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杉原千畝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杉原千畝
出生(1900-01-01)1900年1月1日
 大日本帝國岐阜県武儀郡上有知町(美濃市
逝世1986年7月31日(1986歲—07—31)(86歲)
 日本神奈川縣鎌倉市
墓地鎌倉靈園
國籍 日本
教育程度早稻田大學高等師範部
職業外交官
配偶菊池幸子
獎項國際義人 (1985)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杉原 千畝
假名すぎはら ちうね
平文式羅馬字Sugihara Chiune

杉原千畝(日語:杉原 千畝すぎはら ちうね Sugihara Chiune,1900年1月1日—1986年7月31日),日本岐阜縣武儀郡上有知町(今岐阜縣美濃市)人,是大正時代昭和時代的日本外務省官員

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任大日本帝國立陶宛代領事,期間私自大量發出過境簽證給逃避德國納粹黨猶太人,拯救了逾6,000名猶太人,有「日本的辛德勒」之稱。

生平

[編輯]

誕生

[編輯]
杉原千畝出生登記處,表明他的出生地為武儀郡上有知町,現為岐阜縣美濃市。

1900年(明治33年),他出生於岐阜県武儀郡上有知町一個稅務官的家庭。之後到愛知縣上學,然後轉移到朝鮮總督府管治下的朝鮮

1918年(大正7年),他考上東京早稻田大學高等師範部預科,但翌年離開了學校。

日俄協會學校時期

[編輯]

1919年(大正8年),他考上位於滿洲(今中國東北)的學校。10月,杉原進入日俄協會學校(今哈爾濱學院)就學,同年11月從早稻田大學中退後,以日本外務省公費留學生的身份派駐到哈爾濱,並開始學習俄語

1920年(大正9年),在朝鮮加入大日本帝國陸軍服務。

1924年(大正13年),以秘書的身份為日本外務省聘用,擔任日俄協會學校和日本駐哈爾濱大使館的副翻譯官等。也曾於「滿洲國外交部」工作,並派駐於臚濱、哈爾濱、莫斯科赫爾辛基等地。在派駐滿洲期間,杉原於俄羅斯正教會受洗聖名帕夫羅·謝爾蓋耶維奇;杉原於同年與一白俄女子結婚,但於1935年離婚。

滿洲國外交部時期

[編輯]

1932年(昭和7年),任滿洲國外交部外交官。但卻於1935年憤而辭去滿洲國外交官一職。其後杉原的夫人幸子道出他辭職的原因為,他相當不滿且憤怒日本關東軍中國的暴行,他說: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編輯]

1939年(昭和14年),他奉派到立陶宛考那斯。杉原千畝的夫人杉原幸子受到突然竄進她腦海的《耶利米哀歌》啟發,鼓勵丈夫發簽證以拯救猶太難民的性命,因此杉原不顧當時已經組成軸心國的外務省的訓令,擅發日本過境簽證猶太人。他總共發出了近2,150張簽證,由於簽證可以讓家庭成員使用,他可能拯救了逾6,000名猶太人。當杉原千畝的助手、且本身也是因杉原的簽證而得救的摩西·祖匹克(Moshe Zupnik)問他為何願意賭上他的工作去拯救他人的性命時,杉原千畝輕描淡寫地說道:「我這麼做只是因為我憐憫他們。他們想要離開,我就給他們需要的簽證。」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編輯]

1945年(昭和20年)日本投降後,杉原千畝淪為戰俘,與家人在收容所待了一年,於1947年自歐洲返回日本,定居於神奈川縣藤澤市。由於日本外務省誣陷其與猶太人有金錢交易,而將他免職。杉原自此過着困苦生活,其么子亦在回國後不久因白血病去世。

以色列政府報恩

[編輯]

1968年(昭和43年),以色列駐日本大使館通報尋求杉原千畝,並且與曾經接受他幫助的猶太人見面。

1985年(昭和60年),以色列政府頒發國際義人予杉原千畝,以表揚他的行為,使他的污名獲得平反。當時以色列政府邀請他前往以色列領獎,但杉原千畝因病重無法遠行,遂由其妻與子代為前往以色列受獎。1985年,即德國入侵立陶宛的45年後,有些人詢問當年杉原千畝將簽證發給猶太人的原因。杉原千畝表示是因為那些難民也是人,而他們需要幫助。

因心臟病離世

[編輯]

1986年(昭和61年)7月31日,杉原千畝因心臟病在鎌倉的醫院逝世,享壽86歲。雖然他在以色列及國外都享有公開稱譽,他在日本國內卻始終保持低調。直到包括以色列駐日大使等來自世界各地,人數眾多的猶太人代表團出現在他的喪禮上,他的鄰居才知道他當年的事蹟。

身後

[編輯]

名譽回復

[編輯]

2000年10月,日本外務省於外交資料館設立紀念碑,稱讚杉原為「具有勇氣做出人道行為的外交官」。與此同時,杉原的故鄉岐阜縣加茂郡八百津町也設立了杉原千畝紀念館。

影視文化

[編輯]

1997年,以杉原千畝的事蹟為題材的美國電影《外交官的抉擇英語Visas and Virtue》上映,由日裔美國演員克里斯·田島英語Chris Tashima飾演杉原。

2005年10月,由反町隆史飾演杉原千畝的電視劇《日本的辛德勒—杉原千畝的故事:來自日本的救命簽證》(日本のシンドラー杉原千畝物語・六千人の命のビザ),在日本電視台播出。

2015年,東寶電影公司則製作了同名電影《杉原千畝》(スギハラチウネ),並由唐澤壽明飾演杉原千畝。

海外紀念

[編輯]
  •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和第二大城考那斯的「杉原街」與小行星25893以杉原為名。
  • 2000年,羅伯特·柯克(Robert Kirk)製作了《杉原:善良的陰謀》(Sugihara: Conspiracy of Kindness)的紀錄片並在PBS電視台放送。
  • 2019年7月29日,臺灣、日本、德國、以色列、拉脫維亞、英國、愛爾蘭、冰島、加拿大的Google更改Google doodle,以紀念杉原千畝[2]スギハラチウネ日語杉原千畝》(スギハラチウネ)電影,由唐澤壽明飾演杉原千畝。杉原千畝逝世33週年。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Watanabe, Katsumasa. 真相:杉原簽證. 東京: Taisyo出版社. 2000. ISBN 4811703073. OCLC 30712518 (日語). 
  2. ^ 紀念杉原千畝. [2019-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來源

[編輯]
  • Yukiko Sugihara, Visas for Life, translated by Hiroki Sugihara, San Francisco, Edu-Comm, 1995.
  • Amleto Vespa, Secret Agent of Japan : A Handbook to Japanese Imperialism, London, Victor Gollancz, 1938.
  • Herman Dicker, Wanderers and Settlers in the Far East,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62.
  • Abraham Kotsuji, From Tokyo to Jerusalem, Torath HaAdam Institute, 1975.
  • David Kranzler, Japanese, Nazis and Jews, Hoboken, NJ, Ktav Publishing House, 1976.
  • John J. Stephan, The Russian Fascists. Tragedy and Farce in Exile, 1925-1945,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78.
  • Beth Hatefutsoth, Passage Through China : The Jewish Communities of Harbin, Tientsin and Shanghai, Tel Aviv, The Nahum Goldmann Museum of the Jewish Diaspora, 1986.
  • Samuil Manski, With God's Hel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990.
  • Solly Ganor, Light One Candle. A Survivor’s Tale from Lithuania to Jerusalem, New York, Kodansha International, 1995.
  • Eric Saul, Visas for Life :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Chiune & Yukiko Sugihara and the Rescue of Thousands of Jews, San Francisco, Holocaust Oral History Project, 1995.
  • George Passelecq & Bernard Suchecky, L'Encyclique cachée de Pie XI. Une occasion manquée de l'Église face à l'antisémitisme, Paris, La Découverte, 1995.
  • David S. Wyman (ed.), The World reacts to the Holocaust, Baltimore &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 Yaacov Liberman, My China : Jewishi Life in the Orienr 1900-1950, Jerusalem, Gefen Books, 1998.
  • Pamela Rotner Sakamoto, Japanese Diplomats and Jewish Refugees, Westport, CT, Praeger Pnblishers, 1998.
  • John Cornwell, Hitler's Pope. The Secret History of Pius XII, New York, Viking, 1999.
  • Alison Leslie Gold, A Special Fate. Chiune Sugihara, New York, Scholastic, 2000.
  • Astrid Freyeisen, Shanghai und die Politik des Dritten Reiches, Wurzburg, Verlag Königshausen & Neumann, 2000.
  • Dom Lee & Ken Mochizuki, Passage to Freedom. The Sugihara Story, New York, Lee & Low Books, 2003.
  • David Alvarez & Robert A. Graham, Nothing sacred. Nazi Espionage against the Vatican 1939-1945, London, Frank Cass, 2003.
  • Vincas Bartusevičius , Joachim Tauber u. Wolfram Wette, Holocaust in Litauen. Krieg, Judenmorde und Kollaboration im Jahre 1941, Wien, Böhlau Verlag, 2003.
  • Alvydas Nikzentaitis, The Vanished World of Lithuanian Jews, Amsterdam, Editions Rodopi B.V. , 2004.
  • Carl L. Steinhouse, Righteous and Courageous, Bloomington, Indiana, AuthorHouse, 2004.
  • Samuel Iwry, To Wear the Dust of War: From Bialystok to Shanghai to the Promised Land ; An Oral History,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 Tessa Stirling, Daria Nałęcz & Tadeusz Dubicki, Intelligence Co-operation between Poland and Great Britain during World War II, vol.1, London, Vallentine Mitchell, 2005.
  • Walter Schellenberg, The Memoirs of Hitler's Spymaster, London, André Deutsch, 2006.
  • Mordecai Paldiel, Diplomat heros of the Holocaust, KTAV Publishing House, NJ, 2007.
  • Alfred Erich Senn, Lithuania 1940 : Revolution from above, Amsterdam, Editions Rodopi B.V., 2007.
  • Martin Kaneko, Die Judenpolitik der japanischen Kriegsregierung, Berlin, Metropol Verlag, 2008.
  • Reinhard R. Deorries, Hitler’s Intelligent Chief, New York, Enigma Books, 2009.
  • Michaël Prazan, Einsatzgruppen, Paris, Ed du Seuil, 2010.
  • Miriam Bistrović, Anitisemitismus und Philosemitismus in Japan, Essen, Klartext Verlagsges, 2011.
  • J.W.M. Chapman, The Polish Connection: Japan, Poland and the Axis Alliance.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Japanese Studies, v. 2, 1977.
  • Teresa Watanabe, 「Japan's Schindler also saved thouands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12-05」, Los Angels Times, March 20, 1994.
  • Dina Porat, 「The Holocaust in Lithuania: Some Unique Aspects」, in David Cesarani (ed.),The Final Solution : Origins and Implement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4, pp.159-175.
  • J.W.M. Chapman, 「Japan in Poland's Secret Neighbourhood Wa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Japan Forum No.2, 1995.
  • Ewa Pałasz-Rutkowska & Andrzej T. Romer, 「Polish-Japanese co-operation during World War I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n Japan Forum No.7, 1995.
  • Takesato Watanabe, 「The Revisionist Fallacy in The Japanese Media1-Case Studies of Denial of Nazi Gas Chambers and NHK's Report on Japanese & Jews Relations」in Social Scienes Review, Doshisha University, No.59,1999.
  • Sabine Breuillard, 「L'Affaire Kaspé revisité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Revues des études slaves, vol.73, 2001, pp.337-372.
  • Gerhard Krebs, Die Juden und der Ferne Osten, NOAG 175-176, 2004.
  • Gerhard Krebs, 「The Jewish Problem in Japanese-German Relations 1933-1945」 in Bruce Reynolds (ed.), Japan in Fascist Era, New York, 2004.
  • Jonathan Goldstein, 「The Case of Jan Zwartendijk in Lithuania, 1940」 in Deffry M. Diefendorf (ed.), New Currents in Holocaust Reseach, Lessons and Legacies, vol.VI,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4.
  • Hideko Mitsui, 「Longing for the Other : traitors』 cosmopolitanis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Social Anthropology, Vol 18, Issue 4, November 2010,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Social Anthropologists.
  • 「Lithuania at the beginning of WWII」
  • George Johnstone, 「Japan's Sugihara came to Jews' rescue during WWII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12-05」 in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8 December 2011.

相關條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