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鄂拓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鄂托克蒙古語ᠣᠲᠣᠭ西里爾字母Отог),即部落,蒙古和新疆地區歷史上的一個行政建制。都沁·都爾本時期,蒙古大汗統治的東蒙古被分為六個萬戶(土綿),每個萬戶分為若干鄂托克,鄂托克則由多個「都沁」組成。清代布魯特(柯爾克孜族)則分為多個互不隸屬的鄂拓克,鄂拓克首領稱「」,鄂拓克下設多個「愛曼」(氏族)。

語源

[編輯]

「鄂托克」、「鄂拓克」均是蒙古語「otog」(отог)的譯名,在蒙古語中意為「營」或「部」[1]。蘇聯學者弗拉基米爾佐夫等考證,該詞最初源自粟特語「otak」,原意為國土、地域;內蒙古學者胡·阿拉騰烏拉則認為該詞包括粟特語的「otak」均源自匈奴語的「甌脫」,原為匈奴的一級社會治理組織[2]

蒙古族

[編輯]

在現代蒙古語中,「鄂托克」僅出現在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的專名中。但蒙古統一前,「歐脫克」被用來指稱各個氏族游牧時駐紮的營盤,也被稱為「庫倫」。蒙古帝國成立後,「歐脫克」主要被用於狩獵活動中,專指狩獵時的營地。元朝時,有若干商人組成的聯合性經商組織也被稱為「歐脫克」。北元滅亡後,蒙古帝國原本實行的十戶、百戶、千戶(明安)、萬戶(土綿)四級軍政組織體系崩潰解體,千戶(明安)被「鄂托克」取代,由若干鄂托克構成土綿或稱「兀魯思」。鄂托克則由愛馬克(氏族)組成,具有以地域為基礎的明顯性質,是社會和經濟活動的基本單位,所有蒙古人都被要求必須屬於某個鄂托克[2]

明代蒙古各部的封建領主集團大小不一,但每個封建領主都擁有一定的領地和「阿寅勒」(蒙古語ᠠᠢᠯ西里爾字母айл,指「牧戶」)。大領地叫做「兀魯思」(本意為「人們」,指各萬戶獨立後形成的汗國),由大的部落集團構成,並以該集團中強大部落名稱為該兀魯思名稱。兀魯思可以分成若干互相聯合的、大的阿寅勒群,這些阿寅勒群在一塊共同的土地上游牧,首領為這塊土地的世襲領主,該首領隸屬於兀魯思領主,這種阿寅勒聯合體被稱為「鄂托克」。一家一戶的阿寅勒是鄂托克之中基本的經濟單位,他們要提供賦稅和兵役。作為軍事組織單位,由鄂托克成員中的壯丁組成的武裝集團叫「和碩」(本意為「突出部、尖頭」,清代譯為)。每一個鄂托克根據人口多少,提供人數不等的和碩隊伍。同時期,蒙古各部還存在艾馬克,艾馬克和鄂托克的主要區別是:艾馬克不僅以地緣關係為基礎,而且必須屬於同一的親族集團。鄂托克則只以地緣關係為基礎,阿寅勒之間不一定存在着親族關係[3]

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曾將東部蒙古分為6個萬戶[4],每個萬戶下轄多個鄂托克,鄂托克的長官(諾顏)叫宰桑(寨桑),負責管理鄂托克內部的一切軍事、經濟和行政事務[5]。鄂托克則由多個「都沁」組成。「都沁」意為四十,但作為一級行政建制,通常由幾十戶或數百戶組成,首領稱「特穆齊」。都沁類似於後世的「蘇木」,而特穆齊則與「蘇木佐領」相當。「都沁」下設「好仁」(二十),由「喜古冷諾顏」主管。「好仁」下設十戶,每個十戶也設有一名首長[2]。在明代漢語資料中,鄂托克也被稱為「營」[6]

清朝統一內外蒙古後,取消了原本的「土綿」、「鄂托克」制度,在地方分屬內外扎薩克旗和內屬蒙古旗,將本指「鄂拓克」的軍事組織的「豪袖溫」(hoxuun)一詞與滿語「固山」(gusā)一詞對應起來並漢譯為「旗」,「鄂托克」被「豪袖烏」(旗)所取代[2]

達延汗時期各萬戶下轄鄂托克數量[2]
萬戶 鄂托克數量 細分 鄂托克名稱 信息來源
左翼 察哈爾(插漢) 8 左翼(山陽察罕兒)四部 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主亦惕 [2]
右翼(阿魯察罕兒、山陰察罕兒)四部 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 [2]
喀爾喀(罕哈) 12 內喀爾喀五部 扎魯特、巴林、翁吉剌特(弘吉剌)、巴岳忒(巴岳特)、烏濟葉特(烏齊葉特) [2][7]
外喀爾喀七部 札剌亦兒、別速惕、額勒吉斤、郭爾羅斯、呼黑特、哈答斤、兀良哈 [2][8]
烏梁海(兀良哈) 10 (具體屬部不詳,達延汗駕崩之後因叛亂被滅) [2]
右翼 鄂爾多斯(阿爾禿斯、阿兒禿斯) 12 哱合廝(孛合廝)、偶甚(烏審)、叭哈納思、打郎(達拉特) [2][6]
土默特 12 左翼 蒙古勒津(滿官嗔、蒙古真、蒙郭勒津)、巴林、麻古明安(茂明安、毛明暗)、達拉特(打郎)、杭錦 [9][10]
右翼 多羅土悶(多倫土默特、多羅土蠻)、畏吾兒(畏吾兒沁)、兀甚(烏古新、兀慎、烏審)、叭要(巴岳特、擺要)、兀魯(烏魯特)、王吉喇(弘吉喇特) [9][6]
永謝布(應紹不) 10 阿速(阿蘇特)、哈喇嗔(喀喇沁)、舍奴郎、孛來、當剌兒罕、失保嗔(錫包沁)、叭兒廒(巴兒忽)、荒花旦、奴母嗔、塔不乃麻 [6]

柯爾克孜族

[編輯]

鄂拓克準噶爾蒙古語ᡆᡐᡆᡎ otoq;現代吉爾吉斯語ۇرۇۇ羅馬化уруу;俄語文獻:племя)是清代布魯特的一個社會組織層級,即部落,同時也是部落長的稱號。魏源《聖武記》卷四中記載「布魯特分東西部,東部五,西部十有五。東部在天山北,准部之西南,近蔥嶺,距伊犁千四百里。每部長皆以鄂拓克為名。」[11]

18世紀初,柯爾克孜族社會仍處於封建農奴制階段,以游牧畜牧業為主,社會組織為以父系血緣關係為紐帶的氏族部落制。柯爾克孜族人共同居住和勞動的基層單位稱「阿寅勒」,一般包括5至7個牧戶(帳戶),有固定的名稱和牧場,在農牧生產和狩獵時,成員在頭人(巴什)的主持下彼此協助。若干阿寅勒組成「愛曼」(氏族,滿語ᠠᡳᠮᠠᠨ穆麟德轉寫aiman;現代吉爾吉斯語ۇرۇق羅馬化урук與上面的ۇرۇۇ是同根異讀詞;俄語文獻:род),愛曼的頭人稱「阿合拉克齊」。若干「愛曼」組成「鄂拓克」,鄂拓克的首領稱「」,地位相當於維吾爾族中的「伯克」,或比伯克地位略高。每位比管領愛曼的數量從十幾個到三十幾個不等[12]。清代柯爾克孜族有19個鄂拓克,分別是:沖巴噶什希布察克薩爾特、奈曼(乃蠻後裔)、喀爾提錦、提依特、圖爾額依格爾、蘇勒圖、岳瓦什、額德格訥、察哈爾薩雅克、薩雅克、巴斯奇斯、蒙額勒多爾俄語Монолдор (племя)(蒙科爾多爾)、色勒庫爾奇里克俄語Черик、胡什齊、薩爾巴噶什俄語Сарыбагыш、諾依古特。

1884年新疆建省後,柯爾克孜族傳統氏族部落逐步解體,地緣關係取代血緣關係成為社會組織的基礎,阿寅勒變成單純的生產組織。1930年代,柯爾克孜地區全部被納入縣、區、鄉和村各級行政管理體系,頭人不再負責處理阿寅勒成員之間和阿寅勒之間的重大問題。氏族部落組織消失後,部落觀念和部落頭人的影響仍然長期存在,尤其是在牧區表現比較明顯[12]

阿爾泰族

[編輯]

鄂拓克準噶爾蒙古語ᡆᡐᡆᡎ otoq;現代阿爾泰語оток),古阿勒坦淖爾烏梁海部落行政區。

參考

[編輯]
  1. ^ 鄂托克前旗. 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2-07-06 [2022-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31).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胡·阿拉騰烏拉. 由高玉虎翻譯. 简论"瓯脱"的起源与发展.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0, (3): 81–86. ISSN 1671-0215. NSSD 1002881836需註冊賬號查閱. 
  3. ^ 趙雲田. 清代的盟旗制度. 中華文史網. [2016-09-08]. 
  4. ^ 蒙古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2006-04-11 [2022-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7). 
  5. ^ 【连载24】史诗陶染下的英雄部落——察哈尔部(万户)诸鄂托克(1). 察哈爾文化網. [2022-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31). 
  6. ^ 6.0 6.1 6.2 6.3 哈斯. 郑晓《皇明北虏考》史源探索.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 (03): 20-22. doi:10.13398/j.cnki.issn1673-2596.2011.03.063. 
  7. ^ 金曉. 简析北元各蒙古部落分布情况. 西部蒙古論壇. 2016, (4): 25-31+127 [2022-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0). 
  8. ^ Ар Халх. МОНГОЛЫН ТҮҮХИЙН ТАЙЛБАР ТОЛЬ. Mongolian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9. ^ 9.0 9.1 土默特左旗把什村史:把什板申之行政归属. 網易. [2022-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0). 
  10. ^ 內蒙古社科院歷史所. 蒙古族通史 修訂版.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1-09. ISBN 9787105042746. 
  11. ^ 鄂拓克. 汉语大词典 第一版. 
  12. ^ 12.0 12.1 柯尔克孜族 历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22-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