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Jason22/info
首頁;我的貢獻;我的留言板;我的編譯區 |
星章
[編輯]敘事星章 | ||
感謝對中國歷史條目的貢獻。 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8年6月21日 (六) 02:13 (UTC)
感謝 Jason22 長期以來在維基百科內對中國歷史內容的貢獻。 --Jasonzhuocn (留言) 2011年1月3日 (一) 01:04 (UTC) 感謝Jason22君修正唐朝的缺陷,使它又可以重返特色條目,特別授予此星章,表達敬意。晃晃(留言) 2012年12月28日 (五) 14:19 (UTC) |
不倦星章 | ||
感謝您孜孜不倦量擴充歷史相關條目。請再接再厲。-- Marcus Hsu talk 2010年10月22日 (五) 08:42 (UTC)
感謝你對中國歷史相關領域作出的巨大而不可磨滅的貢獻--玖巧仔●□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04:25 (UTC) |
向你問好! | |
感謝你長期不倦地提升中華民國與中國歷史朝代條目!--Shibo77 2011年8月27日 (六) 10:09 (UTC) |
友善星章 | |
待人友善,平和。--玖巧仔●□留言 2011年12月25日 (日) 02:07 (UTC) |
團體合作星章 | |
感謝閣下帶領協作風氣,對歷史朝代的條目做出卓越貢獻--Ching~受體、革蘭氏檢驗/真菌專題 2013年1月26日 (六) 06:53 (UTC) |
作家星章 | |
作品優良。 Amazingloong(留言) 2013年10月30日 (三) 05:37 (UTC)
You're a good contributer. 知捉常樂 (自言自語↔殘破的信箱) 2014年6月17日 (二) 09:33 (UTC) |
特別星章 | ||
感謝! Choufanging(留言) 2017年3月12日 (日) 04:11 (UTC) |
改進星章 | |
改善本來被除名的朝代條目,將它們重新推上特色,非一般人能做到,值得鼓勵。 AT 2017年8月20日 (日) 18:25 (UTC) |
貢獻
[編輯]種類 | 重點條目 | 非重點條目 |
---|---|---|
歷史 | ||
旗幟系列 | ||
中華民國 |
|
|
其他 |
| |
考古學 | ||
模板 |
|
|
自製圖片 |
|
附錄1
[編輯]- 華北地區(6):冀、豫、魯、晉、秦、隴
- 華中地區(7):蘇、浙、皖、贛、鄂、湘、蜀
- 華南地區(7):滇、黔、粵、桂、瓊、閩、台
- 東北地區(8):遼、吉、嫩、黑、興、合、濱、庫
- 塞北地區(6):察、綏、夏、蒙、爾、嶺
- 西部地區(6):青、康、藏、準、維、伊
- 直轄市(6):京、津、寧、滬、渝、港
- 海外自治區(3):星、洋、汶
省份
[編輯]華北地區 | ||||||
圖片 | 省名 | 簡稱 | 省會 | 由來 | 歷史 | 省旗 |
---|---|---|---|---|---|---|
河北 | 冀 | 石家莊 | 表黃河以北。 「冀」源自漢朝的冀州。 |
唐設河北道,為得名之始;宋設河北路,後分河北東、西路;金分河北東路設大名府路;元設燕南趙北道;明設北平省,後廢省,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北直隸;清改直隸省;民國於北伐後改河北省。 | ||
河南 | 豫 | 鄭州 | 表黃河以南。 「豫」源自漢朝的豫州。 |
漢即設河南郡;唐設河南道,為河南得名之始,大部分屬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設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設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後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 | ||
山東 | 魯 | 濟南 | 表太行山以東。 「魯」源自春秋時期的魯國。 |
唐大部分屬河南道;宋設京東路,後分京東東、西路;金更名山東東、西路,為山東得名之始;元設山東東西道;明置山東省,後改山東布政使司;清改山東省。 | ||
山西 | 晉 | 太原 | 表太行山以西。 「晉」源自春秋時期的晉國。 |
唐大部分屬河東道;宋設河東路;金分河東北、南路;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之始;明置山西省,後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 | ||
陝西 | 秦 | 西安 | 表陝原(今陝縣西南)以西。 「秦」源自春秋時期的秦國。 |
唐大部屬京畿道和關內道;宋初設陝西路,為陝西得名之始,後分設永興軍路,以軍事鄜延、邠甯、環慶、秦鳳、熙河五路設陝西五路經略使;元設陝西行省和陝西漢中道;明置陝西省,後改陝西布政使司;清改陝西省。 | ||
甘肅 | 隴 | 蘭州 | 由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組成。 「隴」源自境內的隴山(即六盤山)。 |
唐屬關內道和隴右道;宋時東部屬宋秦鳳路,西部屬西夏;金分秦鳳路為秦鳳、臨洮、慶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肅路(不久即改甘州路),為甘肅得名之始,後改寧夏行省為甘肅行省;明屬陝西布政使司;清分陝西省設甘肅省。 | ||
華中地區 | ||||||
圖片 | 省名 | 簡稱 | 省會 | 由來 | 歷史 | 省旗 |
江蘇 | 蘇 | 揚州 | 由江寧(今南京)和蘇州組成。 | 唐大部屬江南東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兩浙西路和淮南東路;元屬江東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東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江蘇省,為江蘇得名之始。 | ||
浙江 | 浙 | 杭州 | 表境內的浙江(即錢塘江)。 | 唐屬江南東道,設浙東觀察使和浙西觀察使;宋置兩浙路,南宋又分兩浙東路和兩浙西路,簡稱浙東路和浙西路;元設浙東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設浙江省,為浙江得名之始,後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 | ||
安徽 | 皖 | 合肥 | 由安慶和徽州(今歙縣)組成。 「皖」源自前省會安慶境內皖山(天柱山)、皖水與春秋時期的皖國。 |
唐大部屬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和淮南西路;元屬江東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安徽省,為安徽得名之始。 | ||
江西 | 贛 | 南昌 | 表江南以西。 「贛」源自境內的贛江。 |
唐屬江南西道,後設江西觀察使,為江西得名之始;宋置江南西路,簡稱江西路;元設江西行省及江西湖東道;明置江西省,後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 | ||
湖北 | 鄂 | 武漢 | 表洞庭湖以北。 「鄂」源自春秋時期的鄂國。 |
唐屬江南東道、淮南道和山南東道;宋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為湖北得名之始;元設江南湖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省為湖廣布政使司;清分湖廣省設湖北省。 | ||
湖南 | 湘 | 長沙 | 表洞庭湖以南。 「湘」源自境內的湘江。 |
唐屬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後設湖南觀察使,為湖南得名之始;宋稱湖南路;元設嶺北湖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省為湖廣布政使司;清分湖廣省設湖南省。 | ||
四川 | 蜀 | 成都 | 源自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等合稱「川峽四路」。 「蜀」源自春秋時期的蜀國。 |
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設川峽路(註:非川陝路),後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四川,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之始,後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後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 | ||
華南地區 | ||||||
圖片 | 省名 | 簡稱 | 省會 | 由來 | 歷史 | 省旗 |
雲南 | 滇 | 昆明 | 表雲嶺以南。 「滇」源自秦漢時期的滇國。 |
漢即設雲南縣;唐為六詔國,後為南詔國;宋為大理國;元置雲南行省及雲南諸路道,為雲南得名之始;明置雲南省,後改雲南布政使司;清改雲南省。 | ||
貴州 | 黔 | 貴陽 | 源自宋朝敕書:「惟爾貴州,遠在要荒」。 「黔」源自戰國時期楚國的黔中。 |
唐為黔中道;宋屬夔州路;元屬湖廣行省;明置貴州土司,為貴州得名之始,後置貴州布政使司;清改貴州省。 | ||
廣東 | 粵 | 廣州 | 源自宋朝廣南東路。 「粵」源自古代的百越(粵)地區。 |
唐屬嶺南道;宋以舊廣州轄地置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為廣東得名之始;元設海北廣東道;明置廣東省,後改廣東布政使司;清改廣東省。 | ||
廣西 | 桂 | 南寧 | 源自宋朝廣南西路。 「桂」源自秦朝的桂林郡。 |
唐屬嶺南道;宋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為廣西得名之始;元設廣西兩江道;明置廣西省,後改廣西布政使司;清改廣西省。 | ||
海南 | 瓊 | 海口 | 表瓊州海峽以南。 「瓊」源自唐朝的瓊州。 |
唐屬嶺南道;宋屬廣南西路;元設海南海北道,為海南得名之始;明屬廣東省;清仍之,正式稱瓊崖為海南島;民國設海南省。 | ||
福建 | 閩 | 福州 | 由福州、建州(今建甌)組成。 「閩」源自戰國時期的閩越。 |
唐屬江南東道,後設福建觀察使,為福建得名之始;宋置福建路;元設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後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 | ||
台灣 | 台 | 台北 | 源自古稱「大員」、「大灣」(今台南安平)。 | 唐宋均為原住民地;元於澎湖設澎湖寨巡檢司;明為荷蘭領有;明末鄭成功領有,設東寧省及承天府;清滅明鄭後,設臺灣府及台廈道,為臺灣得名之始,後改台廈道為臺灣道;清末設臺灣省;甲午戰爭後被日本佔領,仍稱臺灣;民國於第一次抗日戰爭後收復台灣,設臺灣省。 | ||
東北地區 | ||||||
圖片 | 省名 | 簡稱 | 省會 | 由來 | 歷史 | 省旗 |
遼寧 | 遼 | 瀋陽 | 表遼河寧靜。 | 漢即設遼東郡;唐屬河北道;遼金置東京路;元置遼陽行省;明為遼東都司;清設遼東將軍,後改奉天將軍,再改盛京將軍,清末改奉天省;民國於北伐後改遼寧省,為遼寧得名之始;九一事變後日本建立滿州國,複改奉天省;第一次抗日戰爭後民國收復東北,仍設遼寧省。 | ||
吉林 | 吉 | 長春 | 源自吉林烏拉(今吉林市),表沿着松花江的城市。 | 唐屬渤海都督府,後為渤海國;遼屬東京路;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清設吉林將軍,為吉林得名之始,清末改吉林省。 | ||
嫩江 | 嫩 | 哈爾濱 | 表境內的嫩江。 | 唐屬室韋都督府,即室韋國南部;遼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清分吉林將軍置黑龍江將軍,清末改黑龍江省;民國仍設之,中俄戰爭後民國收復外東北,原黑龍江省與部分外東北合併設嫩江省,為嫩江得名之始。 | ||
黑龍江 | 黑 | 海蘭泡 | 表境內的黑龍江。 | 唐屬室韋都督府,即室韋國的北部;遼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清分吉林將軍置黑龍江將軍,為黑龍江得名之始;俄佔外東北後設阿穆爾州;民國於中俄戰爭後收復外東北,部分原黑龍江省與原阿穆爾州合併設黑龍江省。 | ||
合江 | 合 | 伯力 | 表境內黑龍江、松花江及烏蘇里江三江合流。 | 唐屬黑水都督府,後為黑水靺鞨與渤海國領有;遼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清屬吉林將軍;俄佔外東北後設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中俄戰爭後民國收復外東北,將原吉林東北部與原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合併設合江省,為合江得名之始。 | ||
興安 | 興 | 海拉爾 | 表境內的大興安嶺。 | 唐屬室韋都督府,後為契丹國領有;遼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與中書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清分屬黑龍江將軍與內蒙古;民國分屬黑龍江省與熱河特別行政區,熱河後設省;中俄戰爭後民國收復外東北,原黑龍江省西部與原熱河省合併設興安省,為興安得名之始。 | ||
濱海 | 濱 | 海參崴 | 表濱臨日本海。 | 唐屬渤海都督府,後為渤海國;遼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清屬寧古塔將軍,後屬吉林將軍;俄佔外東北後設濱海邊疆區,為濱海得名之始;中俄戰爭後民國收復外東北,設濱海省。 | ||
庫頁 | 庫 | 南庫頁 | 源自元明清對原住民的稱呼「骨嵬」、「苦兀」與「苦夷」。 | 唐宋均為原住民地;元為骨嵬國;明稱苦兀,設囊哈兒衛、波羅河衛與兀烈河衛,屬於奴兒干都司;清稱庫頁,為庫頁得名之始,屬吉林將軍;清末俄日分佔庫頁島,分設薩哈林省與樺太廳;中俄戰爭與第二次抗日戰爭後民國收復庫頁島,設庫頁省。 | ||
塞北地區 | ||||||
圖片 | 省名 | 簡稱 | 省會 | 由來 | 歷史 | 省旗 |
察哈爾 | 察 | 張家口 | 源自察哈爾蒙古部。 | 唐為突厥回紇,後為單于都護府;遼金屬上京路;宋為蒙古國;元設直屬中書省及嶺北行省;明為靼韃,後為察哈爾蒙古部,為察哈爾得名之始;清屬內蒙古,設有察哈爾八旗;民國屬察哈爾特別區,後改察哈爾省;中俄戰爭後熱河省分別併入察哈爾省與興安省。 | ||
綏遠 | 綏 | 呼和浩特 | 源自清朝的綏遠將軍。 | 唐為突厥回紇,後為單于都護府;遼金屬上京路;宋為蒙古國;元設直屬中書省及嶺北行省;明為靼韃,後為土默特蒙古部;清屬內蒙古,設有綏遠城將軍,為綏遠得名之始;民國初分屬綏遠特別區,後改省。 | ||
寧夏 | 夏 | 銀川 | 表西夏安寧,元朝於西夏地設立寧夏行省,期望該地安寧。 | 唐屬關內道;宋時為西夏國;元滅西夏後以舊地設西夏行省,不久改寧夏行省,為寧夏得名之始,後改行省為甘肅行省,遷甘州路;明屬陝西省,改寧夏路為寧夏衛;清改寧夏府,屬甘肅省,並設寧夏將軍;民國初設甘邊寧夏護軍使,後置寧夏省。 | ||
蒙古 | 蒙 | 庫倫 | 源自當地的蒙古族。 | 唐為突厥回紇,後為安北都護府;宋為蒙古國,為蒙古得名之始;元設直屬中書省及嶺北行省;明為靼韃與瓦剌,後為喀爾喀蒙古部;清屬外蒙古;民國初屬蒙古地方,後被蘇聯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中俄戰爭後民國收復蒙古,設蒙古省。 | ||
阿爾泰 | 爾 | 科布多城 | 表境內的阿爾泰山。 | 唐為突騎施;宋為蒙古國;明為瓦剌;清屬外蒙古,後分立唐努烏梁海、科布多等部;民國初屬蒙古地方,後被蘇聯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與圖瓦人民共和國;中俄戰爭後民國收復蒙古與唐努烏梁海,設阿爾泰省,為阿爾泰得名之始。 | ||
嶺北 | 嶺 | 赤塔 | 表境內的外興安嶺,亦源自元朝的嶺北行省。 | 唐為薛延陀;宋為蒙古國;元屬嶺北行省及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清屬黑龍江將軍;俄佔後,設赤塔州與布里亞特共和國。中俄戰爭後民國收復,設嶺北省,為嶺北得名之始。 | ||
西部地區 | ||||||
圖片 | 省名 | 簡稱 | 省會 | 由來 | 歷史 | 省旗 |
青海 | 青 | 西寧 | 表境內的青海湖。 | 唐宋屬吐蕃;元屬宣政院;明屬朵甘都司等;清初為衛藏地,後分設西寧辦事大臣,又稱青海辦事大臣,為青海得名之始;民國初設青海辦事長官,後屬甘邊寧海鎮守使,之後建青海省。 | ||
西康 | 康 | 康定 | 表中國西南部的康區。 | 唐宋為吐蕃;元屬宣政院;明稱烏思藏,設都司等;清初稱康區、衛區(前藏)、藏區(後藏)與阿里等四區;1911年川滇邊務大臣傅嵩林在奏摺中,首次提出建立西康省:「查邊境乃古康地,其地在西,擬名曰西康省」。民國併康區、衛區為川邊特別區,後建西康省。 | ||
西藏 | 藏 | 拉薩 | 表中國西南部的藏區。 | 唐宋為吐蕃;元屬宣政院;明稱烏思藏,設都司等;清初稱康區、衛區(前藏)、藏區(後藏)與阿里等四區;清設西藏辦事大臣,為西藏得名之始;民國併藏區、阿里為西藏地方,而後建西藏自治政府;後被民國併回設立西藏省。 | ||
北疆 | 準 | 烏魯木齊 | 表新疆以北,新疆源自「故土新歸」。 「準」源自境內的準噶爾盆地。 |
唐宋為西域;元為察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地;明為厄拉特蒙古;清統一漠西蒙古與回疆,設伊犁將軍,其南部稱回部、北部稱准部;清未設新疆省,民國仍之;中俄戰爭後民國收復外西北,設北疆省,為北疆得名之始。 | ||
南疆 | 維 | 喀什 | 表新疆以南,新疆源自「故土新歸」。 「維」源自當地的維吾爾族。 |
唐宋為西域;元為察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地;明為回疆;清統一漠西蒙古與回疆,設伊犁將軍,其南部稱回部、北部稱准部;清未設新疆省,民國仍之;中俄戰爭後民國收復外西北,設南疆省,為南疆得名之始。 | ||
伊寧 | 伊 | 阿拉木圖 | 表伊犁河安寧。 | 唐宋為西域;元為察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地;明為厄拉特蒙古;清統一漠西蒙古與回疆,設伊犁將軍,其南部稱回部、北部稱准部;俄佔後為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與塔吉克斯坦等領有;中俄戰爭後民國收復外西北,設伊寧省,為伊寧得名之始。 |
城市
[編輯]直轄市 | ||||||
圖片 | 省名 | 簡稱 | 省會 | 由來 | 歷史 | 市旗 |
---|---|---|---|---|---|---|
北京 | 燕、京 | 東城區 | 表北方之京。 「燕」源自春秋時期的燕國 「京」表首都。 |
唐先後稱涿郡、范陽郡、幽州、漁陽郡;遼金先後稱燕京、中都;元稱大都;明初稱北平,遷都後稱北京,為北京得名之始;清仍之;民國初設北平市;中俄戰爭後遷都並改北京市。 | ||
天津 | 津 | 河西區 | 源自「天子津渡」,明朝明成祖傳諭旨「築城浚池,賜名天津」。 | 唐宋以前,天津稱直沽;金稱直沽寨;元建津海鎮;明初靖難之變,燕王朱棣從此渡過南襲滄州,朱棣奪帝位後,稱此地為「天子渡津之地」,改天津,為天津得名之始;民國設天津市。 | ||
南京 | 寧 | 玄武區 | 表南方之京。 「寧」源自唐朝江寧郡。 |
唐稱江寧郡,後置昇州;五代十國為金陵府;北宋稱江寧府,南宋稱建康府,設行宮;元稱集慶路;明初稱南京,遷都後仍稱南京,為留都;清改江寧府;民國設南京市。 | ||
上海 | 滬 | 黃浦區 | 源自宋朝上海浦。 「滬」源自晉朝滬瀆(今黃浦江下游段)。 |
唐屬華亭縣;宋於上海浦的西岸設上海鎮,為上海得名之始;元設上海縣;明為松江縣;清名上海縣;民國於北伐後設上海市。 | ||
重慶 | 渝 | 渝中區 | 源自宋朝重慶府。 「渝」源自渝水(今嘉陵江)。 |
隋唐稱渝州;北宋宋徽宗時因當地叛亂改渝州為恭州;南宋宋孝宗時,因皇子趙惇於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內禪即帝位,稱「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為重慶得名之始;元、明、清仍之;民國於第一次抗日戰爭期間建重慶市。 | ||
港澳 | 港澳 | 中環區 | 源自香料之港或香江。 源自澳門媽閣廟「媽閣」。 |
香港在唐屬循州的屯門軍鎮;宋元以後,為香港村,香料之港,為香港得名之始;明清屬新安縣;清後期因鴉片戰爭被英國佔領,設香港殖民地。澳門在唐屬寶安縣,而後改屬東莞縣;宋明時期屬香山縣;明後期被葡萄牙設為租地,清時沿之;清後期被葡萄牙佔領,設澳門殖民地。民國時,於第二次抗日戰爭後展開中英葡會談。收復香港、澳門後,與寶安縣合併為港澳市。 | ||
重要城市 | ||||||
圖片 | 市名 | 簡稱 | 所在地 | 由來 | 歷史 | 市旗 |
青島 | 青 | 市南區 | 源自膠州灣內的綠蔭小島。 | 清末時為德國租借地,民國收復。 | ||
濟南 | 濟 | 歷下區 | 源自濟水之南。 | 漢時即有濟南郡,山東省省會。 | ||
西安 | 鎬 | 未央區 | 明代改奉元路為西安府。 | 秦漢時為咸陽、長安,民國為陝西省省會。 | ||
寧波 | 甬 | 江東區 | 明代改定海為寧波,取海定則波寧。 | 秦漢時為會稽郡。 | ||
杭州 | 杭 | 拱墅區 | 杭州的杭字本意是船,專指大禹治水乘坐過的船。 | 秦漢時為會稽郡,民國為浙江省省會。 | ||
武漢 | 漢 | 江岸區 | 源自武漢三鎮,民國將武昌、漢口、漢陽合併。 | 秦漢時為江夏郡,民國為湖北省省會。 | ||
成都 | 蓉 | 高新區 |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 秦漢時為蜀郡,民國為四川省省會。 | ||
台北 | 北 | 信義區 | 台灣北部。 | 清末設城,民國為台灣省省會。 | ||
廈門 | 鷺 | 思明區 | 國家大廈之門。 | 晉屬晉安郡。 | ||
廣州 | 穗 | 越秀區 | 取交州刺史部原治所廣信之「廣」而稱「廣州」。 | 三國吳國設廣州,民國為廣東省省會。 | ||
伯力 | 伯 | 五國區 | 博和哩,滿洲語,豌豆也。 | 明設巴忽魯衛,清設博和哩噶珊,後被俄佔,民國收復,為合江省省會。 | ||
海參崴 | 參 | 金灣區 | 滿洲語,海邊的小漁村。 | 明屬奴兒干都司,清屬吉林將軍領地,後被俄佔,民國收復,為濱海省省會。 | ||
哈爾濱 | 哈 | 松北區 | 滿洲語,曬魚網的大場子 | 金設會寧府,民國先後為黑龍江省與松江省省會。 | ||
瀋陽 | 瀋 | 和平區 | 元將瀋州府和遼陽府合併為瀋陽府 | 元設瀋陽府,民國為遼寧省省會。 | ||
大連 | 連 | 西崗區 | 大連灣 | 清末時為俄國租借地,民國收復。 | ||
伊犁 | 犁 | 伊寧區 | 茉莉花城 | 清設總統伊犁等處將軍。 |
海外自治區
[編輯]國際組織
[編輯]附錄2
[編輯]夏朝 |
夏朝是中國傳統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中原世襲制朝代,一般認為是一個部落聯盟形式的國家。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從而破廢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制之先河。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后,延續約四百七十一年,為商朝所滅。夏朝作為中國傳統歷史的第一個王朝,使華夏成為中國的代名詞之一。然而,由於迄今為止又沒有發現公認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近現代歷史學界一直質疑夏朝存在的真實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之基本條件,其中二里頭遺址的第一、二期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遺跡,然而一直未能出土確切的文字記載,許多中外歷史學家持續探索證據。 |
商朝 |
商朝又稱殷商,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商朝晚期,中國的歷史從半信半疑的時代過渡到信史時代。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夏朝之後的一個王朝,相對於夏朝具有更豐富的考古發現。原夏朝之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建立商朝。經歷17代31王後,末代君王商紂王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而亡。關於商朝的信息多來自於其後面的周朝,漢朝司馬遷的《史記》,以及商朝金文和甲骨文的記載。其中,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符號。目前在河南的偃師市、鄭州市、安陽市都發現城市規模的遺址。 |
周朝 |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王朝,也是最後一個完全施行封建制度的世襲王朝,可分為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周朝的中央權力為王權,周王是周室的最高權力者,也是諸周人的宗主。周朝從文字產生到春秋中葉,書面文學逐漸形成,古代散文由句而篇,由簡而繁的過程。詩經中的作品顯示四言詩日漸成熟。西周青銅器銘文具有樸素、寫實的風格,聞名的有《毛公鼎》、《宗周鐘》、《散氏盤》、《大盂鼎》、《大克鼎》與《虢季子白盤》等等。 |
春秋 |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群雄紛爭,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為止(也有學者認為應到三家滅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晉(前403年)),稱為「春秋時期」。 |
戰國 |
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東周的一段時期(秦統一中原前),這一時期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伴隨着私田制和鐵器的廣泛運用,社會新興階層的崛起,戰國時期的中國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上迎來了一個變革的高峰。由於郡縣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展開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塑造了帝制中國的雛形。 |
秦朝 |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在中國本土建立大一統帝國的中國朝代。秦國君王嬴政從西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發動滅六國的戰爭,結束中國戰國時期、建立秦朝。秦朝源自周朝諸侯國秦國。秦王政建立秦朝後自稱「始皇帝」,從此中國有了皇帝的稱號。秦二世繼位後秦廷被宦官趙高掌控而混亂不堪,最後爆發秦末民變,六國復國。雖然秦將章邯努力平亂,但於鉅鹿之戰被楚將項羽擊敗,秦軍最後投降。前207年十月,新任秦王子嬰於咸陽向楚將劉邦投降,秦朝滅亡。秦朝滅亡至西漢統一全國之期間稱秦漢之際,又稱西楚時期。西楚霸王項羽重建封國制體系,分封十八諸侯。由於劉邦、田榮等諸侯認為項羽分封不公而爆發叛亂,演變成楚漢戰爭。前202年劉邦擊滅項羽,受諸侯擁戴為漢帝,建國西漢,開啟漢朝,天下再歸一統。 |
漢朝 |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後出現的朝代,分為西漢與東漢兩個歷史時期。西漢為漢高祖劉邦所建立,建都長安;東漢為漢光武帝劉秀所建立,建都雒陽。其間曾有王莽短暫自立的新朝。漢朝是強大的帝國,它和同時期的羅馬帝國與印度的孔雀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其鼎盛時期北至朔方郡,南至日南郡,東至玄菟郡,西至今帕米爾高原,面積達568萬平方公里。至公元前1年,全國人口達7000萬之多,占當時世界人口28%。漢朝進一步奠定了漢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漢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當時和日後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社會主流文化。到現在,「漢人」仍為多數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漢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漢字」。 |
新朝 | 新朝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出現的中國朝代,為西漢外戚王莽所建立。他在9年偽造符瑞登基,改國號「新」。歷1帝,共15年,建都常安(即原長安)。西漢末年,人民被豪強欺壓急需改革,儒者信奉讖緯學說認為將改朝換代。外戚王莽藉此於9年篡位稱帝,西漢亡。他遵循《周禮》等古制進行王莽改制。然而新制政令繁雜,用人不當,改革最終失敗。17年因為天災不斷、人民經濟破產而爆發新末民變。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新朝亡。25年漢朝宗室劉秀建立東漢,即漢光武帝,於36年一統天下。王莽的失敗代表復古思想的破滅,使得漢儒變法禪讓的政治理論至此消失,漸變帝王萬世一統的思想。後世按《漢書》觀點視王莽為偽君子,直到清末之後評價才逐漸中立。 |
三國 |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這個時期出現曹魏、蜀漢、孫吳等三個國家。漢末三國戰爭不斷,使得人口下降,經濟受損,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由於戰爭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較大發展。三國局勢主要為蜀吳同盟對抗曹魏,各國疆域變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漸漸的被司馬氏一手掌控。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篡位,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為「晉」,史稱西晉,曹魏亡。西晉最後於280年發起晉滅吳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西晉時期。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後世常常追思當時風雲人物。明代羅貫中以這段歷史為藍本,所撰寫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為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
晉朝 |
晉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之一。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西晉為晉武帝司馬炎所建立,建都洛陽;東晉為晉元帝司馬睿所建立,建都建康。體制為世族政治,制度走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司馬氏於高平陵事變掌握魏國大權。西晉統一中國後,由於未能解決浮華及貪污的風氣,後期受到八王之亂及五胡亂華的打擊而亡。東晉時,農業技術提升及世族密集開發使江南徹底發展,中國經濟中心逐漸南移。晉朝是一個文化開創、衝突又融合的時代。由於儒教不再獨尊,各類學問紛紛革新。士大夫盛行清談,當代思想還有玄學、道教及佛教。由於邊疆民族帶來草原文化,東晉則擁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雙方逐漸展開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
十六國 |
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建立漢趙和李雄建立成漢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滅北涼為止。範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他們在這個範圍內相繼建立許多國家,北魏史學家崔浩取其中十六個國家來代表這段時期,稱這時期為「五胡十六國」。在西晉時期,五胡居於西晉北方、西方的邊陲地區,對晉王朝呈現半包圍局面。在西晉滅亡後,前秦皇帝苻堅一度統一華北,但在南征東晉時,於淝水之戰慘敗。北魏立國後,經過多位皇帝的經營,最後於439年統一華北,進入南北朝時期。 |
南北朝 |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由420年劉裕篡東晉建立南朝宋開始,至589年隋滅南朝陳為止。上承東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因為南北兩勢長期對峙,所以稱南北朝。南朝包含宋、齊、梁、陳等四朝;北朝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等五朝。南北朝江南的繁榮使中國的經濟南移,亂世為思想自由提供沃土肥壤,玄學、佛教與道教都很興盛。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世族擁有大量不需付稅的依附人從事生產與作戰。南朝皇帝扶持寒門以平衡政治勢力。南朝世族在侯景之亂後徹底崩潰。北朝胡族缺乏統治中國的經驗,所以重用漢人世族,引起雙方的文化採借,久之形成文化融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 |
隋朝 |
隋朝是中國歷史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朝代。從581年隋文帝立國,到619年隋哀帝禪讓王世充為止。隋朝立國後,隋文帝注重維護與農民關係,並調和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他確立了三省六部制與科舉制度,推展府兵制度、均田制、租庸調製等。從而使社會矛盾趨於緩和,經濟、文化得以迅速成長和繁華,開創出開皇之治。隋煬帝興建了許多大型建設,又東征西討,使隋朝發展到極致。然而過度揮發國力引發了隋末民變。隋朝興建的隋唐大運河溝通了關中與北方、關東、江南等地區,使各地的經濟、文化與人民順利交流。隋朝的盛世使得當時四周國家都吸收其文化與制度,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
唐朝 |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唐王李淵於618年逼隋恭帝禪位,遂建唐朝取代隋朝,設首都於長安。在其鼎盛時的7世紀,遙遠的中亞綠洲地帶亦受唐支配。690年,武則天代唐並建國武周。705年唐中宗復辟,唐玄宗時唐朝國力在開元末年達到頂峰。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使唐朝走向衰落,唐末民變使得朝廷中的實際權力被梁王朱全忠控制。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禪位,建國後梁,唐朝亡,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唐朝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當時世界的強國之一。其周邊各國如新羅、渤海國和日本等國在政治體制與文化等方面的發展都受唐朝很大的影響。唐朝在當時是世界上的強國。 |
五代 |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是唐朝藩鎮割據和晚唐政治的延續。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中原地區,軍力強盛的藩鎮即五代,雖然勢力強大且繼承唐朝,但無力控制全中國地區,只是藩鎮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五代為宗主國,其中十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被統稱為十國。本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使得戰亂不堪,統治者多重武輕文。由於中原的內亂,也帶給北方各國入侵的機會,其中契丹國還建立遼朝。趙匡胤建立宋朝後,與其弟趙匡義相繼南征北討,最後於979年統一全中國地區,五代十國結束。另外五代十國於文學、繪畫、金屬工藝、浮雕、紡織、陶藝等方面,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遼朝 |
遼朝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王朝。916年耶律阿保機稱皇帝,立國號「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936年改國號為「大遼」,1125年為金朝所滅。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建立西遼,1218年亡於大蒙古國。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揚地,創照契丹文字,保持民族性將游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制,採取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聲勢涵蓋西域,西亞與東歐等更將遼朝(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
宋朝 |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宋朝開國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現象,採取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雖在軍事上積貧積弱不敵北方鄰國,先於1127年使徽宗、欽宗兩帝受金人擄去,迫使宋室南遷。到1279年宋朝又在崖山海戰中亡於蒙古。但相對而言,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儒學復興,社會上彌漫尊師重教之風氣,科技發展亦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廉潔,終宋一代沒有嚴重的宦官亂政和地方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 |
西夏 |
西夏,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族建立的的一個征服王朝,包括漢族、回鶻族與吐蕃族等民族在內的國家。党項族於唐朝時遷居陝北,一度於北宋時被併吞,後由李繼遷復國。李元昊時稱帝建國,他利用靈活的軍事手段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而後的母黨專政時期,由於皇黨與母黨對峙而內亂,北宋趁機多次伐夏,但被西夏抵禦成功。金朝崛起後,西夏臣服之,並在夏仁宗期間出現盛世。然而漠北的大蒙古國多次入侵西夏,西夏最後於1227年亡於蒙古。西夏是一個佛教王國,也是崇尚儒學漢法的帝國,倍受漢族河隴文化及吐蕃、回鶻文化的影響。在文學、繪畫、雕塑、音樂與舞蹈方面都有獨特之處。 |
金朝 |
金朝,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一個征服王朝。女真族原屬於遼朝的藩屬,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在1115年於會寧府建都立國,先後攻滅遼朝與北宋,1127年遷都中都。在降服南宋、西夏與漠北塔塔兒、克烈等部落後稱霸東亞,國力在金世宗與金章宗時達到高峰。後受蒙古帝國所迫,遷都汴京。1234年被蒙古與南宋聯攻而亡。典章制度的部落性質濃厚,初期採取勃極烈制度與漢法並行,而後走向單一漢法制度。軍事採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其鐵騎兵與火器精銳,打敗許多強國。女真貴族佔領華北田地,奴役漢族,當金朝國勢衰退時,漢族紛紛揭竿而起。文化已經趨向漢化,雜劇與戲曲的發達為後來元曲的雜劇打下了基礎。 |
元朝 |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也是首次統一全中國地區的征服王朝。元朝前身為蒙古帝國,1206年成吉思汗於漠北斡難河建立大蒙古國,隨後東滅西夏與金朝,稱霸歐亞大陸。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於1271年建國元朝,1276年攻滅南宋後統一中國地區。元朝前期國力鼎盛,中期皇位頻繁更迭,國力開始衰落,晚期元帝怠於政事,天災人禍不斷,1351年爆發元末民變。1368年明朝北伐攻陷大都,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國韃靼,北元亡。元朝繼承蒙古帝國主要領土,其疆域是中國歷代王朝中最遼闊的,1330年元文宗時期的元朝領土達1372萬平方公里。元朝經濟方面仍以農業為主,由於不受儒家思想影響,十分提倡商業。 |
明朝 |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明朝初期定都於應天府,1421年明成祖遷都至順天府。1368年,朱元璋在統一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登基,國號大明。明朝初年,國力迅速恢復,經過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勵精圖治並逐步恢復國力,到明成祖時期國力到達頂峰,是為永樂盛世。明朝末年明思宗即位,因政策失誤和天災不斷,使明朝國祚終亡。1644年,明思宗自縊北京煤山。隨後滿清軍隊擊敗大順軍併入主中原,至此明朝滅亡。明朝的領土曾囊括今日內地十八省之範圍,並曾在今東北地區、新疆東部、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明朝是繼漢、唐之後中國歷史又一個興盛的漢族王朝,也曾是手工業、經濟最繁榮的國家之一。 |
清朝 |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專制王朝,也是最後一個征服王朝。統治者為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1616年,努爾哈赤在今中國東北地區建立後金王朝稱汗,定都赫圖阿拉。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並稱帝。1644年明朝為李自成所滅,清軍由明將吳三桂引領入關,打敗李自成的順軍,隨後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並遷都北京,清朝入主中原。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這段歷史被後人稱為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南方各省紛紛宣佈獨立,末代皇帝溥儀於1912年2月12日退位,清朝正式滅亡。在晚清也出了許多歷史名人,比如李鴻章,他與晚清四十年的歷史有很大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