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廿三世紀大逃亡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廿三世紀大逃亡
Logan's Run
劇院上映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米高·安德森
監製索爾·大衛英語Saul David (producer)
編劇大衛·澤拉格·古德曼英語David Zelag Goodman
原著廿三世紀大逃亡英語Logan's Run
威廉·F·諾蘭英語William F. Nolan
佐治·克萊頓·約翰遜英語George Clayton Johnson作品
主演
配樂傑里·戈德史密斯
攝影歐內斯特·拉斯洛英語Ernest Laszlo
剪接鮑勃·懷曼(Bob Wyman)
製片商美高梅
片長118分鐘[1]
產地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76年6月23日 (1976-06-23)(美國)
發行商聯美
預算700萬-800萬美元[2][3]
票房2500萬美元[2]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逃離地下天堂
香港廿三世紀大逃亡
臺灣我不能死(首映譯名)
攔截時空禁區

廿三世紀大逃亡》(英語:Logan's Run,中國大陸譯《逃離地下天堂》,台灣譯《攔截時空禁區》)是1976年上映的美國科幻動作片[4](台灣首映時譯名為《我不能死》),由米高·安德森執導,米高·約克珍妮·艾格特理查德·喬丹英語Richard Jordan羅斯科·李·布朗英語Roscoe Lee Browne花拉·科茜彼得‧烏斯汀諾夫主演,大衛·澤拉格·古德曼英語David Zelag Goodman編劇,改編自威廉·F·諾蘭英語William F. Nolan佐治·克萊頓·約翰遜英語George Clayton Johnson於1967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英語Logan's Run。故事發生在一個表面上是烏托邦,實質上反烏托邦的未來社會,講述這個社會為了平衡人口和資源消耗,不惜殺掉所有年滿30歲的人。「睡魔英語Sandman」主角羅根5號一直以來阻止其他人為了逃避死亡而逃跑,這次輪到自己面臨死亡的命運。

影片只用了原著小說的兩個前設,一是人但凡到了既定年齡都要死,二是羅根和同伴傑西卡在另一名睡魔法蘭西斯的追捕下逃跑。改編小說故事失敗後,劇本歷經多次更改,包括將「最後一天」的年齡從21歲上調到30歲、引入消滅30歲人口的「輪迴」(Carrousel)概念;其中輪迴場景為特效攝影帶來了挑戰,製作團隊特意採用全息攝影和廣角鏡頭拍攝,最終因視覺特效獲得奧斯卡特別成就獎土星獎六項大獎,包括最佳科幻電影同名電視劇英語Logan's Run (TV series)於1977年到1978年在CBS播出,共14集。

劇情

[編輯]

城市紀年2274年,人類文明的殘餘勢力生活在被網格穹頂封閉的城市,過着由計算機控制繁衍等生活方方面面的烏托邦生活。居民們過着享樂主義的生活,直至30歲在「輪迴」儀式中被殺害,美其名曰「重生」(renewed),實則控制人口過剩的手段。每個人剛生下來就要在左手手掌裝上「生命鍾」(life-clock)晶體,這個晶體隨年齡變化改變顏色,「最後一天」當來時會閃爍,提醒他們去輪迴。大多數居民普遍接受重生的命運,也有一些人不願意接受,想方設法逃跑,外界稱他們為「逃亡者」(Runners)。於是就有一群穿着黑色制服、綽號「睡魔英語Sandman」的警察奉命去追捕他們,當場終結他們的生命。

羅根5號和法蘭西斯7都是睡魔。兩人在輪迴儀式期間受到有人逃跑的信號,前去追捕終結,事後羅根在逃亡者的財物上找到一枚生命之符。當天晚上,羅根遇到佩戴生命之符吊飾的年輕女子傑西卡6號。羅根拿生命之符去問電腦,電腦說這個標誌屬於一個秘密組織,他們幫助逃亡者尋找度過後半生的神秘「庇護所」。一共有1056名逃亡者被睡魔放走,順利逃到庇護所。電腦指示羅根執行代號「033-03程序」(Procedure 033-03)的任務,前去摧毀庇護所,而且不要告訴其他睡魔。之後電腦把羅根的生命中改成閃爍的紅色,把他原本還有四年的大限縮小到只有今天。羅根非常害怕,問電腦任務完成後能不能恢復四年,但沒收到回應。為了逃避輪迴,羅根被迫成為逃亡者。羅根去找傑西卡,闡明自己逃跑的想法,之後與地下組織碰頭,在他們的指引下來到城市的外圍。羅根意識到生命之符其實是解開城市出口的鑰匙。

一行人來到冰封的洞穴處,法蘭西斯緊隨其後。在洞穴里,他們遇到了在外面給城市找食物的機械人盒子。令羅根驚訝的是,盒子居然自己抓住的逃跑者凍了起來,用來給城裏的人當食物。就在盒子凍住他們之前,羅根和傑西卡成功逃跑,用塌陷的岩洞壓毀了機械人。

來到外面,羅根和傑西卡發現他們的生命鐘停了。他們第一次看到太陽,發現人類文明的其他地方變成一片荒蕪。他發現已荒廢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在美國參議院議場里發現一個老人和許多貓生活在一起。老人的出現讓兩人十分詫異,畢竟他們從未見過這麼老的人。聽完老人訴說城外人類的遭遇,羅根意識到所謂的庇護所其實是個神話。

沒多久法蘭西斯趕了過來,和羅根打架,羅根重傷了法蘭西斯。臨死前,法蘭西斯看到羅根的生命鐘停止,以為他已經重生。羅根和傑西卡勸說老人和他們一起回城裏,向大家證明城外也有生命,但老人沒和他們一起回去。之後羅根和傑西卡從下水道回到城裏,準備跟大家戳穿輪迴的陰謀,結果被睡魔抓住,被帶到電腦那裏。

電腦審問羅根033-03程序的事情,問他有沒有完成任務。羅根說「庇護所不存在」,自己只發現「暴露在外的廢墟」和「一位老人」,失蹤逃跑者「全被凍結了」。然而電腦不滿意這些回答,開始掃描羅根的思維,結果超載,讓城市的系統徹底失效,外部封鎖解除。羅根、傑西卡和其他人逃到廢墟城市。一來到外面,大家就紛紛跑去看老人,他是他們見過的第一個超過30歲的人。老人向大家證明人可以活得更久。

陣容

[編輯]

阿什利·考克斯英語Ashley Cox扮演小角色,演職員表列為膽小女孩(Timid Girl)。

製作

[編輯]
監製佐治·帕爾英語George Pal的初期工作讓影片落入開發地獄

開發

[編輯]

美高梅早期改編原作的嘗試讓影片落入開發地獄[6]。監製佐治·帕爾英語George Pal的嘗試在1969年陷入困境,當時各種關於影片劇情走向的觀點相互衝突,其中一個想法是反映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與編劇理查德·邁鮑姆英語Richard Maibaum的想法相反[7]

重寫邁鮑姆的劇本需要花費兩到三個月的時間,製片成本也要重新估算。帕爾擔心延期會讓影片錯過《2001太空漫遊》和《猿人襲地球》在1968年掀起的科幻片風潮[7]

美國國際影業提議20萬美元買下帕爾多個項目(包括本片),但被美高梅拒絕,說報價不要少於35萬[6]。帕爾最終離開項目,於1975年為華納兄弟製作《奇兵勇士英語Doc Savage: The Man of Bronze》。1974年,索爾·大衛英語Saul David (producer)接盤,安排《人吃人》作者斯坦利·格林伯格(Stanley R. Greenberg)撰寫劇本。格林伯格提出了輪迴的概念,但後來離開了項目[6]大衛·澤拉格·古德曼英語David Zelag Goodman寫了一部幾近完成的劇本,將輪迴年齡從21歲上調到30歲,增加了試鏡演員的選擇範圍[6]

選角

[編輯]

約克、艾格特和威廉·德瓦內英語William Devane獲選為主角人選,其中德瓦內於1975年5月宣佈出演「精英」睡魔[8]。後來德瓦內臨時退出,轉而參演亞弗列·希治閣1976年電影《奇案》,接替羅伊·蒂恩斯英語Roy Thinnes的角色[9]

頂替德瓦內的理查德·喬丹英語Richard Jordan憑藉電影《威震江湖奪命槍英語Lawman (film)》(1971)、《猛龍煞星英語Chato's Land》(1972)、《狂人考伯恩英語Rooster Cogburn (film)》(1975)及1976年迷你電視劇《船長與國王英語Captains and the Kings (miniseries)》的表演知名。約克此前參演《歌廳》(1972)、《三個火槍手英語The Three Musketeers (1973 live-action film)》(1973)、《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安格特則因《天下兒女心英語The Railway Children (1970 film)》(1970)和《澳洲奇談》(1971)知名[10]。當時約克和安格特分別33歲和23歲,恰好證明了戈德曼的調整有道理[6]

1975年9月,彼得‧烏斯汀諾夫宣佈在片中出演「華盛頓最後一個活人」[11]。人氣電視明星花拉·科茜也出演了一個配角(演職員表寫作花拉·科茜-梅傑斯)[12]

拍攝

[編輯]

特效設計師L·B·雅培英語L. B. Abbott格倫·羅賓遜英語Glen Robinson (visual effects)認為輪迴儀式是片中最難模仿的一個畫面,需要用隱藏的鋼絲線打造懸浮效果[13]。至於羅根被中樞電腦深入睡眠(Deep Sleep)審問的戲份,製作團隊決定按照索爾·大衛的提議,採用最為擬真的全息攝影效果[13]。機械人盒子由演員羅斯科·李·布朗英語Roscoe Lee Browne身穿機械人服裝扮演[14]

製作團體採用了當時未被普遍採用的廣角鏡頭[13]。影片是第一部採用70毫米菲林英語70 mm film印製的杜比立體聲英語Dolby Stereo電影.[15]。美高梅在加利福尼亞州凱爾弗城用了9個片場系統,放置於有史以來最大的微縮城市[16]

製作團隊在達拉斯尋找幾棟大樓取景,包括達拉斯市場中心英語Dallas Market Center的服裝市場(Apparel Mart,片中的大堂)、奧茲餐廳夜總會(Oz Restaurant and Nightclub,片中的愛情商店)和飛馬廣場(Pegasus Place,片中的睡魔總部),還有休斯敦的沃思堡水上花園英語Fort Worth Water Gardens凱悅酒店,節省了300萬美元經費[13]。加州埃爾塞貢多的污水處理器用作拍攝地下逃亡戲份[17]

後期

[編輯]

後期製作花了8個月時間完成,包括完成電影配樂[18]。配樂由傑里·戈德史密斯作曲指揮、亞瑟·莫騰(Arthur Morton)編排。配樂採用兩種獨特的聲音模式,一種是用在城內的琴弦、鍵盤和抽象電子設備,一種是用在城外的管弦樂[19]。部分樂曲最初由美高梅唱片於1976年以黑膠發行[20]。完整版及混音版於2002年1月由電影配樂月刊英語Film Score MonthlyCD發佈[20]

發行前夕,影片面向部分觀眾試映,之後部分戲份被剪掉或縮短,包括盒子在冰洞裏讓羅根和傑西卡擺放他的冰雕像的戲份[21]。被刪除的戲份包括法蘭西斯在影片開頭追逐逃亡者。其他戲份遭到修剪。部分刪減鏡頭在1998年發行的DVD版中以附加內容收錄。其他戲份出現在拍攝劇本中,但畫面丟失[10]。調整結束後,製片成本從300萬上漲到900萬,在1976年算是成本較高的電影[18],是美高梅近十年成本最高的電影,大部分預算用在片場上[22]

主題

[編輯]

影片探索了烏托邦反烏托邦主題,以角色在老去前自願死亡反映「烏托邦需要參與者放棄一些東西,以達成和諧統一」的概念[23]。常見的反烏托邦主題包括邪惡的政府、兒童從父母手中被收走[24]、生活在城市裏、人口過剩,這些問題讓主角離開城市[25]

扮演盒子的羅斯科·李·布朗英語Roscoe Lee Browne一直是影片種族討論的主題

影片主題還包括享樂主義的消亡、對年輕人的崇拜,以及最為重要的,政府資助安樂死的危險後果[26]。享樂主義主要以淫蕩生活及「性放棄的圖像」展現[27]。除了性自由,影片還展現了1970年代人們對追求快樂的設想,包括迷你裙、短暫的事業、輕鬆的健身房和花拉·科茜的蓬鬆髮型[28]。作者巴納·威廉·當奴雲認為這方面是在批判1970年代社會發展的多個方面,批判「唯我的一代英語Me generation[29]。作家羅拔·廷內爾認為片中城市設計像購物中心一樣,暗示「反消費主義情緒」[26]。影片可能也是在提醒針對1960年代反主流文化運動之後的年輕觀眾,警告他們不要拋棄老一代人[27]

其他觀點認為影片展現了個人主義的主題,「活着」和「存在」的自由被「社會機制」限制,後者提醒大家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享受好生活[30]。原本在逍遙自在的「人工社會」生活的主角羅根後來變成「再個人化」份子,挑戰着「循規蹈矩的制度」[31]。儘管是在反映1970年代,當奴雲影片認為對互聯網世代也同樣適用,當中有些元素會讓人想到網絡約會[29]

也有觀點認為影片對性別和種族議題提出了看法。主角羅根看到傑西卡不喜歡自己,曾問她是不是同性戀。這種漫不經心、沒有偏見的口吻表明同性戀在影片的未來社會中不再是禁忌,可能對養育兒童不會產生副作用[32]。作家邦妮·努南認為故事最後「愛妻」概念的回歸表明反烏托邦的根源是女性解放,不是科技[33]

非裔美國人羅斯科·李·布朗英語Roscoe Lee Browne配音的機械人盒子成為非裔美國人占士·艾·鍾斯在《星球大戰:新的希望》(1977)扮演的黑武士的先驅,兩者都代表着X世代的網絡種族恐懼症[14]

發行

[編輯]

票房

[編輯]

影院發行前五天,影片獲得250萬美元票房,在當時算可觀[34]。到正式落畫,北美總票房達2500萬美元,海外票房表現不俗[18]

影片在年輕觀眾中特別熱門,成功幫美高梅挽回債務[18]

專業評價

[編輯]

從總體上看,影片獲得褒貶不一的評價[18][21]羅渣·埃伯特打出3星評價,認為影片是「宏大、無聊的盛會」,劇情混搭了「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的《城市與星星英語The City and the Stars》和《猿人襲地球》」,「傳遞出非常多的歡樂」[35]。《綜藝》認為影片展現的逃避現實和睿智「發人深省」[36]

相比之下,《紐約時報》的文森特·坎比英語Vincent Canby表示:「你坐在那裏看了這部片子將近兩個鐘頭,完全不知道羅根為什麼、出於什麼目的逃跑。《廿三世紀大逃亡》對小玩意和奇妙景象的注重勝過邏輯,有些地方生氣勃勃,甚至充滿詩意。如果能多關注下劇本,影片會是個爆款[37]。」

芝加哥論壇報》的吉恩·西克爾英語Gene Siskel打出0/4星評價,認為影片「毫無疑問是我今年看過最差的電影」,科技元素「乏善可陳」,劇本「漏洞百出,引來點映(優先場)觀眾嘲笑連連」。在他看來,影片最可鄙的地方在於從不為角色的行為找個合理解釋,傑西卡的顛覆組織除了躲在鍋爐房一樣的地方,什麼都不干。羅根的主線劇情看起來像簡單的鬥毆。他總結道:「《廿三世紀大逃亡》從頭到尾就是一個藝術騙局[38]。」

紐約雜誌》也給出了差評,認為影片「是後猶太人大屠殺世界的又一個無聊作品」,「幾乎不值得你花錢觀看」。不過,評論讚揚約克和安格特「有天賦」[39]

洛杉磯時報》的查爾斯·尚普林英語Charles Champlin給出中肯評價,認為「眼花繚亂的視覺效果讓《廿三世紀大逃亡》擺脫了愚蠢的橋段、沒有靈魂的表演、緩慢的節奏和不穩定的色調[40]。」

2000年《帝國雜誌》的伊萬·內森(Ian Nathan)認為影片「無法擺脫『70年代的影子』」,有關(社會)衰落、年齡歧視及科學技術引發暴動的警告在迪斯科舞廳化為烏有[41]。在個人的《2015年電影指南》(2015 Movie Guide)中,倫納德·馬爾廷英語Leonard Maltin打出2星評價,認為上半部分「眼花繚亂」,下半部分「沉悶」[42]。2015年,《滾石雜誌》將影片列為1970年代50大科幻電影第27位[43]爛番茄根據35條評論打出63%的新鮮度。網站共識寫道:「《廿三世紀大逃亡》戰勝了粗製濫造的元素和不完善的劇情,呈現大量振奮人心的想法,展現了一段瀟灑的科幻冒險[44]。」Metacritic根據9條評論打出53/100的平均分,表示「褒貶不一或口碑平平」[45]

獎項

[編輯]

因視覺效果卓越,影片與1976年《金剛》一道獲得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特別成就獎,證明影片在視覺特效上的表現勝過之前幾部科幻大片[46]。影片還斬獲土星獎六項大獎,包括最佳科幻電影獎[47]。影片還參與第10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英語10th 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金獎角逐[48]

大獎 典禮日期 獎項 得主 結果 參考
奧斯卡金像獎 1977年3月28日 最佳藝術指導 戴爾·亨尼西英語Dale Hennesy羅拔·德維斯特英語Robert De Vestel 提名 [49]
最佳攝影獎 歐內斯特·拉斯洛英語Ernest Laszlo 提名
特別成就獎 L·B·雅培英語L. B. Abbott格倫·羅賓遜英語Glen Robinson (visual effects)馬修·尤里奇英語Matthew Yuricich 獲獎
雨果獎 1977年9月5日 最佳戲劇作品英語Hugo Award for Best Dramatic Presentation 米高·安德森 提名 [50]
星雲獎 1977年4月30日 最佳劇本 大衛·澤拉格·戈德曼英語David Zelag Goodman 提名 [51]
土星獎 1977年1月15日英語4th Saturn Awards 最佳科幻電影 《廿三世紀大逃亡》 獲獎 [47][52]
最佳攝影 歐內斯特·拉斯洛 獲獎
最佳藝術指導 戴爾·亨尼西 獲獎
最佳佈景 羅拔·德維斯特 獲獎
最佳服裝設計英語Saturn Award for Best Costume Design 比爾·托馬斯英語Bill Thomas (costume designer) 獲獎
最佳化妝英語Saturn Award for Best Make-up 威廉·J·塔特爾英語William J. Tuttle 獲獎

影響

[編輯]

影片獲得年輕觀眾的熱烈迴響之下,CBS美高梅電視公司給了諾蘭900萬美元,要他將影片改編成電視劇。這部與影片同名的電視劇英語Logan's Run (TV series)格雷戈里·夏里遜英語Gregory Harrison海瑟·孟席斯主演,以羅根和傑西卡逃出穹頂城市開始,展現了他們在尋找庇護所的路上遇到的各種障礙。該劇於1977年9月首播,共14集,後被腰斬[53]。美高梅還想把諾蘭的小說續作《勇闖地上世界英語Logan's World》改編成電影,只不過索爾·大衛選擇開發電視劇而告終[54]

1977年,漫威漫畫為影片發行短篇漫畫,由佐治·佩雷茲英語George Pérez繪畫,5期內容於1977年1月到5月發行,銷量「可觀」[55]。漫畫內容改編自電影劇情,也簡單接續了劇情之後故事。佩雷茲在畫作中追隨了影片的藝術風格[56]。1977年7月發行完第7期,漫畫被取消[57]

到1990年代中旬,重製影片或二度改編小說的事項被版權方監製喬·西佛華納兄弟提上議程[58]。有望重製版導演人選包括斯基普·伍茲英語Skip Woods[59]拜仁·辛格[60]約瑟·高辛斯基[61]、凱爾·埃里克·林施(Carl Erik Rinsch)[62]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63]西蒙·金堡[64]。編劇人選包括伊森·格羅斯英語Ethan Gross和保羅·托迪斯科(Paul Todisco)[60]丹·哈里斯英語Dan Harris (screenwriter)[65]基斯杜化·麥哥利[66]亞力克斯·嘉蘭[62]、安德魯·鮑德溫(Andrew Baldwin)[63]肯·萊文英語Ken Levine (game developer)[67]彼得·克雷格英語Peter Craig[64]。多位導演提出改編得比之前更帖原著;相反,2015年以女性為主角的反烏托邦系列電影《飢餓遊戲》和《分歧者》大賣之下,片場想讓女性主演電影[68]。2021年,博客網站Gizmodo推測重啟項目在可預見的未來里已胎死腹中,因為此前一直領導該項目的西爾弗於2019年從自己的製作公司辭職[69]

註釋

[編輯]
  1. ^ LOGAN'S RUN (A).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1976-07-13 [2015-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0). 
  2. ^ 2.0 2.1 Logan's Run, Box Office Information. The Numbers. [2016-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1). 
  3. ^ Ebert, Roger. Interview with Michael York. Chicago Sun-Times. [202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8). The movie this time was Saul David's "Logan's Run," an immensely ambitious and expensive ($8 million) epic set 300 years from now 
  4. ^ Logan's Run (1976) - Michael Anderson. AllMovie. [202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9). 
  5. ^ Anderson, Michael. Logan's Run commentary (Blu-ray). Turner Entertainment Company. 2009. 
  6. ^ 6.0 6.1 6.2 6.3 6.4 Chapman & Cull 2013,第154頁.
  7. ^ 7.0 7.1 Chapman & Cull 2013,第153頁.
  8. ^ Anderson, George. Talk of the Triangle in Entertainment. Pittsburgh Post-Gazette. 1975-05-12: 12. 
  9. ^ Mell 2005,第83頁.
  10. ^ 10.0 10.1 Bond, Jeff; Kendell, Lukes. sleeve notes for Logan's Run CD release. Film Score Monthly. 2002: 29. 
  11. ^ Ustinov Survives. The Beaver County Times. 1975-09-06: A12. 
  12. ^ Fischer 2000,第48頁.
  13. ^ 13.0 13.1 13.2 13.3 Duchovnay 2012,第57頁.
  14. ^ 14.0 14.1 Kevorkian 2006,第124頁.
  15. ^ George Clayton Johnson obituary. The Daily Telegraph. 2015-12-28 [2016-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4). 
  16. ^ Brock 2014,第104-105頁.
  17. ^ Chapman & Cull 2013,第156頁.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Brock 2014,第105頁.
  19. ^ Bond, Jeff; Lukas Kendall. Jerry Goldsmith. Logan's Run. Film Score Monthly (CD insert notes) (Culver City, California, U.S.A.). 2002, 5 (2): 5. 
  20. ^ 20.0 20.1 Logan's Run (1976 Feature Film). Film Score Monthly. [2011-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5). 
  21. ^ 21.0 21.1 Chapman & Cull 2013,第157頁.
  22. ^ Meade, James. Movie Producers Love Science-Fiction Again. Odessa American. 1976-06-12. 
  23. ^ Hinant, Cindy. Grids Next Door. Gnome. 2012,. 1 Winter (1): 48–53. Utopias require its participants to give something up in order to create harmony and uniformity ... in Logan's Run they gave up old age ... 
  24. ^ Erbland, Kate. The Complete List: Everything You Will Find in a Dystopian Movie. Vanity Fair. Conde Nast. 2014-08-15 [2016-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8). 
  25. ^ Muhlbauer 2006,第165頁.
  26. ^ 26.0 26.1 Tinnell 2005,第220頁.
  27. ^ 27.0 27.1 Tinnell 2005,第221頁.
  28. ^ Noonan 2015,第92頁.
  29. ^ 29.0 29.1 Donovan 2015,第113頁.
  30. ^ Villaverde & Carter 2013,第126頁.
  31. ^ Brereton 2005,第171頁.
  32. ^ Noonan 2015,第114頁.
  33. ^ Noonan 2015,第116頁.
  34. ^ Duchovnay 2012,第58頁.
  35. ^ Ebert, Roger. Logan's Run. Chicago Sun-Times. 1976-06-25 [2021-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8) –透過Rogerebert.com. 
  36. ^ Review: 'Logan's Run'. Variety. 1975-12-31 [2016-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9).  參數|magazine=與模板{{cite news}}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magazine}}|newspaper=) (幫助)
  37. ^ Canby, Vincent. The Screen: 'Logan's Run', a Science-Fiction Fantasy. The New York Times. 1976-06-24: 25 [202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9). 
  38. ^ Siskel, Gene. 'Logan's Run' takes a wrong, winding road. Chicago Tribune. 1976-06-28: 6, Sec 5 [2022-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5). 
  39. ^ Logan's Run. New York. 1976-07-05: 75. 
  40. ^ Champlin, Charles. The Frightening Future in 'Logan's Run'. Los Angeles Times. 1976-06-22: 1, Part IV [2022-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5). 
  41. ^ Nathan, Ian. Logan's Run Review. Empire. 2000-01-01 [2016-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42. ^ Maltin 2014.
  43. ^ Hynes, Eric. 50 Best Sci-Fi Movies of the 1970s. Rolling Stone. 2015-01-14 [2021-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2).  參數|magazine=與模板{{cite news}}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magazine}}|newspaper=) (幫助)
  44. ^ Logan's Run (1976). Rotten Tomatoes. [2021-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2). 
  45. ^ Logan's Run. Metacritic. [2021-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9). 
  46. ^ Duchovnay 2012,第55頁.
  47. ^ 47.0 47.1 FILM AWARDS Best Science Fiction Film Releases. Academy of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and Horror Films. [2016-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5). 
  48. ^ 10th 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1977). MIFF. [2013-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49. ^ The 49th Academy Awards 1977. Oscars.org. [2016-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2). 
  50. ^ 1977 Hugo Awards. The Hugo Awards. [2016-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7). 
  51. ^ The Locus Index to SF Awards: 1977 Nebula Awards. Locus. [2011-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5). 
  52. ^ Past Saturn Awards. saturnawards.org. [2007-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01). 
  53. ^ Duchovnay 2012,第58-59頁.
  54. ^ Booker 2014,第106頁.
  55. ^ Booker 2014,第718頁.
  56. ^ Lawrence 2006,第38頁.
  57. ^ Overstreet 2010,第169頁.
  58. ^ McCarty, Michael. Logan's Run creator William F. Nolan invites readers into his dark universe. Sci Fi Channel. 2000-08 [2007-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22). 
  59. ^ Woods To Direct Logan's Run. Sci Fi Wire. 2000-04-19 [2007-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2-17). 
  60. ^ 60.0 60.1 Fleming, Michael. Warners on the 'Run'. Variety. 2004-03-04 [2007-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6). 
  61. ^ Sciretta, Peter. Logan's Run Finally Finds A Director. 2007-08-21 [202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1). 
  62. ^ 62.0 62.1 Leins, Jeff. Alex Garland to Write Rinsch's 'Logan's Run'. News in Film. 2010-06-17 [202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0). 
  63. ^ 63.0 63.1 Kit, Borys; Matthew Bellon. Ryan Gosling's 'Logan's Run' Remake Enlists New Screenwriter.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1-10-31 [2012-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6). 
  64. ^ 64.0 64.1 White, Peter. Warner Bros Sets Up 'Logan's Run' With 'Hunger Games' Writer Peter Craig. Deadline Hollywood. 2018-03-02 [202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1). 
  65. ^ Otto, Jeff. Dan Harris Talks Superman. IGN. 2004-12-02 [2007-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9). 
  66. ^ Silver Updates V, Logan, Reaping. Sci Fi Channel. 2005-02-28 [2007-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8). 
  67. ^ Fleming Jr, Mike. 'Bioshock' Creator Ken Levine Takes On 'Logan's Run' Script For Warner Bros. Deadline Hollywood. 2013-06-18 [202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5). 
  68. ^ TB EXCLUSIVE - THE "LOGAN'S RUN" REMAKE WILL NOW HAVE A FEMALE LEAD. Tracking Board. 2015-04-06 [202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1). 
  69. ^ Elderkin, Beth. Warner Bros.' Logan's Run Remake Is Probably Never Going to Happen. Gizmodo. 2021-06-28 [202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4).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