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希特勒的性取向
阿道夫·希特勒的性取向一直是歷史學家和其他學者探討的主題,同時也是一些人猜測並流傳的傳言。在希特勒的一生中,他確實和一些女人有過感情經歷,也有證據表明他對同性戀行為有着強烈的厭惡,而且並無證據表明他有過同性戀行為。在希特勒的女性情人中,有兩人最終自殺,一人在自殺未遂的八年後死於併發症,還有一人曾試圖自殺但未成功。
阿道夫·希特勒留給公眾的個人形象一直是一個沒有私生活的禁慾男人,他把自己的生活全部奉獻給他的政治任務和第三帝國。他和愛娃·勃勞恩的關係持續了近14年,而這段關係卻只對希特勒的私人圈子公開,公眾無從知曉。愛娃的傳記作者Heike Gortemaker表示希特勒和愛娃二人有着正常的性生活。1945年4月末,希特勒和愛娃正式結婚,之後不到40小時,二人一同自殺。
盟軍在二戰時曾試圖分析希特勒的內心世界並做出過兩份報告。蘭格(Walter C. Langer)在1943年提交給美國戰略情報局(OSS)的報告中稱希特勒一直在壓抑自己的同性戀傾向並患有勃起功能障礙,並且他還有食糞的嗜好(Coprophile)。同年,心理學家亨利·穆雷(Henry Murray)也曾給OSS寫過另一份報告,報告的結論與前一份類似。希特勒在納粹黨內的主要政敵之一,奧托·施特拉塞爾也在二戰後對他的審問者說過類似的事情。而英國歷史學家伊恩·克肖則表示奧托·施特拉塞爾的陳述其實是「醜化希特勒的政治宣傳」[1]。
在希特勒死後的調查中,關於希特勒性取向的不同說法紛紛出現:同性戀、雙性戀、無性戀。但都沒有確鑿的證據來證實這些觀點。大部分歷史學家都認為希特勒是一個異性戀者。據說希特勒還和一名法國女子育有一個私生子,名為Jean-Marie Loret,然而主流歷史學家,比如伊恩·克肖則表示這種可能性極低[2]。
歷史中的描述
[編輯]希特勒的性生活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猜測並流傳的話題,而其中的很多內容都是他的政敵在添油加醋之後流傳出來的[3]。雖然人們知道希特勒私人社交圈子裡的很多成員的性取向,但人們仍然缺乏能證明希特勒本人性取向的確鑿證據。現存的關於希特勒私生活的證據很大一部分都來源於他的私人社交圈,比如他的副官、秘書、阿爾伯特·斯佩爾以及作曲家威廉·理查德·瓦格納的家族成員等等。有證據表明在希特勒的一生中他曾對多名女性產生過迷戀之情,也有證據表明他非常厭惡同性戀行為,也沒有證據表明他有過同性戀行為 [4] [5] [6]。英國歷史學家伊恩·克肖稱,希特勒排斥性行為以及人際接觸,包括同性戀行為以及賣淫,這一點在他年輕時的維也納流浪歲月里表現得尤為突出,他很害怕染上性傳染病[7]。
伊恩·克肖稱,希特勒在一戰中作為一名士兵時從不參與戰友間關於性行為的討論,當戰友們因他的禁慾而和他打趣時,希特勒如此回應道:「找一個法國女人尋求性愛會令我羞愧而死。」以及「你們還有沒有德意志榮譽感[8]?」當有戰友問他是否愛過一個女孩時,希特勒回答道:「我從來沒有時間去做那些事,以後我也不會抽出時間去做[9]。」
和女性的關係
[編輯]希特勒留給公眾的個人形象一直是一個沒有私生活的禁慾男人,把自己的生活全部奉獻給他的政治任務和德意志第三帝國 [10] [11]。希特勒自己則認為他對於女性是有着吸引力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位高權重。施佩爾曾回憶道,希特勒曾表達過自己對不那麼有智慧的女性的青睞,原因是這樣的女人不會干涉他的工作,也不會令他在休閒時間裡不得放鬆[12]。對此伊恩·克肖猜測,希特勒更偏愛那種易於控制的年輕女子,伊恩·克肖注意到,在和希特勒有過密切關係的女性中,至少有3人(伊娃·布勞恩、潔莉·羅包爾l以及Maria Reiter)的年齡遠低於希特勒:愛娃·布勞恩比希特勒小23歲,格莉·勞巴爾比他小19歲,Reiter比他小21歲[13]。
希特勒住在慕尼黑時的個人圈子中的一名成員恩斯特·漢夫施丹格爾(Ernst Hanfstaengl)曾寫道:「我感覺希特勒應該屬於那種似是而非的男人,他不是完全的同性戀,也不是完全的異性戀……我可以確信的是,希特勒患有陽痿,而且是那種受壓抑的自慰型男人[14]。」儘管如此,漢夫施丹格爾還是知道希特勒曾追求美國大使的女兒Martha Dodd未果,這也使他確信希特勒確有異性戀傾向[15]。漢夫施丹格爾還說,電影製作人萊萊尼·里芬斯塔爾早年曾試圖與希特勒戀愛,但希特勒拒絕了她[16]。瑪格達·戈培爾也曾邀請希特勒參加各種聚會並鼓勵他去和女性交往,但希特勒也表示沒有興趣。當親納粹的外國女性(比如Unity Mitford,用槍自殺未遂並於多年後死於槍傷併發症的英國社交名流)來探訪希特勒時,他通常對她們大談政治[17]。
格利·勞巴爾
[編輯]希特勒非常喜歡比自己小19歲的外甥女潔莉·羅包爾。1925年在潔莉·羅包爾的母親成為希特勒的管家之後潔莉·羅包爾就開始住在希特勒的居所,儘管二人關係的本質和發展程度都未可知,但伊恩·克肖則稱這段關係帶有潛在的「性依賴」因素[18]。在當時曾有傳聞稱希特勒和他的外甥女之間有浪漫關係。1931年9月,潔莉·羅包爾在希特勒慕尼黑公寓用希特勒的槍自殺了。她的死給希特勒留下了深切而持久的心痛[19]。
伊娃·布勞恩
[編輯]希特勒和伊娃·布勞恩的關係持續了近14年,這段關係只有希特勒私人圈子裡的人知道,公眾無從知曉[20]。希特勒在自己的小圈子(這個圈子裡的大部分人都活到了戰後)里談及愛娃時表現得十分坦誠,他們兩個人也像一對夫妻一樣在貝希特斯加登一起生活過。希特勒的貼身男僕海因茨·林格(Heinz Linge)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到,在貝格霍夫的別墅中,希特勒和愛娃共有兩個浴室和兩個臥室,兩人的屋子之間有相互連通的門。在大多數的晚上,希特勒都會和愛娃在自己的書房裡共處,之後再一同就寢。愛娃一般會穿着睡袍或是居家服裝,還會喝紅酒;希特勒喝的則是茶[21]。布勞恩的傳記作者Heike Gortemaker稱二人有着正常的性生活[22]。愛娃的朋友和親戚曾回憶道,愛娃曾看着一張於1938年拍攝的內維爾·張伯倫坐在希特勒位於慕尼黑的公寓裡的沙發上的照片發笑,並說道:「張伯倫可不知道那張沙發上發生過什麼[23]。」
希特勒的信件表明他很喜歡愛娃,還會在愛娃去參與體育運動或是回來晚時為她擔心[24]。希特勒的秘書特勞德爾·榮格稱,在戰爭期間,希特勒每天都會給愛娃打電話,當愛娃住在慕尼黑希特勒為她買的住所時,希特勒會為她的安全擔憂。榮格曾經問過希特勒為何不結婚,希特勒回答道:「如果我結婚的話,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妻子共處[25]」。希特勒還告訴榮格他不想要孩子,因為一旦有了孩子,「孩子們就會經歷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因為別人會盼着他們擁有和他們那對著名父母一樣的天賦,人們不允許他們成為普通人[25]」。最後,1945年4月末,希特勒和愛娃在柏林的元首地堡結婚,之後不到40個小時,二人一同自殺[26]。
希特勒對同性戀的觀點
[編輯]希特勒的政權迫害同性戀者,將大約5000至15000人送到了集中營;其中有大約2500到7500人死亡[27]。恩斯特·羅姆曾是希特勒的親密戰友——唯一一個叫他「阿道夫」的人[28]——但在1934年的「長刀之夜」後,希特勒將羅姆和其他衝鋒隊領導人的同性戀行為稱作墮落且不道德的行為[29]。1941年8月,希特勒宣稱同性戀就像瘟疫一樣危險且具有傳染性[30],並支持黨衛隊全國領袖海因里希·希姆萊將男同性戀從軍隊和黨衛隊中開除的做法。男同性戀在納粹德國是非法的,這些人不是被關進監獄就是被直接送進集中營[31]。
戀童指控
[編輯]赫爾曼·勞施寧聲稱在希特勒的一戰軍事檔案中有一個條目是關於希特勒和一名軍官參與過的性侵男童事件的,軍事法庭認定他們有罪。勞施寧還說希特勒曾在慕尼黑因違反德國刑事法第175條(認定男同性戀有罪的法律)而被定過罪,具體情況還是與男童發生性關係。但是沒有證據能證明勞施寧所說的這兩次事件[32]。
蘭格和穆雷在二戰時交給OSS的報告
[編輯]1943年,瓦爾特·查爾斯·蘭格給美國戰略情報局(OSS)提交了一份研究報告,題目是《對阿道夫希特勒進行的心理分析:他的生活與傳言》,為的是讓盟軍能更好地了解這個獨裁者[33]。這份報告在後來被擴充為一部名為《阿道夫希特勒地內心世界:戰時秘密報告》(1972年)的書[34],書中寫道希特勒一直在壓抑自己的同性戀傾向[35],並說他是個患有陽痿的對糞便有特殊嗜好的人[36]。心理學家亨利·穆雷同樣在1943年給OSS寫過一份心理研究報告,題目是《對阿道夫希特勒人格的研究:對他未來行為的預測以及在現在以及德國投降後對付他的辦法》,他同樣稱希特勒有嗜糞癖,但在診斷中總結到希特勒患有精神分裂症[37][38]。希特勒在納粹黨內的政敵奧托·施特拉塞爾在戰後對OSS的審問者說希特勒曾強迫格利·勞巴爾在他身上排尿並排便[39]。伊恩·克肖則表示奧托·施特拉塞爾這麼說是「用異常的性行為來醜化希特勒」[1]。
最近的指控
[編輯]在希特勒死後的調查中,關於希特勒性取向的不同說法紛紛出現:同性戀、雙性戀、無性戀。還有人聲稱他和自己的外甥女格利·勞巴爾發生過性行為[18]。
在1995年出版的《粉紅萬字徽》(The Pink Swastika)一書中,作者斯科特·萊弗利和凱文·艾布拉姆斯斷言稱大部分納粹高官都是同性戀,而且有證據表明同性戀都很危險且具有暴力傾向。而主流歷史學家們都批評這本書內容不準確且篡改史實。為南方貧困法律中心撰稿的Bob Moser表示這本書受到同性戀恐懼組織的推崇,並且歷史學家們都同意書中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 [40] [41][42]。
馬薩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的傑克·努桑·波特在1998年寫到:「希特勒歧視同性戀者嗎?他是否對自己的同性戀身份感到羞恥?這些心理歷史學領域的內容已經超出了我們所知道的範圍。我自己的感受是希特勒是一名傳統意義上的性冷淡者,而且還有着古怪的性癖好[43]。
歷史學家洛薩·馬赫坦在《希特勒的隱秘》(The Hidden Hitler,2001年)一書中聲稱希特勒是一名同性戀者。這本書對希特勒年輕時在維也納的經歷進行了猜測,並探討了他在成年時期與羅姆、漢夫施丹格爾以及埃米爾·莫里斯等人的關係,還對門德草案(Mend Protocol)進行了研究,這份草案是由漢斯·門德(Hans Mend,曾在一戰中與希特勒一同服役)在1920年代早期提交給慕尼黑警方的一系列指控。美國記者Ron Rosenbaum對Machtan的著作進行了極大的批判,聲稱「Machtan的證據不夠確鑿,而且常常連證據都算不上」[44]。大多數學者都不贊同馬赫坦的觀點,並相信希特勒是一名異性戀者 [4] [5] [6] 。2004年,HBO電視台曾以馬赫坦的理論為基礎製作過一部紀錄片,名字是《不為人知的元首:辯論希特勒的性取向之謎》。
註腳
[編輯]- ^ 1.0 1.1 Kershaw 2008,第219頁.
- ^ Kershaw 2001,第635頁.
- ^ Kershaw 2008,第23–24, 219頁.
- ^ 4.0 4.1 Nagorski 2012,第81頁.
- ^ 5.0 5.1 Kershaw 2008,第22–23, 219頁.
- ^ 6.0 6.1 Joachimsthaler 1999,第264頁.
- ^ Kershaw 2008,第23–24頁.
- ^ Kershaw 2001,第92頁.
- ^ Kershaw 2001,第93頁.
- ^ Shirer 1960,第130頁.
- ^ Bullock 1999,第563頁.
- ^ Speer 1971,第138頁.
- ^ Kershaw 2001,第284頁.
- ^ Hanfstaengl 1957,第123頁.
- ^ Larson 2011,第160–162頁.
- ^ Bach 2007,第92頁.
- ^ Gunther 1940,第8頁.
- ^ 18.0 18.1 Kershaw 2008,第218–219頁.
- ^ Bullock 1999,第393–394頁.
- ^ Kershaw 2008,第219, 378, 947頁.
- ^ Linge 2009,第39頁.
- ^ Görtemaker 2011,第168–171頁.
- ^ Connolly 2010.
- ^ Speer 1971,第139頁.
- ^ 25.0 25.1 Galante & Silianoff 1989,第96頁.
- ^ Beevor 2002,第342–344, 359頁.
- ^ Evans 2005,第534頁.
- ^ Gunther 1940,第6頁.
- ^ Kershaw 2008,第315頁.
- ^ Evans 2008,第535頁.
- ^ Evans 2008,第535–536頁.
- ^ Langer 1972,第137–138頁.
- ^ Langer 1943,第2頁.
- ^ Langer 1972.
- ^ Langer 1943,第196頁.
- ^ Langer 1943,第138頁.
- ^ Murray 1943.
- ^ Vernon 1942.
- ^ Rosenbaum 1998,第134頁.
- ^ Jensen 2002.
- ^ Mueller 1994.
- ^ Moser 2005.
- ^ Porter 1998.
- ^ Rosenbaum 2001.
參考文獻
[編輯]- Allen, Peter. Hitler had son with French teen. The Telegraph. Telegraph Media Group. 17 February 2012 [1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7).
- Bach, Steven. Leni: The Life and Work of Leni Riefenstahl. New York; Toronto: Alfred A. Knopf. 2007. ISBN 978-0-375-40400-9.
- Beevor, Antony. Berlin: The Downfall 1945. New York: Viking-Penguin. 2002. ISBN 978-0-670-03041-5.
- Bright, Martin. Unity Mitford and 'Hitler's baby'. New Statesman (Progressive Media International). 13 May 2002 [5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9).
- Bullock, Alan. Hitler: A Study in Tyranny. New York: Konecky & Konecky. 1999 [1952]. ISBN 978-1-56852-036-0.
- Connolly, Kate. Nazi loyalist and Adolf Hitler's devoted aide: the true story of Eva Braun. The Observer. Guardian News and Media. 14 February 2010 [18 Dec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9).
- Evans, Richard J. The Third Reich in Power. New York: Penguin Group. 2005. ISBN 978-0-14-303790-3.
- Evans, Richard J. The Third Reich at War. New York: Penguin Group. 2008. ISBN 978-0-14-311671-4.
- Galante, Pierre; Silianoff, Eugene. Voices From the Bunker.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 1989. ISBN 978-0-3991-3404-3.
- Giles, Geoffrey J. The Persecution of Gay Men and Lesbians During the Third Reich. The Routledge History of the Holocaust. Routledge. 2010: 385–396. ISBN 978-0-203-83744-3.
- Görtemaker, Heike B. Eva Braun: Life with Hitler.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11. ISBN 978-0-307-59582-9.
- Gunther, John. Inside Europe.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0. OCLC 836676034.
- Hamilton, Charles. Leaders & Personalities of the Third Reich, Vol. 1. R. James Bender Publishing. 1984. ISBN 978-0-912138-27-5.
- Hanfstaengl, Ernst. Hitler: The Missing Years. London: Eyre & Spottiswoode. 1957.
- Joachimsthaler, Anton. Korrektur einer Biographie : Adolf Hitler, 1908–1920 [Emendation of a Biography. Adolf Hitler, 1908–1920]. München: Herbig. 1989. ISBN 978-3-7766-1575-3 (德語).
- Joachimsthaler, Anton. The Last Days of Hitler: The Legends – The Evidence – The Truth. London: Brockhampton Press. 1999 [1995]. ISBN 978-1-86019-902-8.
- Kershaw, Ian. Hitler 1889–1936: Hubris. London: Penguin. 2001. ISBN 978-0-14-192579-0.
- Kershaw, Ian. Hitler: A Biograph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8. ISBN 978-0-393-06757-6.
- Kubizek, August. The Young Hitler I Knew: The Memoirs of Hitler's Childhood Friend. Barnsley, West Yorkshire: Greenhill/Frontline. 2011 [1954]. ISBN 978-1-84832-607-1.
- Langer, Walter C. A Psychological Profile of Adolph Hitler. His Life and Legend.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 1943 [2022-08-14]. OCLC 606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8-28).
- Langer, Walter C. The Mind of Adolf Hitler: The Secret Wartime Repor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2. ISBN 978-0-465-04620-1. LCCN 72-86336.
- Large, David Clay. Where Ghosts Walked: Munich's Road to the Third Reich.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7. ISBN 978-0-393-03836-1.
- Larson, Eric. In the Garden of Beasts: Love, Terror, and an American Family in Hitler's Berlin.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2011. ISBN 978-0-307-40884-6.
- Linge, Heinz. With Hitler to the End. Frontline Books–Skyhorse Publishing. 2009. ISBN 978-1-60239-804-7.
- Marhoefer, Laurie. Sex and the Weimar Republic: German Homosexual Emancip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Nazi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15. ISBN 978-1-4426-1957-9 (英語).
- Murray, Henry A. Analysis of the Personality of Adolph Hitler: With Predictions of His Future Behavior and Suggestions for Dealing with Him Now and After Germany's Surrender (PDF). Harvard Psychological Clinic. October 1943 [2022-08-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6-16).
- Nagorski, Andrew. Hitlerland: American Eyewitnesses to the Nazi Rise to Power.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12.
- Porter, Jack Nusan. Homosexuals, Genocide of in the Holocaust. Center for Holocaust & Genocid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0 October 1998 [6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3).
- Rosenbaum, Ron. Explaining Hitler: The Search for the Origins of His Evil. New York; Toronto: Random House. 1998. ISBN 978-0-679-43151-0.
- Rosenbaum, Ron. Queer as Volk? A new book claims Hitler was a closet case. Slate. The Slate Group. 3 December 2001 [2022-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1).
- Shirer, William L.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60. ISBN 978-0-671-62420-0.
- Speer, Albert. Inside the Third Reich. New York: Avon. 1971. ISBN 978-0-380-00071-5.
- Staff. Foreign News: Uneven Romance. TIME (New York: Time Inc). 29 June 1959.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28, 2008).
- Staff. Hitler had geen joods bloed en geen Franse zoon [Hitler had no Jewish blood and no French son]. Het Laatste Nieuws. 24 April 2008 [1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5) (荷蘭語).
- Wackerfuss, Andrew. Stormtrooper Families: Homosexuality and Community in the Early Nazi Movement. Harrington Park Press. 2015. ISBN 978-1-939594-06-8 (英語).
- Vernon, W. H. D. Hitler, the man – Notes for a case histor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July 1942, 37 (3): 295–308. doi:10.1037/h005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