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Jason22/info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首页我的贡献我的留言板我的编译区

星章

[编辑]
叙事星章
感谢对中国历史条目的贡献。 费勒姆 费话连篇 2008年6月21日 (六) 02:13 (UTC)

感谢 Jason22 长期以来在维基百科内对中国历史内容的贡献。 --Jasonzhuocn (留言) 2011年1月3日 (一) 01:04 (UTC)

感谢Jason22君修正唐朝的缺陷,使它又可以重返特色条目,特别授予此星章,表达敬意。晃晃留言) 2012年12月28日 (五) 14:19 (UTC)

不倦星章
感谢您孜孜不倦量扩充历史相关条目。请再接再厉。-- Marcus Hsu  talk  2010年10月22日 (五) 08:42 (UTC)

感谢你对中国历史相关领域作出的巨大而不可磨灭的贡献--玖巧仔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04:25 (UTC)

向你问好!
感谢你长期不倦地提升中华民国与中国历史朝代条目!--Shibo77 2011年8月27日 (六) 10:09 (UTC)
友善星章
待人友善,平和。--玖巧仔留言 2011年12月25日 (日) 02:07 (UTC)
团体合作星章
感谢阁下带领协作风气,对历史朝代的条目做出卓越贡献--Ching~受体革兰氏检验/真菌专题 2013年1月26日 (六) 06:53 (UTC)
作家星章
作品优良。 Amazingloong留言) 2013年10月30日 (三) 05:37 (UTC)

You're a good contributer. 知捉常乐 (自言自语残破的信箱) 2014年6月17日 (二) 09:33 (UTC)

特别星章
感谢! Choufanging留言) 2017年3月12日 (日) 04:11 (UTC)
改进星章
改善本来被除名的朝代条目,将它们重新推上特色,非一般人能做到,值得鼓励。 AT 2017年8月20日 (日) 18:25 (UTC)

贡献

[编辑]
种类 重点条目 非重点条目
历史
旗帜系列
中华民国
其他
考古学
模板
自制图片

附录1

[编辑]

  • 华北地区(6):冀、豫、鲁、晋、秦、陇
  • 华中地区(7):苏、浙、皖、赣、鄂、湘、蜀
  • 华南地区(7):滇、黔、粤、桂、琼、闽、台
  • 东北地区(8):辽、吉、嫩、黑、兴、合、滨、库
  • 塞北地区(6):察、绥、夏、蒙、尔、岭
  • 西部地区(6):青、康、藏、准、维、伊
  • 直辖市(6):京、津、宁、沪、渝、港
  • 海外自治区(3):星、洋、汶

省份

[编辑]
省份
华北地区
图片 省名 简称 省会 由来 历史 省旗
赵州桥 河北 石家庄 表黄河以北。
“冀”源自汉朝的冀州。
唐设河北道,为得名之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民国于北伐后改河北省。
开封府 河南 郑州 表黄河以南。
“豫”源自汉朝的豫州。
汉即设河南郡;唐设河南道,为河南得名之始,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
泰山玉皇顶 山东 济南 表太行山以东。
“鲁”源自春秋时期的鲁国。
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之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
悬空寺 山西 太原 表太行山以西。
“晋”源自春秋时期的晋国。
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之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
窑洞 陕西 西安 表陕原(今陕县西南)以西。
“秦”源自春秋时期的秦国。
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之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鄜延、邠甯、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
莫高窟 甘肃 兰州 由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组成。
“陇”源自境内的陇山(即六盘山)。
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之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属陕西布政使司;清分陕西省设甘肃省。
华中地区
图片 省名 简称 省会 由来 历史 省旗
苏州园林 江苏 扬州 由江宁(今南京)和苏州组成。 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之始。
普陀山禅室 浙江 杭州 表境内的浙江(即钱塘江)。 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之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
黄山 安徽 合肥 由安庆和徽州(今歙县)组成。
“皖”源自前省会安庆境内皖山(天柱山)、皖水与春秋时期的皖国。
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之始。
滕王阁 江西 南昌 表江南以西。
“赣”源自境内的赣江。
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之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
武当山紫霄宫 湖北 武汉 表洞庭湖以北。
“鄂”源自春秋时期的鄂国。
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之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设湖北省。
张家界 湖南 长沙 表洞庭湖以南。
“湘”源自境内的湘江。
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之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设湖南省。
乐山大佛 四川 成都 源自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等合称“川峡四路”。
“蜀”源自春秋时期的蜀国。
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之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
华南地区
图片 省名 简称 省会 由来 历史 省旗
石林 云南 昆明 表云岭以南。
“滇”源自秦汉时期的滇国。
汉即设云南县;唐为六诏国,后为南诏国;宋为大理国;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为云南得名之始;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
西江千户苗寨 贵州 贵阳 源自宋朝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
“黔”源自战国时期楚国的黔中。
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为贵州得名之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
开平碉楼 广东 广州 源自宋朝广南东路。
“粤”源自古代的百越(粤)地区。
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东得名之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
漓江 广西 南宁 源自宋朝广南西路。
“桂”源自秦朝的桂林郡。
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之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
三亚沙滩 海南 海口 表琼州海峡以南。
“琼”源自唐朝的琼州。
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为海南得名之始;明属广东省;清仍之,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民国设海南省。
福建土楼 福建 福州 由福州、建州(今建瓯)组成。
“闽”源自战国时期的闽越。
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之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
清水断崖 台湾 台北 源自古称“大员”、“大湾”(今台南安平)。 唐宋均为原住民地;元于澎湖设澎湖寨巡检司;明为荷兰领有;明末郑成功领有,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灭明郑后,设台湾府及台厦道,为台湾得名之始,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清末设台湾省;甲午战争后被日本占领,仍称台湾;民国于第一次抗日战争后收复台湾,设台湾省。
东北地区
图片 省名 简称 省会 由来 历史 省旗
五龙山凤山寺 辽宁 沈阳 表辽河宁静。 汉即设辽东郡;唐属河北道;辽金置东京路;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民国于北伐后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之始;九一事变后日本建立满州国,复改奉天省;第一次抗日战争后民国收复东北,仍设辽宁省。
长白山天池 吉林 长春 源自吉林乌拉(今吉林市),表沿著松花江的城市。 唐属渤海都督府,后为渤海国;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为吉林得名之始,清末改吉林省。
嫩江畔 嫩江 哈尔滨 表境内的嫩江。 唐属室韦都督府,即室韦国南部;辽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民国仍设之,中俄战争后民国收复外东北,原黑龙江省与部分外东北合并设嫩江省,为嫩江得名之始。
冻结的黑龙江 黑龙江 海兰泡 表境内的黑龙江。 唐属室韦都督府,即室韦国的北部;辽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为黑龙江得名之始;俄占外东北后设阿穆尔州;民国于中俄战争后收复外东北,部分原黑龙江省与原阿穆尔州合并设黑龙江省。
萨卡奇阿梁的赫哲族村庄 合江 伯力 表境内黑龙江、松花江及乌苏里江三江合流。 唐属黑水都督府,后为黑水靺鞨与渤海国领有;辽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属吉林将军;俄占外东北后设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中俄战争后民国收复外东北,将原吉林东北部与原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合并设合江省,为合江得名之始。
呼伦贝尔市区 兴安 海拉尔 表境内的大兴安岭。 唐属室韦都督府,后为契丹国领有;辽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与中书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分属黑龙江将军与内蒙古;民国分属黑龙江省与热河特别行政区,热河后设省;中俄战争后民国收复外东北,原黑龙江省西部与原热河省合并设兴安省,为兴安得名之始。
锡霍特山脉 滨海 海参崴 表滨临日本海。 唐属渤海都督府,后为渤海国;辽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属宁古塔将军,后属吉林将军;俄占外东北后设滨海边疆区,为滨海得名之始;中俄战争后民国收复外东北,设滨海省。
宗谷海峡 库页 南库页 源自元明清对原住民的称呼“骨嵬”、“苦兀”与“苦夷”。 唐宋均为原住民地;元为骨嵬国;明称苦兀,设囊哈儿卫、波罗河卫与兀烈河卫,属于奴儿干都司;清称库页,为库页得名之始,属吉林将军;清末俄日分占库页岛,分设萨哈林省与桦太厅;中俄战争与第二次抗日战争后民国收复库页岛,设库页省。
塞北地区
图片 省名 简称 省会 由来 历史 省旗
长城 察哈尔 张家口 源自察哈尔蒙古部。 唐为突厥回纥,后为单于都护府;辽金属上京路;宋为蒙古国;元设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为靼鞑,后为察哈尔蒙古部,为察哈尔得名之始;清属内蒙古,设有察哈尔八旗;民国属察哈尔特别区,后改察哈尔省;中俄战争后热河省分别并入察哈尔省与兴安省。
慈灯寺 绥远 呼和浩特 源自清朝的绥远将军。 唐为突厥回纥,后为单于都护府;辽金属上京路;宋为蒙古国;元设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为靼鞑,后为土默特蒙古部;清属内蒙古,设有绥远城将军,为绥远得名之始;民国初分属绥远特别区,后改省。
西夏王陵 宁夏 银川 表西夏安宁,元朝于西夏地设立宁夏行省,期望该地安宁。 唐属关内道;宋时为西夏国;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为宁夏得名之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
蒙古高原 蒙古 库伦 源自当地的蒙古族。 唐为突厥回纥,后为安北都护府;宋为蒙古国,为蒙古得名之始;元设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为靼鞑与瓦剌,后为喀尔喀蒙古部;清属外蒙古;民国初属蒙古地方,后被苏联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国;中俄战争后民国收复蒙古,设蒙古省。
阿尔泰山 阿尔泰 科布多城 表境内的阿尔泰山。 唐为突骑施;宋为蒙古国;明为瓦剌;清属外蒙古,后分立唐努乌梁海、科布多等部;民国初属蒙古地方,后被苏联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国与图瓦人民共和国;中俄战争后民国收复蒙古与唐努乌梁海,设阿尔泰省,为阿尔泰得名之始。
贝加尔湖 岭北 赤塔 表境内的外兴安岭,亦源自元朝的岭北行省。 唐为薛延陀;宋为蒙古国;元属岭北行省及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属黑龙江将军;俄占后,设赤塔州与布里亚特共和国。中俄战争后民国收复,设岭北省,为岭北得名之始。
西部地区
图片 省名 简称 省会 由来 历史 省旗
青海湖 青海 西宁 表境内的青海湖。 唐宋属吐蕃;元属宣政院;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之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
喇荣五明佛学院 西康 康定 表中国西南部的康区。 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康区、卫区(前藏)、藏区(后藏)与阿里等四区;1911年川滇边务大臣傅嵩林在奏折中,首次提出建立西康省:“查边境乃古康地,其地在西,拟名曰西康省”。民国并康区、卫区为川边特别区,后建西康省。
布达拉宫 西藏 拉萨 表中国西南部的藏区。 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康区、卫区(前藏)、藏区(后藏)与阿里等四区;清设西藏办事大臣,为西藏得名之始;民国并藏区、阿里为西藏地方,而后建西藏自治政府;后被民国并回设立西藏省。
新疆国际大巴扎 北疆 乌鲁木齐 表新疆以北,新疆源自“故土新归”。
“准”源自境内的准噶尔盆地。
唐宋为西域;元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明为厄拉特蒙古;清统一漠西蒙古与回疆,设伊犁将军,其南部称回部、北部称准部;清未设新疆省,民国仍之;中俄战争后民国收复外西北,设北疆省,为北疆得名之始。
阿帕克和卓之墓 南疆 喀什 表新疆以南,新疆源自“故土新归”。
“维”源自当地的维吾尔族。
唐宋为西域;元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明为回疆;清统一漠西蒙古与回疆,设伊犁将军,其南部称回部、北部称准部;清未设新疆省,民国仍之;中俄战争后民国收复外西北,设南疆省,为南疆得名之始。
升天大教堂 伊宁 阿拉木图 表伊犁河安宁。 唐宋为西域;元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明为厄拉特蒙古;清统一漠西蒙古与回疆,设伊犁将军,其南部称回部、北部称准部;俄占后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等领有;中俄战争后民国收复外西北,设伊宁省,为伊宁得名之始。

城市

[编辑]
城市
直辖市
图片 省名 简称 省会 由来 历史 市旗
故宫 北京 燕、京 东城区 表北方之京。
“燕”源自春秋时期的燕国
“京”表首都。
唐先后称涿郡、范阳郡、幽州、渔阳郡;辽金先后称燕京、中都;元称大都;明初称北平,迁都后称北京,为北京得名之始;清仍之;民国初设北平市;中俄战争后迁都并改北京市。
海河夜景 天津 河西区 源自“天子津渡”,明朝明成祖传谕旨“筑城浚池,赐名天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直沽;金称直沽寨;元建津海镇;明初靖难之变,燕王朱棣从此渡过南袭沧州,朱棣夺帝位后,称此地为“天子渡津之地”,改天津,为天津得名之始;民国设天津市。
中山陵 南京 玄武区 表南方之京。
“宁”源自唐朝江宁郡。
唐称江宁郡,后置昇州;五代十国为金陵府;北宋称江宁府,南宋称建康府,设行宫;元称集庆路;明初称南京,迁都后仍称南京,为留都;清改江宁府;民国设南京市。
外滩 上海 黄浦区 源自宋朝上海浦。
“沪”源自晋朝沪渎(今黄浦江下游段)。
唐属华亭县;宋于上海浦的西岸设上海镇,为上海得名之始;元设上海县;明为松江县;清名上海县;民国于北伐后设上海市。
重庆山城 重庆 渝中区 源自宋朝重庆府。
“渝”源自渝水(今嘉陵江)。
隋唐称渝州;北宋宋徽宗时因当地叛乱改渝州为恭州;南宋宋孝宗时,因皇子赵惇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称“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为重庆得名之始;元、明、清仍之;民国于第一次抗日战争期间建重庆市。
维多利亚港
大三巴牌坊
港澳 港澳 中环区 源自香料之港或香江。
源自澳门妈阁庙“妈阁”。
香港在唐属循州的屯门军镇;宋元以后,为香港村,香料之港,为香港得名之始;明清属新安县;清后期因鸦片战争被英国占领,设香港殖民地。澳门在唐属宝安县,而后改属东莞县;宋明时期属香山县;明后期被葡萄牙设为租地,清时沿之;清后期被葡萄牙占领,设澳门殖民地。民国时,于第二次抗日战争后展开中英葡会谈。收复香港、澳门后,与宝安县合并为港澳市。
重要城市
图片 市名 简称 所在地 由来 历史 市旗
青岛德国建筑群 青岛 市南区 源自胶州湾内的绿荫小岛。 清末时为德国租借地,民国收复。
大明湖 济南 历下区 源自济水之南。 汉时即有济南郡,山东省省会。
西安钟楼 西安 未央区 明代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秦汉时为咸阳、长安,民国为陕西省省会。
宁波三江口 宁波 江东区 明代改定海为宁波,取海定则波宁。 秦汉时为会稽郡。
西湖平湖秋月 杭州 拱墅区 杭州的杭字本意是船,专指大禹治水乘坐过的船。 秦汉时为会稽郡,民国为浙江省省会。
黄鹤楼 武汉 江岸区 源自武汉三镇,民国将武昌、汉口、汉阳合并。 秦汉时为江夏郡,民国为湖北省省会。
安顺廊桥 成都 高新区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秦汉时为蜀郡,民国为四川省省会。
台北101 台北 信义区 台湾北部。 清末设城,民国为台湾省省会。
鼓浪屿房屋 厦门 思明区 国家大厦之门。 晋属晋安郡。
珠江夜游 广州 越秀区 取交州刺史部原治所广信之“广”而称“广州”。 三国吴国设广州,民国为广东省省会。
伯力市区 伯力 五国区 博和哩,满洲语,豌豆也。 明设巴忽鲁卫,清设博和哩噶珊,后被俄占,民国收复,为合江省省会。
海参崴港口 海参崴 金湾区 满洲语,海边的小渔村。 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属吉林将军领地,后被俄占,民国收复,为滨海省省会。
圣索菲亚教堂 哈尔滨 松北区 满洲语,晒鱼网的大场子 金设会宁府,民国先后为黑龙江省与松江省省会。
沈阳故宫 沈阳 和平区 元将沈州府和辽阳府合并为沈阳府 元设沈阳府,民国为辽宁省省会。
大连大广场 大连 西岗区 大连湾 清末时为俄国租借地,民国收复。
火车站 伊犁 伊宁区 茉莉花城 清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

海外自治区

[编辑]
海外自治区
海外自治区
区旗 区名 简称 首府 由来 历史 图片
新加坡 新加坡市 “新加”表狮,“坡”表城。 第二次抗日战争后收为海外自治区。 鱼尾狮
中属太平洋:
北马里亚纳
帛琉
塞班岛 北马里亚纳:源自西班牙王后玛丽亚娜。
帛琉:源自帛琉语“岛屿”。
第二次抗日战争后将日属南洋群岛的西半部(北马里亚纳群岛、帛琉)收为海外自治区,关岛与东半部(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归美国。 Micro Beach
东帝汶 帝力 东帝汶表东方或日出的太阳。 第二次抗日战争后收为海外自治区。 圣母无染原罪教堂

国际组织

[编辑]
东亚国协
国际组织
组织旗帜 组织名 简称 会议所在地 附注 象征物
东亚国协 EA 南京
会员国
国旗 国名 简称 首都 附注 象征物
中华民国 北京 天坛 九寨沟 圣母峰 黄河
日本国 东京
大韩民国 首尔
菲律宾共和国 马尼拉
湄公河邦联 西贡 越南共和国越南寮王国寮国柬埔寨柬埔寨联合
泰王国 曼谷
缅甸联邦 仰光
马来西亚联邦 吉隆坡 马来亚东马沙巴砂拉越砂拉越)与汶莱汶莱联合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雅加达
观察员国
国旗 国名 简称 首都 附注 象征物
澳大利亚联邦 坎培拉
纽西兰国 威灵顿

附录2

[编辑]
夏朝
手持耒耜之大禹治水图
手持耒耜之大禹治水图

夏朝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根据史书记载,传位于子,从而破废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制之先河。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四百七十一年,为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使华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之一。然而,由于迄今为止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之基本条件,其中二里头遗址的第一、二期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然而一直未能出土确切的文字记载,许多中外历史学家持续探索证据。

商朝

商朝又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晚期,中国的历史从半信半疑的时代过渡到信史时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相对于夏朝具有更丰富的考古发现。原夏朝之诸侯国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后建立商朝。经历17代31王后,末代君王商纣王牧野之战周武王击败而亡。关于商朝的信息多来自于其后面的周朝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以及商朝金文甲骨文的记载。其中,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目前在河南的偃师市郑州市安阳市都发现城市规模的遗址。

周朝
宗周钟
宗周钟

周朝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王朝,也是最后一个完全施行封建制度的世袭王朝,可分为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周朝的中央权力为王权,周王是周室的最高权力者,也是诸周人的宗主。周朝从文字产生到春秋中叶,书面文学逐渐形成,古代散文由句而篇,由简而繁的过程。诗经中的作品显示四言诗日渐成熟。西周青铜器铭文具有朴素、写实的风格,闻名的有《毛公鼎》、《宗周钟》、《散氏盘》、《大盂鼎》、《大克鼎》与《虢季子白盘》等等。

春秋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

战国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东周的一段时期(统一中原前),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伴随着私田制铁器的广泛运用,社会新兴阶层的崛起,战国时期的中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上迎来了一个变革的高峰。由于郡县制度的加强,以获取土地、财富、人口国家不断开展兼并战争,促使这个从春秋时期开始便战争不断的土地逐渐走向新的时代。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塑造了帝制中国的雏形。

秦朝

秦朝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中国本土建立大一统帝国的中国朝代。秦国君王嬴政从西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发动灭六国的战争,结束中国战国时期、建立秦朝。秦朝源自周朝诸侯国秦国。秦王政建立秦朝后自称“始皇帝”,从此中国有了皇帝的称号。秦二世继位后秦廷被宦官赵高掌控而混乱不堪,最后爆发秦末民变,六国复国。虽然秦将章邯努力平乱,但于钜鹿之战被楚将项羽击败,秦军最后投降。前207年十月,新任秦王子婴于咸阳向楚将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秦朝灭亡至西汉统一全国之期间称秦汉之际,又称西楚时期。西楚霸王项羽重建封国制体系,分封十八诸侯。由于刘邦、田荣等诸侯认为项羽分封不公而爆发叛乱,演变成楚汉战争。前202年刘邦击灭项羽,受诸侯拥戴为汉帝,建国西汉,开启汉朝,天下再归一统。

汉朝
汉朝晚期的马雕像
汉朝晚期的马雕像

汉朝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东汉两个历史时期。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雒阳。其间曾有王莽短暂自立的新朝。汉朝是强大的帝国,它和同时期的罗马帝国印度孔雀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其鼎盛时期北至朔方郡,南至日南郡,东至玄菟郡,西至今帕米尔高原,面积达568万平方公里。至公元前1年,全国人口达7000万之多,占当时世界人口28%。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到现在,“汉人”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

新朝
新朝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出现的中国朝代,为西汉外戚王莽所建立。他在9年伪造符瑞登基,改国号“新”。历1帝,共15年,建都常安(即原长安)。西汉末年,人民被豪强欺压急需改革,儒者信奉谶纬学说认为将改朝换代。外戚王莽借此于9年篡位称帝,西汉亡。他遵循《周礼》等古制进行王莽改制。然而新制政令繁杂,用人不当,改革最终失败。17年因为天灾不断、人民经济破产而爆发新末民变。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亡。25年汉朝宗室刘秀建立东汉,即汉光武帝,于36年一统天下。王莽的失败代表复古思想的破灭,使得汉儒变法禅让的政治理论至此消失,渐变帝王万世一统的思想。后世按《汉书》观点视王莽为伪君子,直到清末之后评价才逐渐中立。
三国
三国对峙图
三国对峙图

三国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期出现曹魏蜀汉孙吴等三个国家。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人口下降,经济受损,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由于战争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较大发展。三国局势主要为蜀吴同盟对抗曹魏,各国疆域变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渐渐的被司马氏一手掌控。263年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篡位,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魏元帝自立,国号为“晋”,史称西晋,曹魏亡。西晋最后于280年发起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西晋时期。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后世常常追思当时风云人物。明代罗贯中以这段历史为蓝本,所撰写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为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晋朝
晋武帝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建都洛阳;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建都建康。体制为世族政治,制度走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司马氏于高平陵事变掌握魏国大权。西晋统一中国后,由于未能解决浮华及贪污的风气,后期受到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打击而亡。东晋时,农业技术提升及世族密集开发使江南彻底发展,中国经济中心逐渐南移。晋朝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不再独尊,各类学问纷纷革新。士大夫盛行清谈,当代思想还有玄学道教佛教。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十六国
始建于前秦的敦煌莫高窟
始建于前秦的敦煌莫高窟

十六国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该时期自304年刘渊建立汉赵李雄建立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北凉为止。范围大致上涵盖华北蜀地辽东,最远可达漠北江淮西域。在入主中原众多民族中,以匈奴鲜卑为主,统称五胡。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北魏史学家崔浩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在西晋时期,五胡居于西晋北方、西方的边陲地区,对晋王朝呈现半包围局面。在西晋灭亡后,前秦皇帝苻坚一度统一华北,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北魏立国后,经过多位皇帝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
开凿于南北朝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昙曜五窟之一
开凿于南北朝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昙曜五窟之一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由420年刘裕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589年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期对峙,所以称南北朝。南朝包含等四朝;北朝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五朝。南北朝江南的繁荣使中国的经济南移,乱世为思想自由提供沃土肥壤,玄学、佛教与道教都很兴盛。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世族拥有大量不需付税的依附人从事生产与作战。南朝皇帝扶持寒门以平衡政治势力。南朝世族在侯景之乱后彻底崩溃。北朝胡族缺乏统治中国的经验,所以重用汉人世族,引起双方的文化采借,久之形成文化融合,以北魏孝文帝汉化运动最盛。

隋朝

隋朝是中国历史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朝代。从581年隋文帝立国,到619年隋哀帝禅让王世充为止。隋朝立国后,隋文帝注重维护与农民关系,并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他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推展府兵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等。从而使社会矛盾趋于缓和,经济、文化得以迅速成长和繁华,开创出开皇之治隋炀帝兴建了许多大型建设,又东征西讨,使隋朝发展到极致。然而过度挥发国力引发了隋末民变。隋朝兴建的隋唐大运河沟通了关中与北方、关东、江南等地区,使各地的经济、文化与人民顺利交流。隋朝的盛世使得当时四周国家都吸收其文化与制度,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唐朝

唐朝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唐王李渊于618年逼隋恭帝禅位,遂建唐朝取代隋朝,设首都于长安。在其鼎盛时的7世纪,遥远的中亚绿洲地带亦受唐支配。690年,武则天代唐并建国武周。705年唐中宗复辟,唐玄宗时唐朝国力在开元末年达到顶峰。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走向衰落,唐末民变使得朝廷中的实际权力被梁王朱全忠控制。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禅位,建国后梁,唐朝亡,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唐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其周边各国如新罗渤海国日本等国在政治体制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受唐朝很大的影响。唐朝在当时是世界上的强国。

五代
南唐大臣韩熙像。
南唐大臣韩熙像。

五代十国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是唐朝藩镇割据和晚唐政治的延续。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为国。其中位在中原地区,军力强盛的藩镇即五代,虽然势力强大且继承唐朝,但无力控制全中国地区,只是藩镇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宗主国,其中十个国龄较长、国力较强的被统称为十国。本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使得战乱不堪,统治者多重武轻文。由于中原的内乱,也带给北方各国入侵的机会,其中契丹国还建立辽朝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与其弟赵匡义相继南征北讨,最后于979年统一全中国地区,五代十国结束。另外五代十国于文学、绘画、金属工艺、浮雕、纺织、陶艺等方面,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辽朝
辽朝耶律倍所作的《骑射图》
辽朝耶律倍所作的《骑射图》

辽朝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一个王朝。916年耶律阿保机称皇帝,立国号“契丹”,918年定都临潢府。936年改国号为“大辽”,1125年为金朝所灭。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1218年亡于大蒙古国。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辽帝使农牧业共同发展,各得其所,建立独特的、比较完整的管理体制。辽朝将重心放在民族发扬地,创照契丹文字,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采取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促进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辽朝声势涵盖西域,西亚与东欧等更将辽朝(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

宋朝
宋朝瓷器
宋朝瓷器

宋朝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南宋,合称“两宋”。宋朝开国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不敌北方邻国,先于1127年使徽宗钦宗两帝受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到1279年宋朝又在崖山海战中亡于蒙古。但相对而言,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西夏
西夏皇室陵墓
西夏皇室陵墓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建立的的一个征服王朝,包括汉族回鹘族吐蕃族等民族在内的国家。党项族于唐朝时迁居陕北,一度于北宋时被并吞,后由李继迁复国。李元昊时称帝建国,他利用灵活的军事手段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大致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后的母党专政时期,由于皇党与母党对峙而内乱,北宋趁机多次伐夏,但被西夏抵御成功。金朝崛起后,西夏臣服之,并在夏仁宗期间出现盛世。然而漠北的大蒙古国多次入侵西夏,西夏最后于1227年亡于蒙古。西夏是一个佛教王国,也是崇尚儒学汉法的帝国,倍受汉族河陇文化及吐蕃、回鹘文化的影响。在文学、绘画、雕塑、音乐与舞蹈方面都有独特之处。

金朝
金世宗时期重修的临济寺澄灵塔
金世宗时期重修的临济寺澄灵塔

金朝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一个征服王朝。女真族原属于辽朝的藩属,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诸部后,在1115年于会宁府建都立国,先后攻灭辽朝与北宋,1127年迁都中都。在降服南宋西夏与漠北塔塔儿克烈等部落后称霸东亚,国力在金世宗金章宗时达到高峰。后受蒙古帝国所迫,迁都汴京。1234年被蒙古与南宋联攻而亡。典章制度的部落性质浓厚,初期采取勃极烈制度与汉法并行,而后走向单一汉法制度。军事采行军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其铁骑兵与火器精锐,打败许多强国。女真贵族占领华北田地,奴役汉族,当金朝国势衰退时,汉族纷纷揭竿而起。文化已经趋向汉化,杂剧戏曲的发达为后来元曲的杂剧打下了基础。

元朝
元朝画家刘贯道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二月绘制的《元世祖出猎图》,其中骑著黑马、身穿白裘的男子是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画家刘贯道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二月绘制的《元世祖出猎图》,其中骑著黑马、身穿白裘的男子是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也是首次统一全中国地区的征服王朝。元朝前身为蒙古帝国,1206年成吉思汗于漠北斡难河建立大蒙古国,随后东灭西夏金朝,称霸欧亚大陆。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于1271年建国元朝,1276年攻灭南宋后统一中国地区。元朝前期国力鼎盛,中期皇位频繁更迭,国力开始衰落,晚期元帝怠于政事,天灾人祸不断,1351年爆发元末民变。1368年明朝北伐攻陷大都,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元朝继承蒙古帝国主要领土,其疆域是中国历代王朝中最辽阔的,1330年元文宗时期的元朝领土达1372万平方公里。元朝经济方面仍以农业为主,由于不受儒家思想影响,十分提倡商业。

明朝
明朝青花瓷盘
明朝青花瓷盘

明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明朝初期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明成祖迁都顺天府。1368年,朱元璋在统一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登基,国号大明。明朝初年,国力迅速恢复,经过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励精图治并逐步恢复国力,到明成祖时期国力到达顶峰,是为永乐盛世。明朝末年明思宗即位,因政策失误和天灾不断,使明朝国祚终亡。1644年,明思宗自缢北京煤山。随后满清军队击败大顺军并入主中原,至此明朝灭亡。明朝的领土曾囊括今日内地十八省之范围,并曾在今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等地设有羁縻机构。明朝是继之后中国历史又一个兴盛的汉族王朝,也曾是手工业、经济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清朝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专制王朝,也是最后一个征服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爱新觉罗氏。1616年,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立后金王朝称汗,定都赫图阿拉。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并称帝。1644年明朝李自成所灭,清军由明将吴三桂引领入关,打败李自成的顺军,随后多尔衮顺治帝入关,并迁都北京,清朝入主中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清朝的综合国力及经济文化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段历史被后人称为康雍乾盛世,是清朝发展的高峰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迫使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以武力获得在华利益。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末代皇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退位,清朝正式灭亡。在晚清也出了许多历史名人,比如李鸿章,他与晚清四十年的历史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