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
注意:本条目可能有部分字符无法显示,若遇此情况请参阅Wikipedia:Unicode扩展汉字。 |
错别字就是错字和别字的统称;别字又称白字。就汉语而言,错别字泛指把汉字以笔划上、字体上或文法上、形音相似有所讹误,而构造出来的一些不合汉语书写规范的字。但由于汉字不断发展,许多原来的错字被扶正,正字被当成错字,因此,现在,错别字的判断通常以政府公布的文字为基准。
历史
[编辑]错别字自从汉字发明之后就存在了,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现象。
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由于当时书写材料昂贵,著作通常是口传的。因此,有时,一些学者忘记一个字怎么写,就用同音字代替,这些字保留在古书中,就成为通假字。通假字使得文章很难读懂。[来源请求]
错字
[编辑]所谓错字,就是将字写错了。就中文而言,错字通常涉及多写或少写笔划:例如“步”写作“歩”(多了一点;但此字在日文新字体是正确写法)。讹字也是错字的意思。一些通行的就成了俗字、简笔字。中国字书有收纳讹字传统;为了收录这些错字,现代的电脑文字编码例如Unicode包含了不少讹字,使得电脑文字编码非常庞大,引来不少批评。
就其他使用字母的语言而言,错字通常涉及多写、少写或错写:例如将英文的“welcome”写作“wellcome”[1]
别字
[编辑]别字也称白字,就是字没有写错,但却用错了另外一个字。就中文而言,别字的例子包括把“斑马”写作“班马”、“反省”写作“反醒”等。另外在电脑编码中,因为同一字不同地区的写法很多时都分开编码(是为异体字),以致很多人输入中文时用了该地区视为别字的字而不自知,例如:“內”(中为入)和“内”(中为人)、“盜”(上为㳄)和“盗”(上为次)等等。就其他使用字母的语言而言,以英文为例,别字的例子则包括把“soup”(汤)写作“soap”(肥皂)。
简繁转换错别字
[编辑]有些在简化过程中将多字合一而成的字例如“干”、“乾”、“幹”(合并简化为“干”)等在简体与繁体转变时会造成错别字,例如简体字“干货”(即“乾貨”)可能会变为“幹貨”,简体字“发质”(即“髮質”)可能会变为“發質”,种种此例,屡见不鲜。
错别字举例
[编辑]有错别字词语 | 正确词语 |
---|---|
安祥 | 安详 |
鸟鸦 | 乌鸦 |
因该 | 应该 |
烦脑 | 烦恼 |
近入 | 进入 |
拨放 | 播放 |
园形 | 圆形 |
阳桃 | 杨桃 |
彩卷 | 彩券 |
秘码 | 密码 |
偕梯 | 阶梯 |
宗色 | 棕色 |
年玲 | 年龄 |
重垒 | 重叠 |
膜样 | 模样 |
续行 | 续航 |
沉浅 | 沉潜 |
在度 | 再度 |
鲁肉饭 | 卤肉饭 |
冰淇琳 | 冰淇淋 |
日月谭 | 日月潭 |
不能自己 | 不能自已 |
退去束缚 | 褪去束缚 |
九百伶七 | 九百零七 |
八面伶珑 | 八面玲珑 |
五糊四海 | 五湖四海 |
春栏秋菊 | 春兰秋菊 |
万里长诚 | 万里长城 |
教学争议
[编辑]在香港,错别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的主要目标,教育局亦于2003至07年编订《香港小学学习字词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作标准。然而有论者认为,学校过度跟随《字词表》标准,会打击学生学习动机,亦令师生无法集中于真正语文教学之上[2]。
参见
[编辑]注释与参考资料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最紧要{正}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VB - 最紧要正字 - 王贻兴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