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胸鳾
白胸鳾 | |
---|---|
攝於美國紐約綠蔭公墓的成年雄性個體 | |
北卡羅萊納州威爾克斯縣一個體的叫聲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鳾科 Sittidae |
屬: | 鳾屬 Sitta |
種: | 白胸鳾 S. carolinensis
|
二名法 | |
Sitta carolinensis Latham, 1790
| |
族群大致分佈圖
全年
非繁殖季
|
白胸鳾(學名:Sitta carolinensis)是鳾屬的一種鳥類。作為一種中型鳾,其體長約15.5厘米,上部呈淺藍灰,雄性鳾羽和頸背為黑色,雌性鳾冠則為深灰色;下部發白,下腹略帶紅色,不同品類的顏色略有不同。儘管白胸鳾與白鶺鴒在生物分類上關係並不密切,但它們的羽毛非常相似[2]。白胸鳾是一種聒噪的鳥,鳴聲帶有鼻音,通常會重複發出類似口哨的叫聲。夏季,它作為一種專食昆蟲的鳥類以各種節肢動物為食,但冬季它的食物主要是種子和堅果。白胸鳾的巢穴位於樹洞內,一窩有五到九枚蛋,由雌鳥孵化兩周,雄鳥餵養,隨後兩隻成鳥會共同餵養幼鳥,直到後者羽化後還會持續數周[3]。
白胸鳾的繁殖地遍及北美洲大部,但較涼爽乾燥的地區除外。它主要棲息在低海拔地區的落葉林或混交疏林中,因其分佈、叫聲和顏色的差異一般分為七到九個亞種。該物種曾被認為與南亞的喜山鳾(S leucopsis)和藏鳾(S. przewalskii)有親緣關係,但事實上東南亞的巨鳾(S. magna)與其生物學關聯更為緊密。該物種的分佈非常廣泛,且其數量據說還在增加,因此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認定為「無危物種」。
命名與分類
[編輯]鳾屬(Sitta)是鳥綱雀形目下的一個屬,「鳾」《康熙字典》作鳥名[4],俗稱五子雀,其英文名稱(Nuthatch)源於該屬的某些種喜歡將大昆蟲或種子楔入縫隙中,用強有力的喙啄食[5]。白胸鳾的學名根據二名法由兩部分組成,Sitta源自古希臘語同義詞sittē[6], carolinensis在拉丁語中意為「卡羅萊納的」 。白胸鳾在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1790年的著作《鳥類學索引》(Index Ornithologicus)中首次被描述[7]。德國鳥類學家埃德蒙·沃爾特斯於1975年至1982年間提出將鳾屬劃分出亞屬,白胸鳾被歸入Sitta(Leptositta)(Buturlin, 1916),與喜山鳾(S. leucopsis)和藏鳾(S. przewalskii)同列[8]。
鳾的分類很複雜,地理上分開的物種有時彼此非常相似,白胸鳾的外貌和鳴叫與生活在喜馬拉雅山脈的藏鳾接近,二者過去被認為是同種[9]。201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鳾屬四個不同的譜系在基因上互相隔離,各自代表的不同物種可通過形態和鳴唱聲區分[10]。2014年的一項分子演化樹研究涵蓋了鳾屬內所有主要物種的譜系,其結論認為白胸鳾與巨鳾(S. magna)的關係相較與藏鳾的更密切,而後者被發現是該科最早分化的物種[11]。
以下為基於2014年系統發生樹研究製成的簡化支序圖:[11]
| ||||||||||
| ||||||||||
形態描述
[編輯]白胸鳾是一種中型鳾,體長約15.5厘米[9],具體測量值因亞種而定,與同屬其他成員一樣,其頭大、尾短、翅短、喙強健、足有力,翼展可達20-27厘米,體重在18-30克之間[12]。
指名亞種S. c. carolinensis成年雄性的上部呈淺藍灰,頭冠呈亮黑色,背部上方有一條黑紋;翼上覆羽和飛羽皆呈深灰色,邊緣處顏色較淺,閉合的翅膀為淺灰黑色,帶有細長的白色翼紋;面部和下部為白色;外側尾羽呈黑色,外沿三根羽毛上有寬斜的白色條帶,飛行時可被清晰觀察到[9]。
雌鳥背上的黑色條紋一般比雄鳥的窄,上部顏色略暗,下部顏色較淺。雌鳥的頭冠是灰色的,但許多個體也有黑色的頭冠,這使得在野外很難將其與雄鳥區分開。美國東北部至少有10%的雌鳥頭冠呈黑色,而在落基山脈、墨西哥和美國東南部,這一比例上升到40-80%。幼鳥與成鳥類似,但羽毛顏色較暗[9]。
地理差異
[編輯]白胸鳾共有9個亞種,但彼此之間的差異很小,且沿分佈區域逐漸變化。這些亞種有時可根據形態、棲息地和叫聲的特性分作三組,覆蓋北美洲東部、大盆地、墨西哥中部及太平洋沿岸地區[13]。西部內陸亞種的上部顏色較深,而東部S. c. carolinensis的背部顏色最淺[9],東部亞種的喙也比內陸和太平洋亞種的厚,且頭冠深色條紋更寬。此外如上文所述,這三組亞種的叫聲有所不同[13]。
亞種名稱[9] | 分佈範圍 | 形態特徵 |
---|---|---|
S. c. carolinensis | 指名亞種,分佈於北美洲東北部,西至薩斯喀徹溫省和德克薩斯州東部 | 頭冠與背部顏色最淺 |
S. c. nelsoni | 沿蒙大拿州北部以南至奇瓦瓦州西北端的落基山脈分佈 | 上部呈暗灰色,頭冠顏色更暗,翼上羽毛色差更小 |
S. c. tenuissima | 沿喀斯喀特山脈分佈,北至卑詩省,南至南加利福尼亞州 | 較S. c. nelsoni更小,上部顏色更淺,有更細長的喙 |
S. c. aculeata | 沿海岸線分佈於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及加利福尼亞州西部,向南延伸至下加利福尼亞州北端 | 較S. c. tenuissima更小,下部趨淺黃色,上部顏色略淺,喙更細長 |
S. c. alexandrae | 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 | 較S. c. aculeata更大,上體顏色略深,喙最長的亞種 |
S. c. lagunae | 下加利福尼亞州南端 | 較S. c. alexandrae更小,顏色稍深,下部呈淺黃色,喙更粗壯 |
S. c. oberholseri | 德克薩斯州西南部及墨西哥東部 | 與S. c. nelsoni非常相似,但上部與下部的顏色略深 |
S. c. mexicana | 墨西哥西部 | 較S. c. oberholseri顏色更暗,側部更灰 |
S. c. kinneari | 分佈於墨西哥南部的格雷羅州與瓦哈卡州 | 最小的亞種,與S. c. mexicana相似,但雌性下部橘黃色的覆蓋範圍更廣,有粗壯的喙 |
近似物種
[編輯]北美除白胸鳾外還生活有三種明顯較小的鳾,它們也是鳾屬中體型最小的幾個種,體長10厘米,體重僅有10克[14],其分佈範圍基本與白胸鳾重疊,但其中沒有任何一種的眼睛周圍完全環繞着白色羽毛。更具體的差別在於,紅胸鳾有一條黑色的眼線,下部為紅色,棕頭鳾和侏儒鳾的頭冠都是棕色的,且頸背上有一白色斑塊[13]。
參考資料
[編輯]-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Sitta carolinens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2016: e.T22711202A94283783 [19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6-3.RLTS.T22711202A94283783.en .
- ^ white wagtail=5 November 2022. ebird.
- ^ All About Birds - White-breasted Nuthatch Life History - Nesting.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December 18, 2019].
- ^ 䴓 | 汉典. www.zdic.net. [2024-12-25] (中文(中國大陸)).
- ^ Nuthatch. Merriam-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Merriam-Webster Online. [3 August 2008].
- ^ Brookes, Ian. The Chambers Dictionary ninth. Edinburgh: Chambers. 2006: 1417. ISBN 0-550-10185-3.
- ^ Latham, John. Index Ornithologicus, sive Systema ornithologiae 1. London: Leigh & Sotheby. 1790: 262 (拉丁語).
- ^ Matthysen, Erik. The Nuthatches. London: A & C Black. 2010: 269-270. ISBN 978-1-4081-2870-1. OCLC 727646681.
- ^ 9.0 9.1 9.2 9.3 9.4 9.5 Harrap, Simon; Quinn, David. Tits, Nuthatches and Treecreepers. Christopher Helm. 1996: 150–155. ISBN 0-7136-3964-4.
- ^ Walström, V Woody; Spellman, John. Speciation in the White-breasted Nuthatch (Sitta carolinensis): a multilocus perspective. Molecular Ecology. 2012, 21 (4): 907–920. Bibcode:2012MolEc..21..907W. PMID 22192449. S2CID 8775100. doi:10.1111/j.1365-294X.2011.05384.x.
- ^ 11.0 11.1 Pasquet, Éric; Barker, F Keith; Martens, Jochen; Tillier, Annie; Cruaud, Corinne & Cibois, Alice. Evolution within the nuthatches (Sittidae: Aves, Passeriformes): molecular phylogeny, biogeography,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Ornithology. April 2014, 155 (3): 755. S2CID 17637707. doi:10.1007/s10336-014-1063-7.
- ^ White-breasted Nuthatch.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Bird Guide.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2003 [3 August 2008].
- ^ 13.0 13.1 13.2 Sibley, David. The North American Bird Guide. Pica Press. 2000: 380–382. ISBN 1-873403-98-4.
- ^ Harrap & Quinn 1996,第130–133頁.
外部連結
[編輯]- Internet Bird Collection Videos
- South Dakota Birds and Bird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formation and photographs
- USGS Patuxent Bird Identification InfoCenter
- VIRE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hoto gallery
- White-breasted Nuthatc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alk about Wildlife
- White-breasted Nuthatch, Birds of Nova Scotia
- White-breasted Nuthatch Bird Sou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