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篋印式塔
外觀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寶篋印式塔(英語:Hōkyōintō,譯自日語「
概論
[編輯]寶篋印式塔造型平面四方,由塔基、塔身、塔檐與塔剎四部分組成,其中塔檐多在塔身上四角向上翻挑,形象地被稱為「山花蕉葉」。這種形制是由古印度的「窣堵坡」發展而來,由印度人傳入尼泊爾再傳入中國,並在東亞、東南亞也有所發展。
寶篋印式塔的用途最早用以供奉寶篋印陀羅尼及《寶篋印陀羅尼經》,或可供奉佛舍利,因經上說將本經書或陀羅尼咒置於塔中,此塔就是九十九百千萬俱胝如來窣堵坡,爲一切如來所加持護佑。後來逐漸成為一種紀念性的結構,在藏傳佛教中還有小型寶篋印塔,可供於佛龕前,造型大者則可作為寺廟中的浮圖塔。
在中國,寶篋印式塔在三國時代就開始建造,北魏雲岡石窟、隋唐時南響山石窟、敦煌是壁畫中,都有這種塔的造型。五代時期,因吳越國王錢弘俶仿阿育王造塔八萬四千,使寶篋印式塔有了廣泛的發展,也保存下大量遺蹟,有的甚至在那時就流傳到了日本。以後宋、元、明、清各代也建造了大量的寶篋印式塔。在中國分佈在長江以南,北方很少見。
寶篋印式塔舉例
[編輯]- 新疆吐魯番交河古城的一百零一塔群(唐)
- 日本細川護立侯處的寶篋印塔(五代)
- 福建泉州開元寺位於山頂的寶篋印塔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寶篋印式塔,開元寺內另有多座寶篋印式塔
- 浙江舟山普陀山的多寶塔是現存的建於元代最大的寶篋印式塔
- 北京西山八大處靈光寺中的寶篋印式塔。
- 山西代縣阿育王塔(元)
- 山西晉源阿育王塔(明)
-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洛陽橋橋身中部的寶篋印經式塔「月光菩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