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波希米亞狂想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波西米亞狂想曲
"Bohemian Rhapsody"
The four members of the band sit together in front of a sandy-coloured background wearing predominantly black clothing. Mercury appears to be the dominant figure, sat in front of the other three members. From left to right, John Deacon, Mercury, Brian May, Roger Taylor. All four individuals are looking directly at the camera with a neutral expression on their face. Above the band is some black text, printed in an elegant, italic font face. The word "Queen" followed by "Bohemian Rhapsody", the latter of which is positioned under the band name in the same format yet smaller font.
英國和西班牙單曲封面,同時也是一些再版的封面
皇后樂隊單曲
收錄於專輯《歌劇院之夜
B面戀車英語I'm in Love with My Car
發行日期1975年10月31日 (1975-10-31)
格式7寸單曲
錄製時間1975年8月–9月
類型
時長5:55
唱片公司
詞曲弗雷迪·默丘里
製作人
皇后樂隊單曲年表
山谷中的百合花英語Lily of the Valley (song)
(1975年)
波西米亞狂想曲
(1975年)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英語You're My Best Friend (Queen song)
(1976年)
音樂影片
YouTube上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波西米亞狂想曲》(英語:Bohemian Rhapsody)是皇后樂隊的歌曲,由弗雷迪·默丘里創作,最初版本收錄在專輯A Night at the Opera》(1975年)中。本曲結構極為特殊,無重複的副歌,而是由幾個風格差異甚大的部分構成,包括謠曲吉他獨奏英語Guitar solo歌劇硬搖滾等,並且充滿着猛烈的意識流噩夢色彩。本曲在西方社會相當為人熟知,常被簡稱為「Bo Rhap」或「Bo Rap」。在當時,它是有史以來製作費最高的單曲,現在仍為流行音樂史上最精心設計的複雜作品之一。[1]

迴響

[編輯]

其作為單曲推出後,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連續九周登頂英國單曲排行榜,截止1976年1月在英國國內銷售超過100萬張,創下當時英國史上銷售最高單曲紀錄[2];在1991年默丘里去世後再次連續五周登頂,最終成為英國史上最暢銷單曲第三[3];在幾個海外市場也登頂,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愛爾蘭荷蘭,成為全世界唱片業史上最暢銷單曲之一;在美國第一次發行最高到暢銷榜上第九,但1992年電影《韋恩的世界》英語Wayne's World (film)用此曲作為原聲後重新激發了它的流行程度,排到榜上第二。

儘管剛開始評論界的反應褒貶不一,《波西米亞狂想曲》仍是皇后樂隊最熱門的歌曲之一。為此單曲製作的音樂錄影帶被很多學者認為是有開拓性意義的。[4]2004年,此曲被收入格萊美名人堂英語Grammy Hall of Fame Award[5]2012年,英國獨立電視台(ITV)組織的民眾投票中,此曲被選為過去60年間「全國最喜愛的歌」。[6]2018年的同名傳記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上映5週就成為史上最賣座的音樂傳記電影,全球總票房吸金超過8億美元(美國賣座超過2億美元,其他國家則達6億美元),並使這首單曲的音樂和MV串流播放次數高達逾16億次,成為20世紀全球串流播放次數最多的歌曲。[7]

製作過程

[編輯]

弗雷迪·默丘里在西倫敦肯辛頓的家中創作了《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大部分。[8]這首歌的製作人羅伊·托馬斯·貝克英語Roy Thomas Baker講述了默丘里曾如何在鋼琴上彈奏開始的謠曲部分給他聽:「他用鋼琴彈了開頭部分,接着停下來說:『這裡就是歌劇部分開始的地方!』然後我們一起出去吃晚飯了。」吉他手布萊恩·梅說樂隊覺得默丘里的最初設想「很有趣、有獨創性,值得繼續發展」。[9]梅說很多皇后的原材料在錄音室中完成,但在他們開始之前整首歌都已「存在於在弗雷迪的腦海中」了。[8]音樂學者希拉·懷特勒(Sheila Whiteley)認為:「標題有關當時的搖滾思想,波希米亞藝術家世界中的個人主義,加上『狂想曲』指向藝術搖滾的浪漫主義理想。」[10]說到波希米亞主義,朱迪絲·帕雷諾(Judith Peraino)說:「默丘里想要……(這首歌)成為偽歌劇,在搖滾歌曲的範圍之外,而它的確採用了一些歌劇特點:多軌錄製的合唱和詠嘆調般的獨唱交替進行,情緒誇張劇烈,情節模糊混淆。」[11]

Smile的前鍵盤手和默丘里的朋友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說,默丘里在1960年代後期就開始創作《波西米亞狂想曲》;他過去常常在鋼琴上彈奏自己正在寫的曲子,其中一個片段叫做「牛仔歌」,含有多年後出現在完成版中的歌詞「媽媽……我剛剛殺了個人」。[12]

赫里福德郡的排練三周後,1975年8月24日在蒙茅斯附近的洛克菲爾德錄音室英語Rockfield Studios開始錄音。期間還用了額外的四個錄音室(Roundhouse, SARM (East), Scorpion和Wessex)。[1]據幾位樂隊成員說,因為這首歌之前就已在默丘里的腦海中成型,他自始至終導演了整個過程。[8]默丘里彈奏的是一架貝希斯坦牌演唱會大三角鋼琴,在音樂錄影帶和英國巡演中也使用了它。這首歌因為它的複雜性分部錄製,再剪輯在一起。[13]

默丘里泰勒據說每天連續唱10到12個小時。[8]

結構和分析

[編輯]

這首歌由可分為6個部分:序曲謠曲吉他獨奏英語Guitar solo歌劇硬搖滾和尾聲。一首歌中風格、音調音速如此的突然變化是搖滾樂中十分罕見的。樂隊的另外兩首歌《My Fairy King》和《The March of the Black Queen》中可以見到這種風格的雛形。

序曲部分(0:00–0:49)

[編輯]

歌曲由降B大調上的五聲部無伴奏合唱開始,雖然在MV中四個成員都假唱了,但這部分完全是默丘里一人聲音的多軌錄音英語Multitrack recording。歌詞中質問生活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然後以「no escape from reality(無法逃離現實)」作結。14秒後,三角鋼琴的聲音加入,默丘里的獨唱和其他和聲部分交叉進行。歌中的敘述者自稱為「just a poor boy(只是一個可憐/貧窮的男孩)」但申明他「needs no sympathy(不需要同情)」因為他「easy come, easy go(來得容易去得快)」然後「little high, little low(時而高興時而消沉)」;如果聽立體聲,「little high」和「little low」兩句分別來自左右聲道。貝斯的加入和熟悉的交叉手鋼琴伴奏的開始標誌這一部分的結束。

謠曲部分(0:49–2:35)

[編輯]

降B大調上熟悉的鋼琴旋律重複兩次後,默丘里的聲音進入,他的聲音逐漸從和諧輕柔變得情緒激烈。敘述者對他的媽媽說他「just killed a man(剛剛殺了個人)」,「a gun against his head(用槍抵着他的頭)」從而毀了自己的人生。懷特勒(Whiteley)評論這段「懺悔」為「對女性給予新生的能力的肯定和對赦罪的需求.」多彩的貝斯線英語Bassline變調為降E大調,加強絕望的情緒。就在此時(1:19)泰勒的鼓進入(和《We Will Rock You》相同的1-1-2節奏),敘述者在新的音調中開始第二次祈求他的「媽媽」,重複使用之前的主旋律。他對自己「making you cry(讓你哭泣)」感到遺憾然後勸媽媽「carry on as if nothing really matters(繼續生活下去就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句短小下降的鋼琴旋律變奏引入第二節。

第二節開端重複了兩次第一節的降B大調旋律,敘述者由於自己的殺人行為變得消沉而崩潰(的吉他在1:50時進入,模仿鋼琴的高音部分)。唱「sends shivers down my spine(我的脊椎抽搐發抖)」這句時,吉他琴橋另一邊的弦上彈奏來模仿樹鈴的音效。敘述者說了再見,聲明自己要走了「to face the truth(去面對現實)」承認「I don't want to die / I sometimes wish I'd never been born at all(我不想死,有時我希望自己根本沒有被生下來過)」。正是此時吉他獨奏英語Guitar solo進入,結束了這一部分。

吉他獨奏部分(2:35–3:03)

[編輯]

默丘里唱出「I sometimes wish I'd never been born at all(有時我希望自己根本沒有被生出來過)」時,樂隊演奏變得激烈,引入布萊恩·梅作曲並演奏的吉他獨奏英語Guitar solo,連接起謠曲歌劇這兩個部分。當下降的貝斯線英語Bassline奏出新音調,整個樂隊在3:03突然靜止,只剩鋼琴在A大調上輕聲的和弦斷奏

歌劇部分(3:03–4:07)

[編輯]

節奏和和聲的一連串快速變化引入偽歌劇部分,包括大量複雜的多軌錄音英語Multitrack recording演唱,描繪了敘述者墜入地獄的情形。樂句的能量不斷變化,從默丘里伴着鋼琴一個人的聲音,到貝斯、鋼琴、鼓和定音鼓支持下的多聲部合唱默丘里泰勒每天連續唱自己的聲部10到12個小時,創造出180個分開的錄音,以取得合唱團的效果。這些錄音再合併為連續的次混音。

硬搖滾部分(4:07–4:56)

[編輯]

歌劇部分結束後引入一段侵略性的硬搖滾/重金屬音樂風格的插曲,默丘里創作了這部分的吉他重複段(Guitar riff)。在4:15,默丘里唱出雙軌錄製英語Double tracking的憤怒歌詞,對象「你」沒有特別指明。敘述者指責他或她對自己的背叛、侮辱,堅持說「can't do this to me, baby(不能這樣對我,寶貝)」,可以理解為是對謠曲部分中某些事件的閃回。接着是三句上升的吉他旋律,然後默丘里在鋼琴上奏出該旋律的降B大調版,歌曲逐漸放緩進入尾聲部分。

尾聲部分(4:56–5:55)

[編輯]

硬搖滾部分完結後,鋼琴聲和電吉他聲響起,歌曲速度緩緩變慢,其他樂器音量慢慢降低至消失,剩下獨奏的鋼琴和電吉他,在歌曲最後幾句,重複了在第一、第二、第四部分尾句的歌詞,以降E大調及較慢的速度唱出「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強調歌曲的主要思想:「所有事情已經與我無關」,抒發了內心深處強烈的感情,經過一小段吉他和鋼琴的演奏,轉為F大調的鋼琴和音「anywhere the wind blows」呼應序奏和銅鑼以最小的音量完結整首歌曲。

歌詞含義

[編輯]

紐約時報》評論道:「此曲最顯著的特點是宿命論的歌詞。」默丘里除了提及此曲有關感情關係,拒絕對他的創作作出解釋,整個樂隊仍然守着這首歌的秘密。[9]布萊恩·梅同意這首歌是有關默丘里隱藏着的個人精神創傷。他回憶道:「弗雷迪是一個很複雜的人,表面上輕浮搞笑,但內心隱藏了不安全感,隱藏了他的人生要和他的童年清算的問題。他從未解釋過歌詞,但我覺得他把很多的自我投入了這首歌。」[14]儘管如此,說樂隊已經對此達成一致——歌詞的核心是創作者的個人隱私。[9]BBC三台關於該曲製作過程的紀錄片中,羅傑·泰勒堅稱這首歌真正的含義「相當不言自明,除了中間一小部分的胡言亂語」。[8]

這首歌是屬於那些有夢幻感的歌之一。我認為人們應該就直接去聽,去思考,然後他們會對它的含義產生各自不同的想法……《波希米亞狂想曲》不是憑空誕生的。雖然它是半開玩笑的偽歌劇,我還是做了點功課的。有何不可?
弗雷迪·默丘里[15]

然而,樂隊在伊朗發行的精選集盒式卡帶中包含了一本小冊子,上面有波斯語的翻譯和解釋。在解釋中,《波西米亞狂想曲》是關於一個年輕人意外殺了人,像浮士德一樣把靈魂出賣給了魔鬼。行刑前的夜晚,他用阿拉伯語呼喊上帝「太斯米(Bismillah)」,在天使的幫助下從魔鬼伊布力斯手中重新得到自己的靈魂。[16]

評論家們仍然在不斷推測歌詞背後的含義。一些人認為歌詞描述了一位自殺的殺人犯被魔鬼追趕,或者是一次行刑前發生的事件。後一種解釋指向加繆的小說《異鄉人》作為可能的靈感來源,小說中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因犯謀殺罪,在行刑前得到頓悟。其他人認為歌詞只為配上音樂而寫,沒有特別的含義,如默丘里自己所說「任意的、押韻的胡言亂語」。[14]

還有一些人把它詮釋為默丘里對個人私事的一種表達。[9]音樂學者希拉·懷特勒(Sheila Whiteley)注意到默丘里在作此曲時在私生活上到了一個轉折點。[10]他和女友瑪麗·奧斯丁(Mary Austin)同居了7年,但此時開始和男性有情愛關係。她提出可通過這首歌窺見默丘里當時的感情狀態,「和(媽媽)瑪麗住在一起,想要掙脫開(Mamma Mia let me go)」。[17]

發行

[編輯]

1975年當樂隊想發行這首單曲時,多位主管建議此曲太長,有5分55秒,不可能熱銷。據製作人羅伊·托馬斯·貝克英語Roy Thomas Baker說,他們通過給「首都倫敦英語Capital London」電台DJ肯尼·艾佛利英語Kenny Everett放這首歌的辦法繞過這個問題。他說:「我們跟他說如果他能保證不播放,我們就給他一份拷貝。『我不會放的。』他眨了眨眼……」[1]他們的計劃成功了——艾佛利只放了這首歌的一部分來撩撥聽眾。他兩天內在自己的節目中把這首歌完整地播放了14遍,引發了聽眾的需求。[9]接下來的周一,大群的粉絲想要買這首單曲,卻被唱片店告知這首歌還沒有發行。[1]同一個周末,美國RKO電台的運營者保羅·德魯(Paul Drew)在倫敦聽到艾佛利的節目。他設法弄到了拷貝,開始在美國播放,這迫使皇后樂隊的美國廠牌Elektra做出行動。貝克在《Sound on Sound英語Sound on Sound》雜誌採訪中回憶:「那情形很奇怪,大西洋兩岸都在放這首唱片公司聲稱永不會發行的歌!」[1]最終,未刪減的單曲得以發行,以《I'm In Love With My Car》作為B面

這首歌成為1975年英國聖誕排行榜第一,維持了9周。[17]《波西米亞狂想曲》是第一首也是唯一的一首兩次(使用同一次錄音的版本)成為英國聖誕排行榜第一的歌曲。[18]第二次是在1991年墨裘瑞逝世後的再次發行(與《These Are the Days of Our Lives》作為A面雙單曲),維持了5周。

在大洋的另一邊,這首歌儘管沒有取得像在英國那樣的成功,也在榜上表現不凡,1976年第一次發行排到暢銷榜上第九,再次發行排到榜上第二。在一次回顧採訪中,《滾石雜誌》的安東尼·德柯蒂斯英語Anthony DeCurtis解釋了這首歌在美國排行榜上表現相對弱勢的原因:「它是那種在美國不太受熱烈歡迎的類型的經典例子。」[8]然而,它相對長的上榜時間(24周)使它在1976年最暢銷單曲名單上位列第18位——比一些第一名單曲更高。[19]這首單曲也因為在美國銷售超過一百萬張而認證為金唱片[20]它在加拿大的進展更好,於1976年5月登頂RPM排行榜。[21]

瑣事

[編輯]
  • 佛萊迪·墨裘瑞在各場演唱會上以完全不同的風格唱出此歌。
  • 唯一一支分別兩次銷量超過百萬的英國單曲。
  • 唯一一支分別兩次成為聖誕排行榜第一的英國單曲,即在1975年,1976年,1991年和1992年分別至少一次位居排行榜第一。
  • 歌曲使用了「Bismillah」一詞,即阿拉伯語中的「Basmala」(以神/真主的名義)。
  • 「Beelzebub」(別西卜)的名字,即被腓力斯的埃克隆城所崇拜之神的名字,被使用在歌詞中。這也是基督教著作中所用的撒但惡魔的別名。
  • 這首歌的歌詞被「怪人奧爾」揚科維奇以不同的節奏和旋律用在 Alapalooza 專輯中的「波西米亞波爾卡」(Bohemian Polka)一曲中。
  • 馬克西姆·姆爾維察的專輯變奏者1&2中亦有收錄此曲,為他本人的鋼琴演奏版。
  • 日本歌手宇多田光生涯第一次大型巡迴演唱取名為BOHEMIAN SUMMER 2000,也是受到本曲影響。

榜單排行

[編輯]

皇后樂隊的評論

[編輯]

參與成員

[編輯]

弗雷迪·默丘里:主唱、鋼琴、伴唱
布萊恩·梅:主音吉他、節奏吉他、伴唱
約翰·迪肯:貝斯、伴唱
羅傑·泰勒:鼓、定音鼓、伴唱、尖叫

腳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Cunningham 1995.
  2. ^ Hodkinson 2004,第194頁.
  3. ^ Corn 2005,第24頁.
  4. ^ Heatley 2008,第109頁.
  5. ^ The Recording Academy 2004.
  6. ^ "Queen’s Bohemian Rhapsody voted the Nation’s Favourite Number 1 Sing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Retrieved 17 January 2012
  7. ^ 波希米亞狂想曲 20世紀全球串流次數最多歌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央通訊社,2018-12-11
  8. ^ 8.0 8.1 8.2 8.3 8.4 8.5 BBC 2004b.
  9. ^ 9.0 9.1 9.2 9.3 9.4 Chiu 2005.
  10. ^ 10.0 10.1 Whiteley 2006,第252頁.
  11. ^ Peraino 2005,第230頁.
  12. ^ Smith, Chris, Interview, Queen: Days of our Lives (documentary), BBC, 2011 .
  13. ^ Hodkinson 2004,第192頁.
  14. ^ 14.0 14.1 Black 2002.
  15. ^ Davis 1993,第20頁.
  16. ^ BBC 2004a.
  17. ^ 17.0 17.1 Whiteley 2006,第253頁.
  18. ^ BBC 2005.
  19. ^ Billboard Top 100 – 1976. Billboard – end of year charts, 1976. Longboredsurfer.com. [2011-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1). 
  20. ^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 RIAA. [2011-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3). 
  21. ^ Top Singles – Volume 25, No. 5, 1 May 1976. Collectionscanada.gc.ca. [2011-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23日). 
  22. ^ "Official Singles Chart Top 100".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英語).
  23. ^ Kent, David. Australian Chart Book 1970–1992. 1993. ISBN 0-646-11917-6. 
  24. ^ "Austriancharts.at – Queen – Bohemian Rhapsody". Ö3 Austria Top 40. (德語).
  25. ^ "Ultratop.be – Queen – Bohemian Rhapsody". Ultratop 50. (荷蘭語).
  26. ^ RPM Top Singles. RPM. 1976-05-01, 25 (5) [2015-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27. ^ "Queen – Bohemian Rhapsody". GfK Entertainment charts. (德語).
  28. ^ "Dutchcharts.nl – Queen – Bohemian Rhapsody". Single Top 100. (荷蘭語).
  29. ^ "Charts.nz – Queen – Bohemian Rhapsody". Top 40 Singles. (英語).
  30. ^ "Norwegiancharts.com – Queen – Bohemian Rhapsody". VG-lista. (挪威語).
  31. ^ "Swedishcharts.com – Queen – Bohemian Rhapsody". Singles Top 100. (英語).
  32. ^ "Swisscharts.com – Queen – Bohemian Rhapsody". Swiss Singles Chart. (英語).
  33. ^ 33.0 33.1 "Queen Chart History (Hot 100)". Billboard. (英語).
  34. ^ "Australian-charts.com – Queen – Bohemian Rhapsody". ARIA Top 50 Singles. (英語).
  35. ^ "Queen Chart History (Canadian Hot 100)". Billboard. (英語).
  36. ^ "Lescharts.com – Queen – Bohemian Rhapsody". Les classement single. (法語).
  37. ^ 1975 Best Sellers: Singles. Record Mirror and Disc (London, England: Spotlight Publications). 1976-01-10: 12. 
  38. ^ Lyttle, Brendan. Top 200 singles of '76. RPM. Vol. 26 no. 14–15. 1977-01-08 [2015-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39. ^ Top 50 Singles of 1976. Music Week (London, England: Spotlight Publications). 1976-12-25: 25. 
  40. ^ Hunter, Nigel (編). Top 100 Singles 1976. BPI Year Book 1977 2nd. London, England: The British Phonographic Industry Ltd. 1977: 216–18. ISBN 0-906154-00-6. 
  41. ^ Singles. Billboard ("Billboard's Talent in Action" supplement). 1976-12-25: 6. 
  42. ^ 1991 Top 100 Singles. Music Week. 1992-01-11: 20. 
  43. ^ Top Singles. Music Week. 1993-01-16: 8. 
  44. ^ Hot 100 Singles. Billboard ("1992: The Year in Music" supplement). 1992-12-26: YE-20. 
  45. ^ Top 20 Singles of the Seventies. Music Week 1959–2009: Anniversary Special (London, England: United Business Media). September 2009: 18. 
  46. ^ Sounds January 1976. Queenarchives.com. 1975-12-24 [2011-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1). 
  47. ^ Interview 1977. Queenarchives.com. [2011-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4).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