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潮州裔臺灣人

聆聽這篇條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潮州裔臺灣人
漢字:潮州裔臺灣儂
白話字(PUJ):Tiô/Tiê-chiu ĩ Thâi-uang-nâng
潮拼:Dio5/Diê5 ziu1 i6 tai5 uang1 nang5
白話字(POJ):Tiô-chiu è Tâi-oân-lâng
台羅:Tiô-chiu è Tâi-uân-lâng
總人口
沒有可靠的科學統計
分佈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語言
傳統上使用閩南語潮州話
現今通用臺灣話台灣客家語
中華民國國語現代標準漢語
宗教信仰
臺灣民間信仰道教佛教漢傳佛教
基督宗教新教天主教
相關族群
閩南人潮州人閩南裔臺灣人)、客家人
南方漢族閩越人
臺灣原住民

臺灣潮州人,為臺灣漢族的一支,是臺灣的一個文化認同已經消失的群體,指祖籍為清代潮州府地區,本屬潮州民系移民來臺的漢人,現今已徹底融入閩南民系客家民系當中。

歷史

[編輯]

臺灣潮州人分散在臺灣西部各地,因為清代臺灣歷史上的閩粵不合,所以在當時,臺灣潮州人所講的潮州話,雖然跟福建省的閩南語泉漳話系出同源,但兩者亦是有差異的言語,本身也是粵人粵籍而被泉州人漳州人敵視並肇生族群不合。所以在清代的臺灣潮州人,有時也跟同屬粵人的另一族群,也就是潮州客家人甚至是惠州嘉應客家人,一起互相合作,脣齒相依,以抵抗泉州人與漳州人入侵家園。

原本在清代的臺灣潮州人因所使用的潮州話,因為與同屬古代閩南民系泉州人漳州人閩南語泉漳話有親緣關係,而後到了台灣日治時期(1895年-1945年間),被日本人歸類為「福建種族」。現今,臺灣潮州人宥於世代居住的聚落周圍之客家族群、漳泉族群同化而產生客家民系閩南民系的殊異認同[1],只有地名上,仍還留下吉羊崙(揭陽崙)、潮洋厝(潮陽厝)、惠來厝、普令厝(普寧厝)、程海厝(澄海厝)、潮州寮、潮州庄等潮州式地名。

除了屏東縣潮州鎮以外,今高屏地區,在六堆外的許多「六堆附堆」庄頭,如八老爺、力社、佳佐、林後、苦瓜寮、四塊厝、崁頂、新庄、九塊厝(位於今九如鄉),上武洛、下武洛(位於今里港鄉)、手巾寮、楠仙(位於今六龜區)、茄苳(今鹽埔鄉洛陽村)、鹽樹(今高樹鄉鹽樹村)等庄頭中,頗多先祖為原本就講潮州話的臺灣潮州人,所以加入六堆客家聯盟,成了「六堆附堆」庄頭。這些「附堆」,地理位置同樣也和「六堆客家莊」唇齒相依,共同保鄉衛土。但到今日,這些附堆莊頭的臺灣潮州人後裔,很多被形勢所迫,改為認同自己是講屬於泉漳片臺灣閩南語,有些,則改講南四縣腔六堆客家語

然而,「附堆」村莊如海豐庄、佳佐庄,在文獻[2]中,與六堆客莊之間亦存在粵人族群內部之爭端衝突。其餘粵莊,如八老爺庄,未有資訊證實潮州裔祖居的潮州府縣份及村落,現有文獻[3]實際走訪當地氏族,已指出八老爺庄存在河洛人柯、楊兩姓及泉州府晉江縣賴姓宗族,並非客莊,亦無訪得當地氏族任何潮州來源。因此,此種缺乏文獻證實之潮州庄,很有可能只是尋常的漳泉裔村庄,且莊內漳泉裔放棄祖輩口音轉為現使用腔調。

早在初,廣東潮汕地區也是鄭成功家族糧餉和兵員的主要來源地之一,鄭氏攻占安平之後,還從沿海招募移民開發土地。由是,來源的軍民在鄭氏治下並存,例如臺南市境內善化區小新營潮州府潮陽縣湯姓漳州府漳浦縣李姓江寧府上元縣吳姓宗族[4],以及永康區埔姜頭溫州府樂清縣張姓宗族[5]高雄市路竹區蔡文的處州府龍泉縣蔡姓宗族[6]雲林縣大埤鄉埔姜崙寧波府鄞縣沈光文後人沈姓宗族[7][8]

此外,臺灣潮州人又可指1949年金門爆發古寧頭戰役,當時參加此役的士兵有大約一、兩萬人是胡璉將軍潮州揭陽潮安的招募的青壯年,後來移防到臺灣本島後陸續退伍,一部份定居高雄[9]。但許多已混入於使用中華民國國語臺灣外省人之間,較難察覺。

臺南三山國王廟為臺灣少見的潮州式風格建築
屏東縣潮州鎮部分世居居民祖籍為廣東潮州府,圖為位於潮州鎮市區的潮州三山國王廟
1926年潮州府移民人數以及在當地漢人群體之比例
地區 臺灣本島澎湖群島 屏東潮州庄
居民(千人) 134.8 2.2
比率 3.6% 29.7%

信仰

[編輯]
三山國王為潮州移民標誌性鄉土神信仰

臺灣三山國王信仰主要由來自廣東省潮州府移民攜入,早期研究普遍認為三山國王為客家人信仰,並一度認為是客家人特有神祇,但近年來田野調查分析,發現臺灣客家人口最多的桃園市,並無三山國王的大廟,而另一個客家人口很高的苗栗縣,也只有四座三山國王大廟,桃竹苗臺灣客家人主要聚居的地區,只有廿一座三山國王大廟,在臺灣全島兩百餘間三山國王大廟中僅占百分之九,同樣有客家族群分佈的花東縱谷地區則連一間三山國王大廟都沒有,證明客家人不一定祭拜三山國王。[10]

臺灣全島主祀三山國王大廟共有兩百三十一座,其中有潮汕人參與始建的就有一百六十座,佔百分之七十[11],由此證明三山國王為潮州府籍移民的鄉土神信仰。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臺灣的語言戰爭及戰略分析 (PDF). [2012-10-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9-16). 
  2. ^ 〈「消失」的族群?南臺灣屏東地區廣東福佬人的身分與認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史研究集刊》,第20卷第1期,頁177、178,2013,陳麗華
  3. ^ 〈由屏東市天后宮珍藏「義祠亭碑記」論清廷對屏東客家六堆態度的轉變〉,《臺灣風物》,四十七卷二期,頁22,1997,簡炯仁
  4. ^ 〈宗族發展與社會變遷—臺灣小新營李姓宗族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5期,頁90,1973,王人英
  5. ^ 《永康鄉志》,1988,頁565,石萬壽
  6. ^ 〈明鄭時期二層行溪流域漢人之拓墾〉,《嘉南學報》,第三十一期,頁676,2005,吳遐功
  7. ^ 〈開台文化祖師沈光文〉,2015,胡清旺
  8. ^ 〈雲林客家走透透—雲林客家地圖普查〉,2008,頁15,黃衍明、鍾松晉
  9. ^ 〈移民與食物:二次戰後高雄地區的潮汕移民與沙茶牛肉爐〉,《師大台灣史學報》,第8期,頁99,2015,曾齡儀
  10. ^ 〈臺灣三山國王廟全集〉,頁547,2019,陳中道生
  11. ^ 〈臺灣三山國王廟全集〉,頁558,2019,陳中道生

外部連結

[編輯]
  1. ^ 台灣地區僑委機構網站 – 團體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