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蘇聯科學院能量震級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地震專題 (獲評初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地震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地球科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俄羅斯專題 (獲評初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俄羅斯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俄羅斯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 哪種能量震級蘇聯科學家發明,主要在後蘇聯國家古巴蒙古國使用?
    蘇聯科學院能量震級條目由遊魂討論 | 貢獻)提名,其作者為遊魂討論 | 貢獻),屬於「earthquake」類型,提名於2019年2月27日 02:16 (UTC)。
    • 說明地震學類型條目,譯自英文,希望大家提出一些改進意見,謝謝。--魂魘聖座 2019年2月27日 (三) 02:20 (UTC)[回覆]
    • 「Tadzhikskaya地區」<< Tadzhikskaya是俄文塔吉克的。 --ᡠᠵᡠᡳ
      ᡠᠵᡠ
      ᠮᠠᠨᡩᠠᠨ
      2019年2月27日 (三) 06:06 (UTC)[回覆]
    • (+)支持 總體達標。--風雲北洋Talk 2019年2月27日 (三) 12:01 (UTC)[回覆]
    • (+)支持:符合標準,感謝對地震專題的貢獻。中二西奧多B 地震 | 吉林 2019年2月27日 (三) 12:04 (UTC)[回覆]
    • (+)支持,符合標準。--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9年2月27日 (三) 13:18 (UTC)[回覆]
    • (+)支持:符合DYK標準。--KMB-ATENU139 Talk2019年2月27日 (三) 13:54 (UTC)[回覆]
    • (+)支持合格--Shwangtianyuan 呼籲孟晚舟早日釋放 2019年2月27日 (三) 16:26 (UTC)[回覆]
    • (-)反對:請問主編將「Energy class」譯作「蘇聯科學院能量震級」有何根據?英文名並無「蘇聯科學院」,在讀秀上完全查不到「蘇聯科學院能量震級」,Google搜尋到的「蘇聯科學院能量震級」幾乎全部來自維基百科或者鏡像站點。簡單查了一下文獻,似乎通用的譯法是「地震能級」(徐世芳,李博主編. 地震學辭典. 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0.08. ISBN 7-5028-1785-9 第120-121頁;(日)宇津德治著;陳鐵成,全瑩道譯. 地震學.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1.05 SH 13180·103 第121頁;時振梁等編著. 地震工作手冊.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0.04. 第91頁)。俄國媒體衛星網亦將其譯作地震能級,如這則報道,請參考。另外「M(K)或其某些轉化值,有時用於識別用K值推導出的量值」這樣的表述應該避免,正文完全沒有交代什麼是M(K),那這句對於讀者有什麼幫助呢?--如沐西風留言2019年2月27日 (三) 17:43 (UTC)[回覆]
      • (:)回應:您好,感謝意見。條目名稱來源於Template:地震度量,寫作目的在於消除綠鏈,因此沿用原名。感謝您提供的參考文獻,閱讀後我會建立一些重定向。對於M(K)句表述,M(K)就是條目名。如果某個量值的推導過程中有M(K)或其導出量(轉化值),就很容易明白它是用K值推導出的。--魂魘聖座 2019年2月28日 (四) 04:01 (UTC)[回覆]
        • 根據您的回應,「蘇聯科學院能量震級」是中文維基的原創譯名。按照命名常規,應當將「蘇聯科學院能量震級」移動至「地震能級」,並將「蘇聯科學院能量震級」作為重定向頁面或者刪除。如果學界和媒體都不用「蘇聯科學院能量震級」這個譯名而用「地震能級」,那沒有理由把條目放在「蘇聯科學院能量震級」下面。對地震學沒有了解的讀者是不會知道M(K)就是地震能級的,正文應當做出說明。--如沐西風留言2019年2月28日 (四) 04:12 (UTC)[回覆]
          • 這幾天課多,忘了回復,抱歉。根據您提供的文獻和我查閱的資料,這個名詞似乎根本沒有所謂的「通用譯名」,幾乎沒有中文文獻在不加任何修飾條件(如「前蘇聯使用」或「_(K)」等)的情況下直接將其譯為「地震能級」的,如果真的這麼翻譯了,也會與「能量震級」混淆,畢竟這是一個完全不可能包括其他震級、甚至實際上已經幾乎不在學術文獻中出現的名詞。如果非要更名不可的話,建議更名為「能量震級_(前蘇聯)」或「能量震級_(蘇制)」。對於M(K)的問題,我簡要修改了一下。--魂魘聖座 2019年3月1日 (五) 11:55 (UTC)[回覆]
            • 您的論述沒有任何道理。我之前列出了三份文獻和一份報道,在讀秀、Google上還可以搜到更多的學術文獻和新聞報道,何來「這個名詞似乎根本沒有所謂的『通用譯名』」?如此視而不見,實在令人震驚。至於所謂「幾乎沒有中文文獻在不加任何修飾條件(如『前蘇聯使用』或『_(K)』等)的情況下直接將其譯為「地震能級」的」完全不符合事實,請您查閱文獻之後據實說話(事實上您的這兩條論述是自相矛盾的,後一條相當於說文獻裏通常會用「地震能級」來翻譯您所謂的「沒有通用譯名」的量,而且幾篇文獻裏統一會出現「地震能級」而非其他譯名)。而您所謂「會與『能量震級』混淆」也完全是您個人的觀點,能量震級和地震能級兩個詞完全不一樣,並不會導致混淆。退一步講,即便有某兩個學術名詞容易搞混,維基百科也應該收錄正確的譯名,而不是另外創製無人使用、無人辨識的新譯名。至於您建議的更名「能量震級_(前蘇聯)」或「能量震級_(蘇制)」,同「蘇聯科學院能量震級」一樣是沒有根據的自創譯名。如果學術文獻和媒體報道中沒有這個詞的中文譯法,合適的自創譯名或許可以接受。如果學術圈和媒體已經有了中文譯名,那自創譯名的做法和常凱申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更奇怪(甚至可笑)的是,正文甚至都沒有提到蘇聯科學院,到現在沒有哪位解釋或者論證此量級與蘇聯科學院有什麼關係。不論怎麼說,「蘇聯科學院能量震級」這個譯名都是站不住腳的,既不符合學術規範,同樣也不符合中文維基百科的方針WP:命名常規。--如沐西風留言2019年3月1日 (五) 12:31 (UTC)[回覆]