)). 
  48. ^ 改建西門市場 擬築九層巨廈. 联合报. 1960-08-29 (中文(台湾)). 
  49. ^ 商戶反對預繳租金. 联合报. 1960-09-15 (中文(台湾)). 
  50. ^ 紅樓戲院西門市場擬拆除 將改建大樓並設七百車位. 联合报. 1986-11-05 (中文(台湾)). 
  51. ^ 李明哲. 以保存西門紅樓為訴求重點的﹁紅樓夢、西門情﹂藝文活動. 中国时报. 1994-11-28 (中文(台湾)). 
  52. ^ 邱淑宜. 紅樓戲院 將告別破敗 歷史建築 市府6月底後收回重規劃. 联合晚报. 1996-02-27 (中文(台湾)). 
  53. ^ 秦富珍. 紅樓戲院 ‘租門怨’擺不平 18戶攤商拒搬 提案置條件 市府最後通牒 限月底搬遷. 联合晚报. 1996-07-18 (中文(台湾)). 
  54. ^ 陈盈珊. 北投公共浴場、中山女中、紅樓戲院及前美國駐台領事館入列 市內古蹟增為卅三處. 中国时报. 1997-03-11 (中文(台湾)). 
  55. ^ 洪茗馨. 西門紅樓古蹟修護工程開工 呈現電影館原貌照. 中国时报. 1998-06-10 (中文(台湾)). 
  56. ^ 洪茗馨. 紅樓北美館漏水 民政局官員曾在颱風夜苦守. 中国时报. 1999-01-17 (中文(台湾)). 
  57. ^ 57.0 57.1 董孟郎. 一陣大雨紅樓濕透了 十一處漏水議員促廠商修復 否則解約. 中国时报. 2002-09-04 (中文(台湾)). 
  58. ^ 张仁豪. 西門市場 學者建議列為古蹟 中央區十字樓建物保存良好. 联合报. 1998-08-01 (中文(台湾)). 
  59. ^ 洪茗馨.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圓山別莊、大稻埕辜宅三處建物列為市定古蹟. 中国时报. 1998-08-27 (中文(台湾)). 
  60. ^ 曾至贤. 西門市場 歷史建築空間配置將維持 發展局與學者會勘達成共識 議員指一把火燒出消安漏洞. 中国时报. 2000-07-30 (中文(台湾)). 
  61. ^ 萧承训. 祝融狂舞 西門市場付之一炬. 中国时报. 2000-07-23 (中文(台湾)). 
  62. ^ 董孟郎. 西門市場大火燒出弊端?議員指消防工程疑雲重重要求政風處調查. 中国时报. 2000-08-11 (中文(台湾)). 
  63. ^ 丁荣生. 台北西門市場再現十字樓. 中国时报. 2001-04-06 (中文(台湾)). 
  64. ^ 64.0 64.1 64.2 廖瑞宜. 西門市場更新 開工. 中国时报. 2001-08-27 (中文(台湾)). 
  65. ^ 65.0 65.1 曾至贤. 西門市場 十月完工 十一月將以嶄新面貌營業. 中国时报. 2002-07-27 (中文(台湾)). 
  66. ^ 66.0 66.1 陈函谦. 市場閒置案 市長將視察謀對策. 中国时报. 2007-01-08 (中文(台湾)). 
  67. ^ 杨心慧. 西門紅樓十字樓「屋頂太醜」 議員要求重新修整. 自由时报. 2018-05-03 [2021-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中文(台湾)). 
  68. ^ 68.0 68.1 陈函谦. 郝巡視西門市場 攤商大吐苦水. 中国时报. 2007-01-13 (中文(台湾)). 
  69. ^ 林淑玲. 市府要在把紅樓戲院規劃同性戀酒吧?. 中国时报. 1996-01-13 (中文(台湾)). 
  70. ^ 林丽雪. 紅樓戲院將規劃為同性戀俱樂部? 西門町居民反對 發展局長否認 同性戀團體要求澄清. 民生报. 1996-02-01 (中文(台湾)). 
  71. ^ 邱慧雯. 西門紅樓劇場週五重新開張. 工商时报. 2002-07-23 (中文(台湾)). 
  72. ^ 陈盈珊. 「紅樓」歡喜開館 「劇場」再展風華 展現政府對藝文團體誠意 龍應台親自溝通 風波視為必經的陣痛. 中国时报. 2002-07-26 (中文(台湾)). 
  73. ^ 陈盈珊. 紅樓劇場 風華再現 一樓展覽館 展示老照片、戲服及電影放映機 二樓茶館劇場 觀眾一邊喝茶一邊輕鬆看表演. 中国时报. 2002-07-27 (中文(台湾)). 
  74. ^ 邱慧雯. 《Y世代經營紅樓,不求營利》汪虹讓當地人認同. 工商时报. 2003-03-26 (中文(台湾)). 
  75. ^ 赖廷恒. 紙風車劇團 紅樓夢大車拚 矢言要把親子劇場帶進西門町 團員傻勁勇抵票房寒流. 中国时报. 2003-01-19 (中文(台湾)). 
  76. ^ 陈盈珊. 紅樓演出懷舊大戲. 中国时报. 2002-10-04 (中文(台湾)). 
  77. ^ 陈盈珊. 紅樓闢茶館 假日找茶. 中国时报. 2003-06-13 (中文(台湾)). 
  78. ^ 龚招健. 西門市場換新妝 今起試賣. 中国时报. 2003-07-04 (中文(台湾)). 
  79. ^ 杨国泓. 舞動西門 市場再造風華 十字樓開張 馬英九期待吸引人潮 成為東西軸線翻轉的契機. 中国时报. 2004-10-25 (中文(台湾)). 
  80. ^ 陈俍任、陈志豪、杨金严. 西門市場搞電玩 及時擋下. 联合报. 2005-12-28 (中文(台湾)). 
  81. ^ 陈函谦. ㄇ字樓 生意一樣慘. 中国时报. 2006-07-30 (中文(台湾)). 
  82. ^ 黄琮渊. 西門紅樓宣傳品 納入同志聚落. 中国时报. 2010-09-13 [2021-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8) (中文(台湾)). 
  83. ^ 杨芷茜. 西門紅樓 河岸留言開幕. 联合报. 2008-08-29 (中文(台湾)). 
  84. ^ 朱芳瑶. 百歲西門紅樓 文創產業進駐. 中国时报. 2008-07-27 (中文(台湾)). 
  85. ^ 游蓓茹. 西門紅樓十六工房明開幕 預告柯P站台玩DIY. 自由时报. 2016-01-05 [2021-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中文(台湾)). 
  86. ^ 梁珮绮. 西門紅樓八角樓整修 14個月暫不開放. 自由时报. 2016-08-07 [2021-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8) (中文(台湾)). 
  87. ^ 沈佩瑶. 修復完工 市定古蹟西門紅樓啟用. 自由时报. 2018-03-02 [2021-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中文(台湾)). 
  88. ^ 邱奕能. 同志遊行本周五萬華紅樓周邊登場 警公布交管措施. 联合报. 202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2)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