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戰役 (1933年)
喀什戰役 | |||||||
---|---|---|---|---|---|---|---|
哈密暴動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中央陸軍新編第三十六師 | 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馬紹武 |
沙阿 鐵木爾伯克 † | ||||||
兵力 | |||||||
數千回族、漢族士兵 | 數千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泛突厥穆斯林士兵 | ||||||
傷亡與損失 | |||||||
數百 | 數百 |
1933年喀什戰役(英語:Battle of Kashgar),是於1933年發生在喀什的混戰。泛突厥主義者進攻疏附縣城圍困衙門,馬占倉秘密聯絡喀什道台馬紹武,回族部隊加入漢族衛戍軍,二部合併與阿不都拉·布格拉領導的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吉爾吉斯人)突厥穆斯林士兵的激戰。[2]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泛突厥穆斯林部隊由維吾爾族人鐵木爾伯克帶領攻擊掠奪回族村莊。[3]戰鬥中鐵木爾被馬占倉部槍擊並被斬首,他的頭被放到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展覽。隨即更多回族部隊抵達,加強駐守喀什。[4]柯爾克孜叛軍首領烏斯曼嘗試攻擊衙門,遇重大傷亡。然後他開始洗劫這座城市。[5]
1933年9月26日,敘利亞阿拉伯人陶菲格·貝伊帶領維吾爾突厥主義者圍攻喀什新城,馬占倉堅守對抗,激烈戰鬥並打傷陶菲格·貝伊。[1]
戰鬥中吉爾吉斯人阻止維吾爾人掠奪城市,主要是因為他們想自己掠奪。他們開始親手謀殺漢、回族人,掠奪漢回族女人和財產。[6]
背景
[編輯]1926年3月,馬紹武逮捕了受蘇聯駐喀什領事館雇用的維族翻譯阿克巴爾·阿里(Akbar Ali),罪名是煽動維族人騷亂。騷亂被馬紹武部署的400名回族士兵鎮壓。1927年喀什道尹病逝,在和田任職3年的馬紹武繼任。他監禁了60名親蘇分子,沒收財產,流放到其他綠洲。加強對喀什北部中蘇邊境的控制,限制蘇聯領事館人員在南疆旅行的自由。規定對經蘇聯去麥加朝覲的南疆穆斯林課以重稅,削弱蘇聯影響。商人在60天之內不返回原地則押金充公。
1931年馬紹武把從蘇聯來喀什的著名的巴士馬奇領導人賈尼卜·貝伊(Janib Beg)貶黜到于田綠洲。賈尼卜·貝伊與和田的分裂人士合併,後來爆發的和田叛亂武裝的相當一部分就是由賈尼卜·貝伊指揮的。
1932年3月,柯爾克孜叛亂,1933年2月,金樹仁電令馬紹武為喀什區行政長兼任南疆剿匪司令。23日那天,整個喀什城所有的建築為慶祝這一事件都懸掛了中華民國國旗,衙門口還鳴放了禮炮。
此時,和田爆發了穆罕默德·伊敏及賈尼卜·貝伊的叛亂,建立了和闐伊斯蘭王國。
疆獨勢力4月下旬包圍了莎車新城,馬紹武派遣3位代表於27日抵莎車,和平撤退。因馬占倉的暗助,使莎車新城仍未失守。
馬紹武徵集800餘名吉爾吉斯(柯爾克孜)士兵,配給長槍大炮,起用被囚禁的烏斯曼為營長,想用他們抵禦疆獨勢力。然而烏斯曼卻暗中與進逼喀什的鐵木爾聯絡,在4月柯爾克孜再次叛亂。
過程
[編輯]5月2日,烏斯曼攻陷疏附縣城,將馬紹武全家及其親信士兵200餘人包圍在行政長公署院內。馬紹武隊伍奮力抵禦,行政長公署未被攻破,此後幾天內,鐵木爾、馬占倉聯軍進入喀什,分別占據疏附和疏勒。馬占倉與馬紹武同族同教,私下談判後,馬紹武辭職,將官印交予馬占倉,馬占倉與鐵木爾反覆交涉,派300餘人駐紮行政長公署附近,保護馬紹武。勸說鐵木爾制止烏斯曼進攻馬紹武。
鐵木爾占據疏附後,自封為師長和總司令,又任命吐魯番維族人尤努斯伯克(漢名郁文彬)為喀什行政長;任命瑪納斯回族人蘇金壽(維名木沙)為副行政長。烏斯曼多次攻擊官署,均因鐵木爾的反對和馬紹武、馬占倉的抵抗無果。經馬占倉調解,鐵木爾允許馬紹武隨馬占倉駐疏附的士兵移駐疏勒。5月15日,馬紹武的行裝車馬嚴密搜查後,得以放行。疏附被鐵木爾、烏斯曼、沙比提大毛拉共同占據。
鐵木爾、烏斯曼、沙比提大毛拉內訌。8月初,烏斯曼與鐵木爾反目火併,並率部離開疏附城退往明遙洛(今疏附縣木什鄉)。鐵木爾主力追擊烏斯曼時,馬紹武、馬占倉乘虛占領疏附。8月9日,馬占倉佯裝配合鐵木爾追擊烏斯曼,在色滿伺機將鐵木爾打死。馬紹武趁亂溜出鄉間住宅。
被囚禁的沙比提大毛拉在混戰中獲釋。利用鐵木爾部下的不滿,組織自己和鐵木爾殘部展開反撲。烏斯曼又出山向疏附城進攻。馬紹武、馬占倉放棄了疏附縣城,8月16日退回疏勒城死守。回、漢族逃入疏勒。馬紹武、馬占倉合計有士兵2000餘人,組織了商團民勇日夜巡城。敘利亞人陶菲格·貝伊指揮輪番進攻疏勒,疏勒城牆高大堅固,城內有水源,縣署糧儲充足,攻城武裝各自為戰,相持數月疏勒城沒有失陷。
後續
[編輯]1933年11月12日,喀什成立了以沙比提大毛拉為首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麻木提師長率部3000餘人於1934年1月自阿克蘇開到喀什,圍攻疏勒縣。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FIGHTING IS SEVERE Tungans and Turkis Clash in Chinese Turkestan. The Montreal Gazette. 11 October 1933 [December 12,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8).
- ^ Mary Patricia Joan Rouse. Search for a new dominion: revolt and rebellion in Xinjiang, China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1911–1949.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1992: 34 [2010-06-28].
- ^ Lee, JOY R.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EASTERN TURKESTAN AND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UYGHUR IDENTITY IN XINJIANG (PDF).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22. [2010-06-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11-25).
- ^ S. Frederick Starr. Xinjiang: China's Muslim borderland. M.E. Sharpe. 2004: 77 [2010-06-28]. ISBN 0-7656-131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9).
- ^ James A. Millward. Eurasian crossroads: a history of Xinjiang.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197 [2010-06-28]. ISBN 0-231-13924-1.
- ^ Andrew D. W. Forbes. Warlords and Muslims in Chinese Central Asia: a political history of Republican Sinkiang 1911–1949. Cambridge, England: CUP Archive. 1986: 81 accessdate=2010-06-28 [2016-04-20]. ISBN 0-521-2551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